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節點的操作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12:35:51 1
專利名稱:交換節點的操作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致力於通信網絡領域。它涉及用於操作在包括分層體系結構環境和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通信網絡中的交換節點的方法和電腦程式。此外它涉及對應的網絡節點。
背景技術:
第二代移動通信網絡(所謂的2G系統)的單片網絡體系結構是眾所周知的。例如,移動通信特別小組GSM電路交換核心網絡的不分層體系結構包括移動交換中心MSC/VLR,它通過所謂的A-接口與無線電訪問網絡相連,並通過所謂的Lg接口與通信系統更深一層的核心網絡相連。MSC/VLR執行2G網絡中的交換任務。為此,它處理用戶數據和信令數據,用戶數據和信令數據都是通過所謂的A-接口與無線電訪問網絡交換的。
已經為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所謂的3G系統)開發出了分層網絡體系結構,例如用於基於寬帶碼分多址WCDMA的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MTS。分離式體系結構為信令數據的處理提供了一個控制面,並為用戶數據的處理提供了一個單獨的用戶面。因此,分離式體系結構中MSC/VLR節點被控制面中的MSC-伺服器和用戶面中的媒體-網關MGW代替。MSC-伺服器處理與交換任務有關的信令數據,而媒體-網關處理與交換任務有關的用戶數據。
在由3GPP組織發布的下列規範中可以找到體系結構細節3GPP23.002 version 5.6 Network Architecture,尤其是在4.1.2章;以及3GPP 23.205 version 5.1 Bearer-independentcircuit-switched core network,尤其是在5.1章的邏輯體系結構部分。
為了向用戶提供UMTS的增強業務,網絡運營商將把它們的網絡在若干年的過渡期間向分離式體系結構轉移。但是,很多運營商在它們的GSM網絡中有一定的閒置容量,並意欲用它來處理WCDMA業務量而不是購買新的MSC-伺服器節點。為了實現這一目的,運營商需要配置現有的MSC節點為MSC伺服器,並接著把所有現有的GSM業務量移到遠程的MGW。但是,這種劇烈的遷移將破壞現有的GSM業務量。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改進的通信系統的交換節點和改進的方法以控制通信系統交換節點的操作,這樣能夠順利地從非分離式體系結構遷移到分離式,同時使物理設備的投資最少。
發明內容
這個目的是通過獨立權利要求的教導而解決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操作通信網絡的交換節點的方法。通信網絡包括一個分層體系結構環境,在該環境中為用戶數據提供了一個用戶面層,並為信令數據提供了一個控制面層。此外,有一個非分層體系結構環境,它不提供用戶面和控制面之間的分離。交換節點為分層和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中的通信業務的處理都提供處理能力。該通信系統包括為至少一個用戶終端服務的訪問網絡。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接收通信業務請求,根據作為一種操作模式的至少一個預定的規則,確定操作節點是否將作為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或作為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對所請求的通信業務進行處理,並依照確定出的交換節點的操作模式處理所請求的業務。
應該注意本發明意義上的交換節點可以是用於交換功能的任意節點或伺服器節點。
在進一步的方面,本發明提供通信網絡的一種網絡節點,尤其是組合MSC/VLR和MSC-伺服器,其中通信網絡包括分層體系結構環境和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在分層體系結構環境中為用戶數據提供了一個用戶面層,並為信令數據提供了一個控制面層,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不提供用戶面和控制面之間的分離,所述交換節點包括對用戶面的訪問網絡接口、對控制面的訪問網絡接口、對用戶面的核心網絡接口、對控制面的核心網絡接口、媒體網關接口、與用戶面接口相連適合提供媒體網關功能的媒體網關操作部件、與控制面接口和媒體網關接口相連適合提供MSC-伺服器功能的MSC-伺服器操作部件、適合依照作為一種操作模式的至少一種預定規則為通過任意控制面接口接收到的通信業務請求確定交換節點是否將作為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或作為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對所請求的通信業務進行處理的選擇部件、以及與交換節點的接口和部件相連的處理器,所述處理器適用於依照確定的交換節點的操作模式處理所請求的通信業務。
