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防偽膜的製作方法、光學防偽膜標籤、光學防偽標籤、光學防偽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23:58:21 1
專利名稱:光學防偽膜的製作方法、光學防偽膜標籤、光學防偽標籤、光學防偽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防偽技術,光學物理技術,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和手機圖像處理的防偽技術,特別涉及光學防偽膜的製作方法、光學防偽膜標籤的製作方法、光學防偽標籤、光學防偽識別方法、光學防偽系統、手機以及手機光學防偽系統。
背景技術:
防偽技術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一個相當可觀而且增長迅速的產業,具體的方法、技術和產品數不勝數。當前主要的防偽技術有:光學防偽技術、生物防偽技術、核徑跡防偽技術、包裝防偽技術和查詢識別類防偽技術等。主要防偽產品包括三大類:視覺判定、設備判定、諮詢判定:I)、肉眼識別:雷射全息、紋理、鐳射、紫外螢光、日光變色,熱敏變色、壓敏變色、溼敏變色、精密版紋、微縮印刷、熱色液晶、超能擦拭變形、一次性破碎圖文、揭開型雙層膜貼花、不可逆記憶型熱敏、可逆手感熱敏變色、紙張水紋、膽留型液晶、圖形碼縮微隱形。該項技術由於僅靠肉眼目視判定標籤的真偽,不準確。2)、專用設備識別:全息磁卡、磁性油墨、智能信用卡、條碼、金屬條碼、IC卡、雷射卡、生化、原子核雙卡、電子識別、核徑跡技術等。該項技術由於需藉助專用設備來判定真偽,因此不具備通用性。3)、諮詢判定:電碼防偽技術(電碼防偽),該方法由於使用電話查詢判定商品真假,電碼可以被複印,一碼多用,因此很容易被批量複製。以上數碼防偽技術,均採用防偽標識物為一次性使用的方法。即防偽標識物上的防偽識別碼不是明碼,要查看防偽識別碼必須破壞防偽標識物,使防偽標識物不能重複使用查詢電話,這雖然增加了防偽力度但同時也使消費者只能購物後查詢,大大地降低了查詢率。
發明內容
基於此,有必要針對現有防偽技術的不準確、需要破壞防偽標識物的問題,提供一種光學防偽膜的製作方法、光學防偽膜標籤、光學防偽標籤、光學防偽系統。本發明提供了光學防偽膜的製作方法,包括步驟:將非透明的攙雜物加入可固化的透明或部分透明的液體材料中;將所述攙雜物與所述液體材料混合後製成混合液;將所述混合液製成光學防偽膜。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液體材料為透明塑膠,所述非透明摻雜物為中等密度的非規則形狀橡膠顆粒,所述摻雜物對所述液體材料的覆蓋率為5%-90% ;將所述混合液製成光學防偽膜的步驟具體為:
將所述混合液覆蓋與薄膜上製成所述光學防偽膜,所述薄膜包括紙張;或將所述混合液製成塑料製品,在所述塑料製品的表面上呈現出所述光學防偽膜。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液體材料為用於製造薄膜的材料,將所述混合液製成光學防偽膜的步驟具體為:利用塑料薄膜機將所述混合液製成薄膜,所述薄膜的厚度在0.05mm-l.5mm之間,透光率在5%-90%之間。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非透明的摻雜物包括易碎紙,所述液體材料包括低強度透明膠,所加入的摻雜物厚度小於1.2mm,所述摻雜物對所述液體材料的覆蓋率在5%與90%之間。本發明提供了帶有光學防偽膜的防偽膜標籤的製作方法,包括步驟:將所述光學防偽膜作為物理信息載體整形成方形載體;將所述方形載體記錄為二維數據;對該二維數據進行去噪處理,通過二維光學卷積和相關函數運算提取防偽二維碼,所述防偽二維碼用於對所述防偽膜唯一標識;將所述防偽膜和所述防偽二維碼組合成防偽膜標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防偽標籤,包括:防偽膜標籤以及產品信息標籤,所述防偽膜標籤和所述產品信息標籤為一體化標籤或分體式標籤;所述產品信息標籤的產品信息包括一種或多種以下信息:類型、名稱、系列號、錯誤校正數據。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防偽碼,所述防偽碼包括所述防偽二維碼和產品信息。本發明還提供了另一種防偽標籤的製作方法,包括步驟:將帶有開口視窗的二維碼與帶有透明或部分透明膠的承載物複合;再添加非透明攙雜物到所述開口視窗中製成防偽標籤。本發明提供了防偽標籤進行防偽識別的方法,包括步驟:對所述防偽標籤拍照,並將轉換為圖像數據;從所述圖像數據中提取出防偽二維碼和產品信息;將所述防偽二維碼與預先存儲的防偽碼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結果識別所述防偽標籤的真偽。