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輥矯直機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1:08:51
專利名稱:三輥矯直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縫鋼管精整生產設備,特別涉及一種鋼管的矯 直機,用於油管和套管在絲扣加工前的矯直。
背景技術:
用熱軋無縫鋼管生產油管和套管時,最後一道工序是加工連接絲扣,在加工連接絲扣時要求鋼管的管端彎曲度小於3mm/1.8m,現有技 術中的對輥鋼管矯直設備,存在無法矯直鋼管工件兩個端部的技術問 題,在完成鋼管工件矯直工藝後,鋼管兩頭形成俗稱的"鵝頭彎",在 加工絲扣前要將其鋸切掉,造成了鋼管工件的4—6%的損耗,同時, 鋼管加工絲扣前要將其端部鋸切掉的工藝步驟,也大大延長了鋼管的 生產周期,降低了鋼管的生產效率。現有技術中的兩輥鋼管矯直設備,雖然可以實現鋼管工件的全長 矯直,但由於兩輥孔型的非封閉性,所以兩輥的送進角度不能超過20 度,否則不能矯直,使鋼管工件的矯直工藝受到限制;同時為了保證 矯直區域的封閉,矯直機兩側需布置導板裝置,在生產中,導板的消耗非常嚴重,並會影響到鋼管工件表面的質量,造成了鋼管工件及原材料的大量損耗。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了現有對輥矯直設備在矯直鋼管工件時,存在無法矯 直鋼管工件兩個端部的技術問題和現有兩輥矯直設備由於孔型的非封 閉性需布置導板裝置,導板的消耗非常嚴重,並影響到鋼管工件表面 的質量,造成了鋼管工件及原材料大量損耗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 的三輥矯直機大量節省了鋼管原材料的損耗,縮短了油管和連接管的 生產周期。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三輥矯直機,包括機架l、可編程控制器、矯直輥和壓下裝置, 在所述的機架1上分別固定設置有三組壓下裝置,即第一組壓下裝置6、第二組壓下裝置7和第三組壓下裝置8,且這三組壓下裝置在空間呈人字形布置,每組壓下裝置的中心軸線與跟它相臨的壓下裝置的中心軸線之間的夾角均為120度;第一組壓下裝置6的內端部固定設置 有第一矯直輥2,第二組壓下裝置7的內端部固定設置有第二矯直輥4, 第三組壓下裝置8的內端部固定設置有第三矯直輥5,在所述的可編 程控制器的控制下,三組壓下裝置可同時壓下或抬起,以實現對鋼管 工件3的矯直。所述的第一矯直輥2的軸線與鋼管工件3的軸線所形成的第一碾軋角的度數與第二矯直輥4的軸線與鋼管工件3的軸線所形成的第二碾軋角的度數相等,同時也等於第三矯直輥5的軸線與鋼管工件3的 軸線所形成的第三碾軋角的度數,均為a度,且a的範圍為0 —- 10 度;所述的第一矯直輥2的軸線與鋼管工件3的軸線所形成的第一送 進角的度數與第二矯直輥4的軸線與鋼管工件3的軸線所形成的第二 送進角的度數相等,同時也等於第三矯直輥5的軸線與鋼管工件3的 軸線所形成的第三送進角的度數,均為[3度,且[3的範圍為8-—35度; 所述的第一碾軋角、第二碾軋角和第三碾軋角的度數a為3- — 4度, 所述的第一送進角、第二送進角和第三送進角的度數3為10—-15度。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解決了現有對輥矯直設備無法解決的矯直鋼 管工件兩個端部的技術問題,以及現有兩輥矯直設備造成了鋼管工件及原材料的大量損耗的技術問題,縮短了油管和連接管的加工生產周 期,降低了鋼管工件和原材料的損耗。