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馬鈴薯脫毒原原種的生產方法
2023-04-27 22:51:46 1
一種馬鈴薯脫毒原原種的生產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馬鈴薯脫毒原原種的生產方法,首先採用硝酸鈣、硝酸銨、磷酸氫二鉀、硫酸鉀、硫酸鎂、硫酸亞鐵、硫酸銅、硫酸錳、硼酸、硫酸鋅、鉬酸鈉的配方調節營養液酸鹼度,再依次經過控制營養液的溫度、將營養液進行循環、定植幼苗、定期噴施的方式來實現,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能夠使單株馬鈴薯結塊莖數量多,一般可收穫50至100粒以上;能夠規定塊莖的收穫重量,獲得大小整齊一致的原原種;打開苗床觀察植株根部生長情況和反覆多次收穫等操作簡單方便,在生產過程中苗床內的環境條件(如溫度、酸鹼度、營養液濃度等)能夠精確調控;對於生產系統的清洗、消毒滅菌等操作便捷、高效,具有推廣使用的價值。
【專利說明】一種馬鈴薯脫毒原原種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馬鈴薯培育方法,尤其涉及一種馬鈴薯脫毒原原種的生產方法。【背景技術】
[0002]目前,馬鈴薯脫毒原原種的生產一般在溫網室內的苗床上進行,傳統的生產方法是把長成的組培苗扦插在基質上,基質為珍珠巖、蛭石、腐殖土三者之一或者混合物,並在基質中噴施營養液以保證水肥供應。此種方法在移栽過程中會損傷馬鈴薯根莖,形成塊莖數量少,並且只能在植株枯萎時一次性收穫,不能隨時觀察根部生長情況,不能規定收穫塊莖的大小。也有人發明了箱式苗床,可以使馬鈴薯植株的根部在苗床內懸空生長,但是苗床的設計不方便觀察和經常收穫等操作 ,營養液配方針對性不強,形成塊莖的數量也不多。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就在於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馬鈴薯脫毒原原種的生產方法。
[0004]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0005]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
[0006]步驟1:將乾淨的水注入營養液供給箱,然後按硝酸鈣1.345克/升、硝酸銨0.115克/升、磷酸氫二鉀0.4克/升、硫酸鉀0.2克/升、硫酸鎂0.34克/升、硫酸亞鐵0.02克/升、硫酸銅0.001克/升、硫酸錳0.0023克/升、硼酸0.0025克/升、硫酸鋅0.00075克/升、鑰酸鈉0.00015克/升的比例將營養液加入營養液供給箱並調節溶液的酸鹼度,將營養液配置為電導率為2.0ms/cm,酸鹼度為5.5-5.8的溶液;
[0007]步驟2:設定營養液的溫度上限18°C和下限15°C,將營養液通過製冷設備後再流回供給箱調整營養液溫度,溫度達到要求後高壓水泵將營養液通過過濾器壓向苗床內的霧化噴頭,將營養液霧化後噴出,營養液在苗床內匯集後通過塑料管道回流至回液箱,再通過水泵將營養液輸送至供給箱,從而實現營養液的密閉循環;
[0008]步驟3:向苗床移栽馬鈴薯幼苗,幼苗只保留主莖上部的3片葉片,其它中下部的葉片用消過菌的剪刀剪掉,用長度約4釐米的發泡保溫管包裹幼苗第3片葉片下面的主莖,將幼苗插入栽植孔中定植,植株的根部即可獲得水分和營養,馬鈴薯苗移栽至苗床的當天至第21天,按照步驟I和步驟2將營養液霧化後對幼苗的根部進行噴施,白天要不間斷的連續噴施,日落後至次日日出時每間隔I小時噴I分鐘;
[0009]步驟4:馬鈴薯苗移栽至苗床的第22天至第35天,按照步驟I配製好營養液,然後加水將營養液稀釋為電導率為1.0ms/cm,酸鹼度仍保持5.5-5.8不變,然後按照步驟2的要求將營養液霧化後對幼苗的根部進行噴施,白天要不間斷的連續噴施,日落後至次日日出時可以每間隔I小時噴I分鐘;
[0010]步驟5:馬鈴薯苗移栽至苗床的第36天直至植株枯萎,按照步驟I配製好營養液,然後加水將營養液稀釋為電導率為1.5ms/cm,酸鹼度仍保持5.5-5.8不變,然後按照步驟2的要求將營養液霧化後對幼苗的根部進行噴施,白天要不間斷的連續噴施,日落後至次日日出時可以每間隔I小時噴I分鐘。
[00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
[0012]本發明是一種馬鈴薯脫毒原原種的生產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能夠使單株馬鈴薯結塊莖數量多,一般可收穫50至100粒以上;能夠規定塊莖的收穫重量,獲得大小整齊一致的原原種;打開苗床觀察植株根部生長情況和反覆多次收穫等操作簡單方便,在生產過程中苗床內的的環境條件(如溫度、酸鹼度、營養液濃度等)能夠精確調控;對於生產系統的清洗、消毒滅菌等操作便捷、高效,具有推廣使用的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4]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
