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魚缸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11:29:21 3
專利名稱:養殖魚缸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於一種養殖魚缸裝置,尤指一種能淨化水質,可 免換缸水,循環不止製造活力,促進水族生長發育及增色的養殖魚缸 裝置。
背景技術:
現今的社會,有許多的人,在房間或是辦公場合會進行水中動植 物的養殖,其主要可藉由飼養水中動植物來轉換上班時所承受的壓 力。然而,在房間或辦公場合中,最常見的養殖方式就是利用一玻璃 魚缸加上空氣調節器所構成,以藉由空氣調節器來維持魚缸內部所需的氧氣;較講究者,乃在玻璃缸上方裝設有一照明裝置,以維持適當 的光線。藉由上述簡單的魚缸裝置來達到飼養水中動植物的效果;惟,利 用以上的魚缸裝置來進行水中動植物的飼養,經常會有許多的問題產 生,最嚴重者,乃是造成水中動物因水中含氧量不足或是水中氨濃度 過高,而造成水中動物的死亡,且須經常清洗魚缸、更換缸水,此乃 一般飼養水中動植物時最操心煩惱的問題。是以,本設計人有鑑於上述種種缺失,乃秉精益求精的研發精神, 針對上述缺失尋求一改善之道,而提出本實用新型,以提供一種得以 構成一最為適合養殖水中動植物的生態環境,進而提供一種最佳的生 態養殖環境,並減少養殖者繁雜的工作負擔。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調整水溫、提高水中含 氧量、過濾水中雜質以及提供適時照明的養殖魚缸裝置,提供一種最 佳的生態養殖環境,促進水族生長發育及增色。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如下方案 一種養殖魚缸裝置,包含 有 一魚缸本體,內部底端為一斜錐狀,其上設有可濾水的柵盒,內 置陶瓷環; 一水流調節閥,設於底砂過濾板下,用以調整水流大小, 其一端凸露於該板上; 一底砂過濾板,下置一可濾水的柵盒,內置陶 瓷環; 一組陶瓷環,置於一可濾水的柵盒內,形成一無光缺氧的環境;一紅外線LED燈,設於底砂過濾板下,與陶資環構成一有光缺氧的環 境; 一背板,將魚缸本體內部區隔為養殖區的前段空間及安裝各種裝 置的後段空間; 一上蓋,其上至少設有照明裝置及觀視窗並可加裝自 動餵食器; 一組隔板,將後段空間區隔成複數槽位以設置加溫棒、過 濾裝置、生化球、水質調整及加強過濾槽、水中抽水馬達裝置。上述背板上設有由複數進水孔所組成的複數進水區,背板前方相 對於各進水區的周圍設置有複數凸柱,以透過凸柱所形成的區域安裝 各生化棉,該進水孔相對於背板後方成斜度向上,使通過進水區的水 逐層向上提升,令沉澱在缸底的魚糞隨水流方向進入背板背部而被集 中。上述過濾裝置具過濾效果且能防止蚤狀蝦卵及幼魚被吸入過濾槽。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養殖魚缸裝置還可以是,魚缸的缸底為平面 時,其過濾裝置是在缸底設置陶瓷環並依次向上再置放底砂過濾板、 碎石,且將導管串接水流調節閥,及連接內置有導管的生化棉,上端 再以潛水馬達並配合軟管及空氣調節裝置。採用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特點1、 本實用新型於魚缸本體內部設置有背板、 一底> 少過濾板,將 本體分隔為三個空間,其中一空間用以養殖,另一個空間用以設置加 溫棒、過濾裝置、生化球、水質調整及加強過濾槽以及水中抽水馬達 裝置,第三空間位於底^P少過濾板下方,設置一可調節水流大小的水流 調節閥、柵盒、陶f:環、紅外線LED燈,提供一種便於養殖的養殖魚 缸裝置。2、 本實用新型的魚缸本體內部底端設計為斜錐狀,並在內部斜 錐狀底端設有一水流調節閥,該水流調節閥的周圍設有複數陶資環, 讓厭氧性脫氮細菌附著並繁殖,且該陶瓷環的數量可依水中生物的多 寡而增減,藉此水流調節閥來調整水流的大小加上斜錐狀底部產生水 壓,而不須依賴動力馬達,水流越慢,水的含氧量則愈少,厭氧性脫 氮細菌將硝酸鹽分解成氮氣,並揮發至空氣中,防止藻類叢生,淨化 缸水,達到可免換缸水的效果。