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腔體密封膠條擠出模具及其製造方法
2023-04-27 15:44:16
專利名稱:一種多腔體密封膠條擠出模具及其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密封膠條擠出模具,尤其涉及一種多腔體密封膠條擠出模具及其製造方法。
背景技術:
密封膠條在門窗使用中起著固定玻璃、緩衝振動和阻斷水、氣流通的作用。門窗的保溫性能和氣密性能對建築物及車輛的節能降耗有重大影響,密封不良的門窗失熱損失是建築牆體失熱損失的5-6倍。門窗和幕牆的節能效率約佔建築節能的37-40%左右,所以膠條是門窗節能達標中一種不可忽視的功能性配件,是提高門窗密封性,繼而提高建築物與車輛的防風、防水與保溫節能性能的重要配件。密封膠條常用擠出工藝進行成型加工,一般密封膠條的安裝部位或功能部位都帶有I一2個或大或小的空腔,這種帶有空腔的密封膠條便於安裝或是功能上的需要,但對於某些空腔數目較多且空腔大小較大的密封膠條,我們用以前的工藝來製作模具,在膠條擠出時,常會發現模芯極易偏芯,從而影響膠條的擠出流量及膠條的形狀,而模芯又很難敲正,因此會給工廠的開模及生產帶來極大的困難。中國專利公布號CN101913069A,公布日2010年12月15日,公開了一種門窗幕
牆密封膠條成型模具製造方法,該模具製造方法雖然能夠解決擠出流量均勻性的問題,但是卻無法解決對於製造出的多模芯模具在擠出膠條時存在的模芯容易發生偏芯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多腔體密封膠條擠出模具及其製造方法,在生產多腔體密封膠條時,模具的模芯不會發生偏移,為生產帶來了方便。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腔體密封膠條擠出模具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對用擠出模具加工的產品圖紙進行擠出流量分析,找出會影響擠出流量變化的形狀部位,同時分析模芯可能會偏移的方向,在模芯與模芯之間、模芯與模腔的腔壁之間設計出相應的支撐筋,並依此形狀部位修改線切割圖紙;
(2).根據修改過的線切割圖紙,用線切割機及其線切割軟體分別在圓柱體內軸向線切割擠出模具的模腔、模芯和模芯套子;
(3).將已線切割出來的軸向模腔和模芯用拋光紙拋光,使擠出模具的擠入端面、模腔和擠出端面以及相對應的模芯的光澤度均勻一致;
(4).將已拋光的帶有支撐筋的模芯上的支撐筋用線切割機器割除一定長度,割除的支撐筋部分為擠出端面往模腔內部分,擠出端面以外部分也一定要予以割除;(5).在所述擠入端面上,用錐子劃出能連接所有芯子的線條,在所述線條的兩端距擠入端面邊緣處鑽出安裝定位孔,安裝定位孔用於塞模芯固定架;
(6).將所述模芯套子套入模腔,保證模腔與模芯套子、模芯套子與模芯之間配合良好,如若發現配合不好,太緊時用拋光紙繼續拋光,太松時可考慮重新線切割;
(7).在擠入端面上鑽出的安裝定位孔中塞入模芯固定架,用氬弧焊或銅焊將模芯固定架與模芯焊牢;
(8).用鑽孔機在擠出端面的所有模芯上打出的模芯孔,保證模芯孔與模芯固定架相
通;
(9).敲出模腔內用於固定模芯位置的模芯套子;· (10).將已安裝好模芯固定架和擋條的擠出模具裝機試模,通氣,觀察擠出產品形狀,檢測擠出品的尺寸公差,擠出品通過硫化過程後,再取樣品不同長度段檢測尺寸公差,若尺寸不在圖紙尺寸公差範圍內,則對模芯上的支撐筋重新設計,再重複上述所有步驟,重新開發該模具。本發明通過在模芯上設置支撐筋,可有效防止試模時模芯偏芯現象,提高開模成功率,大大縮短開模時間。作為優選,割除支撐筋的軸向長度約為模腔長度的1/2。作為優選,所述模芯孔的直徑為O. 3^2. 0mm。