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傘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11:18:16 2
專利名稱:改良的傘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傘具,尤其涉及一種可令傘面收折、開啟或以無段式調節已開啟傘面為多種遮蔽角度的改良的傘具。
一般所見的雨、陽傘,或較大型海灘傘、花園傘等,種類繁多且各具功能,但在基本構造上卻都大同小異,主要由中棒、傘面、上下巢與傘支骨組合構成,其中該中棒是位於傘面的軸心,開合傘面時是控制推送可於中棒上滑移運動的下巢,借撐開、或收合傘支骨,達到開啟或收合傘面的目的。
上述傘具若是個人使用,雖不存在傘具中棒佔用傘面遮蔽空間的問題,但是對於大型傘具而言,垂直於傘面軸心部位的中棒,恰使傘面底部遮蔽空間中心部位被中棒所佔用,造成傘面底部物品置放擺設時的困難,不能充分有效利用傘面遮蔽空間,此一缺點常常困擾著一般花園傘、海灘傘、與利用大型傘具開啟後作為商品販售的使用者。
坊間有一種「側杆傘具」,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案。此一側杆傘具是設計位於無中棒傘面外部的側杆,配合一擺臂與一懸臂,利用可於側杆上滑移運動的滑座裝置與一定長拉繩,來控制開啟或收合無中棒傘面,而能達到由側杆支撐無中棒傘面,使其不佔遮蔽空間的目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使用這種側杆傘具時,因開啟的無中棒傘面不能調節角度,當陽光側向照射或有斜向風雨的情況下,其遮蔽面即受到影響,成為此一側杆傘具明顯缺點。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改良的傘具,尤其是針對習用無中棒側杆傘具存在的缺點,設計一轉柄裝置經第一拉繩、第二拉繩與滑座,控制擺臂及懸臂運動,可令傘面收折、開啟、或以無段式調節已開啟傘面完成多種遮蔽角度的功效。
本實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改良的傘具,設計由轉柄裝置與第一拉繩來控制滑座滑移運動,從而借擺臂擺動來改變第二拉繩,使下巢靠近上巢而開啟傘面,或使下巢遠離上巢而收合傘面。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改良的傘具,設計一固定器,配合在傘面開啟時由固定器固定第二拉繩使其定位,而能借轉柄裝置與第一拉繩來控制擺臂擺動,以使開啟的傘面可調節成多種不同的遮蔽角度。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操控便利的改良的傘具,無需中棒傘面的收合、開啟與無段式改變傘面遮蔽角度,皆可由操作轉柄裝置來完成,故操作極為簡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改良的傘具,其特徵在於,包括側杆、滑座、擺臂、懸臂、拉繩裝置、轉柄裝置、固定器、無中棒傘面;所述側杆,為中空管狀體,底部插設於基座供傘具整體被穩固支撐及定位;所述滑座,被嵌設於側杆,與側杆為上下滑移配合;所述擺臂,包括在擺臂約中間部位固設的一樞座,以樞接懸臂,擺臂一端樞接於上巢,其另一端樞接於滑座,擺臂上適當位置設有一固定器,可固定擺臂內部第二拉繩定位;所述懸臂,一端樞接於側杆頂端,另一端樞接於擺臂上的樞座;所述拉繩裝置,包含第一拉繩與一第二拉繩,第一拉繩設於側杆中空內部的上導輪與轉柄裝置之間,滑座亦被固定於第一拉繩,該第二拉繩為一定長拉繩,一端固定在側杆底端適當位置,另一端經由側杆中空內部、滑座上的導輪、擺臂中空內部、擺臂末端與上巢樞接部位的導輪、再穿越上巢軸心而固定於下巢,形成