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專用於水生植物的粉碎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10:14:31
專利名稱:一種專用於水生植物的粉碎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生植物的專用粉碎機,是一種基於水體汙染修復植物殘體資源化利用的關鍵技術,屬於環境保護領域。
背景技術:
受工業廢水以及生活汙水排放以及農業面源汙染的影響,水體的富營養化日趨加重,水體富營養化重要標誌是水體中N、P含量嚴重超標,但同時,如果將氮、磷等養分加以利用,將是巨大的養分資源庫,同時也可以起到淨化水質的目的。水生植物是基於水體汙染修復所栽種或放養的植物,例如,水葫蘆、水浮蓮、浮萍、採摘後的水芹、水蕹菜等。水生植物是淡水生態系統中重要的初級生產力,近年來,利用水生植物對氮、磷成分的吸收、降解或固定作用,實現對汙染水體氮磷富集,同時起到水體淨化修複目的,具有投資少、風險小、不產生二次汙染等優點。同時通過合理的選擇、收穫水生植物,還能增加收入,因此,受到國內外研究者的廣泛關注。
萬志剛Q004)對10種水生維管束植物吸收水體氮、磷的效果比較試驗研究表明,水葫蘆對水體中TN的吸收能力最強,一個月內試驗水體中的TN從6. 21mg/L下降到 1. 05mg/L,被吸收了 5. 16mg/L,吸收率為83. 09%,其次是空心菜吸收率為77. 97%,竹節水松吸收率為73. 10%,苦草吸收率為65. 86%,金魚藻吸收率為62. 80%,浮萍的吸收率為 58. 17% ;水花生吸收率為54. 27% ;水鱉吸收率為50. 24% ;紫背浮萍吸收率為48. 63% ; 槐葉蘋吸收率為44. 94%。林東教Q004)試驗了漂浮栽培蕹菜和水葫蘆對汙水淨化效果, 表明2種植物都能大量地吸收利用水體中的N、P元素,生長旺盛,淨化效果顯著;在試驗的3個階段內汙水中總氮的去除率蕹菜分別為94. 47%,60. 19%,31. 88% ;水葫蘆分別為 94. 24%,68. 65%,55. 87% ;總磷去除率蕹菜分別為28. 57%,33. 9%U4. 39% ;水葫蘆分別為 66. 52%,53. 34%,35. 67% ;C0D& 去除率蕹菜分別為 56. 4%,24. 24%,29. 33% ;水葫蘆分別為47. 87%,24. 02%,46. 75% .蕹菜、水葫蘆對N、P、C0D的去除效果顯著高於對照,據袁從禕等(198 研究在太湖地區水葫蘆的年生長量鮮重達41400公斤/畝,折乾物質3145 公斤/畝,N、P吸收量分別為49. 3和8.5公斤/畝。竇鴻身、濮培民等研究推算(1995),在太湖大水面每種植1公頃水葫蘆,在7 8月間每天約可增重5 7t,相應可分別吸取水體中的氮約8 11kg、磷1. 3 1. 8kgo可見,採用植物修復的方法,可以較好地實現水體汙染修復。
然而,如果不能將用於水體修復的植物及時打撈上岸或打撈上岸後的植物殘體不能及時有效地處理,還不能真正實現對水體汙染的修復,甚至還會因為植物殘體產生的二次汙染,而前功盡棄。
對基於水體修復植物殘體的資源化利用是植物修復汙染水體的有效途徑,然而, 由於用於汙染水體修復的水生植物一般都佔據很大體積,且含水率通常達90% 95%,如果不進行粉碎處理,不僅增加了運輸成本,也給植物殘體的後續處理帶來困難,因此,對水生植物進行快速粉碎是降低運輸成本的關鍵,同時也是植物殘體後續資源化利用所必須的。
公開號為CN200320076834的專利,提出打撈處理裝置中的傳送帶將水面上的水葫蘆捲起到達末端,進入粉碎處理裝置的進料口,而後經過碾切輪的切割,再經過粉碎機的進一步粉碎形成粉末從出料口輸送出去。
公開號為CN1806493的專利,提出一種利用水葫蘆製備菇類培養基的方法,該發明以水葫蘆為原料按下述工藝製備菇類培養基採集——打漿——脫水——配料——預發酵——成品裝袋。