當使網絡從非分離式體系結構向分離式體系結構遷移時,交換節點在每個通信業務的基礎上,例如在每個呼叫的基礎上擔當MSC/VLR或MSC-伺服器的能力有利地帶來了最佳的設備重用。此外,它允許運營商通過適當的規則配置節點控制在非分離式和分離式體系結構之間的平衡業務量分布,其中在所述適當的規則配置上確定交換節點的作用。另外,使交換節點內部的硬體投資達到最少。更進一步的優勢是本發明去掉了特定遷移場景中在MSC和MGW之間用戶面連接的需要。此外,本發明可以用簡單的方式來實現。它的低複雜度設計帶來了高質量標準,同時測試和維護的工作量也很低。
在從屬權利要求中強調了本發明的有利實施例。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通信業務請求是一個呼叫建立請求。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至少一個預定規則是根據可用的網絡能力而配置的。這有利地允許運營商以靜態和動態方式,即在正常運行期間以及維護周期期間使交換網絡適合對網絡的個別需求。所提供的可伸縮性使得運營商能夠以靈活有效的方式手工或自動地適應任意網絡變化。
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了從訪問網絡到交換節點的多個呼入路線。至少一個預定規則包括專用呼入路線到交換節點的一種操作模式的分配。通信業務請求起自用戶終端,並且確定操作模式的步驟包括確定該通信業務請求的呼入路線並將確定出的呼入路線和預定規則作比較。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通過至少兩種不同的訪問技術向用戶提供通信系統訪問,例如通過GSM和UMTS。至少一個預定規則包括專用訪問技術到操作模式的分配。通信業務請求起自用戶終端,並且確定操作模式的步驟包括確定用戶終端所用的訪問技術並將確定出的訪問技術和預定規則作比較。
在另一實施例中,通信業務請求起自用戶終端並包括通信業務終止方的標識符,如其電話號碼。至少一個預定規則包括標識符到專用操作模式的分配,並且確定操作模式的步驟包括確定標識符並將確定出的標識符和預定規則作比較。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至少一個預定規則通過統計分布因子表明交換節點將為多少接收到的通信業務請求充當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或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的分布。這使得運營商通過適當選擇統計分布因子能夠以最有效的方式使用可用網絡容量。
在另一實施例中,操作模式的確定包括對節點在至少一個操作模式下交換節點的當前負載級別的確定,並且確定出的操作模式取決於確定出的負載級別。這能使交換節點的操作模式適應當前可用的網絡負載。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通信業務請求請求一個用戶終端接收通信業務。至少一個預定規則包括該用戶終端可用的訪問技術到專用操作模式的分配,並且確定操作模式的步驟包括確定接收用戶終端可用的訪問技術。確定出的操作模式取決於確定出的訪問技術。
在另一實施例中,如果確定了交換節點充當通信系統的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則交換節點以MSC/VLR的角色處理所請求的通信業務。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如果確定了交換節點充當通信系統的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則交換節點以MSC-伺服器的角色處理所請求的通信業務。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操作模式的確定包括確定一組通信業務請求的起點和通信業務請求的目標中的至少一個,並且確定出的操作模式取決於該組中的至少一個確定的成員。
在另一實施例中,如果通信業務請求的起點,尤其是發起的無線電網絡節點位於交換節點本地,並且該通信業務請求所指示的目標也位於交換節點本地,則確定交換節點充當通信系統的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如果通信業務請求的起點,尤其是發起的無線電網絡節點位於交換節點遠方,並且該通信業務請求所指示的目標位於交換節點遠方,則確定交換節點充當通信系統的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如果通信業務請求的起點,尤其是發起的無線電網絡節點位於通信業務請求所指示的目標本地,則交換節點就應用本地交換。換句話說,交換節點支持本地交換,尤其是通過其它節點支持本地交換,以避免不必要的數據傳輸。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如果通信業務請求的起點,尤其是發起的無線電網絡節點位於交換節點遠方,而通信業務請求所指示的目標位於交換節點本地,則確定交換節點充當通信系統的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
