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用刨刀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01:13:51 1
一種多用刨刀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用刨刀,旨在手柄兩頭分別設有用於裝置刀片的半圓弧形,手柄兩邊側面分別設有用於供拖柄內壁兩邊設有的凸邊扣入的凹槽,拖柄活動扣在凹槽上可以來回拖動,所述的拖柄呈凹形,扣在手柄上後可以來回拖動包住手柄兩頭的刀片並作為手柄把手使用。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結構,使用時可以根據需要將拖柄向手柄的一頭拖動,包住不需要使用的刀片作為手柄把手使用,有效避免了以往的刨刀都要經過相互換件方能使用第二種工具,實現了工具使用一體化效果,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其結構簡單,構思巧妙加上方便實用,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
【專利說明】—種多用刨刀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五金刀具製造【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多用刨刀。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所銷售的刨刀分有刨皮刀、刨絲刀,然而到目前為止這兩種刨刀大都是單個分開加工的,想要加工該類型刨刀,加工廠當然也需要大量的工人才能進行加工,造成加工成本高,而且,這兩種刨刀在使用時需要經過相互換件方能使用第二種工具,使用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構思巧妙,方便實用,工具使用一體化的一種多用刨刀。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用刨刀,一種多用刨刀,旨在手柄兩頭分別設有用於裝置刀片的半圓弧形,手柄兩邊側面分別設有用於供拖柄內壁兩邊設有的凸邊扣入的凹槽,拖柄活動扣在凹槽上可以來回拖動。
[0006]所述的拖柄呈凹形,扣在手柄上後可以來回拖動包住手柄兩頭的刀片並作為手柄把手使用。
[0007]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如下優點:
[0008]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結構,使用時可以根據需要將拖柄向手柄的一頭拖動,包住不需要使用的刀片並作為手柄把手使用,有效避免了以往的刨刀都要經過相互換件方能使用第二種工具,實現了工具使用一體化效果,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其結構簡單,構思巧妙加上方便實用,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
[0009]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徵和優點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徵和優點。下面將參照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一種多用刨刀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一種多用刨刀的拖柄移動到另一頭結構意圖;
[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一種多用刨刀的刀片與手柄連接結構示意圖;
[0014]圖4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一種多用刨刀的拖柄結構示意圖;
[0015]圖5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一種多用刨刀的手柄上的凹槽結構示意圖;
[0016]圖6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一種多用刨刀的拖柄另一面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7]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18]請結合參見附圖1,附圖2,附圖3,附圖4,附圖5、附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用刨刀,一種多用刨刀,旨在手柄6兩頭分別設有用於裝置刀片31的半圓弧形8,手柄兩邊側面分別設有用於供拖柄81內壁兩邊設有的凸邊18扣入的凹槽32,拖柄活動扣在凹槽上可以來回拖動。
[0019]所述的拖柄呈凹形19,扣在手柄上後可以來回拖動包住手柄兩頭的刀片並作為手柄把手使用。
[0020]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如下效果: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結構,使用時可以根據需要將拖柄向手柄的一頭拖動,包住不需要使用的刀片作為手柄把手使用,有效避免了以往的刨刀都要經過相互換件方能使用第二種工具,實現了工具使用一體化效果,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
[0021]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多用刨刀,其特徵在於,旨在手柄(6)兩頭分別設有用於裝置刀片(31)的半圓弧形(8),手柄兩邊側面分別設有用於供拖柄(81)內壁兩邊設有的凸邊(18)扣入的凹槽(32 ),拖柄活動扣在凹槽上可以來回拖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用刨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拖柄呈凹形(19),扣在手柄上後可以來回拖動包住手柄兩頭的刀片並作為手柄把手使用。
【文檔編號】B26B9/00GK203438251SQ201320537134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日
【發明者】陳啟光 申請人:陳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