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的製造方法
2023-04-27 11:50:56 1
一種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屬於製冷設備【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分離出來的汽體中帶有大量的液滴等雜質,影響正常使用的問題。本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包括筒體,所述筒體上設置有進汽管、出汽管、進液管和出液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筒體的內腔上部設置有擋液傘板,所述擋液傘板上開設有若干通孔,所述進汽管由筒體上部伸入筒體內腔並向下彎曲穿過擋液傘板,所述進汽管下彎的管口下方設置有一防衝板。它通過設置防衝板,能使液滴向下沉降,防止與出汽管相連接的壓縮機吸汽帶液,造成壓縮機液擊事故。它結構簡單、安全性好。
【專利說明】一種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製冷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背景技術】
[0002]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應用於液泵供液製冷系統,其具有以下的作用:1、用於分離液體製冷劑經節流後產生的閃發蒸汽和分離蒸發器回汽中夾帶的液滴;2、用於貯存液泵工作時所需的製冷劑液體;3、在無排液桶的製冷系統中可兼作排液桶使用。但是現有的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的分離效果還不好,分離出來的汽體中帶有大量的液滴等雜質,影響正常使用。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它能夠對進汽管排放出的汽體進行分離,去除汽體中所攜帶的雜質。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包括筒體,所述筒體上設置有進汽管、出汽管、進液管和出液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筒體的內腔上部設置有擋液傘板,所述擋液傘板上開設有若干通孔,所述進汽管由筒體上部伸入筒體內腔並向下彎曲穿過擋液傘板,所述進汽管下彎的管口下方設置有一防衝板。
[0005]本技術方案中,進汽管與蒸發器的回汽管連接,出汽管與壓縮機的吸汽管連接,來自蒸發器回汽管的汽液兩相製冷劑從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的進汽管進入,並由進汽管下彎的管口處排出,經過防衝板撞擊,並由於筒體的流通面積是進汽管的數倍,使得汽液兩相製冷劑的流速瞬間減小,較大直徑的液滴由於重力原因落入筒體底部,而汽相製冷劑夾帶部分製冷劑霧沫向上運動,經過擋液傘板分離了多數製冷劑霧沫後,然後繼續向上運動,經出汽管被壓縮機吸走,在汽相製冷劑向上運動過程中,汽相製冷劑中夾帶的霧沫由於重力作用,沉降到筒體底部,防止與出汽管相連接的壓縮機吸汽帶液,造成壓縮機液擊事故。
[0006]在上述的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中,所述通孔的直徑小於或等於8mm,所述通孔的總面積大於或等於筒體橫截面積的60%。該通孔的孔徑尺寸大小對於汽相製冷劑夾帶的霧沫的過濾效果最好,該面積的通孔設置可以保證汽相製冷劑的透過率,保證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的工作效率。
[0007]在上述的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中,所述防衝板的尺寸大小是進汽管直徑的2?3倍。防衝板尺寸太小則起到不到撞擊分離作用,太大則不易液態製冷劑下落。
[0008]在上述的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中,所述進液管伸入筒體內腔後向下並向內彎曲,所述進液管的出液埠離筒體內壁間距為50?100mm。進液管進入筒體後彎曲並與筒體內壁的間距保持一定的間距,既可以防止進入的液體直接衝進筒體內,又可以保證製冷劑液體沿器壁流下。
[0009]在上述的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中,所述出汽管由筒體上部伸入筒體內腔並向上彎曲。出汽管上彎到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的頂部,增加了上升汽體運動時間,能有效地使上升汽體中夾帶的霧沫沉降,防止壓縮機吸汽帶液,造成壓縮機液擊事故。
[0010]在上述的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中,所述出汽管的最低點設置有出液孔。壓縮機停機後,出汽管內可能還會有微量液體,上述液體可通過該出液孔流入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內。
[0011]在上述的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中,所述筒體內腔設置有液位計,所述筒體的中部設置有液位控制器。液位控制器和液位計配合使用可對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內的液位高度進行控制,使之不超過限位高度,避免液位太高導致壓縮機吸氣時帶液和造成壓縮機倒霜。
[0012]在上述的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中,所述筒體的上方設置有上封頭,所述筒體的下方設置有下封頭,所述筒體和上封頭及下封頭連接在一起形成密封腔室。
[0013]在上述的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中,所述下封頭上設置有排汙管和放油管,所述排汙管設置在下封頭的底部。排汙管設置在下封頭的最低處,便於對雜質進行收集和排放。