3、 本實用新型的背板上設有複數排進水孔,且每排進水孔相對 於背板後方均呈現斜度向上的設計,致使魚缸中的水得以在通過進水 區時,產生水流逐層向上提升的效果,進而使沉澱於缸底的魚糞得以 順著水流方向,被吸入至背板後方的過濾裝置中,而達到清糞及過濾 的效果;同時在養殖區的背板上數排進水孔兩側各設有複數個小凸柱, 在此之間可插入不同密度的生化棉,不僅能產生生化過濾效果,還能 防止蚤狀蝦卵被吸入過濾槽,故可在此水族缸內繁殖蚤狀蝦類幼體, 使之成為包括珊瑚、海葵在內的水族幼體的生物飾,當此水族缸內繁殖出幼魚時,亦可防止幼魚被7及入過濾槽。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立體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魚缸本體的分解立體圖;圖2A為本實用新型魚缸本體的底座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上蓋的分解立體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魚缸本體組合後的俯^L圖;圖4A為本實用新型魚缸本體底座上的陶資環柵盒立體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背板與各裝置間的立體後視圖;圖6為圖5的部分;^丈大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背板與各裝置間的立體前視圖;圖8為圖7的部分;^文大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水中抽水馬達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IO為本實用新型的部份剖面示意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10 魚缸本體11缸體12底座121電路板122紅外線LED燈123開關13 底妙、過濾板14穿孔15導軌151側板16導槽161後板17 U型支撐板18陶瓷環19樹盒191固定栓20上蓋21上蓋本體22 觀視窗23翻蓋24開關25 掀蓋30水流調節閥40背板41 隔板42生化棉43彎管固定孔44 進水區45凸柱50照明裝置51 反光板52燈管固定架53發光燈具54燈罩55散熱風扇60自動餵食器70 加溫禱_80過濾裝置81過濾白棉82 生化棉90水中抽水馬達裝置91潛水馬達92 直線型塑料管93彎管94軟管95異形管96空氣調節閥97導管A98 導管B99碎石A 前段空間B後段空間具體實施方式
現依附圖及實施例將本實用新型結構特徵及其它作用、目的詳細i兌明3。下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含有一魚缸本體10以及一上蓋 20,其中魚缸本體10,如圖2(請同時參閱圖4),由一缸體11及一底座 12所組成,缸體11內下方設置有一底砂過濾板13,底砂過濾板13 上具有一穿孔H,並於該穿孔14中設置有一水流調節閥30,而缸體 11內設置有一背板40,將缸體內部區分為二,該背板40—側設有復 數隔板41,另一側則設有複數生化棉42,並於該背板40上方設有一 彎管93固定孔43,而缸體11兩側板151內緣各設有一兩相對應的 導軌15,可供背板40兩側分別置入該導軌15中,進而固定於缸體 11內部的適當位置處,而在兩側板相臨的後板161上設有複數導槽 16,可供背板40 —側的隔板41置入該導槽16中,致使缸體11內部 區隔為前段空間A及後段空間B兩空間(如圖2A所示),其前段空間 A為養殖區,後段空間B中則被隔板41配合U型支撐板17區隔有復 數槽位,使其得以於各槽位中分別設置有加溫棒70、過濾裝置80、 生化球(圖中未表示)、水質調整及加強過濾槽以及水中抽水馬達裝置 90。在魚缸本體10上設有上蓋20,如圖3所示,主要於一上蓋本體 21上設置有至少一個觀糹見窗22,並於各觀S見窗22上安裝有一翻蓋 23,本實施例中於上蓋本體21的左、右兩下側方各設置有一觀視窗 22,並於各觀視窗22上各設置有一翻蓋23,即包含有一左側翻蓋23 以及一右側翻蓋23;上蓋本體21後部設有一掀蓋25,此掀蓋25可 通過其兩端設置的樞軸及本體21上設置的軸孔而翻轉,進而便於更 換過濾白棉81及生化棉82以及調整加溫棒70的溫度,上蓋本體n 底部內側固設有一照明裝置50,該照明裝置50由一反光板51、兩燈 管固定架52、兩個發光燈具53、 一燈罩54以及一散熱風扇55所組 成,而固設於上蓋本體21的底部內側。