在另一實施例中,如果通信業務請求的起點,尤其是發起的無線電網絡節點位於交換節點本地,而通信業務請求所指示的目標位於交換節點遠方,則確定交換節點充當通信系統的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涉及適合依照所述方法操作的網絡節點,尤其是組合MSC/VLR和MSC-伺服器。
另一實施例涉及包括用於存儲尤其是網絡節點標識符和有關指示的查找表節點以指示識別出的網絡節點是否位於該網絡節點的本地或遠方的裝置的網絡節點。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通信系統包括依照本發明的網絡節點。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涉及包括分層體系結構環境和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通信系統,在分層體系結構環境中為用戶數據提供了用戶面層,以及為信令數據提供了控制面層,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不提供用戶面和控制面之間的分離,其中交換節點,尤其是組合MSC/VLR-MSC伺服器為分層和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中的通信業務的處理都提供了處理能力,並且其中至少一個由所述交換節點服務的另一網絡節點位於所述交換節點遠方。
另一實施例涉及可裝入數字處理部件內部存儲器的電腦程式,並且該電腦程式包括當在數字處理部件上執行它時適合控制依照所發明的方法的步驟的軟體代碼部分。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電腦程式被存儲在計算機可該介質上,如CD-ROM、軟盤、光碟或硬碟。因此,提供了控制軟體良好的物理可移植性,即可以容易地進行升級。
下面將參考附圖詳細闡明本發明,附圖中示出了圖1支持用於交換功能的網絡部件的分層和不分層兩種操作模式的簡化的網絡體系結構。
圖2用於支持分層和不分層兩種操作模式的交換功能的網絡部件的框圖,圖3為移動發起通信業務請求確定網絡部件操作模式,圖4為移動接收通信業務請求確定網絡部件操作模式,以及圖5依照本發明的簡化的通信系統。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下面相同的參考符號用於不同圖中的相同部件。
圖1示出了支持用於交換功能網絡部件的分層與不分層兩種操作模式的通信網絡的一個示例。這種網絡體系結構適用於處在例如從2G系統到3G系統過渡期間的運營商。該圖示出了基於GSM的無線電訪問網絡105,也稱為基站系統BSS。根據該簡化示例的一個BSS包括基收發器站BTS 115、基站控制器120和天線系統100。此外,圖中還示出了基於WCDMA的無線電訪問網絡110,稱為UTRAN。它包括BTS 115和無線電網絡控制器RNC 125。
核心網絡的節點145、150、155、160通過幹線140相連,優選地是通過網際協議IP幹線。媒體網關MGW 150、160通過用戶數據連接135與無線電訪問網絡105、110以及外部PSTN/ISDN網絡160相連,並互相連接。用於交換功能的網絡節點145、155通過用戶數據連接135和信令數據連接130互連。是否向無線電訪問網絡105、110不但提供用戶數據連接135而且提供信令數據連接130,以及通常網絡中支持哪些數據連接,取決於運營商的選擇。無論如何,與無線電訪問網絡相連的網絡節點145都需要信令數據連接130。
如果用於交換功能的網絡節點145、155具有對信令數據的連接130和到MGW的接口,它就能實現MSC-伺服器的處理任務。如果網絡節點145、155有附加的用戶數據連接135,它就能在每個呼叫的基礎上充當MSC-伺服器或MSC/VLR。這個操作模式不依賴於與該網絡節點相連的無線電網絡105、110的類型。而只取決於可用的適當數據連接以及該節點自身的相應配置。
因此,可以兩種模式操作依照本發明的網絡節點145、155。它可以作為網絡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處理所請求的通信業務,即在分離的控制面和用戶面的框架中,或者作為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網絡節點,即通過不但處理用戶數據也處理信令數據。
圖2的框圖中示出了這種所發明的網絡節點的主要部件。該網絡節點,尤其是通信網絡的組合MSC/VLR和MSC-伺服器,包括對用戶面的訪問網絡接口200、對控制面的訪問網絡接口230、對用戶面的核心網絡接口220、對控制面的核心網絡接口250以及媒體網關接口260。媒體網關操作部件210與用戶面接口200、220相連。它提供了通常的媒體網關功能。MSC-伺服器操作部件240與控制面接口230、250以及媒體網關接口260相連。MSC-伺服器操作部件240提供眾所周知的MSC-伺服器功能。選擇部件280為通過控制面接口230、250接收到的指示如呼叫建立請求消息的呼入通信業務請求確定網絡部件的操作模式。換句話說,在每個呼叫的基礎上確定網絡節點是否充當MSC/VLR或MSC-伺服器。將參考圖3和圖4更詳細闡述操作模式的確定。
