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室分隱性故障排查方法及裝置與流程
2023-04-27 19:52:51 4
本發明涉及無線領域中的網絡管理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室分隱性故障排查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對室分小區的故障監測,是通過網管指標統計結合現場測試來發現和定位問題。
現有的針對長期演進(lte,longtermevolution)室分小區監測無線通信網絡故障的方法如下:
網管指標監控:在操作維護中心(omc,operationmanagementcenter)監控室分小區出現指標和告警狀態,通過預定義的一系列關鍵指標,如掉線率、接通率、切換成功率、上載速率、下載速率、上行幹擾、下行質量、時延、誤塊率、流量等,如發現相應指標惡化,則發現該小區可能出現故障,則根據惡化指標進行針對性的排障處理。在omc側的監控手段只能監測到基站側的故障,對室內信號分布系統內的網絡故障無法監測。
現場測試方面:通過現場優化維護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對現場進行測試,根據預定的測試方法和排查流程對小區進行逐一測試,從而發現問題,並現場處理。上站檢查線路傳輸或電源是否出現問題。現場測試周期長,範圍大,不一定能發現所有的問題,而且有些故障小區在沒有到達測試前,就有故障,帶病工作。
這種情況,問題的暴露常常是因為通過用戶的投訴才知道問題的出現,影響客戶感知,客戶滿意度下降。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室分隱性故障排查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室分隱性故障排查方法,包括:
獲取測量報告樣本數據文件(mro,measurementreportoriginal)原始數據;
對所述mro原始數據進行解析,得到mro格式化數據;
根據所述mro格式化數據,計算與服務小區的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referencesignalreceivingpower)相關的覆蓋延伸指數;
根據所述覆蓋延伸指數,確定所述服務小區是否存在隱性故障。
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計算與服務小區的rsrp相關的覆蓋延伸指數,包括:
針對無鄰區的服務小區,計算所述服務小區rsrp大於第一閾值的採樣點佔比,作為第一參考指標;
針對有鄰區的服務小區,計算所述服務小區rsrp比鄰區大第二閾值的採樣點佔比,作為第二參考指標;
根據所述第一參考指標和所述第二參考指標,計算覆蓋延伸指數。
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第一參考指標和所述第二參考指標,計算覆蓋延伸指數,包括:
將所述第一參考指標和所述第二參考指標相乘,得到所述覆蓋延伸指數。
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覆蓋延伸指數,確定所述服務小區是否存在隱性故障,包括:
判斷所述覆蓋延伸指數是否大於等於第一門限值;
當所述覆蓋延伸指數大於等於第一門限值時,判定所述服務小區存在過覆蓋。
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覆蓋延伸指數,確定所述服務小區是否存 在隱性故障,還包括:
當所述覆蓋延伸指數小於第一門限值時,判斷所述覆蓋延伸指數是否大於等於第二門限值;
當所述覆蓋延伸指數小於第二門限值時,判定所述服務小區正常服務;
當所述覆蓋延伸指數大於等於第二門限值時,判定所述服務小區存在隱性故障。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室分隱性故障排查裝置,包括:
獲取單元,用於獲取mro原始數據;
解析單元,用於獲取測量報告樣本數據文件mro原始數據;
處理單元,用於根據所述mro格式化數據,計算與服務小區的rsrp相關的覆蓋延伸指數;
決策單元,用於根據所述覆蓋延伸指數,確定所述服務小區是否存在隱性故障。
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處理單元包括:
第一計算子單元,用於針對無鄰區的服務小區,計算所述服務小區rsrp大於第一閾值的採樣點佔比,作為第一參考指標;
第二計算子單元,用於針對有鄰區的服務小區,計算所述服務小區rsrp比鄰區大第二閾值的採樣點佔比,作為第二參考指標;
第三計算子單元,用於根據所述第一參考指標和所述第二參考指標,計算覆蓋延伸指數。