一種多腔體密封膠條擠出模具,包括一主模體及其兩端的擠入端面和擠出端面,還包括用於固定模芯的模芯固定架、擋條和模芯套子,在主模體內設有與密封膠條橫切面相對應的軸向模腔和至少一個模芯,所述模芯縱向穿過模腔,所述模芯固定架橫跨過所述模腔,所述模芯與模芯之間、模芯與模腔的腔壁之間設有支撐筋,所述支撐筋設於主模體的擠入端面,所述模芯與支撐筋連為一體。通過在模芯與模芯之間、模芯與模腔的腔壁之間設置支撐筋,可防止模芯由於焊接過程中產生的高溫而導致變形從而導致偏芯,即模芯所在模腔位置與實際設計的不符,同時也可防止在試模擠出時,由於機頭擠出壓力的不均勻或模具本身的流量不均勻導致的偏芯,從而最終導致擠出的樣條變形嚴重或尺寸不良,而本發明所提出的技術改進則可以大大減小試模次數;本發明設計結構簡單、用現有機器就加工,加工成本低,且可大大提升試模成功率,降低試模成本;模芯套子可以保證將模芯裝入模腔時能完成緊配。作為優選,所述支撐筋的軸向長度小於模芯的軸向長度。作為優選,在所述主模體擠入端面的模腔外側兩端設有用於固定所述模芯固定架的安裝定位孔。該優選方案中所提出的安裝定位孔用於塞模芯固定架。作為優選,所述安裝定位孔的直徑為6mm或8mm。該優選方案中的安裝定位孔的直徑可根據需要進行調整。作為優選,所述模芯固定架通過氬弧焊或銅焊的方式固定設於主模體的擠入端面上。該優選方案中,採用氬弧焊或銅焊的方式固定模芯固定架,模芯固定架不會發生鬆動,固定效果好。作為優選,在所述模芯內設有模芯孔,所述模芯孔與模芯固定架相通,通過模芯固定架往摸芯孔內吹氣,從而在擠出模具的密封膠條的空腔內充入空氣,從而避免密封膠條的空腔出現塌腔而降低製造加工合格率的情況出現。
作為優選,所述模芯孔的直徑為O. 3^2. 0mm。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有效防止試模時模芯發生偏芯的現象,提高開模成功率,大大縮短開模時間。
圖I為本發明擠出模具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在模具鋼模片上線切割出模腔時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中,I—大圓面,2—小圓面,3—擋條,4一安裝定位孔,5—模芯固定架,6—小模芯,7一模芯套子,8—大模芯,9一支撐筋,10一模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實施例
一種多腔體密封膠條擠出模具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先取一塊直徑為180_,厚度為22 24_的模具鋼模片,將其截面車成凸字形,其中小圓面2的直徑為160mm,厚度為IOmm,大圓面I直徑仍為180mm,厚度12 13mm ;
(2)、對用擠出模具加工的產品圖紙進行擠出流量分析,找出會影響擠出流量變化的形狀部位,同時分析模芯可能會偏移的方向,在模芯與模芯之間、模芯與模腔的腔壁之間設計出相應的支撐筋9,並依此形狀部位修改線切割圖紙;
(3)、根據修改過的線切割圖紙,用線切割機及其線切割軟體分別在圓柱體內軸向線切割擠出模具的模腔10、模芯套子7、三個大小相同的呈橢圓形的大模芯8和兩個大小相同的呈三角形的小模芯6 ;分析模芯可能的偏移方向,將三個大模芯8用兩根支撐筋9相連,且在三個大模芯8與腔壁之間設計八根支撐筋9,擠出時保證其與腔壁的距離;對於小模芯6,同樣在其與大模芯8之間和與腔壁之間共設計六根支撐筋9,支撐筋9的形狀要與腔壁或模芯的外輪貼合;再根據需要設計模芯套子7,以保證將模芯裝入模腔時能完成緊配;
(4)、將(3)中割出的大模芯8和小模芯6按原先設計好的圖紙割去部分,保證割去的部分佔模腔厚度的三分之二左右;
(5)、用拋光紙將大模芯8、小模芯6和模芯套子7的表面適當拋光,將大模芯8、小模芯6和模芯套子7按圖紙組裝於模腔10中,使其緊配,鬆緊適宜,若不合適,則繼續拋光或重新割過;
(6)、在模坯擠入端面上用錐子劃線,使線條橫向穿過全部5個模芯,再在縱向劃兩根線,使其穿過兩個小模芯6,然後在劃線的兩頭的模坯擠入端面上各鑽一個直徑為IOmm的安裝定位孔4,所述安裝定位孔4數為6個;