但是,操作模式的確定是根據優選地存儲在選擇部件280的存儲器(圖中未示出)中的預定規則執行的。該規則可由網絡運營商根據它個人的需求並依照網絡能力進行配置。這意味著,例如,網絡節點在作為MSC/VNLR的特定條件下的配置僅當所需信令和數據連接對這些條件可用時有效。
優選地,選擇部件280提供一個配置接口(圖中未示出),以顧及根據其確定網絡節點的操作模式的規則的配置或調整。
該網絡節點包括處理器270,它優選地通過處理器總線(圖中未示出)與該網絡節點的接口和部件相連。處理器270負責在接收到通信業務請求時確定操作模式,並依照所確定的操作模式處理所請求的通信業務。
圖3示出了移動發起的訪問場景,該場景中呼叫建立消息390是通過信令接口從無線電網絡接收到的。選擇部件280根據來自請求消息的無線電訪問網絡的呼入路線、發起該請求的用戶終端所用的訪問技術、所撥目標號碼即被叫方的B-號碼以及統計分布因子確定該處理請求是由充當MSC/VLR或MSC-伺服器的網絡節點執行。
呼叫建立請求消息的呼入路線優選是通過7號信令系統SS7確定的,7號信令系統的協議棧通常用在移動通信系統中,例如用於傳輸呼叫建立請求消息。尤其是,可以從發起點代碼OPC得出呼入路線信息,OPC是在SS7的第3級協議層消息傳輸部分的信令信息域SIF中給出的。在ITU-T推薦標準Q.701-Q.707和ITU-T Q.2210中可以找到與眾所周知的SS7有關的細節。
OPC配置表300示出了對OPC的估算的作用,例如,如果OPC是「123」,就確定為MSC/VLR模式。如果OPC是「456」,就選擇MSC-伺服器模式。
訪問類型可以從所用協議中獲取,已經通過所用協議傳輸了建立消息。如果已經使用了BSS應用部分BSSAP,就選擇了MSC/VLR模式。如果已經使用了無線電訪問網絡應用部分RANAP,就激活了MSC-伺服器模式。圖3的訪問類型指示符表310中示出了相應的配置。
如可以通過完整或部分的B-號碼分析對所撥的目標標準估算。該實例示出了一種配置,其中任意以「49241」開頭的B-號碼將導致選擇MSC/VLR模式,而以「49228」開頭的B-號碼將導致MSC-伺服器模式操作。「49211」僅僅引起對MSC-伺服器模式的優先選擇,根據B-號碼錶320中所示的配置,對字符串「492407」沒有指示優先模式。
例如,出於負載平衡的目的,運營商可以配置選擇部件280,以使所有通信業務請求中的一定比例以一種特定的模式進行處理。分配表330通過統計分布因子指示這樣一種配置。對於給出的示例,所有通信業務請求的70%將以MSC/VLR模式處理,而30%將應用MSC-伺服器模式。選擇部件因此跟蹤節點的處理歷史,以便實現分布需求。
在模式表340中總結了該示例的不同網絡節點操作模式。附加的優先級表指示給出的配置設置中哪些在出現矛盾的情況下有優先。例如,如果OPC表指示一種特定的操作模式,並且統計分布因子估算導致了另一種不同的模式,則OPC獲得給定的示例的優先級。應該注意可以不同方式實現相應的估算和優先級規則,例如通過該示例中所示的所謂查找表,或者通過算法或其它。
圖4示出了手機接收的訪問場景。選擇部件在收到指示移動接收通信的「提供漫遊號碼」移動應用部分MAP消息400時決定選擇哪種操作方式。該判斷是基於接收用戶終端所用的訪問技術,以及統計分布因子,統計分布因子可以和圖3中所示的移動發起情況給定的因子相同或不同。
圖4的方式表410中示出了對應的規則。在這個例子中,所有可用參數都被總結在了一張表中。
關於操作方式的決策可以在向網絡的歸屬位置寄存器HLR提供移動站漫遊號碼時就已經做出。如果網絡節點作為MSC/VLR操作,就使用來自導致MSC/VLR的呼入路線的一組號碼中的一個漫遊號碼。如果選擇了MSC-伺服器模式,就使用來自導致媒體網關上的遠程路線的一組號碼中的一個漫遊號碼。
應該注意到所描述的參數和選擇標準只是示例。操作模式的選擇通常可以根據運營商的需要只取決於一個參數或以任意組合的多個參數。
所發明的網絡節點允許對轉接呼叫的處理。因此,選擇部件280以與參考圖3所闡明的相似方式根據呼入路線信息選擇操作模式。如果呼叫進入一個遠程MGW,還將從一個遠程MGW選擇呼出路線。如果該呼叫到達到MSC/VLR的路線,還要選擇向著MSC/VLR的呼出路線。
在交接請求或SRNS再定位的情況下,選擇部件280確保呼叫停留在已經選擇的MGW或MSC/VLR上,假定必要的數據連接都可用。否則,優選地拒絕交接或SRNS再定位請求。
進一步的實施例涉及良好的可靠性。如果MGW出現故障,就放棄操作模式選擇機制並總是選擇非分離式操作為MSC/VLR。換句話說,回退到單片MSC/VLR模式。
一個替代實施例避免了所有無線電訪問節點到MSC/VLR和MGW的連接。換句話說,不需要由交換節點控制的所有無線電訪問節點向MGW和交換節點提供傳輸連接。否則,完全的傳輸連接代價很高,在無線電訪問節點和/或MGW距交換節點很遠的情況下甚至難以實現。通常在大的國家或者人口分布不均衡的國家會出現這種情況。