本發明提供了對防偽標籤進行防偽識別的防偽系統,包括:存儲裝置,用於預先存儲防偽碼,所述防偽碼包括防偽二維碼和產品信息;攝像裝置,用於對所述防偽標籤拍照;圖像處理裝置,用於將所述攝像裝置拍攝的照片轉換為圖像數據,以及從所述圖像數據處理為二維碼;防偽識別裝置,用於將所述二維碼與預先存儲的防偽碼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結果識別所述防偽標籤的真偽。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防偽系統裝載於手機上;靈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攝像裝置、圖像處理裝置以及防偽識別裝置裝載於手機上,所述存儲裝置裝載於防偽驗證伺服器;所述手機從所述防偽驗證伺服器獲取所述防偽碼,並發送給所述防偽識別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獨特的技術優勢:
本發明將微小摻雜物加入液體材料中製成光學防偽膜,由於當光線進入各項同性透明介質時,光線遇到非透明的顆粒或微小物就會產生光線的散射或反射,從而使得光學防偽膜具有不可複製性。利用本發明不可複製的光學防偽膜與先進的二維碼結合起來產生的防偽標籤具有身份的唯一性,防偽性能高,不能被仿製,從根本上解決了長期困擾企業的產品被假冒的問題,不僅節省大量的打假費用,而且可以奪回被假冒產品侵佔的巨大市場份額,從而大大增強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另外,本發明製成的防偽標籤可通過掃描隨時隨地獲知產品的真偽,操作簡單、方便不破壞產品包裝,消費者可在購買前驗證,使防偽性能和市場監控能力大大提高。貼有防偽標籤的產品可以通過拍照進行防偽識別,因此不必因假冒產品而頻繁更換自身產品包裝,從而節省大量包裝和廣告費用。使企業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贏得最佳的企業信譽和形象,擴大產品的知名度,並產生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本發明的防偽標籤採用了不可複製性的防偽膜而成,滿足了消費者防偽要求,使系統實現的防偽技術更加安全可靠。本發明在需要進行產品防偽的企業中均有良好而普遍的推廣使用價值,就整個防偽行業來說,防偽系統安全可靠,是企業最佳的選擇。
圖1為光學防偽膜的製作方法的流程圖;圖2為製作防偽膜標籤的製作方法流程圖;圖3為實施例6防偽膜標籤的效果圖;圖4為實施例7防偽標籤的效果圖;圖5為對防偽標籤進行防偽識別的流程圖;圖6為實施例8的防偽標籤的效果圖;圖7為防偽系統的邏輯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申請人利用物理光學隨機散射和反射特性揭露了一種光學防偽膜的製作方法,如圖1所示,首先將非透明的攙雜物加入可固化的透明或部分透明的液體材料中(SlOl);本發明的可固化的液體材料有多種物質,例如油漆、透明環氧樹脂、液體膠類等,不排除有其他物質,在此不再窮舉。非透明摻雜物可以具有非規則形狀或規則形狀,作為一個實施例,可以是微小的碎紙、橡膠粒、金屬片等,不排除有其他物質,在此不在窮舉,使用者可以根據製作需要選取適合的摻雜物。然後將所述攙雜物與所述透明液體混合後製成混合液(S102);最後將所述混合液製成光學防偽膜(S103)。由於當光線進入各項同性透明介質(即各個方向光學折射率相同的介質)時,如果光線遇到非透明的顆粒或微小物就會產生光線的散射或反射,這些散射或反射是光線的入射方向與非透明物的形狀、分布的綜合作用結果。本發明充分利用摻雜物在透明材料中的光學散射與反射的隨機性和複雜性來製造具有「物理反克隆函數」屬性的光學防偽膜。「物理反克隆函數」或簡稱為「PUF」是一種物殊屬性的函數,其屬性可以以物質的結構特性和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來表達,這種函數比較容易評估計算,但是不能預測。具有這種屬性函數的單個實體容易製作,但在現實中無法複製,即使知道準確的製造過程也無法複製。為了能夠更好的理解本發明,以下列舉幾個應用實例:實施例2:選用美國PlastiDipInternational公司生產的透明塑膠為原料,摻入中等密度的非規則形狀橡膠顆粒(由日本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公司生產),值得指出的是,所選材料的來源不局限於本發明所列出的公司。所摻入的橡膠顆粒對透明塑膠的覆蓋率大約5%-90%左右,5%到90%的覆蓋率做成的防偽膜具有較好的光輻射對比,提供有效的光散射和反射的分布。以下實驗數據是在不同的覆蓋率情況下,相對鄰近光輻射對比值的分布。相對鄰近光輻射對比值定義為鄰近點光輻射差值的絕對值再取權平均。此值越大,光輻射和反射分布越有效。此值通常介於O到I之間。
權利要求