在本實施例中,上蓋本體21上進一步可設置有一 自動餵食器60, 該自動餵食器60可設置於其中任一觀視窗22上,若裝上自動餵食器 60時則可將觀視窗22上的翻蓋23取下,以利進行自動餵食器60的 安裝。在本實施例中,將該自動餵食器60設置於左側的觀^L窗22上, 而將左側的翻蓋23取下,同時,在上蓋本體21上另設置有兩開關 24,分別用以控制照明裝置50的啟閉以及控制散熱風扇55的啟閉。請再參閱圖4所示,利用背板40將缸體11區隔為前段空間A及 後段空間B兩空間,並利用隔板41及U型支撐板17將後段空間B區隔有複數槽位,以設置加溫棒70、過濾裝置80、生化球(圖中未表 示)、水質調整及加強過濾槽及水中抽水馬達裝置90;在本實施例 中,於背板40—側設置有四個隔板41,配合U型支撐板17,將後段 空間區隔有五個槽位,用以設置加溫棒70、過濾裝置80、生化球、 水質調整及加強過濾槽、水中抽水馬達裝置90。此外,缸體ll內部底端下方設置有底妙、過濾板13,而形成第三 空間,缸體ll底端呈現一斜錐狀,使裝載於缸體ll內部的水,得以 透過斜錐狀底部的設計,產生水壓,而不須依賴動力馬達使能令背板 40前方的水通過水流調節閥30,進行水的流量控制,進而提供養殖 時所需的氧氣,此外,在底砂、過濾板13的下方,放置一可濾水的黑 色柵盒19(請參閱圖4、圖4A),柵盒19上設有固定栓191以便與缸 體11底部固定,柵盒19內放置有複數陶瓷環18,用以讓厭氧性脫 氮細菌附著並繁殖,此外,因魚缸本體ll內部底端設有斜度,故當 水流經過時會產生壓力,再通過陶瓷環18,陶瓷環18上的厭氧性脫 氮細菌會將硝酸鹽(N03)分解成氮氣,並揮發至空氣中,防止藻類叢 生,如此養殖魚缸缸水可淨化,幾近可免換缸水;本實用新型並在該 底砂過濾板13板下設置一紅外線LED燈122 、電路板121 、開關123 (見 圖2及圖2A)以繁殖營養價值格極高的紅螺細菌,以促進水族生長發 育及增色。請參閱圖5及圖6所示,加溫棒70、過濾裝置80、生化球過濾 槽、水質調整及加強過濾槽以及水中抽水馬達裝置90安裝於背板40 後方的立體後視圖暨水流方向示意圖以及部分放大示意圖;該加溫棒 70安裝於背板40後方的最右側,過濾裝置80與加溫4奉70間利用一 隔板41區隔,該水中抽水馬達裝置90則安裝於背板40後方的最左 側,而該過濾裝置80包含有兩過濾白棉81以及兩生化棉82,以透 過該過濾裝置80達到過濾水中雜質的效果。而水流調節閥30被固定於背板40下方,其一端並穿過底砂過濾 板13上方的穿孔14,凸露於底砂過濾板13的上端,如圖2所示; 該水流調節閥30,可視水中生物的多寡來進行調整,進而達到調整 水流大小,使底部過濾裝置中的厭氧細菌充分達成生化過濾的效果。而在背板40上相對於各生化棉42的後方,各設置有一進水區 44,每一進水區44由複數進水孔所組成,且每一進水孔延伸至背板 40後方,呈斜度向上的設計,致使魚缸中的水得以通過生化棉42, 由進水區44進入背板40後方,同時藉由進水孔的斜度向上的設計, 使通過進水區44的水流逐層向上提升,進而令沉澱在缸底的魚糞得 以隨著水流方向(如箭頭方向所示),進入背板40背部,並被收集 於背板40背部,由過濾白棉81及生化棉82所構成的過濾裝置80的 槽位中,藉此方式得以增進集糞及過濾的效果;同時,透過該生化棉42的設置,可防止蚤狀蝦卵及魚蝦幼體被吸入背板40背部的過濾槽。 請再同時參閱圖7及圖8所示,為背板40的立體示意圖及部分 放大示意圖;其在背板40上的每個進水區44的周圍設置有複數根凸 柱45,可藉由該凸柱45所形成的區域,以固定生化棉(圖式中未表 示),其可放置有不同密度的生化棉,致使水流得以通過該生化棉進 而通過進水區44流入背板40的後方,而達到水質過濾及流動的效果, 並可防止蚤狀蝦卵幼體被吸入過濾槽。請再同時參閱圖7及圖9所示,其中該水中抽水馬達裝置90包 含有一潛水馬達91、 一直線型塑料管92、 一彎管93、 一軟管94、 一 異形管95以及一空氣調節閥96,其中該潛水馬達91設置於魚缸本 體10中,其上連接直線型塑料管92,直線性塑料管92另一端連接 彎管93,該彎管93為一三向接頭,除接設直線性塑料管92夕卜,尚 與軟管94以及穿過背板40與異形管95相互連接,異形管95的另一 端則凸露於缸體11養殖區,軟管94另一端連接一空氣調節閥96, 設置於魚缸本體10的外部,進而藉由該水中抽水馬達裝置90令水中 的含氧量提升,使水族動物得以有適度的氧氣來維持生命。藉由上述設有加溫棒70、過濾裝置80、生化球、水質調整及加 強過濾槽、水中抽水馬達裝置90以及照明裝置50的養殖魚缸裝置, 進而提供一種能夠調整水溫、提高水中含氧量、過濾水中雜質以及提 供適時照明的養殖魚缸裝置,以構成一最為適合養殖水中生物的生態 環境,進而提供一種最佳的生態養殖環境,以便進行水中動植物的養 殖。