(7 )、在橫向和縱向鑽出的6個安裝定位孔4中插入事先彎好的與兩孔間距離一樣的模芯固定架5,所述模芯固定架5數共三根,其中橫向的模芯固定架在下,縱向的兩根模芯固定架橫跨在上;由於模具兩端厚度較厚,流量較快,故在兩端焊接上兩根直徑約2mm且長度較模具兩端略長的擋條3 ;
(8)試模完成以上必要的過程後,便可在180mm擠出機上試模,先將模具適當烘烤後再裝上擠出機,因本產品克重較大,故傳送帶牽引速度需放的很慢,膠條未擠出模具時需把速度放的很慢,待擠出後觀察產品是否變形、流量不均(上下左右翻等)、偏芯等不良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再慢慢加大擠出速度,初步測量尺寸後,可進入硫化程序,本產品只能採用微波硫化設備。在最初的擠出樣品中,產品的尺寸會有所變動,在不同長度的樣品段,進行尺寸測量,若尺寸良好,標準關鍵尺寸及功能尺寸均在公差範圍內,則該模具良好;若尺寸有所不良,則通過調整擠出速度、更換擋條或改變擋條位置等方法調整,再試模;
(9)、樣品測試對所得樣品進行尺寸測試,若尺寸良好,則刻上模具編號及製作人代號後入庫。如圖I所示的一種多腔體密封膠條擠出模具,包括一主模體及其兩端的擠入端面和擠出端面,還包括用於固定模芯的模芯固定架5、擋條3和模芯套子7,在主模體內設有與 密封膠條橫切面相對應的軸向模腔10和三個大小相同的大模芯8及兩個大小相同的小模芯6,所述大模芯8和小模芯6縱向穿過模腔10 (如圖2所示),所述模芯固定架5橫跨過所述模腔10,所述大模芯8之間、小模芯6之間、大模芯8與模腔10的腔壁之間以及小模芯6與模腔10的腔壁之間分別設有支撐筋9,所述支撐筋9設於主模體的擠入端面,所述大模芯8、小模芯6與支撐筋9連為一體。在所述主模體擠入端面的模腔10外側兩端設有用於固定所述模芯固定架5的6個安裝定位孔4。較佳地,所述支撐筋9的軸向長度小於大模芯8和小模芯6的軸向長度。較佳地,本發明中所述的安裝定位孔4的直徑為6_或8_ ;所述模芯固定架4通過氬弧焊或銅焊的方式固定設於主模體的擠入端面上。較佳地,在所述大模芯8和小模芯6內分別設有模芯孔,所述模芯孔與模芯固定架5相通;較佳地,所述模芯孔的直徑為O. 3^2. 0_。本發明中所提出的模芯固定架5可採用實心的支撐架,也可採用空心的通氣管。根據上述說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出許多修改和其他實施方式,因此可以理解,本發明不局限於所公開的特定實施方式,其他人不應對本發明的精神和權利要求的範圍進行各種變更來實施。
權利要求
1.一種多腔體密封膠條擠出模具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對用擠出模具加工的產品圖紙進行擠出流量分析,找出會影響擠出流量變化的形狀部位,同時分析模芯可能會偏移的方向,在模芯與模芯之間、模芯與模腔的腔壁之間設計出相應的支撐筋,並依此形狀部位修改線切割圖紙; (2).根據修改過的線切割圖紙,用線切割機及其線切割軟體分別在圓柱體內軸向線切割擠出模具的模腔、模芯和模芯套子; (3).將已線切割出來的軸向模腔和模芯用拋光紙拋光,使擠出模具的擠入端面、模腔和擠出端面以及相對應的模芯的光澤度均勻一致; (4).將已拋光的帶有支撐筋的模芯上的支撐筋用線切割機器割除一定長度,割除的支撐筋部分為擠出端面往模腔內部分,擠出端面以外部分也一定要予以割除; (5).在所述擠入端面上,用錐子劃出能連接所有芯子的線條,在所述線條的兩端距擠入端面邊緣處鑽出安裝定位孔,安裝定位孔用於塞模芯固定架; (6).將所述模芯套子套入模腔,保證模腔與模芯套子、模芯套子與模芯之間配合良好,如若發現配合不好,太緊時用拋光紙繼續拋光,太松時可考慮重新線切割; (7).在擠入端面上鑽出的安裝定位孔中塞入模芯固定架,用氬弧焊或銅焊將模芯固定架與模芯焊牢; (8).用鑽孔機在擠出端面的所有模芯上打出的模芯孔,保證模芯孔與模芯固定架相通; (9).敲出模腔內用於固定模芯位置的模芯套子; (10).