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適用於劍杆織機實時檢測布面質量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11:08:57 1

本發明涉及織機的生產方法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適用於劍杆織機實時檢測布面質量的裝置。
背景技術:
劍杆織機作為企業日常生產常用的織機只有,其一萬針的品種經常有沉紗質量問題投訴,擋車工在機臺上非常難查到,但是在後道整理工序查到時已經產生瑕疵布。
這些瑕疵布在生產過程中不能及時發現,由於劍杆織機本身為連續性生產,因此連續生產後的織機會產生較長的瑕疵布,只有在後套整理工序檢查後,操作人員才能進行停機維護,發現時已經生產了大量的瑕疵布,本公司採用的蘇州世聯品種的劍杆織機在2015年12月就生產了近1000米的沉紗降等布;於此同時,由於本身劍杆織機在生產過程中,卷取輥與引緯結構之間的位置較小,光線暗,操作人員無法通過肉眼或者普通的照明工具確定織布表面是否存在質量問題;而且,由於劍杆織機為連續性生產的,普通的操作人員也無法持續觀察布料的表面質量,很容易疲勞,費事費力,工作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方便對劍杆織機的布面進行實時檢測,檢測精準,方便省力,工作效率高的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適用於劍杆織機實時檢測布面質量的裝置,所述的裝置安裝在劍杆織機的卷取輥與引緯結構之間,所述的裝置包括固定支架、傳動結構,定位結構、檢測結構和控制系統;所述的傳動結構,檢測結構、定位結構和控制系統均安裝在固定支架上;所述的檢測結構為中空的殼體,殼體的一側設有進料口,另一側設有出料口,進料口和出料口之間設有布料檢測槽,布料檢測槽的頂部設有成像裝置,布料檢測槽的底部設有平行安裝的多組射燈結構,單組射燈結構由安裝成一條直線的多個射燈組合而成;殼體的進料口和出料口上均設有定位結構,所述的定位結構由豎直安裝的高度調節槽和兩根定位輥輪所組成,定位輥輪活動安裝在高度調節槽上,所述的定位輥輪通過傳輸帶連接在傳動結構上。
本發明所述的進料口一側的定位結構上設有進料成像裝置,所述的卷取輥上設有出料成像裝置,通過進料成像裝置對檢測結構的進料口的布面進行檢測,通過出料成像裝置對檢測結構的出料端的布面進行檢測,方便兩者與檢測裝置內部拍攝的信息進行綜合對比,校準檢測裝置的檢測結果。
本發明所述傳動結構的內部設有傳動電機,傳動電機的兩端均設有傳動輪,所述的傳動輪通過傳輸帶連接在定位輥輪上;通過傳動電機分別帶動進料口和出料口位置上定位輥輪的高度,根據不同的布料種類,選擇布料在布料檢測槽的工作高度,方便成像裝置拍攝成像。
本發明所述的卷取輥上設有應急布料截停閘口,所述的應急布料截停閘口通過控制線路連接在控制系統上,當裝置檢測出布料表面存在質量問題時,劍杆織機停止工作,布料在運動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慣性,為了保證檢測精度,防止布面位置發生偏移,通過應急布料截停閘口截停布料。
本發明所述的成像裝置活動安裝在布料檢測槽的頂部,所述的進料成像裝置、出料成像裝置和成像裝置均通過控制線路連接在控制系統上;通過控制系統統一控制多個成像裝置,方便將多個成像裝置拍攝的圖片與系統儲存的標準圖片進行比對,多個角度,不同位置進行對比,對比速度快,檢測精準。
本發明所述的成像裝置兩側的布料檢測槽上設有補光射燈;由於裝置的內部光線較暗,補光射燈用於成像裝置的正常拍攝的補光,保證拍攝效果。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適用於劍杆織機的布面質量實時檢測方法實時檢測布面質量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 劍杆織機開始工作前,將布料的種類和參數信息輸入到控制系統中,控制系統確定進料口和出料口上定位輥輪的工作高度、成像裝置的拍攝角度和布料的傳輸速度;
