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變隙無機汙泥濃縮脫水一體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16:39:2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環保設備,尤其是一種汙水脫泥設備,具體地說是一種可變隙無機汙泥濃縮脫水一體機。
背景技術:
目前,汙泥脫水機廣泛應用於市政汙水工程以及石化、輕工、化纖、造紙、製藥、皮革等行業的水處理系統。
現有的汙泥脫水設備有以下幾種:
1、帶式壓濾式脫水機
2、板框式壓濾脫水機
3、臥式離心式脫水機
4、疊螺(螺壓)式脫水機
上述各類汙泥脫水機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帶式壓濾式脫水機。
帶式壓濾式脫水機由濾帶、壓輥、張緊機構、清洗機構等組成,結構比較複雜,其汙泥脫水是由濾帶與壓輥擠壓效果來實現,對於無機汙泥顆粒狀泥砂,其濾帶及壓輥耐磨性比較差,導致濾帶破裂、壓輥襯膠層磨損、濾帶跑偏等等情況,直接導致汙泥脫水後含水率過高,也可能縮短設備使用命。
2、板框式壓濾脫水機。
板框式壓濾脫水機就由機架、壓濾板框、拉板機構、壓緊機構、濾布等構成,其汙泥脫水原理是:由汙泥輸送泵向板框內注入汙泥,水份由濾布滲出,待板框內填滿汙泥後,依次鬆開板框,汙泥脫落。其缺點是每次汙泥脫水均需合板、進泥、開板等過程,進泥泵需頻繁啟停,不能實現全自動化要求,且進泥泵壓力要求比較高,能耗較大。
3、臥式離心式脫水機。
臥式離心式脫水機是由設備內高速旋轉的濾筒產生離心力,因汙泥各成分所受離心力的不同而產生分離效果。其轉速一般需達到3000轉/分或更高。無機汙泥在微觀狀態下基本都是砂等顆粒物,具有較大的強度和硬度,在高速旋轉產生的離心力條件下會產生更大的磨損現象,且臥式離心式脫水機為提高轉速,需要很大的能耗且產生的噪音很大。
4、疊螺(螺壓)式脫水機。
疊螺(螺壓)式脫水機工作原理:汙泥隨著螺旋軸的轉動不斷向前向上移動,沿泥餅出口方向,螺旋軸的間距逐漸縮小,螺旋腔體積不斷收縮,內壓逐漸增強,在螺旋軸依次連續運轉推動下,汙泥中的水分受擠壓從外側疊片或楔形濾網的縫隙中排出,泥餅含固量不斷提高,最終實現汙泥連續脫水。
疊螺式汙泥脫水機外層是固定環和活動環重疊組成,環與環之間的間隙為水流通道,在脫水過程中活動環可能與螺旋軸接觸而造成磨損。
螺壓式脫水機外層是楔形濾網,濾網間隙為水流通道,因濾網整體固定,在停機時要求清洗水流從各個方向對其進行衝洗,清洗機構較為複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各種脫水機均因間隙不可調且間隙過小而清洗難度大,清洗成本高,如果清洗不到位很容易影響設備正常運行等一系列問題,設計一種能在清洗時自動增大間隙,有利於汙泥清洗的可變隙無機汙泥濃縮脫水一體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可變隙無機汙泥濃縮脫水一體機,其特徵是它由變螺距螺旋軸2、驅動電機1、內層濾筒3、外層濾筒4和清洗系統5組成,變螺距螺旋軸2安裝在由內層濾筒3、外層濾筒4組成的壓濾空間中,變螺距螺旋軸2由驅動電機1驅動轉動,並在轉動的過程中將含水汙泥逐步壓縮,壓縮產生的水從內層濾筒3、外層濾筒4之間形成的出水間隙流出,內層濾筒3和外層濾筒4上均設有出水結構6,調整內層濾筒3和外層濾筒4的安裝相位或軸向距離即可調整供壓縮產生的水流出的出口的尺寸。
所述的出水結構6為長條形通孔。
所述的長條形通孔的寬度為1-3毫米,長度小於30毫米。
所述的內層濾筒3和或/外層濾筒4連接有驅動其轉動或軸向移動從而調整兩者之間出水間隙驅動機構7。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能耗少,噪音低等特點,能適應各種類型的無機汙泥,達到更好的脫水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內外濾筒處於清洗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左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過濾和清洗狀態時內外筒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4所示。
一種可變隙無機汙泥濃縮脫水一體機,它由變螺距螺旋軸2、驅動電機1、內層濾筒3、外層濾筒4和清洗系統5組成,如圖1所示,變螺距螺旋軸2安裝在由內層濾筒3、外層濾筒4組成的壓濾空間中,變螺距螺旋軸2由驅動電機1驅動轉動,並在轉動的過程中將含水汙泥逐步壓縮,壓縮產生的水從內層濾筒3、外層濾筒4之間形成的出水間隙流出,內層濾筒3和外層濾筒4上均設有出水結構6,出水結構6可為長條形通孔或其它形狀的通孔,當採用圖2所示的長條形通孔時,其尺寸可考慮寬度為1-3毫米,長度小於30毫米,調整內層濾筒3和外層濾筒4的安裝相位或軸向距離即可調整供壓縮產生的水流出的出口的尺寸。內層濾筒3和或/外層濾筒4之間的相位或軸向距離可採用手動調整,也可採用電動調整,圖1所示的為電動驅動機構,驅動機構7(可採用蝸輪蝸杆驅動、液壓、氣動驅動等形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自行設計製造)能驅動層濾筒3和或/外層濾筒4轉動或軸向移動從而調整兩者之間出水間隙。當處理脫水過濾狀態時,內外筒之間的間隙可調整成很小,基本上只允許水通,當需要清洗時,粘結在外筒上的汙泥可直接通過內外筒之間形成的大孔通道衝進過濾向內部隨水流走,如圖4。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變螺距螺旋軸、雙層濾元、螺旋驅動電機和濾元驅動電機等組成,汙泥由變螺距螺旋軸旋轉向上提升,隨著螺距的減小,內壓增大,汙泥內的水分逐漸分離。
外部濾元由雙層結構的濾筒組成,每個濾筒縱向有多條寬度為1-3mm的縫隙,當設備處於脫水工作時,內外濾元縫隙交錯形成0.05-0.5mm的間隙作為汙泥脫水的水流通道,汙泥被截留在濾元內部,並且水流通道可根據汙泥特性調整寬度,提高設備的適應性和脫水效率。當設備完成脫水工作後需清洗時,外層濾元由濾元驅動電機調整使內外濾元縫隙重合,其寬度可達1-3mm,用極少量水衝洗即可。
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能耗少,噪音低等特點,能適應各種類型的無機汙泥,達到更好的脫水效果。
本實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採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