將已安裝好模芯固定架和擋條的擠出模具裝機試模,通氣,觀察擠出產品形狀,檢測擠出品的尺寸公差,擠出品通過硫化過程後,再取樣品不同長度段檢測尺寸公差,若尺寸不在圖紙尺寸公差範圍內,則對模芯上的支撐筋重新設計,再重複上述所有步驟,重新開發該模具。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多腔體密封膠條擠出模具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割除支撐筋的軸向長度約為模腔長度的1/2。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多腔體密封膠條擠出模具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模芯孔的直徑為O. 3^2. 0mm。
4.一種多腔體密封膠條擠出模具,包括一主模體及其兩端的擠入端面和擠出端面,還包括用於固定模芯的模芯固定架、擋條和模芯套子,在主模體內設有與密封膠條橫切面相對應的軸向模腔和至少一個模芯,所述模芯縱向穿過模腔,所述模芯固定架橫跨過所述模腔,其特徵在於所述模芯與模芯之間、模芯與模腔的腔壁之間設有支撐筋,所述支撐筋設於主模體的擠入端面,所述模芯與支撐筋連為一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多腔體密封膠條擠出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筋的軸向長度小於模芯的軸向長度。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多腔體密封膠條擠出模具,其特徵在於在所述主模體擠入端面的模腔外側兩端設有用於固定所述模芯固定架的安裝定位孔。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多腔體密封膠條擠出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定位孔的直徑為6mm或8mm。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多腔體密封膠條擠出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模芯固定架通過氬弧焊或銅焊的方式固定設於主模體的擠入端面上。
9.根據權利要求4或8所述的一種多腔體密封膠條擠出模具,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模芯內設有模芯孔,所述模芯孔與模芯固定架相通。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多腔體密封膠條擠出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模芯孔的直徑為 O. 3^2. 0mm。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腔體密封膠條擠出模具,包括一主模體及其兩端的擠入端面和擠出端面,還包括用於固定模芯的模芯固定架、擋條和模芯套子,在主模體內設有與密封膠條橫切面相對應的軸向模腔和至少一個模芯,所述模芯縱向穿過模腔,所述模芯固定架橫跨過所述模腔,其特徵在於所述模芯與模芯之間、模芯與模腔的腔壁之間設有支撐筋,所述支撐筋設於主模體的擠入端面,所述模芯與支撐筋連為一體。本發明可有效防止試模時模芯發生偏芯的現象,提高開模成功率,大大縮短開模時間。
文檔編號B23P15/24GK102886664SQ20121030230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3日
發明者林兆衛, 杜瑞寧, 俞泰山 申請人:寧波新安東橡塑製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