公開號CN1439775的專利,提出水面植物採收處理裝置,是在已知的船體或車上將撥料轉板、剪切鋸盤、清洗轉盤、轉揚機、噴頭、粉碎機、脫水機順序組合,當水面植物被撥料轉板送進採收處理裝置後,水上植物順序進入剪割、清洗、輸送、粉碎、脫水工序。
以上專利發明均提到水上植物的粉碎,但均未提出粉碎效率以及可以達到的粉碎效果。由於水上植物的含水量比較大,而傳統的粉碎機一般都是用於粉碎乾式物料,對於含水量極高的水上植物無法使用。因此,目前對於專用於水生植物的粉碎機並未見諸於報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為了解決水體修復的過程中對水上植物進行處理時,對含水量極高的水上植物需要粉碎的實際需要,提供一種專用於水生植物的粉碎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專用於水生植物的粉碎機,包括箱體和由電動機驅動的旋轉刀座,旋轉刀座上固定安裝有旋轉刀片,其特徵在於箱體上部為進料口,箱體底部為敞開式出料口,箱體中設有旋轉刀座;所述旋轉刀座上的旋轉刀片分組設置,旋轉刀座上至少設有兩個旋轉刀片組,每組旋轉刀片至少由兩個獨立的刀片組成,它們均勻分布在旋轉刀座的同一斷面上;與旋轉刀座平行的前後箱體上設有固定刀片組,所述的固定刀片組由兩個固定刀片組成,它們分別固定安裝在前後箱體壁上,兩個固定刀片所在的平面正好與旋轉刀座的中軸線正交;所述的固定刀片組與旋轉刀片組依次相間形成咬
I=I O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旋轉刀座兩端通過軸承支撐於箱體,其一端穿出箱體由電動機驅動。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旋轉刀座上設有六個旋轉刀片組,每組由三個獨立的刀片組成;與旋轉刀座平行的前後箱體上設有五個固定刀片組,所述的六個旋轉刀片組與五個固定刀片組依次相間形成咬合。
在本實用新型中箱體的四個側壁底部設有外翻安裝角鐵,外翻安裝角鐵上設有安裝螺孔,箱體通過外翻安裝角鐵邊固定安裝在配製的支撐架上。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由於粉碎機的出料口設在箱體的底部,為敞開式的,在對物料進行粉碎時,無論物料的含水量有多高,都不會在粉碎機的箱體內形成積水;由於粉碎機內設有旋轉刀片分組和固定刀片組,採用粉碎主軸上安裝旋轉刀片組與箱體內壁上安裝固定刀片組相互配合,依次相間形成咬,不僅可以相對減少旋轉軸帶動的刀片數量,還可以提高水生植物粉碎效率和粉碎質量,降低噪聲。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向剖視示意圖。
圖中1、箱體;2、進料口 ;3、外翻安裝角鐵;4、旋轉刀座;5、軸承;6、旋轉刀片組; 7、固定刀片組;8、法蘭盤。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非限制性地公開了本實施例的具體結構,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由圖1圖2可見,本實用新型包括箱體1,箱體1的上部為進料口 2,箱體1的底部為敞開式出料口,箱體1中設有旋轉刀座4 ;旋轉刀座4上設有旋轉刀片6所述的旋轉刀座 4上的旋轉刀片分組設置,旋轉刀座4上至少設有兩個旋轉刀片組6,每組旋轉刀片至少由兩個獨立的刀片組成,它們均勻分布在旋轉刀座4的同一斷面上;與旋轉刀座4平行的前後箱體上設有固定刀片組7,所述的固定刀片組7由兩個固定刀片組成,它們分別固定安裝在前後箱體壁上,兩個固定刀片所在的平面正好與旋轉刀座4的中軸線正交;所述的固定刀片組6與旋轉刀片組7依次相間形成咬合。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旋轉刀座4兩端通過軸承5支撐於箱體1,其一端穿出箱體由電動機驅動。所述的旋轉刀座4上設有六個旋轉刀片組6,每組由三個獨立的刀片組成; 與旋轉刀座4平行的前後箱體上設有五個固定刀片組7,所述的六個旋轉刀片組6與五個固定刀片組7依次相間形成咬合。箱體1的四個側壁底部設有外翻安裝角鐵3,使箱體1底部形成敞開式出料口,箱體1通過外翻安裝角鐵3固定安裝在配製的支撐架上。