2) 劍杆織機開始工作,布料自引緯結構向卷取輥運動,期間依次經過進料口、布料檢測槽和出料口,布料通過布料檢測槽時,補光射燈打開,成像裝置進行間歇式拍照或攝像;
3) 控制系統將成像裝置拍攝的信息與其內部儲存的信息進行對比,實時檢測布料的表面質量;
4)當成像裝置拍攝的信息與內部儲存的信息相同時,劍杆織機正常工作;
5)當成像裝置拍攝的信息與內部儲存的信息不同時,劍杆織機停止工作,應急布料截停閘口截停布料,補光射燈關閉,多組射燈結構依次打開,每組射燈打開時,成像裝置進行拍攝一次,控制系統將拍攝的多次信息分別進行對比,定位布料表面質量發生偏差的具體位置;
6)控制系統發出報警信息,提醒工作人員進行檢修;
7)檢修完成後,裝置重複進行步驟2)和步驟3)的操作,正常工作。
本發明所述的步驟5)的操作過程中,同一時間內,單組射燈結構打開時,其他組的射燈處於關閉狀態,成像裝置的拍攝角度隨著射燈的打開位置而左右旋轉。
本發明所述的步驟5)的操作過程中,成像裝置在拍攝的同時,進料成像裝置和出料成像裝置同時進行拍攝,實時比對進料段和出料口布面的表面質量。
本發明所述的步驟5)的操作過程中,定位輥輪控制的布料高度是可調節的。
本發明的優點在於:本發明通過在傳統的劍杆織機上添加的一套布面質量檢測裝置,通過成像裝置和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綜合,將持續傳動的布面情況持續傳輸到控制系統中,與控制系統中的標樣進行對比,判斷布面質量是否合格;在判斷布面質量不合格時,通過更為精準的檢測校準裝置進行校準,判定布面質量不合格的精準位點,方便操作人員根據不合格的位點找出劍杆織機的誤差位置,給後續的檢修工作提供方便,不影響正常的生產,大大減少的布面的不合格率,操作人員在從中過程能查到沉紗疵點,疵點在織造過程中就得到了控制,降等疵布大幅度減少,現在沉紗降等布每月控制在20米左右,生產成本大大降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裝置結構簡圖;
圖2為本發明的裝置結構放大圖;
圖3為本發明的成像裝置結構簡圖;
圖4為本發明的單組射燈結構的結構簡圖。
其中,1 引緯結構,2 卷取輥,3 固定支架,4 傳動結構,5 檢測結構,6 控制系統,7 定位結構,8 定位輥輪,9 傳輸帶,10 布料檢測槽,11 出料成像裝置,12 進料成像裝置,13 應急布料截停閘口,14 布料,15 進料口,16 出料口,17 高度調節槽,18 成像裝置,18-1 旋轉結構,19 補光射燈,20射燈結構,20-1 射燈,21 傳動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1:如圖1、2、3和4所示的一種適用於劍杆織機實時檢測布面質量的裝置,所述的裝置安裝在劍杆織機的卷取輥2與引緯結構1之間,所述的裝置包括固定支架3、傳動結構4,定位結構8、檢測結構5和控制系統6;所述的傳動結構4,檢測結構5、定位結構7和控制系統6均安裝在固定支架3上。
檢測結構5為中空的殼體,殼體的一側設有進料口15,另一側設有出料口16,進料口15和出料口16之間設有布料檢測槽10,布料檢測槽10的頂部設有成像裝置18,布料檢測槽10的底部設有平行安裝的多組射燈結構20,單組射燈結構20由安裝成一條直線的多個射燈20-1組合而成;殼體的進料口15和出料口16上均設有定位結構7,所述的定位結構7由豎直安裝的高度調節槽17和兩根定位輥輪8所組成,定位輥輪8活動安裝在高度調節槽17上,所述的定位輥輪8通過傳輸帶9連接在傳動結構4上。
