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輪卸荷絞車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22:49:51 2
專利名稱:介輪卸荷絞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介輪卸荷絞車為一種節能的牽引絞車,用於礦山井下回柱及建築工程施工中冷拉鋼筋。
現有用於礦山井下回柱及建築工程中冷拉鋼筋的絞車,其結構是滾筒軸固定在殼體上,滾筒通過軸承固定在滾筒軸上,可自由轉動。被動齒輪固定在滾筒一端的軸頸上並與介輪嚙合。介輪軸固定在殼體上,介輪與介輪軸滑動連接,即介輪不可平行移動。介輪與主動輪嚙合,主動齒輪與蝸輪蝸杆嚙合,再通過齒輪連接電機。其缺點是由於介輪不能平行移動,當絞車回程時,電機要反轉,就要帶動滾筒轉動,滾筒嚙合介輪轉動。這樣回程時間長,電機耗電大,浪費能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絞車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帶介輪卸荷機構的絞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在絞車中設置了可使介輪平行移動的介輪卸荷裝置,即介輪與一圓柱齒條通過連接塊滑動連接,介輪、圓柱齒條和連接塊套在介輪軸上。圓柱齒條與固定在殼體上的一扇形齒輪嚙合,扇形齒輪上固定一手柄。主動齒輪的齒面要比介輪齒面長。
這種結構介輪卸荷絞車,在絞車中設置了介輪卸荷裝置,回程速度快、設計緊湊,操作靈活、性能可靠並且節能了電力,工作效率高。
本實用新型由以下實施例及附圖
給出。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俯視圖。
1軸承、2滾筒軸、3軸承、4滾筒、5被動齒輪、6介輪、7主動齒輪、8圓柱齒條、9介輪軸、10電機、11齒輪、12齒輪、13蝸輪、14軸承、15蝸杆、16軸承、17扇形齒輪、18手柄、19連接塊、20軸承。
滾筒軸2固定在殼體上,滾筒4通過軸承3固定在滾筒軸上。被動齒輪5固定在滾筒一端的軸頸上,與介輪6嚙合。介輪與圓柱齒條8通過連接塊19滑動連接,並套在固定在殼體上的介輪軸9上,固定在殼體上的扇形齒輪17與齒條8嚙合,扇形齒輪上固定手柄18。介輪6與主動齒輪7嚙合,主動齒輪的齒面要比介輪齒面長。主動齒輪固定連接蝸輪13的軸頭上,蝸輪13兩端通過軸承1、16支承在殼體上。蝸輪與蝸杆15嚙合,蝸杆通過輪承14、20支承在殼體上。齒輪12固定在蝸杆軸頭上,並與齒輪11嚙合,電機10的輸出軸與齒輪11固定連接。
當電動機啟動為正轉時,為該絞車牽引過程。通過齒輪、蝸杆、蝸輪主動齒輪、介輪、被動齒輪使滾筒正方向轉動。牽引終止時,將電動機斷電,滾筒停止轉動。回程時,電動機啟動逆方向旋轉,通過傳動系統,使滾筒逆方向轉動,只需瞬間,鋼絲繩卸荷,電動機斷電,滾筒停止轉動;將手柄扳轉Ⅰ號位置上,通過扇形齒輪嚙合圓柱齒條平行移動,由於連接塊將介輪與圓柱齒條連為一體,因此圓柱齒條平行移動時介輪也同時平行移動。這時介輪與被動齒輪脫開,被動齒輪固定在滾筒上,此時滾筒處於自由回程。在介輪平行移動時只脫開被動輪,並沒有脫開主動輪,其仍然處於嚙合狀態,回程終止,再將手柄由Ⅰ號位扳轉Ⅱ號位,介輪平行移動與被動齒輪恢復嚙合狀態,此時再作下一次牽引。
權利要求1.一種介輪卸荷絞車,滾筒軸(2)固定在殼體上,滾筒(4)通過軸承(3)固定在滾筒軸上,被動齒輪(5)固定在滾筒(4)一端的軸頸上並與介輪(6)嚙合,介輪與主動齒輪(7)嚙合,主動齒輪(7)固定連接蝸輪(13)上,蝸輪與蝸杆(15)嚙合,蝸杆通過軸承(14、20)固定在殼體上;齒輪(12)固定在蝸杆上,並與齒輪(11)嚙合,電機(10)輸出軸與齒輪(11)固定連接,其特徵在於介輪(6)與圓柱齒條(8)通過連接塊(19)滑動連接,套在介輪軸(9)上,手柄(18)與扇形齒輪(17)固接,扇形齒輪固定在殼體上與齒條(8)嚙合;主動齒輪的齒面要比介輪齒面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高效節能的牽引車,用於礦山井下回柱及建築工程施工中冷拉鋼筋。在絞車中設置了可使介輪平行移動的介輪卸荷裝置,即介輪通過連接塊與圓柱齒條滑動連接,圓柱齒條與扇型齒輪嚙合,扇形齒輪上有一手柄。絞車回程時,電機瞬間工作,斷電後,扳動手柄,使介輪脫離被動齒輪,滾筒自由回程。節省能源,絞車回程時間短,工作效率高。
文檔編號B66D1/02GK2148754SQ93201529
公開日1993年12月8日 申請日期1993年1月14日 優先權日1993年1月14日
發明者郭紹堂, 王西華 申請人:吉林省通化礦務局多種經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