固定連接;所述轉柄裝置,是固設於側杆底部適當位置,包含一殼體與一轉柄,殼體內部設有可由轉柄帶動的轉柄軸,此轉柄軸配合側杆內部上導輪以環設第一拉繩,並借第一拉繩帶動滑座運動;所述固定器,是設置在較靠近側杆的擺臂上,固定器包括至少一設於擺臂內對應於第二拉繩的制動塊,用以壓制固定第二拉繩令其能於擺臂內部定位;所述無中棒傘面,位於擺臂末端由上巢、下巢之間的上支杆與下支杆所支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改良的傘具,其中的擺臂與上巢的樞接,於擺臂末端由一插梢穿設一導輪,使此導輪位於樞接部位內部,該導輪供導引第二拉繩;位於該上巢的樞接部位,設成一對應的長軸槽供容置插梢,另位於長軸槽的底部設有兩徑向槽,供擺臂末端樞接部位卡合於兩徑向槽內部,當傘面全開時使擺臂與上巢的樞接部位成為固定卡合狀態。
前述的改良的傘具,其特徵在於,其中是具有連續齒孔的皮帶或具有連續凸齒的齒條。
前述的改良的傘具,其中的第一拉繩對應的上導輪與轉柄軸為齒輪。
前述的改良的傘具,其中的固定器是裝設在滑座上,以控制第二拉繩於擺臂內部定位。
前述的改良的傘具,其中的固定器包括一偏心壓輪,設於擺臂中空內部,一輪軸,穿設於偏心壓輪並使兩端樞設於擺臂的管壁,一轉鈕,位於擺臂外壁面並固接於輪軸。
前述的改良的傘具,其中的固定器包含一兩端設有制動塊的彈性壓片,位於擺臂中空內部,並使兩制動塊對應於第二拉繩,一軸杆,旋鎖於彈性壓片中間並使軸杆兩端樞設於擺臂的管壁,一轉鈕,位於擺臂外壁面並固接於軸杆,旋轉轉鈕可由軸杆帶動彈性壓片。
前述的改良的傘具,其中的轉柄裝置是固設於側杆底部適當部位,包括一殼體與一轉柄,殼體內部設有可由轉柄帶動的主齒輪,以及由主齒輪嚙合的一上齒輪與一下齒輪,該上齒輪的輪軸供固定第一拉繩的一末端並將該末端在此輪軸上卷繞一適當長度;該下齒輪的輪軸供固定第一拉繩的另一末端,並將該末端在此輪軸上卷繞一適當長度。
本實用新型配合在傘面開啟時由固定器固定第二拉繩使其定位,而能借轉柄裝置與第一拉繩來控制擺臂擺動,以使開啟的傘面可調節成多種不同的遮蔽角度,且無需中棒傘面的收合、開啟與無段式改變傘面遮蔽角度,皆可由操作轉柄裝置來完成,故操作極為簡便。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本實用新型傘具開啟傘面的示意圖。
圖2為收合中的本實用新型傘具。
圖3為
圖1所示傘面開啟時拉繩裝置與傘支骨的關係示意圖。
圖4為圖2中傘具收合時拉繩裝置與傘支骨的關係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擺臂與上巢間樞接部位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固定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固定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轉柄裝置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無段調節傘面遮蔽角度的示意圖。
如
圖1、2、3、4所示,本實用新型改良的傘具10,整體包括由一側杆11、一擺臂12、一懸臂1 3、一滑座14、一拉繩裝置15、一轉柄裝置16、一固定器17、與一無中棒傘面18組合構成。
上述無中棒傘面18,除了未設中棒以外,其他構件如上巢19與上支骨20、下巢21與下支骨22等與一般傘具結構相同,此處不再贅述。
上述側杆11為中空管狀體,底部插設於基座23以使傘具10整體能被穩固支撐及定位。
上述滑座14,是被嵌設於側杆11,並可於側杆11上作上下滑移運動。
上述擺臂12,包括於此擺臂12上大約中間部位固設一樞座24,用以樞接懸臂13如