圖5示出了該場景。帶有操作模式選擇機制的MSC節點位於所謂的首都城市。同樣位於首都城市的還有無線電訪問網絡節點(不限於圖5的示例所示的BSC)和MGW。遠處的城市僅有一個MGW和一個無線電訪問節點。選擇交換節點操作模式的機制考慮作為附加參數的呼叫發起方,例如發起的無線電訪問網絡節點,以及/或者呼叫的目標,例如目標無線電訪問網絡節點。
選擇機制執行下列情況中的至少一個如果呼叫發起並終止於首都城市的BSC節點中,選擇MSC/VLR(不分層體系結構)。如果呼叫發起於一個遠處城市中的BSC節點並終止於任意其它一個遠處城市中的BSC節點,就選擇MSC伺服器(分層體系結構)。如果呼叫發起並終止於同一遠處城市中的BSC節點,就選擇MSC伺服器(分層體系結構)並應用本地交換。如果呼叫發起自任意遠處城市中的BSC節點並終止於首都城市中的BSC節點,就選擇MSC伺服器(分層體系結構)。如果呼叫發起於首都城市中的BSC節點並終止於任一遠處城市中的BSC節點,就選擇MSC伺服器(分層體系結構)。
一個特定的BSC節點是否位於MSC節點遠處或本地優選地是從預定義的查找表中得到的。
權利要求
1.用於操作通信網絡的交換節點的方法,其中通信網絡包括分層體系結構環境和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分層體系結構環境中為用戶數據提供了用戶面層,並為信令數據提供了控制面層,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中不提供用戶面和控制面之間的分離,其中交換節點為分層和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中的通信業務的處理都提供處理能力,並且其中通信系統包括為至少一個用戶終端服務的接入網絡,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接收通信業務請求,-根據作為操作模式的至少一個預定規則,確定交換節點是否將作為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或者作為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處理所請求的通信業務,-依照確定出交換節點的操作模式處理所請求的通信業務。
2.依照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通信業務請求是呼叫建立請求。
3.依照權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至少一個預定規則是根據可用的網絡能力配置的。
4.依照權利要求1、2或3的方法,其中提供了從訪問網絡到交換節點的多個呼入路線,至少一個預定規則包括專用呼入路線到交換節點的操作模式的分配,通信業務請求起自用戶終端,並且其中確定操作模式的步驟包括確定通信業務請求的呼入路線並比較確定出的呼入路線和預定規則。
5.依照任意前述權利要求的方法,其中通信系統通過至少兩種不同的訪問技術提供對用戶的訪問,至少一個預定規則包括專用訪問技術到操作模式的分配,通信業務請求起自用戶終端,並且其中確定操作作用的步驟包括確定用戶終端所用的訪問技術並比較確定出的訪問技術和預定規則。
6.依照任意前述權利要求的方法,其中通信業務請求起自用戶終端並包括通信業務接收方的標識符,至少一個預定規則包括標識符到專用操作模式的分配,並且其中確定操作模式的步驟包括確定該標識符並將確定出的標識符和預定規則作比較。
7.依照任意前述權利要求的方法,其中至少一個預定規則通過統計分布因子表明交換節點將為多少接收到的通信業務請求節點充當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或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的分布。
8.依照任意前述權利要求的方法,其中操作作用的確定包括確定交換節點在至少一種操作模式中的當前負載級別,並且其中確定出的操作模式取決於確定出的負載級別。
9.依照1、2、3、7或8中任意權利要求的方法,其中通信業務請求請求用戶終端接收通信業務,其中至少一個預定規則包括用戶終端可用的訪問技術到專用操作模式的分配,並且其中確定操作模式的步驟包括對接收方用戶終端可用的訪問技術的確定,並且確定出的操作模式取決於確定出的訪問技術。
10.依照任意前述權利要求的方法,其中如果確定交換節點充當通信系統的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則交換節點以MSC/VLR操作模式處理所請求的通信業務。
11.依照1到9中任意權利要求的方法,其中如果確定交換節點充當通信系統的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則交換節點以MSC-伺服器操作模式處理所請求的通信業務。
12.依照前述任意權利要求的方法,其中操作模式的確定包括確定一組通信業務請求起點和通信業務請求目標中的至少一個,並且其中確定出的操作模式取決於該組中至少一個確定出的成員。
13.依照任意前述權利要求的方法,其中如果通信業務請求的起點,尤其是發起的無線電網絡節點位於交換節點本地,並且該通信業務請求所指示的目標也位於交換節點本地,就確定交換節點充當通信系統的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