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第三計算子單元,還用於將所述第一參考指標和所述第二參考指標相乘,得到所述覆蓋延伸指數。
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決策單元包括:
第一判定子單元,用於判斷所述覆蓋延伸指數是否大於等於第一門限值;當所述覆蓋延伸指數大於等於第一門限值時,判定所述服務小區存在過覆蓋。
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決策單元還包括:
第二判定子單元,用於當所述覆蓋延伸指數小於第一門限值時,判斷所述 覆蓋延伸指數是否大於等於第二門限值;當所述覆蓋延伸指數小於第二門限值時,判定所述服務小區正常服務;當所述覆蓋延伸指數大於等於第二門限值時,判定所述服務小區存在隱性故障。
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獲取mro原始數據;對所述mro原始數據進行解析,得到mro格式化數據;根據所述mro格式化數據,計算與服務小區的rsrp相關的覆蓋延伸指數;根據所述覆蓋延伸指數,確定所述服務小區是否存在隱性故障。這裡,mro原始數據是用戶實際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和用戶密切相關的測量,不同於網管系統中的性能指標如成功率,它更貼近用戶的實際使用環境,更能反應實際應用情況,因此從該數據源出發的一系列處理而提出的問題更能展現實際環境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對本發明實施例技術方案的實施,可以減少大量的現場測試,節省大量人工成本,並且可以通過平臺自動化實現,定時輸出問題小區,郵件簡訊或通過派單的形式通知相關排障人員,對隱性故障及時處理,甚至可以先於客戶投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保證網絡健康運行,提升客戶感知,提高客戶滿意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室分隱性故障排查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mro採集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mro原始數據格式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mro格式化的數據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現場室分系統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室分隱性故障排查裝置的結構組成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加詳盡地了解本發明實施例的特點與技術內容,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的實現進行詳細闡述,所附附圖僅供參考說明之用,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實施例。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移動通信網絡的規模越來越大,相應的無線網絡結構也越來越複雜。室內信號分布系統也稱為室分系統,室分系統覆蓋的小區稱為室分小區,室分小區相對室外小區,分擔更多的數據流量,及時發現室分小區存在的問題,讓各室分系統健康工作,對於提升用戶的感知、滿意度尤為重要。室內信號分布系統是利用室內天線分布系統將基站信號均勻分布在室內每個角落,從而保證室內每個區域都能達到理想的信號覆蓋,進而改善建築物內的移動通信環境,但室內分布系統因硬體的性能劣化,將可能產生網管系統通過監控指標和告警不易發現察覺的隱性問題。現有的網絡故障監測方法目前還無法對網絡隱性故障進行準確的監測。
當流量突降,且其他各項關鍵績效指標(kpi,keyperformanceindicator)正常時,可以確定整個室內信號分布系統出現故障,但部分室內信號分布系統出現故障時,可能只有部分指標的輕微變化,此時將無法通過對關鍵指標的監測判斷室內信號分布系統的網絡故障,只有當用戶將網絡故障上報時,才能確定部分室內信號分布系統的網絡故障。