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2是三個矯直輥在碾軋鋼管工件時的碾軋角度示意圖 圖3是三個矯直輥在碾軋鋼管工件時的送進角度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所述的機架1上固定設置有三組結構相同的壓下裝置,即第一組壓下裝置6、第二組壓下裝置7和第三組壓下裝置8,這三組壓下裝置在 空間呈人字形布置,且與欲矯直鋼管工件3的中心軸線等距離布置, 每組壓下裝置的中心軸線與跟它相臨的壓下裝置的中心軸線之間的夾 角均120度,第一組壓下裝置6的內端部固定設置有第一矯直輥2, 第二組壓下裝置7的內端部固定設置有第二矯直輥4,第三組壓下裝 置8的內端部固定設置有第三矯直輥4,在鋼管工件3送入該設備時, 三個壓下裝置在可編程控制器的控制下帶動其上的矯直輥向工件壓 下,並根據工藝要求碾軋鋼管工件3,當鋼管工件3送出該設備時,壓下裝置在可編程控制器的控制下抬起;固定設置在第一組壓下裝置 6的內端部的第一矯直輥2的軸線與工件3的軸線所形成的第一碾軋 角的度數與固定設置在第二組壓下裝置6的內端部第二矯直輥4的軸 線與工件3的軸線所形成的第二碾軋角的度數相等,同時也等於固定 設置在第三壓下裝置的內端部的第三矯直輥5的軸線與工件3的軸線 所形成的第三碾軋角的度數,均為a度,且a的範圍為0 --- 10度, 最好為3--- 4度;第一矯直輥2的軸線與工件3的軸線所形成的第一 送進角的度數與第二矯直輥4的軸線與工件3的軸線所形成的第二送 進角的度數相等,同時也等於第三矯直輥5的軸線與工件3的軸線所 形成的第三送進角的度數,均為(3度,且p的範圍為8-—35度,最好 為10 --- 15度。
權利要求
1. 一種三輥矯直機,包括機架(1)、可編程控制器、矯直輥和壓下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機架(1)上分別固定設置有三組壓下裝置,即第一組壓下裝置(6)、第二組壓下裝置(7)和第三組壓下裝置(8),且這三組壓下裝置在空間呈人字形布置,每組壓下裝置的中心軸線與跟它相臨的壓下裝置的中心軸線之間的夾角均為120度;第一組壓下裝置(6)的內端部固定設置有第一矯直輥(2),第二組壓下裝置(7)的內端部固定設置有第二矯直輥(4),第三組壓下裝置(8)的內端部固定設置有第三矯直輥(5),在所述的可編程控制器的控制下,三組壓下裝置可同時壓下或抬起,以實現對鋼管工件(3)的矯直。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輥矯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 的第一矯直輥(2)的軸線與鋼管工件(3)的軸線所形成的第一碾軋 角的度數與第二矯直輥(4)的軸線與鋼管工件(3)的軸線所形成的 第二碾軋角的度數相等,同時也等於第三矯直輥(5)的軸線與鋼管 工件(3)的軸線所形成的第三碾軋角的度數,均為'a度,且oc的範圍 為0 - — 10度;所述的第一矯直輥(2)的軸線與鋼管工件(3)的 軸線所形成的第一送進角的度數與第二矯直輥(4)的軸線與鋼管工. 件(3)的軸線所形成的第二送進角的度數相等,同時也等於第三矯直輥(5)的軸線與鋼管工件(3)的軸線所形成的第三送進角的度數,均為[3度,且[3的範圍為8 - — 35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三輥矯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碾軋角、第二碾軋角和第三碾軋角的度數a為3-—4度,所述 的第一送進角、第二送進角和第三送進角的度數[3為10 —-15度。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無縫鋼管精整設備,涉及一種三輥矯直機,解決了現有矯直設備對在矯直鋼管工件時,存在無法矯直鋼管工件兩個端部的技術問題或造成了鋼管工件及原材料大量損耗的技術問題。包括機架(1)、可編程控制器、矯直輥和壓下裝置,機架(1)上固定設置有三組壓下裝置,且這三組壓下裝置在空間呈人字形布置,每組壓下裝置的中心軸線與跟它相臨的壓下裝置的中心軸線之間的夾角均為120度;每組壓下裝置的端部設置有一矯直輥,每組矯直輥的軸線與工件(3)的軸線所形成的碾軋角的度數均為α度,α的範圍為0-10度;矯直輥與工件(3)的軸線所形成的送進角的度數均為β度,β的範圍為8-35度。特別適用於鋼管精整生產。
文檔編號B21D3/00GK101279336SQ200810055118
公開日2008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20日 優先權日2008年5月20日
發明者澤 楊 申請人:太原市通澤成套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