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鏡縫合針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03 11:58:56 1
內鏡縫合針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內鏡縫合針裝置,包括縫合針,硬質縫合針導管,縫合導線,縫合針由鎳鈦記憶合金製作,其前端定型為適合外科縫合的形狀,縫合針通過所述縫合針導管,縫合針的前端可被拉直呈直線形狀位於縫合針導管之內,其也可被推出縫合針導管外,同時呈定型時的圓針形狀,縫合針的後端置於縫合針導管遠離縫合組織端的管體之外,縫合針的針尖前端具有穿線孔,縫合導線穿過縫合針的穿線孔,該裝置還包括縫線鎖緊固定環,其為由非鎳鈦記憶合金的金屬製作的並排雙環結構,本實用新型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只需要配合其他鉗夾器即可實現單個或多個連續縫合和結紮,提升縫合準確性和質量,操作方便。
【專利說明】內鏡縫合針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臨床用內鏡縫合器械,特別是涉及一種內鏡縫合針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內鏡近年來在國內已經得以推廣,是目前臨床上廣泛應用的檢查和治療器械,然而,臨床上大量的內鏡下縫合的過程,需要另外開孔,再另外置入縫合器械進行該操作。如能僅僅經由內鏡的操作孔完成縫合過程,則不僅僅將極大地便利和簡化操作過程、減少不必要的切口和損傷,有利於患者恢復;現有技術對於可經內鏡操作孔置入的內鏡縫合器械也有研究,但是結構都很複雜,操作不方便。
【發明內容】
[0003]為了達到使用內鏡縫合針裝置穿過內鏡操作孔實現單個或多個連續縫合和結紮,且操作簡單方便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方式:一種內鏡縫合針裝置,包括縫合針,硬質縫合針導管,縫合導線,所述縫合針由鎳鈦記憶合金製作,其前端定型為適合外科縫合的縫合針形狀,所述縫合針通過所述縫合針導管,縫合針的前端可被拉直呈直線形狀位於硬質縫合針導管之內,其也可被推出縫合針導管外,同時呈定型時的形狀,縫合針的後端置於縫合針導管遠離被縫合組織端的管體之外,所述縫合針的針尖前端具有穿線孔,所述縫合導線穿過縫合針的穿線孔。
[0004]上述縫合針前端定型的形狀為圓針形狀。
[0005]上述縫合針前端定型的形狀為三角針形狀。
[0006]上述內鏡縫合針裝置,還包括縫線鎖緊固定環,所述縫線鎖緊固定環為由非鎳鈦記憶合金的金屬製作的雙環結構,包括一個閉合環和一個並排安放的開放環,其中閉合環用於在縫合完畢後套在縫合導線的末端,使縫線鎖緊固定環滑入到需結紮部位,所述開放環用於放置縫合導線的另一端,使縫線鎖緊固定環閉合結紮。
[0007]上述縫合導線為一條由兩種不同顏色的線段組成的導線,用於縫合一端的線段顏色與用於拉緊閉合一端的線段顏色不同。
[0008]本實用新型的內鏡縫合針裝置,操作過程無需再擴孔或增加切口完成,只需要通過各種內鏡的操作孔,配合其他鉗夾器如夾鉗即可實現單個或多個連續縫合和結紮,大大簡化了內鏡的縫合操作,實現可快速可靠地處置內鏡下的縫合,提升縫合準確性和質量,操作方便,且經內鏡操作孔實現逢合的操作過程可通過該內鏡觀察完成。
[0009]【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穿過內鏡操作孔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縫線鎖緊固定環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縫線鎖緊固定環即將被壓緊夾閉的示意圖。
[0014]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縫合導線被結紮的狀態圖。[0015]圖6為本實用新型在內鏡下完成第一針縫合的示意圖。
[0016]圖7為本實用新型完成第二針縫合,預備進行縫合導線互穿的示意圖。
[0017]圖8為本實用新型縫合完畢即將結紮縫合導線的示意圖。
[0018]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縫線鎖緊固定環被夾閉的狀態圖。
[0019]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縫合導線結紮完成的狀態圖。
[0020]其中1-縫合針前端,2-具有穿線孔的縫合針針尖前端,3-縫合針,4-硬質縫合針導管,5-縫合針後端,6-縫合導線,7-縫線鎖緊固定環,8-夾鉗,9-內鏡管體,10-縫合導線的用於縫合一端的線段,11-縫合導線的用於拉緊閉合一端的線段,12-縫線鎖緊固定環的閉合環,13-縫線鎖緊固定環的開放環。