因此,急需尋求能夠快速有效查明室分小區隱性故障的方法。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針對室分無源器件故障或性能下降時將會出現故障區域覆蓋變差或故障區域服務小區變更情況,傳統方法不易發現查明的隱性故障,提出了基於測量報告(mr,measurementreport)測量的數據規則組合來計算室分覆蓋延伸指數,通過該指數評估室分覆蓋,通過服務小區的電平強調、服務小區和鄰區的電平關係對比來綜合評估室分覆蓋能力,根據用戶相關的測量統計來評估室分覆蓋區域的大小,提出存在問題的故障小區。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室分隱性故障排查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如圖1所示,所述室分隱性故障排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01:獲取mro原始數據。
參照圖2,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mro採集示意圖,這裡,數據測量是分時長期演進(td-lte,timedivisionlongtermevolution)系統的一項重要功能。物理層上報的測量結果可以用於系統中無線資源控制子層完成諸如小區選 擇/重選及切換等事件的觸發,也可以用於系統操作維護,觀察系統的運行狀態。mro測量報告樣本數據表示omc-r收集的原始測量報告信息,其中rsrp是發明實施例考慮的關鍵因素。
rsrp定義為在考慮測量的頻帶上,承載小區專屬參考信號的資源單元(re,resourceelement)的功率(w)的線性平均值,是反映服務小區覆蓋的主要指標。本測量數據表示omc-r統計周期內滿足取值範圍的按照分區間統計ue參考信號接收功率的樣本個數。取值範圍下表1所示。如從-∞到-120dbm一個區間,對應mr.rsrp.00;從-120dbm到-115dbm為一個區間,對應mr.rsrp.01;從-115dbm到-80dbm每1db一個區間,對應mr.rsrp.02到mr.rsrp.36;從-80dbm到-60dbm每2db一個區間,對應mr.rsrp.37到mr.rsrp.46;大於-60dbm一個區間,對應mr.rsrp.47,依此類推。
表1
mro數據可用於評估lte小區的覆蓋情況,根據不同場強區間分布比例可判斷該小區的大致覆蓋範圍。天線遮擋及硬體故障會造成信號弱,容易產生掉話及降低接通率,用於檢查小區覆蓋盲點/弱覆蓋區域。通過源小區和鄰區rsrp可進行導頻汙染分析。
步驟102:對所述mro原始數據進行解析,得到mro格式化數據。
參照圖3和圖4,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mro原始數據格式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mro格式化的數據示意圖。對mro原始數據進行解析,原始數據格式如圖3所示,解析後數據格式如圖4所示,形成可供批處理的數據結構。
步驟103:根據所述mro格式化數據,計算與服務小區的rsrp相關的覆蓋延伸指數。
本發明實施例中,在室分小區中,總是存在與其他小區交疊的區域和非交疊區域。交疊區域有大堂出入口,地下室出入口,各個樓層的窗邊等,當這些交疊區域室分覆蓋異常時,室分覆蓋收縮,交疊區域室分信號強度小於鄰區信號強度,將佔用鄰區信號。當非交疊區域室分部分故障時,室分覆蓋強度減弱,弱場比例增加。當交疊區域室分信號強度小於鄰區信號強度一定比例,或非交疊區域中該室分弱場比例過大,則說明室分存在隱性故障,需要派遣維護人員現場處理。
具體地,針對無鄰區的服務小區,計算所述服務小區rsrp大於第一閾值的採樣點佔比,作為第一參考指標;
針對有鄰區的服務小區,計算所述服務小區rsrp比鄰區大第二閾值的採樣點佔比,作為第二參考指標;
根據所述第一參考指標和所述第二參考指標,計算覆蓋延伸指數。具體地,將所述第一參考指標和所述第二參考指標相乘,得到所述覆蓋延伸指數。
這裡,第一閾值可以設置為-105,當然也可以根本實際場景設置為其他值。第二閾值可以設置為6db,當然也可以根本實際場景設置為其他值。
將第一參考指標記作p1,將第二參考指標記作p2,則p1越小,表明覆蓋空洞的區域越大,p2越小,與其他小區交界區域的能力越小。覆蓋延伸指數則為p1×p2。
步驟104:根據所述覆蓋延伸指數,確定所述服務小區是否存在隱性故障。
本發明實施例中,首先,判斷所述覆蓋延伸指數是否大於等於第一門限值; 當所述覆蓋延伸指數大於等於第一門限值時,判定所述服務小區存在過覆蓋。
其次,當所述覆蓋延伸指數小於第一門限值時,判斷所述覆蓋延伸指數是否大於等於第二門限值;當所述覆蓋延伸指數小於第二門限值時,判定所述服務小區正常服務;當所述覆蓋延伸指數大於等於第二門限值時,判定所述服務小區存在隱性故障。