[0014]在上述的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中,所述放油管的進口高於下封頭的內壁。放油管的進口高度較高,其和排汙管配合使用,以保證雜質由排汙管排出,而放油管釋放出的油質相對純度較高。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能夠對進汽管導入的汽液兩相製冷劑進行有效地分離,去除汽相製冷劑的液滴和霧沫,防止壓縮機吸汽帶液,造成壓縮機液擊事故,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1、上封頭;2、筒體;3、下封頭;4、進汽管;5、出汽管;6、進液管;7、出液管;
8、擋液傘板;8a、通孔;9、防衝板;10、液位計;11、液位控制器;12、排汙管;13、放油管;14、安全閥;15、壓力表;16、加壓管;17、液泵旁通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0019]參照圖1,本實施例為一種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包括筒體2、連接在筒體2上端的上封頭I和連接在筒體2下端的上封頭3,筒體2的內部設置有液位計10、筒體2的側壁上設置有進汽管4、出汽管5、進液管6、出液管7、安全閥14、壓力表15、加壓管16和液泵旁通管17。筒體2的內腔上部設置有傘狀的擋液傘板8,擋液傘板8的邊緣與筒體2的內壁面相抵靠,擋液傘板8上開設有若干通孔8a,通孔8a的直徑小於或等於8mm,通孔8a的總面積大於或等於筒體2橫截面積的60%。
[0020]參照圖1,進汽管4由筒體2上部伸入筒體2內腔並向下彎曲穿過擋液傘板8,進汽管4下彎的管口下方設置有一防衝板9,防衝板9的尺寸大小是進汽管4直徑的2?3倍。出汽管5由筒體2上部伸入筒體2內腔並向上彎曲至上封頭I內,出汽管5的最低點設置有出液孔5a,該出液孔5a可在壓縮機停機後,將出汽管5殘留的微量液體排入到筒體2內。進液管6伸入筒體2內腔後向下並向內彎曲180度,進液管6的出液埠離筒體2內壁間距為8Ctam。該間距以50?IOCtam最佳。
[0021]參照圖1,液位計10設置在筒體2內腔中,液位控制器11設置在筒體2的中部位置上,液位計10和液位控制器11相配合對液面高度進行控制,避免液位太高,壓縮機吸氣帶液,造成壓縮機「倒霜」。
[0022]參照圖1,下封頭3上設置有排汙管12和放油管13,排汙管12設置在下封頭3的底部,排汙管12的進口與下封頭3底部的內壁相平,放油管13由下封頭3底部向上伸入至下封頭3內,即放油管13位於下封頭3內的進口高於下封頭3的內壁。高度差為30?80mm ο
[0023]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
[0024]儘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上封頭1、筒體2、下封頭3、進汽管4、出汽管5、進液管6、出液管7、擋液傘板8、通孔8a、防衝板9、液位計10、液位控制器11、排汙管12、放油管13、安全閥14、壓力表15、加壓管16、液泵旁通管17等術語,但並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
1.一種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包括筒體(2),所述筒體(2)上設置有進汽管(4)、出汽管(5)、進液管(6)和出液管(7),其特徵在於,所述筒體(2)的內腔上部設置有擋液傘板(8),所述擋液傘板(8)上開設有若干通孔(8a),所述進汽管(4)由筒體(2)上部伸入筒體(2)內腔並向下彎曲穿過擋液傘板(8),所述進汽管(4)下彎的管口下方設置有一防衝板(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通孔(8a)的直徑小於或等於8_,所述通孔(8a)的總面積大於或等於筒體(2)橫截面積的6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防衝板(9)的尺寸大小是進汽管(4)直徑的2?3倍。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液管(6)伸入筒體(2)內腔後向下並向內彎曲,所述進液管(6)的出液埠離筒體(2)內壁間距為50?100mm。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出汽管(5)由筒體(2)上部伸入筒體(2)內腔並向上彎曲。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出汽管(5)的最低點設置有出液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筒體(2)內腔設置有液位計(10),所述筒體(2)的中部設置有液位控制器(11)。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筒體(2 )的上方設置有上封頭(I),所述筒體(2 )的下方設置有下封頭(3 ),所述筒體(2 )和上封頭(I)及下封頭(3 )連接在一起形成密封腔室。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下封頭(3)上設置有排汙管(12)和放油管(13),所述排汙管(12)設置在下封頭(3)的底部。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製冷系統用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放油管(13)由下封頭(3)底部向上伸入至下封頭(3)內,所述放油管(13)位於下封頭(3)內的進口高於下封頭(3)的內壁。
【文檔編號】F25B43/00GK203586632SQ201320723365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5日
【發明者】林文賢, 熊從貴 申請人:溫嶺市錢江化工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