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三點勾壓式醫用輸液管自動取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05:11:26 1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用輸液管自動包裝裝置,具體是一種醫用輸液管自動取料裝置。
背景技術:
自動取料是實現物料全自動包裝和裝配作業的基礎,其成功與否,對能否實現全自動包裝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相比較於人工取料和半自動取料,自動取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產的效率以及生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由於醫用輸液管具有易於變形和長度較長的特點,纏繞好的物料不易實現自動取出,致使世界範圍內對醫用輸液管進行包裝時依然採用人工取料或半自動取料的方式,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難以保證;同時,醫療產品在衛生方面有嚴格要求,以至於人工取料的方式越來越無法滿足醫用輸液管包裝作業的現實需求。因此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研發出一種高速高效、穩定可靠、結構簡單、價格低廉的醫用輸液管自動取料裝置,以順應世界醫療產業發展的趨勢,滿足世界醫療產業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三點勾壓式醫用輸液管自動取料裝置,該裝置應能將繞線盤上的醫用輸液管放入醫用輸液管包裝盒中,以提高生產效率並降低生產成本。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三點勾壓式醫用輸液管自動取料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包括用於固定醫用輸液管的若干繞線盤、用於從繞線盤中取出醫用輸液管的若干夾爪機構以及用於驅動夾爪機構升降的升降機構;
所述繞線盤包括底座以及豎直固定在底座頂面四角且相互平行布置的四個繞線柱,且一一對應地設置在夾爪機構下方;所述升降機構包括連接外部推移裝置的氣缸固定板、通過滑動副可豎直運動地定位在氣缸固定板下方且連接夾爪機構的升降板、固定在氣缸固定板上用於驅動升降板豎直運動的升降氣缸;
所述夾爪機構的數量與繞線盤的數量相匹配,每個夾爪機構包括動力單元、由動力機構單元驅動的三條夾爪臂以及豎直布置且分別與三個夾爪臂配合的三條擋柱;所述夾爪氣缸與三條擋柱均與升降板固定,每條擋柱的水平面投影位於相對應的底座邊沿的外側;所述夾爪臂可在升降機構驅動下伸入繞線柱中,夾爪臂向內收攏時其水平面投影位於相對應的底座邊沿的內側,夾爪臂向外張開時抵靠住外側的擋柱。
該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每個夾爪機構中的按壓機構;所述按壓機構中,按壓板水平定位在夾爪臂與擋柱中,用於驅動按壓板下壓的按壓氣缸固定在升降板上,按壓板的邊沿位置制有三條供夾爪臂擺動的凹槽。
所述夾爪臂包括兩條第一夾爪臂與一條第二夾爪臂,擋柱包括分別與第一夾爪臂配合的兩條第一擋柱以及與第二夾爪臂配合的一條第二擋柱;兩條第一擋柱的水平面投影位於底座長度方向邊沿的外側,第二擋柱的水平面投影位於底座寬度方向邊沿的外側。
所述動力單元中,第一安裝塊與第二安裝塊固定在升降板底面,兩條第一夾爪臂可轉動地定位在第一安裝塊上,一條第二夾爪臂可轉動地定位在第二安裝塊上,固定在升降板上的第一氣缸通過第一傳動組件驅動第一夾爪臂轉動,固定在升降板上的第二氣缸通過第二傳動組件驅動第二夾爪臂轉動。
所述第一夾爪臂轉軸的軸線互相平行並且垂直於第二夾爪臂轉軸的軸線。
所述第一傳動組件設置在第一安裝塊中,包括由第一氣缸驅動的雙面齒條以及分別固定在第一夾爪臂轉軸上且與雙面齒條嚙合的兩個第一齒輪;所述第二傳動組件設置在第二安裝塊中,包括由第二氣缸驅動的單面齒條以及固定在第二夾爪臂轉軸上且與單面齒條嚙合的一個第二齒輪。
所述第一夾爪臂與第一夾爪臂的末端均設有向外彎曲的彎腳,並且彎腳的末端設有與擋柱外形相適合的弧形凹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結構簡單、穩定、可靠且實用性強,能夠快速有效地將醫用輸液管從繞線盤上取出並放入醫用輸液管包裝盒中,大大減少了在醫用輸液管包裝過程中對於人工操作的依賴,為醫用輸液管的自動化包裝提供了保障,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並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升降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夾爪機構與按壓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是夾爪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7是夾爪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8是夾爪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之三。
圖9是夾爪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之四。
圖10是按壓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中繞線盤的俯視結構示意圖(繞線柱上纏繞著醫用輸液管)。