請再參閱圖IO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部份剖面示意圖,本剖面 圖為置放加溫棒70位置處的剖面圖。請參閱其它各圖所示,本實用 新型主要將上蓋20套設於魚缸本體10的上方,並且透過一背板40 將魚缸本體10內部區分為前段空間A及後段空間B為二空間,前段 空間A為養殖區,後^:空間B內設置有各種不同的調節及過濾裝置, 圖中的背板40將魚缸本體10區隔後,使其區隔有加溫槽,致使該加 溢棒7 0得以置放於該加溫槽中,使其裝載於魚缸本體10內部的水得 以透過該加溫棒70達到水溫的控制。如圖1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當魚缸的 缸底為平面時,可在缸底設置陶瓷環18,依次向上再置放底砂過濾 板13、碎石99、並將導管B98串接水流調節閥30及連接內置有導管 A 97的生化棉42,其上端再以潛水馬達91並配合軟管94及空氣調 節閥96而構成魚缸沉水式生化過濾器,並可充分達到生化過濾的效 果。此外,本實施例在上蓋20上,可進一步設置有一自動餵食器60, 如此可透過自動餵食器60,自動的提供水中生物所需的食物,則可協助飼養者進行自動餵食的動作。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養殖魚缸裝置』的設計,已確具創新性 與進步性,技術手段的運用亦出於新穎無疑,且功效與設計目的誠然 符合,已稱合理進步至明。為此,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懇請鈞局 惠予詳審,並賜準專利為禱,至感德^更。
權利要求1、一種養殖魚缸裝置,其特徵在於包含有,一魚缸本體,內部底端為一斜錐狀,其上設有可濾水的柵盒,內置陶瓷環;一水流調節閥,設於一底砂過濾板下,用以調整水流大小,其一端凸露於該板上;一底砂過濾板,下置一可濾水的柵盒,內置陶瓷環;一組陶瓷環,置於一可濾水的柵盒內,形成一無光缺氧的環境;一紅外線LED燈,設於底砂過濾板下,與陶瓷環構成一有光缺氧的環境;一背板,將魚缸本體內部區隔為養殖區的前段空間及安裝各種裝置的後段空間;一上蓋,其上至少設有照明裝置及觀視窗並可加裝自動餵食器;一組隔板,將後段空間區隔成複數槽位以設置加溫棒、過濾裝置、生化球、水質調整及加強過濾槽、水中抽水馬達裝置。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養殖魚缸裝置,其特徵在於背板上設 有由複數進水孔所組成的複數進水區,背板前方相對於各進水區的周 圍設置有複數凸柱,透過凸柱所形成的區域安裝各生化棉,該進水孔 相對於背板後方成斜度向上,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養殖魚缸裝置,其特徵在於過濾裝置 具過濾效果且能防止蚤狀奸卵及幼魚被吸入過濾槽。
4、 一種養殖魚缸裝置,其特徵在於魚缸的缸底為平面時,其 過濾裝置是在缸底設置陶瓷環並依次向上再置放底砂過濾板、碎石, 且將導管串接水流調節閥,及連接內置有導管的生化棉,上端再以潛 水馬達並配合軟管及空氣調節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養殖魚缸裝置,魚缸本體內部設置有一背板、一底砂過濾板,將本體區隔為三個空間,其中一空間用以養殖,另一空間則用以設置加溫棒、過濾裝置、生化球、水質調整及加強過濾槽以及一水中抽水馬達裝置,第三空間位於底砂過濾板的下方,在底砂過濾板下設置一個可控制水流大小的水流調節閥,同時在該板下放置一個黑色可濾水的柵盒,盒內置陶瓷環以營造一個無光缺氧的環境,防止藻類叢生,以使缸水淨化,達可免換水的效果;另在該底砂過濾板下設置一個紅外線LED燈,配合放置陶瓷環營造一個有光缺氧的環境,可促進水族生長發育及增色。
文檔編號A01K63/04GK201101060SQ20072000855
公開日2008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07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07年10月22日
發明者丁紹傑 申請人:丁紹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