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式電子搖床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16:25:51 1
專利名稱:組合式電子搖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家庭用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家庭育嬰的電子搖床。
經專利公報檢索,授權公告號為CN2140664Y的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了一種「組合式搖籃床」,其由護欄、蹺架、前后角鋼等組成,當增減某些零件時,可以組合成搖籃、嬰兒床、中型童床、標準單人床中的任意一類,該專利產品的缺陷在於,當作為搖床使用時,必須由人工不間歇地推動其以蹺架為支點實現搖擺,實際上仍然是普通的手動搖床。在床型變化時,拆組比較麻煩,尤其是作為主要部件的蹺架用之不便,棄之可惜。授權公告號為CN2037180U的實用新型專利給出了一種「自動搖床」,它由控制器、驅動器、磁性體、搖床組成,這種搖床是利用相應磁場產生作用力連續驅動搖床自行擺動,並能定時止擺。其優點是搖床起擺迅速,搖擺平穩,缺陷是控制線路複雜,而且搖床的擺幅和頻率不可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機械構造為組合式、控制方式為電子式的組合式電子搖床,它既能利用電磁鐵實現搖床搖擺,且線路簡單、擺幅和頻率可調,還能拆組方便,且可由搖床組合變化成單人床,且變化時操作簡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搖床由床架、床體、電子控制器、永磁體、導磁鋼棒組成,床架由兩付下支架經緊固件與加固杆相接構成,每付下支架上用緊固件固緊有一根上支架,床體由床頭欄、床尾欄、護欄及底欄構成,它們之間或用鉸鏈或採用緊固件連接,兩根上支架通過緊固件將床體懸掛於床架之上。電子控制器由磁電感應電路、放大電路、開關電路及電磁鐵構成,磁電感應電路由感應線圈T1與電容C1並聯構成,該電路一端接放大電路中BG1的基極,另一端接地;工作電壓為3.5V的放大電路由三個相同的ZSC1915三極體BG1、BG2、BG3及電阻R1、R2、R3、R4、R5組成,其中BG1的集電極接BG2的基極,BG2的集電極接BG3的基極,R1與R2串聯作為BG1的基極電阻,R3、R4分別為BG1、BG2的集電極電阻,R5為BG3的發射極電阻,BG1、BG2的發射極直接接地,BG3的集電極直接接3.5V電壓;開關電路由可控矽SCR構成,其控制極接放大電路中BG3的發射極,陽極接電磁鐵可調線圈T2,陰極接地;電磁鐵由一端接可控矽陽極、另一端接220V交流電源的可調線圈T2構成。電子控制器固定在床體頭端的底部,其盒體上制有兩個貫穿盒體的穿孔,電子控制器的T1與T2分別繞定在盒體內由兩個穿孔形成的孔柱周圍,在床體頭端下方的床架下支架的一個腳柱上並排焊有兩根導磁鋼棒B1、B2,B1、B2與電子控制盒體的對應位置為當床體相對床架搖擺,電子控制器盒體擺至該腳柱處時,B1與B2正好從盒體上的兩個穿孔中並排穿過,在B1與B2的根部,即B1、B2與腳柱的連接處放置有一個永磁體。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為1、由於電子控制線路僅由三個三極體、兩個線圈、一個可控矽及若干個電阻、電容組成,線路簡單實用,而且電磁鐵線圈T2為可調式線圈,可以達到調整T2線圈匝數實現變化搖床擺幅和頻率的目的,這是現有技術所不具備的。
2、由於搖床的床架及床體靠鉸鏈折合或將螺栓鬆開便可拆開,組合起來又非常方便、操作簡單,又無蹺架困擾,而且還可通過變化部件的連接位置成為普通單人床,故比現有技術先進。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
圖1為組合式電子搖床示意圖;圖2為由搖床拆組成的單人床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電子控制器盒、導磁鋼棒及永磁體安裝位置示意圖;圖4為電子控制器線路圖。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具體細節及工作情況。
