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紗緊密度測量儀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18:01:16 1
專利名稱:筒紗緊密度測量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紡織測量儀器,尤其是對筒紗進行密度檢測的專用儀器。
背景技術:
在我國紡織行業,以筒子形式卷繞的紗線(以下稱筒紗)多種多祥,筒紗的硬度或緊密度對其生產退繞有較大影響,過緊過松都會影響紗線性能或生產情況。傳統的檢測筒紗緊密度的方法是通過測量筒紗重量和體積間接算出,這種方式雖然準確但是較為麻煩。還有ー種方法是依據現場工作人員經驗,就是用手壓在筒紗上感覺其鬆軟程度來判斷其卷裝緊密度。此方法簡單易行,但其缺陷是人為因素較多,不同的人對於同一筒紗,會有不同的鬆緊感覺,因此也就無法客觀的用定量的數據來反應筒紗繞線的緊密度。以上兩種方法都存在著不足之處,因此無法滿足大批量規模化的生產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客觀有效測量筒紗緊密度的檢測儀器,藉以提高筒紗檢測質量和檢測效率。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ー種筒紗緊密度測量儀,包括硬度指示表,其特徵在於該測量儀還包括測量本體以及可縱向活動地定位在測量本體上的檢測探頭;所述的硬度指示表安裝在測量本體的頂立面。所述的測量本體內側為沿軸線布置的上小下大的梯形孔,一端蓋固定在測量本體的底端端面上並且封蓋著所述梯形孔的底端。所述檢測探頭定位在梯形孔中且其底端穿越過端蓋表面的開孔後向下方伸出,另有ー復位彈簧定位在梯形孔中且對檢測探頭施加往下的壓力。所述的硬度指示表底部的固定杆插入固定在梯形孔的上半段,該指示表底端的表觸頭與檢測探頭頂端的端面保持接觸。所述測量本體的底端端面為與筒紗圓周面相吻合的圓弧面。所述硬度指示表為百分表或千分表。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當測量儀往下頂壓筒紗時,檢測探頭受到的筒紗紗面往上的頂壓カ會帶動表觸頭一起向上位移,進而帶動硬度指示表的指針產生擺動,指針擺動後最後停止吋,指針所指的刻度線與零位刻度線所夾的角度(或刻度間隔數),就是所要測的筒紗硬度。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測量儀能夠廣泛用於測量各種以筒管形式卷裝的紡織用紗線,如POY絲卷、加彈絲筒、絡筒紗、倍捻紗等。將人們以往對各種筒紗鬆軟程度的定性感覺用數位化定量地表示,更加客觀真實地反應筒紗繞線的緊密度。測量出筒紗的卷裝緊密度,可以將生產筒紗時的卷繞張力、筒紗的退繞性能,用數學模型加以表示,從而更快地改進紗線退繞性能,提高產品質量。
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找零位時的工作狀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測量筒紗時的工作狀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檢測探頭檢測筒紗時的局部結構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詳細敘述本發明如圖1及圖2所示一種筒紗緊密度測量儀,包括檢測探頭1、測量本體2、硬度指示表3、端蓋4、復位彈簧5以及表觸頭6。測量本體2內側為沿軸線布置的上小下大的梯形孔(未提供圖示),一端蓋4固定在測量本體2的底端端面上並且封蓋著所述梯形孔的底端;檢測探頭1定位在梯形孔中且其底端穿越過端蓋4表面的開孔後向下方伸出,另有ー復位彈簧5定位在梯形孔中且對檢測探頭1施加往下的壓カ;硬度指示表3底部的固定杆插入固定在梯形孔的上半段,硬度指示表3底端的表觸頭6與檢測探頭1頂端的端面保持接觸;測量本體2的底端端面A為與筒紗圓周面相吻合的圓弧面。具體安裝過程在測量本體下端加工有ー個大沉孔,該沉孔中央為沿軸線布置的上小下大且上下貫穿的梯形孔,用以安裝硬度指示表3、檢測探頭1和復位彈簧5。安裝的時候首先裝入復位彈簧5,使復位彈簧5的上端面與梯形孔中的臺階端面接觸,然後再裝入檢測探頭1。檢測探頭(通常為圓柱形檢測探頭)的中部設計有一個帽沿形凸邊,此凸邊的上表面與復位彈簧5的下端面接觸。最後再在梯形孔中裝入端蓋4,使得檢測探頭1的凸邊下端面與端蓋 4上表面相接觸,而檢測探頭1的底端則穿越過端蓋上的開孔後往下方伸出。端蓋4的大小與梯形孔的大小相適應,端蓋4與測量本體2之間使用沉頭螺釘緊固。通過上述安裝可知,端蓋起到的功能是託起和限位作用,使得安裝在測量本體內2的檢測探頭1由於有彈簧的壓力而產生預緊,同時它的運動方向只能沿軸向上下移動。作為優選,測量本體2的底端端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加工成ー個圓弧狀A。為了能夠適應多品種、多直徑的測量,圓弧的半徑應大於被測筒紗C的半徑,並且圓弧貫穿整個軸徑形成一個穹頂,所述梯形孔從穹頂頂部開始,其深度應略大於端蓋4的厚度。在測量本體2的上端面固定有ー個硬度指示表3,可以用百分表或千分表。表的端面安裝有ー個可以繞中心迴轉的錶盤,其表面沿圓周邊緣方向上均布有用以表徵筒紗硬