本實施例使用中,將箱體1通過外翻安裝角鐵3固定安裝在配製的支撐架上,然後將打撈出水的水生植物,引入箱體1的進料口 2後,物料自由落體進入旋轉刀片組6輻射範圍內,在由電動機帶動旋轉刀座4旋轉的過程中,旋轉刀片組6攜帶水生植物同步運動,經過與殼體內壁焊接的固定刀片組7時,旋轉刀片組6與固定刀片組7形成的剪切作用力將水生植物切碎,粉碎的水生植物從出料口自由落下。
試驗中,實地打撈用於淨水富營養水體的水葫蘆(長度為50-60cm),含水量為94. 5%,容重為120-150kg/m3,即1噸水葫蘆所佔體積為7_8m3,經過專用粉碎機粉碎後,物料長度小於5cm,不合格率為低於10%,粉碎後容重為450-550kg/m3,所佔體積僅 1. 8-2. &ι3,減容率為68. 57% -77. 5%,採用傳送帶送料方式進行粉碎時,效率為15-20噸 /小時,每粉碎1噸新鮮水葫蘆耗電量為1-2度。
5
權利要求
1.一種專用於水生植物的粉碎機,包括箱體和由電動機驅動的旋轉刀座,旋轉刀座上固定安裝有旋轉刀片,其特徵在於箱體上部為進料口,箱體底部為敞開式出料口,箱體中設有旋轉刀座;所述旋轉刀座上的旋轉刀片分組設置,旋轉刀座上至少設有兩個旋轉刀片組,每組旋轉刀片至少由兩個獨立的刀片組成,它們均勻分布在旋轉刀座的同一斷面上;與旋轉刀座平行的前後箱體上設有固定刀片組,所述的固定刀片組由兩個固定刀片組成,它們分別固定安裝在前後箱體壁上,兩個固定刀片所在的平面正好與旋轉刀座的中軸線正交;所述的固定刀片組與旋轉刀片組依次相間形成咬合。
2.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一種專用於水生植物的粉碎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旋轉刀座兩端通過軸承支撐於箱體,其一端穿出箱體由電動機驅動。
3.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一種專用於水生植物的粉碎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旋轉刀座上設有六個旋轉刀片組,每組由三個獨立的刀片組成;與旋轉刀座平行的前後箱體上設有五個固定刀片組,所述的六個旋轉刀片組與五個固定刀片組依次相間形成咬合。
4.根據權利要求
1 3之一所述的一種專用於水生植物的粉碎機,其特徵在於箱體的四個側壁底部設有外翻安裝角鐵,外翻安裝角鐵上設有安裝螺孔。
專利摘要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專用於水生植物的粉碎機,包括箱體和由電動機驅動的旋轉刀座,旋轉刀座上固定安裝有旋轉刀片,其特徵在於箱體上部為進料口,箱體底部為敞開式出料口,箱體中設有旋轉刀座;所述旋轉刀座上的旋轉刀片分組設置,旋轉刀座上至少設有兩個旋轉刀片組,每組旋轉刀片至少由兩個獨立的刀片組成,它們均勻分布在旋轉刀座的同一斷面上;與旋轉刀座平行的前後箱體上設有固定刀片組,所述的固定刀片組由兩個固定刀片組成,它們分別固定安裝在前後箱體壁上,兩個固定刀片所在的平面正好與旋轉刀座的中軸線正交;所述的固定刀片組與旋轉刀片組依次相間形成咬合。
文檔編號B02C18/00GKCN202037042 U發布類型授權 專利申請號CN 201120099076
公開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7日
發明者葉小梅, 常志州, 杜靜, 楊新寧 申請人: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