實施例2:如圖1、2、3和4所示,本發明進料口15一側的定位結構7上設有進料成像裝置12,所述的卷取輥2上設有出料成像裝置11,通過進料成像裝置12對檢測結構5的進料口的布面進行檢測,通過出料成像裝置11對檢測結構5的出料端的布面進行檢測,方便兩者與檢測裝置10內部拍攝的信息進行綜合對比,校準檢測裝置10的檢測結果。
實施例3:如圖1、2、3和4所示,本發明傳動結構4的內部設有傳動電機21,傳動電機21的兩端均設有傳動輪,所述的傳動輪通過傳輸帶9連接在定位輥輪8上;通過傳動電機21分別帶動進料口15和出料口16位置上定位輥輪8的高度,根據不同的布料種類,選擇布料14在布料檢測槽10內的工作高度,方便成像裝置18拍攝成像。
實施例4:如圖1、2、3和4所示,本發明的卷取輥2上設有應急布料截停閘口11,所述的應急布料截停閘口11通過控制線路連接在控制系統6上,當裝置檢測出布料表面存在質量問題時,劍杆織機停止工作,布料在運動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慣性,為了保證檢測精度,防止布面位置發生偏移,通過應急布料截停閘口13截停布料14。
實施例5:如圖1、2、3和4所示,本發明所述的成像裝置18活動安裝在布料檢測槽10的頂部,所述的進料成像裝置12、出料成像裝置11和成像裝置18均通過控制線路連接在控制系統6上;通過控制系統6統一控制多個成像裝置11、12或18,方便將多個成像裝置18拍攝的圖片與系統儲存的標準圖片進行比對,同時呈現多個角度,不同位置進行對比,對比速度快,檢測精準。
實施例6:如圖1、2、3和4所示,本發明所述的成像裝置18兩側的布料檢測槽10上設有補光射燈19;由於裝置的內部光線較暗,補光射燈19用於成像裝置的正常拍攝的補光,保證拍攝效果。
實施例7:如圖1、2、3和4所示,一種適用於劍杆織機的布面質量實時檢測方法實時檢測布面質量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 劍杆織機開始工作前,將布料的種類和參數信息輸入到控制系統6中,控制系統6確定進料口15和出料口16上定位輥輪8的工作高度、成像裝置18的拍攝角度和布料14的傳輸速度;
2) 劍杆織機開始工作,布料自引緯結構1向卷取輥2運動,期間依次經過進料口15、布料檢測槽10和出料口16,布料14通過布料檢測槽10時,補光射燈19打開,成像裝置18進行間歇式拍照或攝像;
3) 控制系統6將成像裝置18拍攝的信息與其內部儲存的信息進行對比,實時檢測布料14的表面質量;
4)當成像裝置18拍攝的信息與內部儲存的信息相同時,劍杆織機正常工作;
5)當成像裝置18拍攝的信息與內部儲存的信息不同時,劍杆織機停止工作,應急布料截停閘口13截停布料,補光射燈19關閉,多組射燈結構20依次打開,每組射燈20打開時,成像裝置18進行拍攝一次,控制系統6將拍攝的多次信息分別進行對比,定位布料14表面質量發生偏差的具體位置;
6)控制系統6發出報警信息,提醒工作人員進行檢修;
7)檢修完成後,裝置重複進行步驟2)和步驟3)的操作,正常工作。
實施例8:如圖1、2、3和4所示,其他操作步驟與實施例7中的操作步驟相同,對於步驟5)的操作過程中,同一時間內,單組射燈結構打開時,其他組的射燈處於關閉狀態,成像裝置的拍攝角度隨著射燈的打開位置而左右旋轉。
實施例9:如圖1、2、3和4所示,其他操作步驟與實施例7中的操作步驟相同,對於步驟5)的操作過程中,成像裝置在拍攝的同時,進料成像裝置和出料成像裝置同時進行拍攝,實時比對進料段和出料口布面的表面質量。
實施例10:如圖1、2、3和4所示,其他操作步驟與實施例7中的操作步驟相同,對於步驟5)的操作過程中,定位輥輪控制的布料高度是可調節的。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僅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所做出的任意組合或等同變換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