組合式電子搖床的床架由兩付下支架5經緊固件與加固杆7相連,床體由床頭欄1、床尾杆4、護欄3、底欄6構成,它們之間或用鉸鏈或用緊固件連接,兩根上支架2通過緊固件將床體懸掛於床架之上。電子控制器盒10安裝於床頭欄1的底部,兩根導磁鋼棒8(即B1、B2)並排安裝於床頭欄1下面的下支架5的一個腳柱上,其中B1為鉻鋼棒,B2為普通鋼棒,永磁體9置於B1、B2的根部,電子控制器盒10上有兩個可讓B1與B2並排穿過的穿孔11(詳見圖3)。圖4的電子控制器線路圖中的各電子元件參數為R1=7.5K,R2=10K,R3=25K,R4=2.5K,R5=20K,C1=0.68μ,BG1、BG2及BG3均為ZSC9015,可控矽SCR為BT136,T1為感應線圈(即啟動線圈),T2為電磁鐵可調線圈(即工作線圈),K1為擺幅調節開關,K2為電源開關,B1與B2分別表示兩根導磁鋼棒8。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情況如下將電源插頭接通,撥開電子控制盒上的電源開關,用手推動搖床的床體搖擺,並使床體下的電子控制器盒10的兩穿孔11套穿兩導磁鋼棒8,然後放手,這時,由於永磁體9已使導磁鋼棒8磁化,因而分別繞定在電子控制器盒10內由兩個穿孔11形成的孔柱周圍的T1與T2,由於T2所處迴路中可控矽尚未觸發導通,因而無感應,T1兩端感應出0.5V的感應電壓,經BG1、BG2、BG3逐級放大輸出後,觸發可控矽SCR的控制極,使其導通,從而使T2所處的交流220V電路導通,電磁鐵通電後產生磁力,並克服重力作用,由導磁鋼棒B2拉向B2所處床腳方向,當B2的拉力與搖床因重力產生的回力達到平衡之後,搖床便向相反方向運動,此時,磁電感應線圈T1兩端感應出極性相反電壓,放大電路失去放大作用,可控矽SCR處於截止狀態,電磁鐵失去磁力,搖床完全是在重力作用下向相反方向運動,然後又擺回B2所處床腳,電子控制器盒10的兩穿孔11又與B1、B2相套穿,又一次工作循環開始,工作循環不斷繼續,本實用新型便產生有節奏、功率大、非常平穩的搖擺,當需要調節搖床的擺幅和頻率,只要通過開關K1調整T2的工作線圈匝數,便可達到目的。
當需要將搖床變化成單人床時,只要將上支架2與其它部件連接的緊固件鬆開,將兩付上支架2分別移置於床底欄6的兩邊並緊固,作為床頭欄1端的單人床床架。將床尾欄4通過鉸鏈翻折成與床底欄6為同一平面,使床底欄長度延長。將兩付下支架5之間的加固杆7鬆掉,將兩下支架5移置於床尾欄4形成的床底欄的兩邊並緊固,護欄3既可拆掉又可折入底欄6內,這樣便組合成一種實用的單人床。
權利要求1.一種組合式電子搖床,包括採用活動連接方式、組合成的床架與床體、電子控制器線路構造、永磁體等,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在於床架由兩付下支架經緊固件與加固杆相接構成,每付下支架上用緊固件固緊有一根上支架,床體由床頭欄、床尾欄、護欄及底欄構成,它們之間或用鉸鏈或採用緊固件連接,兩根上支架通過緊固件將床體懸掛於床架之上;電子控制器線路由磁電感應電路、放大電路、開關電路及電磁鐵構成,磁電感應電路由感應線圈T1與電容C1並聯構成,該電路一端接放大電路中BG1的基極,另一端接地;工作電壓為3.5V的放大電路由三個相同的ZSC1915三極體BG1、BG2、BG3及電阻R1、R2、R3、R4、R5組成,其中BG1的集電極接BG2的基極,BG2的集電極接BG3的基極,R1與R2串聯作為BG1的基極電阻,R3、R4分別為BG1、BG2的集電極電阻,R5為BG3的發射極電阻,BG1、BG2的發射極直接接地,BG3的集電極直接接3.5V電壓;開關電路由可控矽SCR構成,其控制極接放大電路中BG3的發射極,陽極接電磁鐵可調線圈T2,陰極接地;電磁鐵由一端接可控矽陽極、另一端接220V交流電源的可調線圈T2構成;電子控制器固定在床體頭端的底部,其盒體上制有兩個貫穿盒體的穿孔,電子控制器的T1與T2分別繞定在盒體內由兩個穿孔形成的孔柱周圍,在床體頭端下方的床加要下支架的一個腳柱上並排焊有兩根導磁鋼棒B1、B2,B1、B2與電子控制盒體的對應位置為當床體相對床架搖擺,電子控制器盒體擺至該腳柱處時,B1與B2正好從盒體上的兩個穿孔中並排穿過,在B1與B2的根部,即B1、B2與腳柱的連接處放置有一個永磁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電子搖床,其特徵在於B1為鉻鋼棒,B2為普通鋼棒。
專利摘要一種家庭用的電子搖床,其由組合式的床體與床架、電子控制器、永磁體、導磁體構成,當裝在床體上的感應線圈T
文檔編號A47D9/04GK2285093SQ97211179
公開日1998年7月1日 申請日期1997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1997年2月21日
發明者吳保洲 申請人:吳保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