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發酵技術製備白藜蘆醇提取液的方法
2023-04-23 00:58:11
專利名稱:微生物發酵技術製備白藜蘆醇提取液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微生物發酵技術製備白藜蘆醇提取液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很多企業在進行白藜蘆醇的提取工藝上,主要是利用了白藜蘆醇易溶於有機溶劑的特性,在對原料的處理主要採用以下三種方法
1、回流提取法稱取一定重量的虎杖粉,以4倍量、3倍量、3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2h、2h、lh,合併提取液,得到前處理原料,即白藜蘆醇提取液;再經過濾,濾液減壓濃縮至浸膏,真空乾燥,稱重,從而獲得前處理原料。
2、超聲提取法稱取一定重量的虎杖粉,用乙醇浸泡2h後,放入溫度為50°C的超聲波清洗器中提取3次,功率為60%。第一次溶劑用量為4倍量,第二、三次分別用3倍量乙醇提取20 min0合併提取液,得到前處理原料,即白藜蘆醇提取液;再經過濾,濾液減壓濃縮至浸膏,真空乾燥,稱重,從而獲得前處理原料。3、固定床連續提取法稱取一定重量的虎杖粉(50g),用適量的乙醇浸泡17h,然後裝入固定床連續提取裝置,以0.5ml / min kg的流速進行固定床連續提取,收集提取液,得到前處理原料,即白藜蘆醇提取液;過濾,減壓濃縮至浸膏,真空乾燥,稱重,從而獲得前處理原料。結論(1)經過檢測得出回流提取法的提取率為O. 201%,超聲提取的提取率為
O.423%,固定床連續提取法的提取率為O. 513%。(2)用以上三種方法都能獲得白藜蘆醇,但工藝流程複雜、操作周期長、藥材損耗大、成本費用高,在合成的過程中還伴隨副產品以及環境汙染,並且提取率都不高。
發明內容
為了提高利用虎杖提取 白藜蘆醇的提取率,本發明提出微生物發酵技術製備白藜蘆醇提取液的方法。為了達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微生物發酵技術製備白藜蘆醇提取液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O ·將虎杖進行粉碎,得到虎杖粉;
(2).在虎杖粉中加入原料重量I 2倍的水、原料重量4.8%。的發酵粉、原料重量
6.4%。的糖化酶、原料重量2. 4%。的活性乾酵母和原料重量2. 4%。的尿素;
(3).將以上物料充分拌勻,在常溫下發酵7-9天,便可得到白藜蘆醇提取液。以上得到的白藜蘆醇提取液,再經過萃取,減壓濃縮、真空乾燥,即可獲得白藜蘆醇。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微生物發酵技術的使用,使白藜蘆醇提取液的白藜蘆醇含量提高了 10 20倍,最大效益的發揮了原料的經濟價值和(生理效能)使用價值,有利於避免後續提取工序中乳化現象的發生,加快萃取進程,提聞白黎蘆醇的萃取率。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 :
微生物發酵技術製備白藜蘆醇提取液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將虎杖進行粉碎,得到虎杖粉;虎杖粉的粒度達到200-800目;
(2).在虎杖粉中加入原料重量1.5倍的水、原料重量4. 8%。的發酵粉、原料重量6. 4%0的糖化酶、原料重量2. 4%。的活性乾酵母和原料重量2. 4%。的尿素;
(3).將以上物料充分拌勻,在常溫下發酵8天,便可得到白藜蘆醇提取液。實施例2 :將白藜蘆醇提取液烘乾,取樣lg,用50ml的甲醇定溶,超聲Ih ;取溶液Iml用30%的乙腈稀釋,再次定溶IOml ;取Iml定溶好的溶液通過微孔濾膜過濾到離心管,分3次(每次約30ul)注入到注溫箱進行測試,得到以下(提取率)數據第I次為5. 37%,第2次為5. 19%,第3次為5. 35%。綜合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經過發酵處理後,虎杖中白藜蘆醇的平均提取率約為5. 30%。結論發酵技術的使用使原料中的白藜蘆醇含量提高了 10 20倍,有效提高底物含量,最大效益的發揮了原料的經濟價值和(生理效能)使用價值。
權利要求
1.微生物發酵技術製備白藜蘆醇提取液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O ·將虎杖進行粉碎,得到虎杖粉;(2).在虎杖粉中加入原料重量I 2倍的水、原料重量4.8%。的發酵粉、原料重量.6.4%。的糖化酶、原料重量2. 4%。的活性乾酵母和原料重量2. 4%。的尿素;(3).將以上物料充分拌勻,在常溫下發酵7-9天,便可得到白藜蘆醇提取液。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出了微生物發酵技術製備白藜蘆醇提取液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1).將虎杖進行粉碎,得到虎杖粉;(2).在虎杖粉中加入原料重量1~2倍的水、原料重量4.8‰的發酵粉、原料重量6.4‰的糖化酶、原料重量2.4‰的活性乾酵母和原料重量2.4‰的尿素;(3).將以上物料充分拌勻,在常溫下發酵7-9天,便可得到白藜蘆醇提取液。本發明通過微生物發酵技術的使用,使白藜蘆醇提取液的白藜蘆醇含量提高了10~20倍,最大效益的發揮了原料的經濟價值和(生理效能)使用價值,有利於避免後續提取工序中乳化現象的發生,加快萃取進程,提高白藜蘆醇的萃取率。
文檔編號C12R1/865GK103031347SQ201210523150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9日
發明者餘國軍, 何兆奎, 張仁平 申請人:湖北省三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