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於多源數據的礦山沉陷監測預警方法
2023-04-23 00:51:06 1
專利名稱:一種基於多源數據的礦山沉陷監測預警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礦山沉陷監測預警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基於多源數據的礦山沉陷監測預警方法。
背景技術:
在我國快速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煤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能源。在煤炭開採過程中,地表原始應力狀態遭到破壞而導致應力重新分布,從而達到新的平衡狀態。在此過程中,巖體產生下沉、變形、移動,向上波及地表,形成地表移動盆地,從而對地表建築物、鐵路、水系、農田等生產生活設施造成破壞,嚴重影響礦區及周圍人民的生產生活。現有的水準、GPS礦山沉陷監測方法具有如下缺陷1)採用布網觀測的方法,勞動強度大,監測系統成本高;2)採用離散點監測方法,監測數據的解析度低,難以滿足監測需求;3)在深山峽谷或城市建築物密集的地區,水準測量難度很大,GPS接收天線受到阻擋,使得作用的GPS衛星數量少,·導致GPS定位精度大大降低,難以滿足形變觀測精度要求。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觀測系統成本低,且能大面積精確地監測礦山三維沉陷狀況,並且能對礦山沉陷、滑動、建築物傾斜進行預警與分析。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包括以下步驟
1)在礦區對監測點進行布控,並且定期進行觀測,獲得監測點的水準高程數據和GPS水平位置數據;
2)利用Matlab軟體對離散的測量數據進行插值處理構建DEM;
3)對該礦區的合成孔徑雷達幹涉影像與構建的DEM進行二軌差分幹涉處理,得到礦區地表面狀形變監測結果;
4)利用GPS與水準監測數據分別修正礦區地表形變水平與垂直監測結果,得到高精度三維形變監測 5)建立GIS資料庫,將各種測量數據及處理後的數據,結合礦區的生產生活資料分別建立空間資料庫及屬性資料庫;
6)將多期的測量數據和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獲取的數據重複步驟(2)至(4),直至得到礦區三維時間序列形變 7)對礦區三維時間序列形變圖進行三維顯示,使之具備能輸出任一點的剖面曲線圖、等值線圖或三維沉降 8)分析最終的三維時間序列地表形變監測結果,並根據設定的沉降、水平、傾斜、變形曲率閾值,將變形結果大於閾值的點視為危險點,確定危險點位置並進行預警。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在於本發明將水準、GPS和SAR技術有機結合,利用GPS修正了 InSAR本身難以得到的水平移動變形精度,且充分利用InSAR與GPS的互補性,實現GPS高時間解析度和InSAR高空間解析度的有機統一,同時,採用高精度水準數據修正InSAR監測結果,使得礦區三維形變監測結果精確性大大提高;本發明採用數據融合的監測方法,監測精度高;並可以獲得各種沉降、水平移動、傾斜、曲率變形等的專題地圖,能直觀的顯示礦山沉陷三維效果,能進行預警與緩衝區顯示與分析,為礦區生產生活提供更有效的輔助安全管理與決策。
圖I是本發明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本發明的步驟如下 I)水準數據和GPS數據的獲取。在礦區對布設穩定基準點與形變監測點,並且定期進行觀測,獲得定期的水準數據和GPS數據,並測量礦區地形圖。2)利用Matlab軟體對離散的測量點內插生成光滑DEM表面。3)礦區形變圖的獲取。對該礦區的SAR影像與生成的連續DEM採用二軌法進行處理,選取合適的幹涉數據集,幹涉影像對配準,幹涉像對共軛相乘生成幹涉圖,去平地效應,幹涉條紋濾波,相位解纏,形變圖生成,將形變圖投影到地理坐標系中,獲得最終的礦區形變圖。4)利用GPS與水準監測數據分別修正礦區地表形變水平與垂直監測結果,得到高精度三維形變監測圖。5) GIS資料庫的建立。將各種測量數據及處理後的數據,結合礦區的生產生活資料分別建立空間資料庫及屬性資料庫。6)將多期的測量數據和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獲取的數據重複步驟2)、步驟3)及步驟4),直至得到礦區三維時間序列形變 7)對礦區三維時間序列形變圖進行三維顯示,使之具備能輸出任一點的剖面曲線圖、等值線圖或三維沉降 8)分析最終的三維時間序列地表形變監測結果,並根據設定的沉降、水平、傾斜、變形曲率閾值,將變形結果大於閾值的點視為危險點,確定危險點位置並進行預警。
權利要求
1.一種基於多源數據的礦山沉陷監測預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礦區對監測點進行布控,並且定期進行觀測,獲得監測點的水準高程數據和GPS水平位置數據; 2)利用Matlab軟體對離散的測量數據進行插值處理構建DEM; 3)對該礦區的合成孔徑雷達幹涉影像與構建的DEM進行二軌差分幹涉處理,得到礦區地表面狀形變監測結果; 4)利用GPS與水準監測數據分別修正礦區地表形變水平與垂直監測結果,得到高精度三維形變監測圖; 5)建立GIS資料庫,將各種測量數據及處理後的數據,結合礦區的生產生活資料分別建立空間資料庫及屬性資料庫; 6)將多期的測量數據和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獲取的數據重複步驟(2)至(4),直至得到礦區三維時間序列形變圖; 7)對礦區三維時間序列形變圖進行三維顯示,使之具備能輸出任一點的剖面曲線圖、等值線圖或三維沉降圖; 8)分析最終的三維時間序列地表形變監測結果,並根據設定的沉降、水平、傾斜、變形曲率閾值,將變形結果大於閾值的點視為危險點,確定危險點位置並進行預警。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於多源數據的礦山沉陷監測預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水準數據和GPS數據的獲取。2)利用Matlab軟體生成礦區DEM。3)利用DEM與SAR影像進行二軌差分幹涉處理得到礦區地表形變結果。4)利用GPS與水準監測數據分別修正礦區地表形變水平與垂直監測結果,得到高精度三維形變監測圖。5)建立預警模型及相應資料庫。6)將多期的測量數據和InSAR數據重複步驟(2)-(5),直至完成。7)建立沉陷區下沉、水平移動、傾斜、曲率變形等時間序列與緩衝區分析模型。8)根據時間序列與緩衝區分析模型確定影響位置並實現預警。本發明將水準數據、GPS和SAR數據有機結合,使得監測結果的精確性大大提高。
文檔編號G06Q10/04GK102938095SQ20121047974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3日
發明者龍四春, 楊光銳, 彭強 申請人:湖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