圖1中所示,擺臂12一端是樞接於上巢19,擺臂12另一端是樞接於滑座14;另於此擺臂12上適當位置設有一固定器17,用以固定後述拉繩裝置15的第二拉繩26,令其能於擺臂12內部定位。
上述懸臂13一端是樞接於側杆11的頂端,另一端樞接於擺臂12上的樞座24,以使該擺臂12可由滑座14上下滑移動作,而帶動擺臂12作擺動動作。
再請參閱圖3、4,本實用新型拉繩裝置15,包含一第一拉繩25與一第二拉繩26;第一拉繩25設於側杆11中空內部的上導輪27與轉柄裝置16之間,前述滑座14亦被固定於此第一拉繩25上,因而能利用轉柄裝置16的轉柄33旋轉操作,經第一拉繩25而帶動該滑座14於側杆11上作上下滑移運動;該第二拉繩26,為一定長拉繩,一端被固定在側杆11底端適當位置,譬如後述轉柄裝置16殼體32內部一固定梢29上,另一端是經由側杆11中空內部、設於滑座14上的導輪30、擺臂12中空內部、擺臂12末端與上巢19樞接部位的導輪31、再穿越上巢19軸心而固定於下巢20,形成固定連接。
如
圖1及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轉柄裝置16,是固設於側杆11底部適當位置,包含一殼體32與一轉柄33,殼體32內部設有可由轉柄33帶動的轉柄軸28,此轉柄軸28配合側杆11內部上導輪27,可供環設前述第一拉繩25,殼體32內另設有一固定梢29,可供固定前述第二拉繩26的末端。
圖5表示本實用新型的擺臂12、與傘具上巢19樞接部位的結構示意圖。該擺臂12末端是利用一插梢37穿設一導輪31,使此導輪31位於上巢19與擺臂12之間的樞接部位內部,借該導輪31,可供導引前述第二拉繩26。位於該上巢19樞接部位,是設成一對應的長軸槽38來容置插梢37,另位於長軸槽38的底部,設有兩徑向槽39,藉此一設計,當滑座14上移使第二拉繩26被拉緊時,擺臂12末端樞接部位與導輪31,將被第二拉繩26壓迫而沿著長軸槽38向下滑移,直至擺臂12末端樞接部位卡合於兩徑向槽39內部為止,此時即使傘面18全開,同時使擺臂12與上巢19樞接部位成為固定卡合狀態,當擺臂12擺動為不同斜向角度時,如圖9所示,能使傘面18亦成為不同的遮蔽角度。
如
圖1及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器17,是被固設在較靠近側杆11的擺臂12上,包含一偏心壓輪34,設於擺臂12中空內部,一輪軸35,穿設於偏心壓輪34並使兩端樞設於擺臂12的管臂,一轉鈕36,位於擺臂12外壁面並固接於輪軸35。當轉動轉鈕36,可由輪軸35帶動偏心壓輪34於擺臂12中空內部旋轉,阻塞並壓制位於內部的第二拉繩26,以令其於擺臂12內部定位,或者是,反向轉動轉鈕36,使偏心壓輪34不再壓制阻塞而能使第二拉繩26能於擺臂12內部自由滑動。
上述固定器17,也可以裝設在傘具上可控制第二拉繩26於擺臂12內部定位的其他位置,闢如滑座14上。
請參閱圖3,上述本實用新型的動作特徵是,當滑座14被第一拉繩25帶動於側杆11上向上滑移運動時,因第二拉繩26位於擺臂12中空內部的長度不變,固定梢29至滑座14的距離漸長,相對使另一端下巢21至上巢19的間距漸短,即形成由第二拉繩26拉動下巢21靠向上巢19的動作,從而使下巢21向上帶動每一下支骨22,分別撐開每一上支骨20而使傘面18開啟,如
圖1所示;反之,當反轉轉柄裝置22使滑座14被第一拉繩25帶動於側杆11上向下滑移運動時,擺臂12反向擺動,第二拉繩26位於擺臂12中空內部的長度不變,固定梢29至滑座14的距離漸短,相對使下巢21至上巢19的間距漸長,如圖4所示,此時即可借下支骨22的支撐彈性漸漸將下巢21推送復位,形成由下巢21拉回第二拉繩26使下巢21遠離上巢19的動作,使傘面16成為收合狀態,如圖2所示。
