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遙控氣墊救生船的製作方法
2023-05-03 22:10:01 2

本發明涉科學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遙控氣墊救生船。
背景技術:
當有人落水時,現有的救援方式通常為用船救援、拋投救生圈救援或者會遊泳的人跳到水中救援,用船救援有局限性,現場有船的話救援會比較方便,如果沒有船就無能為力;拋投救生圈救援距離有限,且精確度有限,容易拋投偏離落水人員;會遊泳的人下水救援雖然方便,但貿然下水會有一定的危險性。目前,市面上也一些遙控救生船,機動性差,容易延誤救援時間,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遙控氣墊救生船,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遙控氣墊救生船,包括船體、氣囊、救生圈、把手、墊升風扇、第二發動機、推力風扇;所述氣囊設置在船體底部,所述船體設置有墊升風扇和推力風扇,所述墊升風扇通過皮帶與第一發動機皮帶輪相連,所述第二發動機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推力風扇通過支架固定在底座上,且與第二發動機通過皮帶連接,所述船體前部和中部設置有把手,所述救生圈安裝在船體外側,所述船體尾部安裝有控制開關和信號接收器。
優選的,所述船體尾部固定有繩索。
優選的,所述把手和救生圈可以設置多個。
優選的,所述船體由密度小於水的輕質材料製成。
優選的,所述底座可以旋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利用氣墊船的墊升原理,通過遙控控制,可實現遠距離水面救援,大大減少救援時間,克服了傳統的救生船功能單一的缺陷,氣墊船機動性、靈活性強,船體由密度比水小的材料製成方便攜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遙控氣墊救生船主視圖的半剖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遙控氣墊救生船俯視圖;
圖中:1-船體,2-氣囊,3-救生圈,4-第一發動機,5-底座,6-把手,7-墊升風扇,8-皮帶,9-皮帶輪,10-第二發動機,11-控制開關,12-推力風扇,13-支架,14-繩索,15-信號接收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遙控氣墊救生船,包括船體1、氣囊2、救生圈3、把手6、墊升風扇7、第二發動機10和推力風扇12,氣囊2設置在船體1底部,船體1設置有墊升風扇7和推力風扇12,墊升風扇7通過皮帶8與第一發動機4的皮帶輪9相連,第二發動機10固定在底座5上,推力風扇12通過支架13固定在底座5上,且與第二發動機10通過皮帶連接,船體1前部設置有把手6,救生圈3安裝在船體1外側,船體1尾部安裝有控制開關11和信號接收器15,船體1尾部固定有繩索14,把手6和救生圈3可以設置多個,船體1由密度小於水的輕質材料製成,底座5可以旋轉。本發明工作中,打開控制開關11,通過信號接收器15來接收指令,第一發動機4可帶動墊升風扇7運轉,將氣墊充氣,第二發動機10可帶動推力風扇12運轉,通過調節底座5角度,可以改變船體1運動軌跡。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遙控氣墊救生船,包括船體、氣囊、救生圈、把手、墊升風扇、第二發動機和推力風扇,所述氣囊設置在船體底部,所述船體設置有墊升風扇和推力風扇,所述墊升風扇通過皮帶與第一發動機皮帶輪相連,所述第二發動機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推力風扇通過支架固定在底座上,且與第二發動機通過皮帶連接,所述船體前部和中部設置有把手,所述救生圈安裝在船體外側,所述船體尾部安裝有控制開關和信號接收器。本發明利用氣墊船的墊升原理,通過遙控控制,可實現遠距離水面救援,大大減少救援時間,克服了傳統的救生船功能單一的缺陷,氣墊船機動性、靈活性強,船體由密度比水小的材料製成方便攜帶。
技術研發人員:鍾貴洪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鍾貴洪
技術研發日:2016.10.22
技術公布日:2017.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