14.依照任意前述權利要求的方法,其中如果通信業務請求的起點,尤其是發起的無線電網絡節點位於交換節點遠方,並且該通信業務請求所指示的目標也位於交換節點遠方,就確定交換節點充當通信系統的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
15.依照權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如果通信業務請求的起點,尤其是發起的無線電網絡節點位於該通信業務請求所指示的目標節點本地,交換節點就應用本地交換。
16.依照任意前述權利要求的方法,其中如果通信業務請求的起點,尤其是發起的無線電網絡節點位於交換節點遠方,並且該通信業務請求所指示的目標位於交換節點本地,就確定交換節點充當通信系統的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
17.依照任意前述權利要求的方法,其中如果通信業務請求的起點,尤其是發起的無線電網絡節點位於交換節點本地,並且該通信業務請求所指示的目標位於交換節點遠方,就確定交換節點充當通信系統的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
18.適合依照任意前述權利要求操作的網絡節點,尤其是組合的MSC/VLR和MSC-伺服器。
19.通信網絡的網絡節點,尤其是組合的MSC/VLR和MSC-伺服器,其中通信網絡包括分層體系結構環境和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分層體系結構環境中為用戶數據提供了用戶面層,並為信令數據提供了控制面層,而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中不提供用戶面和控制面之間的分離,所述網絡節點包括對用戶面的訪問訪問接口、對控制面的訪問網絡接口、對用戶面的核心網絡接口、對控制面的核心網絡接口、媒體網關接口、與用戶面接口相連適合提供媒體網關功能的媒體網關操作部件、與控制面接口和媒體網關接口相連適合提供MSC-伺服器功能的MSC-伺服器操作部件、適合根據作為操作模式的至少一個預定規則為通過任意控制面接口接收到的通信業務請求確定交換節點是否將作為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或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處理所請求的通信業務的選擇部件、以及與交換節點的接口和部件相連的處理器,所述處理器適合依照確定的網絡節點的操作模式處理所請求的通信業務。
20.依照權利要求19的網絡節點,包括用於存儲尤其是網絡節點標識符和有關指示的查找表以指示網絡節點是否位於該網絡節點本地或遠方的裝置。
21.包括依照權利要求18、19或20的網絡節點的通信系統。
22.包括分層體系結構環境和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通信系統,分層體系結構環境中為用戶數據提供了用戶面層,並為信令數據提供了控制面層,而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中不提供用戶面和控制面之間的分離,其中交換節點,尤其是組合MSC/VLR-MSC伺服器為分層和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中的通信業務請求的處理都提供處理能力,並且其中至少一個由所述交換節點服務的其它網絡節點位於所述交換節點遠方。
23.可裝入數字處理部件的內部存儲器中的電腦程式,包括當其在數字處理部件上被執行時適合控制根據任意方法權利要求的步驟的軟體代碼部分。
24.依照前一電腦程式權利要求的電腦程式,其中電腦程式被存儲在計算機可讀介質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操作通信網絡的交換節點的方法,其中通信網絡包括分層體系結構環境和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交換節點為分層和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中的通信業務的處理都提供處理能力。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接收通信業務請求,根據作為一種操作模式的至少一個預定規則,確定交換節點是否將作為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或者作為不分層體系結構環境的交換節點對請求的通信業務進行處理,並依照確定的交換節點的操作模式處理所請求的通信業務。本發明還涉及相應的網絡節點、通信系統和電腦程式。
文檔編號H04Q1/00GK1659907SQ03812867
公開日2005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03年6月4日 優先權日2002年6月4日
發明者A·維策爾, J·安德森 申請人:艾利森電話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