1.一種光學防偽膜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步驟: 將非透明的攙雜物加入可固化的透明或部分透明的液體材料中; 將所述攙雜物與所述液體材料混合後製成混合液; 將所述混合液製成光學防偽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防偽膜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液體材料包括透明塑膠,所述非透明摻雜物為中等密度的非規則形狀橡膠顆粒,所述摻雜物對所述液體材料的覆蓋率為5%-90% ; 將所述混合液製成光學防偽膜的步驟具體為: 將所述混合液覆蓋於薄膜上製成所述光學防偽膜,所述薄膜包括紙張;或 將所述混合液製成塑料製品,在所述塑料製品的表面上呈現出所述光學防偽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防偽膜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液體材料為用於製造薄膜的材料,將所述混合液製成光學防偽膜的步驟具體為: 利用塑料薄膜機將所述混合液製成薄膜,所述薄膜的厚度在0.05mm-l.2mm之間,透光率在5%-90%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防偽膜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非透明的摻雜物包括易碎紙,所述液體材料包括低強度透明膠,所加入的摻雜物厚度小於1.2mm,所述摻雜物對所述液體材料的覆蓋率在5%與90%之間。
5.一種帶有光學防偽膜的防偽`膜標籤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步驟: 將所述光學防偽膜作為物理信息載體整形成方形載體; 將所述方形載體記錄為二維數據; 對該二維數據進行去噪處理,通過二維光學卷積和相關函數運算提取防偽二維碼,所述防偽二維碼用於對所述防偽膜唯一標識; 將所述防偽膜和所述防偽二維碼組合成防偽膜標籤。
6.一種使用權利要求5的方法製作的防偽標籤,其特徵在於,包括:防偽膜標籤以及產品信息標籤,所述防偽膜標籤和所述產品信息標籤為一體化標籤或分體式標籤;所述產品信息標籤的產品信息包括一種或多種以下信息:類型、名稱、系列號、錯誤校正數據。
7.—種權利要求6中的防偽標籤生成的防偽碼,其特徵在於,所述防偽碼包括所述防偽二維碼和產品信息。
8.一種防偽標籤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步驟: 將帶有開口視窗的二維碼與帶有透明或部分透明膠的承載物複合;再添加非透明攙雜物到所述開口視窗中製成防偽標籤。
9.一種對權利要求6或8所述的防偽標籤進行防偽識別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步驟: 對所述防偽標籤拍照,並將轉換為圖像數據; 從所述圖像數據中提取出防偽二維碼和產品信息; 將所述防偽二維碼與預先存儲的防偽碼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結果識別所述防偽標籤的真偽。
10.一種對權利要求6或8所述的防偽標籤進行防偽識別的防偽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存儲裝置,用於預先存儲防偽碼,所述防偽碼包括防偽二維碼和產品信息; 攝像裝置,用於對所述防偽標籤拍照; 圖像處理裝置,用於將所述攝像裝置拍攝的照片轉換為圖像數據,以及從所述圖像數據處理為二維碼; 防偽識別裝置,用於將所述二維碼與預先存儲的防偽碼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結果識別所述防偽標籤的真偽。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防偽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防偽系統裝載於手機上;或所述攝像裝置、圖像處理裝置以及防偽識別裝置裝載於手機上,所述存儲裝置裝載於防偽驗證伺服器;所述手機從所述防偽驗證伺服器獲取所述防偽碼,並發送給所述防偽識別裝置 。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光學防偽膜的製作方法,將非透明的攙雜物加入可固化的透明或部分透明的液體材料中;將所述攙雜物與所述液體材料混合後製成混合液;將所述混合液製成光學防偽膜。從根本上解決了長期困擾企業的產品被假冒的問題,不僅節省大量的打假費用,而且可以奪回被假冒產品侵佔的巨大市場份額,從而大大增強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G09F3/02GK103177654SQ20131004635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7日
發明者張震歷, 杜浩燕, 杜浩雷 申請人:杜浩燕, 杜浩雷, 張震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