圖12是醫用輸液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13是本發明工作步驟一的示意圖。
圖14是本發明工作步驟二的示意圖。
圖15是本發明工作步驟三的示意圖。
圖16是本發明工作步驟四的示意圖。
圖17是本發明工作步驟五的示意圖。
圖18是本發明工作步驟六的示意圖。
圖19是本發明工作步驟七的示意圖。
圖20是本發明工作步驟八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以下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三點勾壓式醫用輸液管自動取料裝置,包括升降機構1、夾爪機構2、繞線盤3、按壓機構4。
所述夾爪機構的數量、繞線盤的數量、按壓機構互相匹配(具體數量根據需要確定),每個夾爪機構中設有一個按壓機構,每個夾爪機構的下方設有一個繞線盤(本發明中共設有3個繞線盤)。如圖8所示,所述每個繞線盤包括水平布置的矩形底座31以及豎直固定在底座頂面四角的四個繞線柱32。
所述升降機構用於驅動夾爪機構豎直升降,包括升降氣缸11、氣缸固定板12、升降板13。所述升降板通過兩個滑動副(兩個滑動副的滑動方向相互平行)可豎直運動地定位在氣缸固定板下方。所述每個滑動副中,導杆14豎直固定在升降板上並且導杆的頂端向上穿過氣缸固定板,套裝在導杆上的直線軸承15與氣缸固定板固定。所述升降氣缸的活塞杆(活塞杆軸線與滑動副的滑動方向相互平行)豎直向下穿過氣缸固定板後通過升降板接頭16與升降板固定。
如圖5所示,升降板上固定著三個夾爪機構。所述每個夾爪機構中,三條夾爪臂可轉動地定位在升降板下方,用於驅動三條夾爪臂工作的動力單元與升降板固定,相互平行布置的三條擋柱豎直固定在升降板下方並且與三條夾爪臂分別進行配合;所述夾爪臂包括兩條第一夾爪臂51與一條第二夾爪臂52,第一夾爪臂轉軸51.1的軸線平行於底座長度方向,第二夾爪臂轉軸52.1的軸線平行於底座寬度方向;所述擋柱包括分別與兩條第一夾爪臂配合的兩條第一擋柱61以及與第二夾爪臂配合的一條第二擋柱62;兩條第一擋柱的水平面投影分別位於底座的兩條長度方向邊沿的外側,第二擋柱的水平面投影位於底座的一條寬度方向邊沿的外側;夾爪機構關閉時,三條夾爪臂向內收攏並且三條夾爪臂的水平面投影完全位於底座的邊沿內側,夾爪機構打開時,三條夾爪臂向外張開並且三條夾爪臂分別抵靠在外側的擋柱上。所述第一夾爪臂與第一夾爪臂的末端均設有向外彎曲的彎腳53,並且彎腳的末端設有與擋柱外形相適合的弧形凹口54。
所述動力單元包括第一安裝塊23、第二安裝塊24、第一氣缸21、第二氣缸22、第一傳動組件、第二傳動組件。所述第一安裝塊與第二安裝塊固定在升降板底面,兩條第一夾爪臂可轉動地定位在第一安裝塊上,一條第二夾爪臂可轉動地定位在第二安裝塊上,第一氣缸與第二氣缸均固定在升降板上,第一氣缸通過第一傳動組件驅動兩條第一夾爪臂轉動,第二氣缸通過第二傳動機構驅動一條第二夾爪臂轉動。
所述第一傳動組件設置在第一安裝塊中,包括由第一氣缸驅動的雙面齒條25以及分別固定在第一夾爪臂轉軸51.1上且與雙面齒條嚙合的兩個第一齒輪26(可以是不完全齒輪),第一氣缸推動雙面齒條向下移動時兩條第一夾爪臂向外張開,反之則第一夾爪臂向內收攏。所述第二傳動組件設置在第二安裝塊中,包括由第二氣缸驅動的單面齒條27以及固定在第二夾爪臂轉軸上且與單面齒條嚙合的一個第二齒輪28(也可以是不完全齒輪),第二氣缸推動單面齒條向下移動時第二夾爪臂向外張開,反之則第二夾爪臂向內收攏。
所述按壓機構設置在每個夾爪機構中,包括按壓板41與按壓氣缸42。所述按壓板水平放置在三條夾爪臂與三條擋柱中並且位於繞線盤的正上方,按壓氣缸固定在升降板上並且可以驅動壓板下壓,按壓板通過按壓板接頭43與按壓氣缸的活塞杆固定。所述按壓板略大於底座的頂面,按壓板的三條邊沿位置分別制有可供三條供夾爪臂擺動的凹槽41.1,三條夾爪臂向內收攏時縮入這三條凹槽中。
本發明的工作步驟如下:
1、如圖13所示,先由外部的纏繞裝置將醫用輸液管纏繞在繞線盤3上;如圖11所示,醫用輸液管9盤卷在繞線柱上,醫用輸液管的1端和3端位於左側的兩個繞線柱之間並且互相交叉,醫用輸液管的2端位於右側的兩個繞線柱之間;
2、如圖14所示,夾爪臂位於收攏狀態,升降氣缸帶動夾爪機構與按壓機構下移,使得三條夾爪臂伸入四根繞線柱以及盤卷後的醫用輸液管的中央,同時按壓板停靠在繞線柱頂部;
3、如圖15所示,動力單元帶動三條夾爪臂張開使得夾爪臂的彎腳向外插入醫用輸液管的底部,同時其中一條第一夾爪臂與第一擋柱配合定位住醫用輸液管1端和3端的交叉部位;
4、如圖16所示,升降氣缸帶動夾爪機構與按壓機構上升從而將醫用輸液管從繞線柱上取出(通過夾爪臂的鉤爪提起醫用輸液管);醫用輸液管在上升時受到擋柱、夾爪臂、彎腳、按壓板的限制能夠保持盤卷狀;
5、如圖17所示,外部的推移裝置7將本發明移動到醫用輸液管包裝盒8上方;如圖18所示,升降氣缸帶動夾爪機構與按壓機構下移將醫用輸液管送入醫用輸液管包裝盒8中;
6、如圖19所示,動力單元帶動三條夾爪臂收攏(醫用輸液管由於具有一定的張力因而難以立即向下掉落),按壓機構驅動按壓板下降將醫用輸液管推入醫用輸液管包裝盒中;
7、如圖20所示,本發明復位,準備進行下個周期的取料動作。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舉的僅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以上實施例,還可以有很多變形。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發明公開的內容中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所有變形,均應認為是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