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自行車鏈條的製作方法
2023-04-22 22:23:16 2
專利名稱:改良型自行車鏈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於一種改良型自行車鏈條,尤指一種可使鏈條在具備可精確控制長度、嚙合緊密度佳、強度高等功效外,更能進一步具備作動順暢、延長使用壽命的實質功效,藉以提升自行車鏈條的整體功效。
背景技術:
鏈條,於自行車的技術領域中屬不可或缺的構件,故隨著近年來自行車業界的研發創新不斷,鏈條的設計也有突破性的發展,在結構體方面,從最傳統的五組件鏈條,至目前已廣泛見及的四組件鏈條,已使鏈條的構件簡化以縮減鏈條的製程,再藉由鏈條的鏈板結構體的改良,更可進一步製造出配合不同變速機構的鏈條,而達到易於變速或作動順暢的功效。
而目前所見的四組件鏈條,是如圖5所示的型態,其由二外鏈板80及二內鏈板81以鏈銷82、鏈輥83樞接呈單元組件後,再依序串接組合呈四組件鏈條,其中外鏈板80的作用在於與鏈銷82鉚合,使各零件得以樞接組合,而內鏈板81則可以較大的銷孔孔徑與鏈銷82配合,使內鏈板81得以順暢轉動,另鏈輥83則保持於自由轉動狀態,以利於齒盤的卡掣;唯再深入了解此種四組件鏈條,可發現仍有待改進之處,如1.長度無法精確控制因目前鏈條的結構須以二樞接點為一單元組件再串接而成,故鏈條的總長度須以此單元組件的長度為一單位而串接,在此單位長度較大的情況下,即無法使鏈條以適當的長度而環設於前後齒盤間,而易產生鏈條過松的情形,故不僅影響其傳動的效果,且有鏈條脫落的困擾。
2.外鏈板易脫落因目前鏈條是藉由外鏈板與鏈銷間的鉚合而串接組合,故外鏈板僅能藉由鏈銷的鉚合處而固定,與內鏈板可藉由外側的外鏈板夾掣定位的設計來論,外鏈板本身的固定效果即較差,進而影響鏈條的強度。
3.構件仍偏多因上述鏈條仍以外鏈板、內鏈板、鏈輥及鏈銷等四零件組成,不僅構件多而使原料成本較多,且生產製程及組裝製程也較繁雜。
故即有業者進一步設計出臺灣公告第五九五六七六號「二組件鏈條」,請配合參看圖6及圖7所示,該二組件鏈條同樣由多數串接單元90串接而成,每一串接單元90包含二相同型態的鏈板91及鏈軸92所組成,其中鏈板91兩端以傾斜銜接部911分別銜接大凸緣成型部912及小凸緣成型部913,且於大凸緣成型部912形成大凸緣914,於小凸緣成型部913形成小凸緣915,可藉由鏈板91大凸緣成型部912搭接於另一鏈板91的小凸緣成型部913,再藉由鏈軸92的樞接,即可組成串接單元90。
上述鏈條的特殊處,在於將二鏈板的結構整合呈一端可為外鏈板,另端可為內鏈板的型態,因此整個鏈條僅具二構件,且每一串接單元僅為一樞接點,故每一單位長度縮短許多,相對的,即可組合成適當的長度而環設於前後齒盤間,且因鏈板是互相搭接而組成,因此在鏈板相互夾掣的情況下,增加鏈條整體的強度,更藉僅為二構件的設計而使製造成本降低,提供一較特殊的鏈條。
唯美中不足的是,該鏈條的設計忽略了鏈條各零件均有其特定的作用,其中鏈輥的作用則是在鏈條與齒盤配合嚙合,當齒盤的卡齒插入鏈條的卡掣空間時,卡齒可與可自由轉動的鏈輥接觸,不僅可使卡掣的動作更加順暢,且可避免產生過大的摩擦力所導致零件易損壞的問題,故於鏈條的設計領域中,鏈輥是相當重要的,然上述鏈條一味顧及成本的問題,而將零件遽然簡化,反而使鏈條的作動順暢性嚴重影響,且卡齒是直接與鏈板的大凸緣外周緣接觸,故易使大凸緣表面產生磨損而影響鏈條的使用壽命;再者,由圖7中可看出,其鏈板的小凸緣915是位於另一鏈板的大凸緣914內部,故使二鏈板間除了以相鄰的平面接觸外,小凸緣915的外周緣也與大凸緣914的內周緣可能會呈現接觸狀態,因此在接觸面積大的情況下,不僅易產生幹涉,且摩擦阻力也會相對增加,而影響鏈條的轉動,仍非實用的設計。
實用新型內容故為能提供一更具實用性的鏈條,本創作者乃設計出本實用新型「改良型自行車鏈條」,該鏈條是由兩側鏈板與鏈輥、鏈銷樞接呈單元組件,再藉由單元組件串接呈鏈條,其中鏈板一端為呈平板狀的外接端,另端為具有內凸緣的內接端,外接端與內接端間以斜接面銜接,兩側鏈板得以對應的內凸緣而組接鏈輥,再將另二鏈板的外接端分別抵靠於內接端的外側面,復藉由鏈銷穿過並鉚定,即組成本實用新型的鏈條,此鏈條除了具備可精確控制長度、嚙合緊密度佳、強度高等功效外,更進一步藉由鏈板間夾設可自由轉動的鏈輥,使鏈條與齒盤的作動更加順暢,且藉由鏈板外接端是以平板狀的設計與另一鏈板的內接端搭接,而使鏈板間的相互幹涉降至最低,藉以增加鏈條的使用壽命。
故以本實用新型所呈現的整體結構,即具備以下的整體功效1.藉由本實用新型鏈條內設置鏈輥的設計,可與齒盤間保持極佳的配合接觸狀態,並能避免構件的不當磨損,藉以延長其使用壽命。
2.藉由本實用新型鏈板間是以平板狀的外接端與具內凸緣的內接端搭接,可使幹涉問題降至最低,以保持鏈條的作動順暢性。
3.藉由本實用新型單元組件的單位長度縮減的設計,可更精確控制鏈條的長度。
4.藉由本實用新型鏈條是由一鏈板的外接端與另一鏈板的內接端搭接的設計,可使鏈條的強度增加。