度大小的刻度,每兩個刻度之間的一格代表一度,數值從0開始,依次為1、2、3、.........99、
100。硬度指示表3底部的管狀固定杆插入固定在梯形孔的上半截後,再用徑向方向的緊定螺釘7來固定,而從固定杆的管狀空腔中伸出的表觸頭6,其球形底端則往下與檢測探,1的頂端端面保持微量接觸。具體的操作方式如圖3、圖4、圖5所示
1、檢測前,首先要找出硬度指示表3的零位,如圖3所示,此時的檢測探頭1的位置在復位彈簧5的作用下沉入端蓋4的孔中,此外不受其它任何軸向力,保持此狀態不動, 然後旋轉圓形硬度指示表3的錶盤,使錶盤上的零刻度與表的指針相重合,此時錶盤停留的位置,如圖3所示的K位置即為零位。2、檢測時,如圖4所示,用手握住測量本體2的滾花外表面,使檢測探頭1的底端指向筒紗C的圓周表面,然後逐漸用カ下壓,使得圓弧面的頂部(穹頂)與筒紗C的圓柱表面完全貼合(即兩個圓弧內切),然後保持貼合狀態靜止不動,此時指針所指的刻度E位置與零位(K位置)所間隔的刻度數量,即為所要測的筒紗C的繞線密度(硬度)。由於各種筒紗的鬆軟程度各不相同,檢測探頭1的軸向位移也會不一樣。如果檢測探頭產生的位移很小,那麼硬度指示表3上的指針擺動的角度也越小,指針最後停止時所對應的刻度線與零位刻度線所夾的夾角就越小,硬度讀數也越低,這說明筒紗越鬆軟;反之如果檢測探頭產生的位移越大,硬度指示表上的指針擺動角度也越大,指針最後停止時所對應的刻度線與零位刻度線所夾的夾角就會越大,硬度讀數也越高,這說明筒紗繞線越緊密。可以採用同樣的操作方法對於同一筒紗上的不同點進行多次測量,進而得出平均值來反映這ー筒紗的緊密程度。綜上,本發明摒棄了傳統的檢測方式,為筒紗繞線緊密度建立起了科學的檢測方法,能夠客觀、準確、定量地反映出筒紗的緊密程度,從而在生產時改進紗線退繞性能。上述實施例僅限於對本發明進行說明,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例如,在上述實施列中硬度指示表的刻度也可以採用沿任意直線方向均布的方式來反應筒紗的硬度;硬度指示表可以變化成方形或圓形的;另外硬度指示表除了可以是機械式指示表之外,還可以是智能化的數字式顯示儀。凡在本發明基礎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ー種筒紗緊密度測量儀,包括硬度指示表,其特徵在於該測量儀還包括測量本體以及可縱向活動地定位在測量本體上的檢測探頭;所述的硬度指示表安裝在測量本體的頂兄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筒紗緊密度測量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測量本體內側為沿軸線布置的上小下大的梯形孔,一端蓋固定在測量本體的底端端面上並且封蓋著所述梯形孔的底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筒紗緊密度測量儀,其特徵在於所述檢測探頭定位在梯形孔中且其底端穿越過端蓋表面的開孔後向下方伸出,另有ー復位彈簧定位在梯形孔中且對檢測探頭施加往下的壓カ。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筒紗緊密度測量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硬度指示表底部的固定杆插入固定在梯形孔的上半段,該指示表底端的表觸頭與檢測探頭頂端的端面保持接觸。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筒紗緊密度測量儀,其特徵在於所述測量本體的底端端面為與筒紗圓周面相吻合的圓弧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筒紗緊密度測量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硬度指示表為百分表或千分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筒紗緊密度測量儀,包括硬度指示表,其特徵在於該測量儀還包括測量本體以及可縱向活動地定位在測量本體上的檢測探頭;所述的硬度指示表安裝在測量本體的頂端。本測量儀能夠廣泛用於測量各種以筒管形式卷裝的紡織用紗線,如POY絲卷、加彈絲筒、絡筒紗、倍捻紗等。將人們以往對各種筒紗鬆軟程度的定性感覺用數位化定量地表示,更加客觀真實地反應筒紗繞線的緊密度。測量出筒紗的卷裝緊密度,可以將生產筒紗時的卷繞張力、筒紗的退繞性能,用數學模型加以表示,從而更快地改進紗線退繞性能,提高產品質量。
文檔編號G01N3/42GK102564880SQ20111046015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31日
發明者劉增川 申請人:宿遷市華一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裕鑫聚磐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