[0021]【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使本方案更加清楚,現配合附圖,詳細地說明實施方式。如圖1,2,3,4,5所示,本發明為一種僅需要通過各種內鏡的操作孔,配合其他鉗夾器如夾鉗即可完成操作,從而實現單個或多個連續縫合和結紮的內鏡縫合針裝置,其包括由鎳鈦記憶合金製作的縫合針3,縫合針前端I定型為適合外科縫合的縫合針形狀,本裝置還包括硬質材料製作的縫合針導管4,縫合導線6和縫線鎖緊固定環7,縫合針3由鎳鈦記憶合金製作而成,鎳鈦記憶合金是能將自身的塑性變形自動恢復為原始形狀的合金,其除具有獨特的形狀記憶功能外,還具有耐磨損、抗腐蝕、超彈性等優異特點。首先將鎳鈦記憶合金製作的縫合針前端I的形態定型為適合外科縫合的縫合針形狀,本實施方式中是定型為外科縫合的圓針形狀,還可以定型為三角針形狀等,將縫合針3穿過縫合針導管4,當縫合針的前端I位於硬質縫合針導管4管體內時,因為鎳鈦記憶合金的超彈性特點,整個縫合針3可被拉直成直線伸直狀,體積很小,易於在縫合針導管4內移動,並可連同導管經內鏡操作孔送入;當縫合針向深部推進,並被自縫合針導管4的靠近縫合組織端的管體內推送出時,縫合針前端I因鎳鈦記憶合金的形態記憶性能而即刻恢復成為原來定型的外科縫合圓針形狀,針尖前端2鋒利易於縫合,從而利於完成圓針穿透縫合組織且又回針到組織外的過程;縫合針的後端5置於縫合針導管4的遠離被縫合組織端的管體之外;該縫合針針尖前端2具有縫紉機針線孔樣穿線孔,縫合導線6穿入縫合針針尖前端2的穿線孔,兩者做成一體。
[0023]縫合導線6為一條由兩種不同顏色的線段組成的導線,用於縫合一端的線段10的顏色與用於拉緊閉合一端的線段11的顏色不同,便於縫合和拉線時區分。
[0024]縫合完畢後,縫線鎖緊固定環7經過內鏡管體9,並套在縫合導線6的末端滑到需結紮部位,縫線鎖緊固定環7由非鎳鈦記憶合金的其他金屬,如不鏽鋼材料製作,可以被夾鉗8夾閉,之所以用非鎳鈦記憶合金材料製作,是因為鎳鈦記憶合金材料的超彈性和記憶性能使其在夾閉後還會使閉合張開,而達不到閉合的目的。如圖3,4,5所示,縫線鎖緊固定環7為並排的雙環結構,包括一個閉合環12和一個並排安放的開放環13,如圖3,其中的閉合環12,用於穿過縫合導線的用於縫合一端的線段10的末端,將縫線鎖緊固定環7沿縫合導線下滑到需結紮部位,如圖4,然後將另一端拉緊的縫合導線的線段端11放置到縫線鎖緊固定環的開放環13內,繼而用輔助用的夾鉗8壓緊即可,圖5所示為縫線鎖緊固定環已經被夾閉,縫合導線被結紮的狀態。
[0025]夾鉗8為一種通過內鏡伸入的器械,在內鏡下,通過夾鉗的輔助,可以達到牽拉縫合導線和將縫合導線互穿並且壓閉縫線鎖緊固定環,固定縫合導線的目的。[0026]按圖6——圖10所示的順序,圖6:首先圓針穿過組織、夾鉗輔助牽拉縫合導線,完成第一針縫合;圖7:完成了第二針的縫合,預備進行縫合導線互穿;圖8所示:依次完成了4針縫合和三次縫合導線互穿;且縫線鎖緊固定環7已經下滑到擬結紮部位;如圖9所示,牽拉並將縫合導線的另一端送入縫線鎖緊固定環7的開放環13內,夾閉該縫線鎖緊固定環;如圖10顯示結紮完成。從而完成了本實用新型的內鏡縫合針裝置在內鏡下縫合和連續多點縫合及夾鉗閉合縫線鎖緊固定環結紮導線的全過程。
【權利要求】
1.一種內鏡縫合針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縫合針(3),硬質縫合針導管(4),縫合導線(6),所述縫合針(3)由鎳鈦記憶合金製作,其前端(I)定型為適合外科縫合的縫合針形狀,所述縫合針(3)通過所述縫合針導管(4),縫合針的前端(I)可被拉直呈直線形狀位於硬質縫合針導管(4)之內,其也可被推出縫合針導管外,同時呈定型時的形狀,縫合針的後端(5)置於縫合針導管(4)遠離被縫合組織端的管體之外,所述縫合針的針尖前端(2)具有穿線孔,所述縫合導線(6)穿過縫合針的穿線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鏡縫合針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縫合針前端(I)定型的形狀為圓針形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鏡縫合針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縫合針前端(I)定型的形狀為三角針形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鏡縫合針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縫線鎖緊固定環(7),所述縫線鎖緊固定環(7)為由非鎳鈦記憶合金的金屬製作的雙環結構,包括一個閉合環(12)和一個並排安放的開放環(13),其中閉合環(12)用於在縫合完畢後套在縫合導線的末端,使縫線鎖緊固定環(7)滑入到需結紮部位,所述開放環(13)用於放置縫合導線的另一端,使縫線鎖緊固定環(7)閉合結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鏡縫合針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縫合導線(6)為一條由兩種不同顏色的線段組成的導線,用於縫合一端的線段(10)的顏色與用於拉緊閉合一端的線段(11)的顏色不同。
【文檔編號】A61B17/94GK203436354SQ201320399881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7日
【發明者】曾延華, 朱惠民, 潘鐵成, 葉章群, 陳序東, 彭文濤, 周懷其, 黃柯, 李明, 唐斌豔, 何杰, 易小紅 申請人:湖南依微迪醫療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