5.藉由本實用新型鏈條為三組件的設計,仍較四組件的鏈條具備成本降低的顯著功效,而較的圖6及圖7所示的鏈條,則在成本略提高的情況下,仍可藉由自由轉動的鏈輥達到作動順暢的必要功能,整體而言,仍具極佳的實用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鏈條單元組件的立體外觀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鏈條單元組件的立體分解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鏈條單元組件的組合剖面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鏈條單元組件的組合平面圖。
圖5是習用鏈條的局部組合剖面圖。
圖6是習用二組件鏈條的局部分解圖。
圖7是習用二組件鏈條的局部剖面圖。
附圖中10-鏈板11-外接端111-銷孔 12-內接端121-內凸緣 122-銷孔20-鏈輥30-鏈銷31-凹槽部 40-卡齒
80-外鏈板 81-內鏈板82-鏈銷 83-鏈輥90-串接單元 91-鏈板911-傾斜銜接部912-大凸緣成型部913-小凸緣成型部 914-大凸緣92-鏈軸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改良型自行車鏈條」,主要是由多數單元組件串接而成環狀型態,再藉由接頭構件組成環狀鏈條,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單元組件是如圖1所示的型態,其是由兩側鏈板10與鏈輥20及鏈銷30組成,請配合參看圖2所示,該鏈板10為一體成型的設計,其一端為呈平板狀的外接端11,外接端11並形成銷孔111,而另一端為內接端12,內接端12內側形成內凸緣121,內凸緣121內形成銷孔122,但內接端12的銷孔122直徑略大於外接端11的銷孔111的直徑,另於外接端11與內接端12間並以斜接面13銜接,另鏈輥20為中空圓柱的型態,內部的孔為上下兩端直徑大於中央處的直徑,且上下兩端的內徑略大於內凸緣121的外徑。
組設時,請配合參看圖3所示,可將二鏈板10的內凸緣121分別卡入鏈輥20的兩側端,而使二鏈板10的內凸緣121相對應,此時二鏈板10的外接端11間形成的距離大於二鏈板10的內接端12的距離,的後可將另二鏈板10的外接端11分別搭接於內接端12的外側,此時銷孔111與銷孔122呈對應狀態,可將鏈銷30迫入銷孔111及穿過銷孔122,待鏈銷30兩端分別突出於鏈板10兩端即可鉚合固定,而組成單元組件,且依上述組裝程序,即可串接呈鏈條,另鏈銷30的上、下端可分別形成凹環部31,組設後,恰使凹環部31位於銷孔111處,藉此使鏈條的作動更加靈活。
而由圖3中可看出,本實用新型的鏈條是以平板狀的外接端11與另一鏈板具內凸緣121的內接端12搭接,因此於鏈銷30組合後,外接端11僅以平面與另一鏈板的內接端12接觸,在接觸面積小的情況下,不易產生幹涉的情形,也可降低摩擦阻力,使鏈條的作動更加順暢,另配合圖3及圖4中可看出,本實用新型的鏈板10間並夾設了可自由轉動的鏈輥20,故當齒盤的卡齒40卡入鏈板間的卡掣空間時,是與鏈輥20相接觸,在鏈輥20可自由轉動的情況下,不僅可便鏈條與齒盤間的配合更加順暢,且可減少鏈板被卡齒所磨損的機會,進而增加鏈條的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一種改良型自行車鏈條,該鏈條由多數單元組件串接而成,其特徵在於,單元組件包含二鏈板,鏈板一端為呈平板狀且具銷孔的外接端,另一端為具內凸緣的內接端,內凸緣內也形成銷孔,二鏈板的內接端外側可供另二鏈板的外接端搭接;一鏈輥,其呈中空圓柱,可供二鏈板的內凸緣分別卡入鏈輥上、下端;一鏈銷,可迫入鏈板的外接端銷孔及穿入另一鏈板的內接端銷孔而將兩端鉚定組成單元組件。
2.如權利要求第1項所述改良型自行車鏈條,其特徵在於,其中鏈輥內部孔上、下端的直徑大於中央處的直徑。
3.如權利要求第1項所述改良型自行車鏈條,其特徵在於,其中鏈銷上、下端各形成凹環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改良型自行車鏈條,該鏈條是由兩側鏈板與鏈輥、鏈銷樞接呈單元組件,再藉由單元組件串接呈鏈條,其中鏈板一端為呈平板狀的外接端,另端為具有內凸緣的內接端,外接端與內接端間以斜接面銜接,兩側鏈板得以對應的內凸緣而組接鏈輥,再將另二鏈板的外接端分別抵靠於內接端的外側面,復藉由鏈銷穿過並鉚定而組成單元組件,藉此不僅具備可精確控制長度、嚙合緊密度佳、強度高等功效,更進一步藉由鏈板間夾設可自由轉動的鏈輥,使鏈條與齒盤的作動更加順暢,且藉由鏈板是以平板狀外接端與另一鏈板的內接端搭接,而使鏈板間的相互幹涉降至最低,藉以增加鏈條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16G13/02GK2809331SQ20052000587
公開日2006年8月23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2005年3月11日
發明者拜倫·安德森, 羅納德·詹姆士包能 申請人:美國智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