當第二拉繩26拉動下巢21靠向上巢19使傘面18完全開啟後,擺臂12與傘面上巢19間樞接部位,如圖5所示,因前述擺臂12末端樞接部位卡合於徑向槽39內部的動作,使得擺臂12末端與上巢19之間,成為一卡合固定角度,並成定位狀態。此時,操作者可控制位於擺臂12上的固定器17,使第二拉繩26在擺臂12中空內部受到壓制而定位,再次轉動轉柄33,由第一拉繩25帶動滑座14使擺臂12擺動為不同斜向角度,即能控制使擺臂12末端的傘面18成為不同斜向遮蔽角度,如圖9所示。
上述控制使傘面18為不同斜向遮蔽角度,可因滑座14於側杆11上自由滑移而決定,故可達到無段式調節的功能。
為了使傘面18收、合與改變遮蔽角度的操控動作更為精確不失誤,上述第一拉繩25可以由不同的長條形動力傳送元件製造,譬如以具有連續齒孔的皮帶、或是以具有連續凸齒的齒條。另與其對應的上導輪27與轉柄軸28,亦可由齒輪取代。
如圖7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固定器17的另一實施例。該固定器17,包含一兩端設有制動塊41的彈性壓片40,位於擺臂12中空內部,並使兩制動塊41對應於第二拉繩26,一軸杆42,旋鎖於彈性壓片40中間並使軸杆42兩端樞設於擺臂12的管壁,一轉鈕43,位於擺臂12外壁面並固接於軸杆42,當旋轉轉鈕43,可由軸杆42帶動彈性壓片40,而使兩制動塊41對第二拉繩26施壓,令其於擺臂12內部定位;或者是,反向旋鬆轉鈕43,使兩制動塊41不再壓制第二拉繩26,使第二拉繩26能於擺臂12內部自由滑動。
實際應用上,可用以達到壓制第二拉繩26令其於擺臂12內部定位的裝置多不勝枚舉,本實用新型僅簡單列舉其中一二,凡能達到上述相同功能者,皆可應用來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器17。
如圖8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轉柄裝置16的另一實施例。如圖8所示,該轉柄裝置16固設於側杆11底部適當位置,包含一殼體32與一轉柄33,殼體32內部設有可由轉柄33帶動的主齒輪44,以及由主齒輪44嚙合的一上齒輪45與一下齒輪46,該上齒輪45的輪軸供固定第一拉繩25的末端在此輪軸上卷繞一適當長度;該下齒輪46的輪軸可供固定第一拉繩25的另一末端,並將該末端在此輪軸上卷繞一適當長度。當轉動轉柄33,即可由主齒輪44驅動上、下齒輪45、46分別作正反轉運動,以一齒輪卷繞另一齒輪釋放的動作,使第一拉繩25帶動滑座14於側杆11上滑移運動。
圖8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轉柄裝置的實施例,該第一拉繩25可以使用一般的拉繩,而不必使用皮帶或齒條。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確可達到以轉柄控制令傘面收折、開啟,或以無段式調節已開啟傘面為多種遮蔽角度的預期功能及目的,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改良的傘具,其特徵在於,包括側杆、滑座、擺臂、懸臂、拉繩裝置、轉柄裝置、固定器、無中棒傘面;所述側杆,為中空管狀體,底部插設於基座供傘具整體被穩固支撐及定位;所述滑座,被嵌設於側杆,與側杆為上下滑移配合;所述擺臂,包括在擺臂約中間部位固設的一樞座,以樞接懸臂,擺臂一端樞接於上巢,其另一端樞接於滑座,擺臂上適當位置設有一固定器,可固定擺臂內部第二拉繩定位;所述懸臂,一端樞接於側杆頂端,另一端樞接於擺臂上的樞座;所述拉繩裝置,包含第一拉繩與一第二拉繩,第一拉繩設於側杆中空內部的上導輪與轉柄裝置之間,滑座亦被固定於第一拉繩,該第二拉繩為一定長拉繩,一端固定在側杆底端適當位置,另一端經由側杆中空內部、滑座上的導輪、擺臂中空內部、擺臂末端與上巢樞接部位的導輪、再穿越上巢軸心而固定於下巢,形成固定連接;所述轉柄裝置,是固設於側杆底部適當位置,包含一殼體與一轉柄,殼體內部設有可由轉柄帶動的轉柄軸,此轉柄軸配合側杆內部上導輪以環設