[0015]步驟1:將乾淨的水注入營養液供給箱,然後按硝酸鈣1.345克/升、硝酸銨0.115克/升、磷酸氫二鉀0.4克/升、硫酸鉀0.2克/升、硫酸鎂0.34克/升、硫酸亞鐵0.02克/升、硫酸銅0.001克/升、硫酸錳0.0023克/升、硼酸0.0025克/升、硫酸鋅0.00075克/升、鑰酸鈉0.00015克/升的比例將營養液加入營養液供給箱並調節溶液的酸鹼度,將營養液配置為電導率為2.0ms/cm,酸鹼度為5.5-5.8的溶液;
[0016]步驟2:設定營養液的溫度上限18°C和下限15°C,將營養液通過製冷設備後再流回供給箱調整營養液溫度,溫度達到要求後高壓水泵將營養液通過過濾器壓向苗床內的霧化噴頭,將營養液霧化後噴出,營養液在苗床內匯集後通過塑料管道回流至回液箱,再通過水泵將營養液輸送至供給箱,從而實現營養液的密閉循環;
[0017]步驟3:向苗床移栽馬鈴薯幼苗,幼苗只保留主莖上部的3片葉片,其它中下部的葉片用消過菌的剪刀剪掉,用長度約4釐米的發泡保溫管包裹幼苗第3片葉片下面的主莖,將幼苗插入栽植孔中定植,植株的根部即可獲得水分和營養,馬鈴薯苗移栽至苗床的當天至第21天,按照步驟I和步驟2將營養液霧化後對幼苗的根部進行噴施,白天要不間斷的連續噴施,日落後至次日日出時每間隔I小時噴I分鐘;
[0018]步驟4:馬鈴薯苗移栽至苗床的第22天至第35天,按照步驟I配製好營養液,然後加水將營養液稀釋為電導率為1.0ms/cm,酸鹼度仍保持5.5-5.8不變,然後按照步驟2的要求將營養液霧化後對幼苗的根部進行噴施,白天要不間斷的連續噴施,日落後至次日日出時可以每間隔I小時噴I分鐘;
[0019]步驟5:馬鈴薯苗移栽至苗床的第36天直至植株枯萎,按照步驟I配製好營養液,然後加水將營養液稀釋為電導率為1.5ms/cm,酸鹼度仍保持5.5-5.8不變,然後按照步驟2的要求將營養液霧化後對幼苗的根部進行噴施,白天要不間斷的連續噴施,日落後至次日日出時可以每間隔I小時噴I分鐘。
[0020]一般馬鈴薯苗移栽定植到苗床生長30天左右就可以開始收穫原原種,塊莖收穫重量的標準可以根據生產需要或者客戶的要求規定,在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每天收穫一次,其它時期可以根據情況間隔I至3天收穫一次。收穫前工作人員應當洗淨雙手並用75%酒精消毒,或者帶上無菌手套,然後再進行操作。
【權利要求】
1.一種馬鈴薯脫毒原原種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乾淨的水注入營養液供給箱,然後按硝酸鈣1.345克/升、硝酸銨0.115克/升、磷酸氫二鉀0.4克/升、硫酸鉀0.2克/升、硫酸鎂0.34克/升、硫酸亞鐵0.02克/升、硫酸銅0.001克/升、硫酸錳0.0023克/升、硼酸0.0025克/升、硫酸鋅0.00075克/升、鑰酸鈉0.00015克/升的比例將營養液加入營養液供給箱並調節溶液的酸鹼度,將營養液配置為電導率為2.0ms/cm,酸鹼度為5.5-5.8的溶液; 步驟2:設定營養液的溫度上限18°C和下限15°C,將營養液通過製冷設備後再流回供給箱調整營養液溫度,溫度達到要求後高壓水泵將營養液通過過濾器壓向苗床內的霧化噴頭,將營養液霧化後噴出,營養液在苗床內匯集後通過塑料管道回流至回液箱,再通過水泵將營養液輸送至供給箱,從而實現營養液的密閉循環; 步驟3:向苗床移栽馬鈴薯幼苗,幼苗只保留主莖上部的3片葉片,其它中下部的葉片用消過菌的剪刀剪掉,用長度約4釐米的發泡保溫管包裹幼苗第3片葉片下面的主莖,將幼苗插入栽植孔中定植,植株的根部即可獲得水分和營養,馬鈴薯苗移栽至苗床的當天至第21天,按照步驟I和步驟2將營養液霧化後對幼苗的根部進行噴施,白天要不間斷的連續噴施,日落後至次日日出時每間隔I小時噴I分鐘; 步驟4:馬鈴薯苗移栽至苗床的第22天至第35天,按照步驟I配製好營養液,然後加水將營養液稀釋為電導率為1.0ms/cm,酸鹼度仍保持5.5-5.8不變,然後按照步驟2的要求將營養液霧化後對幼苗的根部進行噴施,白天要不間斷的連續噴施,日落後至次日日出時可以每間隔I小時噴I分鐘; 步驟5:馬鈴薯苗移栽至苗床的第36天直至植株枯萎,按照步驟I配製好營養液,然後加水將營養液稀釋為電導率為1.5ms/cm,酸鹼度仍保持5.5-5.8不變,然後按照步驟2的要求將營養液霧化後對幼苗的根部進行噴施,白天要不間斷的連續噴施,日落後至次日日出時可以每間隔I小時噴I分鐘。
【文檔編號】A01G31/00GK104012379SQ201410200498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3日
【發明者】張新永, 包媛媛 申請人:雲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