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異形錐度製品的變角度彎銷抽芯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21:43:12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注塑抽芯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於異形錐度製品的變角度彎銷抽芯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抽芯模具結構有:
(1) 人工抽芯結構;
(2) 機動抽芯結構;
(3) 液壓抽芯結構。
手動抽芯結構是在開模後,依靠人工將側抽芯或鑲塊一起取出,在模外由人工使製品與型芯分離,它雖結構簡單,製造方便,但操作麻煩,生產率極低,工人勞動強度大,製品質量差,工人安全難以保證。機動抽芯結構,它是開模時依靠壓鑄機的開模力,通過傳動零件,將側型芯抽出,抽芯力大,生產效率高,操作簡便,動作可靠,按傳動方式可分:斜導柱抽芯結構、斜滑塊分型與抽芯結構、齒輪齒條抽芯結構,雖然這些機構具備上述各優點,但在實際生產中缺點也較多,它們不能完成形狀複雜製品的抽芯,尤其是針對一些異形錐度製品,尺寸較長,斜導柱易卡死在斜滑塊的孔中折斷斜導柱,斜滑塊易碰撞模具損壞模具型芯和型腔。液壓抽芯結構,它是依靠液壓系統完成側型芯的抽出,它抽芯力大,動作平穩,但模具得製造較多輔助零件,同時不能完成內部有多處需要抽芯的製品在同一滑塊上完成抽芯動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以上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用於異形錐度製品的變角度彎銷抽芯模具,實現異形錐度製品的穩定抽芯。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方案是:一種用於異形錐度製品的變角度彎銷抽芯模具,包括相互扣合的定模板和動模板,所述定模板和動模板之間相互配合形成一封閉的模腔,所述模腔內設有一型芯,型芯與模腔之間形成注塑通道,所述型芯與橫向設置的滑塊相連接,所述滑塊與一彎銷配合滑動連接,所述彎銷穿設於所述滑塊,所述滑塊上設有與所述彎銷配合滑動的斜槽,所述彎銷由固定於定模扳上且縱向設置的固定部、與固定部連接的第一彎部和與第一彎部連接的第二彎部,所述第一彎部與固定部之間的夾角小於所述第二彎部與固定部的夾角。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彎部與固定部之間的夾角小於等於30°,所述第二彎部與固定部的夾角大於等於45°。
進一步的,所述模腔包括橫向的第一型腔和傾斜設置的第二型腔,所述第二型腔和第二型腔相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定模板上還設有一縱向的澆道,所述澆道與所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相連通,所述動模板上對應所述澆道還設有一拉料杆。
進一步的,所述動模板上設有縱向延伸至定模板內的導柱,所述定模扳上設有與所述導柱配合的導套。
進一步的,所述滑塊套設一套筒內,所述套筒設置於所述模腔的一側,所述滑塊經所述彎銷驅動沿套筒橫向滑動,所述套筒上還設有用於固定套筒的鎖緊件。
進一步的,所述定模扳上還設有向動模板縱向延伸的楔塊,所述滑動上設有與所述楔塊底端配合的楔槽。
進一步的,所述定模板和動模板分別固定於一定模座和動模座上,所述定模座和動模座之間連接有一推桿機構,所述推桿機構的推動杆與動模座固定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彎銷的第一彎部和第二彎部的移動,從而帶動滑動實現對尺寸較長且異形錐度製品進行抽芯,第一彎部與固定部的夾角小於第二彎部與固定部的夾角,對滑動施加不同的力進行抽芯,實現快速進行抽芯;另外通過控制第一彎部與固定部的夾角與第二彎部與固定部的夾角,保證在抽芯過程中,彎銷不會折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專利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變角度彎銷抽芯模具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變角度彎銷抽芯模具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變角度彎銷抽芯模具的側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彎銷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楔塊;2-定模扳;3-彎銷;30-固定部;31-第一彎部;32-第二彎部;4-滑塊;5-套筒;6-鎖緊件;7-動模板;8-模腔;9-拉料杆;10-導柱;11-導套;12-澆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4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用於異形錐度製品的變角度彎銷3抽芯模具,包括相互扣合的定模扳2和動模板7,所述定模扳2和動模板7之間相互配合形成一封閉的模腔8,所述模腔8內設有一型芯,型芯與模腔8之間形成注塑通道,所述型芯與橫向設置的滑塊4相連接,所述滑塊4與一彎銷3配合滑動連接,所述彎銷3穿設於所述滑塊4,所述滑塊4上設有與所述彎銷3配合滑動的斜槽,所述彎銷3由固定於定模扳上且縱向設置的固定部、與固定部連接的第一彎部和與第一彎部連接的第二彎部,所述第一彎部與固定部之間的夾角小於所述第二彎部與固定部的夾角。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彎部與固定部之間的夾角小於等於30°,所述第二彎部與固定部的夾角大於等於45°。
從上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改變彎銷3的彎折角度,使得第一彎部與固定部的夾角小於第二彎部與固定部的夾角,對滑動施加不同的力進行抽芯,實現快速進行抽芯;另外通過控制第一彎部與固定部的夾角與第二彎部與固定部的夾角,保證在抽芯過程中,彎銷3不會折斷。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模腔8包括橫向的第一型腔和傾斜設置的第二型腔,所述第二型腔和第二型腔相連通。通過改變第二型腔相對第一型腔的傾斜角度,可以成型不同的異形錐度製品,滿足更多製品的要求。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定模扳2上還設有一縱向的澆道12,所述澆道12與所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相連通,所述動模板7上對應所述澆道12還設有一拉料杆9。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動模板7上設有縱向延伸至定模扳2內的導柱10,所述定模扳上設有與所述導柱10配合的導套11。通過導柱10和導套11的配合完成開模以及合模。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滑塊4套設一套筒5內,所述套筒5設置於所述模腔8的一側,所述滑塊4經所述彎銷3驅動沿套筒5橫向滑動,所述套筒5上還設有用於固定套筒5的鎖緊件6。通套筒5對滑塊4進行限位。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定模扳上還設有向動模板7縱向延伸的楔塊1,所述滑動上設有與所述楔塊1底端配合的楔槽。在注塑過程中,模腔8內的製品在注塑固化成型過程中會對滑塊4造成一定的向外推力,通過楔塊1限定滑塊4在注塑過程中的位置,保護彎銷3不會由於滑動的推力造成損壞。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定模扳2和動模板7分別固定於一定模座和動模座上,所述定模座和動模座之間連接有一推桿機構,所述推桿機構的推動杆與動模座固定連接。所述推桿機構為一氣缸,氣缸固定於定模座上,氣缸的活塞杆沿縱向與動模座相連,推動動模座進行開模。
本實施例的具體實施過程:
首先開始注塑,動模板7和定模扳2相互扣合,模腔8封閉,此時澆注流質經注塑通道在模腔8內固化成型;然後開始抽芯,動模塊相對定模扳分離,此時彎銷3相對動模板7移動,帶動滑塊4橫向向外側移動進行重新下,彎銷3的第一彎部和第二彎部依次穿設於滑塊4的斜槽,完成抽芯。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於異形錐度製品的變角度彎銷抽芯模具,通過變角度的彎銷,實現異形錐度製品的快速抽芯。
上列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