第一拉繩,並借第一拉繩帶動滑座運動;所述固定器,是設置在較靠近側杆的擺臂上,固定器包括至少一設於擺臂內對應於第二拉繩的制動塊,用以壓制固定第二拉繩令其能於擺臂內部定位;所述無中棒傘面,位於擺臂末端由上巢、下巢之間的上支杆與下支杆所支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傘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擺臂與上巢的樞接,於擺臂末端由一插梢穿設一導輪,使此導輪位於樞接部位內部,該導輪供導引第二拉繩;位於該上巢的樞接部位,設成一對應的長軸槽供容置插梢,另位於長軸槽的底部設有兩徑向槽,供擺臂末端樞接部位卡合於兩徑向槽內部,當傘面全開時使擺臂與上巢的樞接部位成為固定卡合狀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傘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拉繩,是具有連續齒孔的皮帶或具有連續凸齒的齒條。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的傘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拉繩對應的上導輪與轉柄軸為齒輪。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傘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器是裝設在滑座上,以控制第二拉繩於擺臂內部定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傘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器包括一偏心壓輪,設於擺臂中空內部,一輪軸,穿設於偏心壓輪並使兩端樞設於擺臂的管壁,一轉鈕,位於擺臂外壁面並固接於輪軸。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傘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器包含一兩端設有制動塊的彈性壓片,位於擺臂中空內部,並使兩制動塊對應於第二拉繩,一軸杆,旋鎖於彈性壓片中間並使軸杆兩端樞設於擺臂的管壁,一轉鈕,位於擺臂外壁面並固接於軸杆,旋轉轉鈕可由軸杆帶動彈性壓片。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傘具,其特徵在於,所述轉柄裝置是固設於側杆底部適當部位,包括一殼體與一轉柄,殼體內部設有可由轉柄帶動的主齒輪,以及由主齒輪嚙合的一上齒輪與一下齒輪,該上齒輪的輪軸供固定第一拉繩的一末端並將該末端在此輪軸上卷繞一適當長度;該下齒輪的輪軸供固定第一拉繩的另一末端,並將該末端在此輪軸上卷繞一適當長度。
專利摘要一種改良的傘具,包括側杆、滑座、擺臂、懸臂、拉繩裝置、轉柄裝置、固定器、無中棒傘面,滑座由拉繩帶動於側杆上滑移運動,擺臂兩端分別樞接於滑座與傘面上巢,懸臂兩端分別樞接於側杆頂端與擺臂上的樞座,拉繩裝置包含第一、二拉繩,固定器是設於擺臂上用以固定第二拉繩,轉柄裝置設於側杆,用以卷繞控制拉繩裝置使傘面開啟或收合,或當傘面開啟時固定器固定第二拉繩,而能以該轉柄裝置無段控制使傘面成為不同遮蔽角度。
文檔編號A45B17/00GK2431761SQ002360
公開日2001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2日 優先權日2000年6月2日
發明者馬準勝 申請人:馬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