一種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用內置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18:06:36 3
專利名稱:一種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用內置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太陽能供熱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用內置換熱器。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太陽能熱水器產品的迅猛升級換代,各種分體式太陽能熱水器、承壓式熱水器逐漸開始推廣使用,它的原理是利用太陽能集熱裝置把熱介質加熱後送向換熱水箱內的內置換熱器,然後對換熱水箱內的水進行熱傳遞而加熱。這樣的換熱方式,可以熱介質與所需用水的分離,集熱裝置與水箱分別安裝,通過工質循環和內置換熱器的熱交換,可提高傳熱速度和效率,進而可以把水箱做成承壓式,保證供水時有適宜的壓力,能有效地滿足壓力需要,且安裝方便,特別適合不能在樓頂安裝太陽能 熱水器的高層建築。但目前公知的分體式太陽能熱水器和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使用的內置換熱器均為圓桶狀或圓枕狀,外表面積較小,與水的接觸面積小,換熱效率低;頂部面積較大,當安裝於太陽能熱水器的承壓水箱內後,由於承壓水箱內的水質較為複雜,極易產生灰塵、水垢,從而沉浮於內置換熱器頂部,經過一定時間的使用,換熱效率降低,甚至不能換熱。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分體式太陽能熱水器和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用內置換熱器不能很好的導熱、換熱效率低、結構複雜的缺點,提供一種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導熱性能好、換熱效率高等特點的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用內置換熱器。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用內置換熱器為圓筒狀,主要由內膽、外膽組成;所述的內膽、外膽的上口部連接在一起,形成該內置換熱器的圓環形頂部,所述的內膽、外膽的下口部連接在一起,形成該內置換熱器的圓環形底部,從而形成一個帶有夾層的圓筒狀內置換熱器;所述的內置換熱器的圓環形底部設有進液口、出液口、排氣口 ;所述的進液口、出液口分別經承壓式換熱水箱用連接總成與承壓水箱固定連接後,再分別經連接管路與集熱板相連通;所述的排氣口經承壓式換熱水箱用連接總成與承壓水箱固定連接後,連接到自動補液裝置,排氣口上設有排氣管,其上端部插入內置換熱器的夾層內,下端部插入自動補液裝置的液體內。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採用上述結構的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用內置換熱器為圓筒狀,外表面積較大,與水的接觸面積較大,換熱效率高;內置換熱器的頂部為圓環形,面積較小,承壓水箱內的水質產生的灰塵、水垢,不易沉浮於內置換熱器頂部,長時間使用後,換熱效率降不會低。因此,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循環熱介質消耗量小、密封性能好、導熱性能好、散熱效果顯著、換熱效率高等特點。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進液口上設有導管,插入內置換熱器的夾層內,可以適當提聞循環熱介質的循環能力,進一步提聞散熱效果和換熱效率。[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該內置換熱器的頂部為圓弧狀,可以進一步降低灰塵、水垢的沉浮量,提高散熱效果和換熱效率。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該內置換熱器的頂部為斜面狀,可以進一步降低灰塵、水垢的沉浮量,提高散熱效果和換熱效率。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用內置換熱器做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用內置換熱器第一個實施例的主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用內置換熱器縱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用內置換熱器第二個實施例縱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用內置換熱器第三個實施例縱剖面結構示意圖。圖中1、內膽,2、外膽,3、夾層,4、進液口,5、出液口,6、排氣口,7、排氣管,8、導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圖2所示,該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用內置換熱器,主要由內膽I、外膽2組成;所述的內膽I、外膽2的上口部連接在一起,形成該內置換熱器的圓環形頂部,所述的內膽I、外膽I的下口部連接在一起,形成該內置換熱器的圓環形底部,從而形成一個帶有夾層3的圓筒狀內置換熱器;所述的內置換熱器的圓環形底部設有進液口 4、出液口 5、排氣口6 ;所述的進液口 4、出液口 5分別經承壓式換熱水箱用連接總成與承壓水箱固定連接後,再分別經連接管路與集熱板相連通;所述的排氣口 6經承壓式換熱水箱用連接總成與承壓水箱固定連接後,連接到自動補液裝置,排氣口 6上設有排氣管7,其上端部插入內置換熱器的夾層3內,下端部插入自動補液裝置的液體內。採用上述結構的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用內置換熱器為圓筒狀,外表面積較大,與水的接觸面積較大,換熱效率高;內置換熱器的頂部為圓環形,面積較小,承壓水箱內的水質產生的灰塵、水垢,不易沉浮於內置換熱器頂部,長時間使用後,換熱效率降不會低。因此,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循環熱介質消耗量小、密封性能好、導熱性能好、散熱效果顯著、換熱效率高等特點。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如圖2所示,所述進液口 4上設有導管8,插入內置換熱器的夾層3內,可以適當提高循環熱介質的循環能力,進一步提高散熱效果和換熱效率。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如圖3所示,該內置換熱器的頂部為圓弧狀,可以進一步降低灰塵、水垢的沉浮量,提高散熱效果和換熱效率。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如圖4所示,該內置換熱器的頂部為斜面狀,可以進一步降低灰塵、水垢的沉浮量,提高散熱效果和換熱效率。
權利要求1.一種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用內置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內置換熱器為圓筒狀,主要由內膽(I)、外膽⑵組成;所述的內膽(I)、外膽⑵的上口部連接在一起,形成該內置換熱器的圓環形頂部,所述的內膽(I)、外膽(I)的下口部連接在一起,形成該內置換熱器的圓環形底部,從而形成一個帶有夾層(3)的圓筒狀內置換熱器;所述的內置換熱器的圓環形底部設有進液口(4)、出液口(5)、排氣口(6);所述的進液口(4)、出液口(5)分別經承壓式換熱水箱用連接總成與承壓水箱固定連接後,再分別經連接管路與集熱板相連通;所述的排氣口(6)經承壓式換熱水箱用連接總成與承壓水箱固定連接後,連接到自動補液裝置,排氣口(6)上設有排氣管(7),其上端部插入內置換熱器的夾層(3)內,下端部插入自動補液裝置的液體內。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用內置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進液口(4)上設有一導管(8),插入至內置換熱器夾層(3)內。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用內置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內置換熱器的圓環形頂部為圓弧狀。
4.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用內置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內置換熱器的圓環形頂部為斜面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用內置換熱器,其特徵在於該內置換熱器為圓筒狀,主要由內膽、外膽組成;所述的內膽、外膽的上口部連接在一起,形成內置換熱器的頂部,內膽、外膽的下口部連接在一起,形成內置換熱器的底部,從而形成一個帶有夾層的圓筒狀內置換熱器;內置換熱器的底部設有進液口、出液口、排氣口,進液口、出液口分別經連接管路與集熱板相連通,排氣口連接到自動補液裝置,排氣口上設有排氣管,上端部插入內置換熱器的夾層內,下端部插入自動補液裝置內。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導熱性能好、換熱效率高等特點。
文檔編號F24J2/30GK202770003SQ201220216199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4日
發明者王樹, 王濤 申請人:王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