對mro格式化數據中的每條信息進行組織計算,通過以上的公式規則計算出每個室分小區服務小區採樣點,服務小區無鄰區採樣點,服務小區無鄰區時大於絕對值的採樣點,服務小區強度大於鄰區的採樣點,從而計算出有鄰區情況和無鄰區情況的室分覆蓋強度,通過與已知問題小區的結果對比,得出當覆蓋延伸指數小於某個值時室分將存在隱性故障問題,當指數大於某個值時,存在室分外洩或宏站入侵問題,指數小於某個值時,存在室內覆蓋不足問題。
下面參照圖5對具體場景下本發明實施例的室分隱性故障排查方法再進一步進行描述。
問題描述:某小區投訴信號弱,後臺查無告警。
問題分析:通過計算該小區的覆蓋延伸指數,發現該小區的覆蓋延伸指數值低於門限值。
現場排查確認:通過對各弱電間主支路的排查,發現了13層少一個2功分器件,13層到23層主饋線沒做,23層3功分少一個導致36#18層以上信號全無。排查過程中我們還發現多處樓層主分支的3功分不知何因未接導致樓層無信號。
綜上所述,本提案通過獲取室分基站測量報告獲取裝置採集的測量報告樣本數據,該數據攜帶室分服務小區及鄰區的參考信號接收功率信息;根據該測量樣本數據,確定室分服務小區覆蓋範圍中弱場比例及與其他小區臨界區域大小,確定該小區的覆蓋延伸指數;當該小區覆蓋延伸指數的當前值及相對同一時間內的浮動值滿足預設異常條件時,確定該室分小區的網絡出現故障。相比於現有技術,採用本提案提供的方案,對網絡故障監測更加準確。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室分隱性故障排查裝置的結構組成示意圖,如圖6 所示,所述室分隱性故障排查裝置包括:
獲取單元71,用於獲取mro原始數據;
解析單元72,用於獲取測量報告樣本數據文件mro原始數據;
處理單元73,用於根據所述mro格式化數據,計算與服務小區的rsrp相關的覆蓋延伸指數;
決策單元74,用於根據所述覆蓋延伸指數,確定所述服務小區是否存在隱性故障。
所述處理單元73包括:
第一計算子單元731,用於針對無鄰區的服務小區,計算所述服務小區rsrp大於第一閾值的採樣點佔比,作為第一參考指標;
第二計算子單元732,用於針對有鄰區的服務小區,計算所述服務小區rsrp比鄰區大第二閾值的採樣點佔比,作為第二參考指標;
第三計算子單元733,用於根據所述第一參考指標和所述第二參考指標,計算覆蓋延伸指數。
所述第三計算子單元733,還用於將所述第一參考指標和所述第二參考指標相乘,得到所述覆蓋延伸指數。
所述決策單元74包括:
第一判定子單元741,用於判斷所述覆蓋延伸指數是否大於等於第一門限值;當所述覆蓋延伸指數大於等於第一門限值時,判定所述服務小區存在過覆蓋。
所述決策單元74還包括:
第二判定子單元742,用於當所述覆蓋延伸指數小於第一門限值時,判斷所述覆蓋延伸指數是否大於等於第二門限值;當所述覆蓋延伸指數小於第二門限值時,判定所述服務小區正常服務;當所述覆蓋延伸指數大於等於第二門限值時,判定所述服務小區存在隱性故障。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圖6所示的分隱性故障排查裝置中的各單元的實現功能可參照前述分隱性故障排查方法的相關描述而理解。圖6所示的分隱 性故障排查中的各單元的功能可通過運行於處理器上的程序而實現,也可通過具體的邏輯電路而實現。
本發明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之間,在不衝突的情況下,可以任意組合。
在本發明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智能設備,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以上所描述的設備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徵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外,所顯示或討論的各組成部分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接口,設備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電性的、機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絡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發明各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個第二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單元分別單獨作為一個單元,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上述集成的單元既可以採用硬體的形式實現,也可以採用硬體加軟體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