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側碰假人標定頸部腰部多用型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2:54:41 1
專利名稱:一種側碰假人標定頸部腰部多用型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汽車領域的假人碰撞試驗裝置,更具體的說,它涉及ー種側碰假人標定頸部腰部多用型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假人設備是汽車安全碰撞試驗中的常用設備,更是評價整車試驗碰撞結果的關鍵設備。其中側面碰撞試驗的結果是評價汽車安全碰撞試驗的重要內容之一,該試驗需要用到側碰假人設備。按照法規規定,為了確保碰撞後所採集的數據準確可靠,每進行兩次碰撞試驗就需對碰撞用假人進行標定一次,因此如何使標定準備過程簡單化並且能夠牢固固定 是當前ー項較有實際意義的課題。但是目前業內常用的假人待標定部位固定裝置都是單用途的,只適用於特定假人部位的特定規格,通用性較差,如公告號為CN2786594Y的實用新型於2006年6月7日公開了ー種汽車碰撞用假人頸部標定臺,包括支架、衝擊擺錘及連接底板和角度測量裝置,該假人頸部標定臺是在三角支架上端固定衝擊擺錘,衝擊擺錘通過可更換的底板連接假人頸部和頭部總成,假人頭部相對擺錘的轉角通過角度測量裝置得至IJ。衝擊擺錘主體部件的底板可拆裝,當假人頸部連接板的安裝尺寸變化時,更換底板即可。該實用新型安裝方便,成本低,測量結果準確可靠,但如果測試對象種類不同或者連接部規格不同的話,就必須要更換相應的作為測試對象固定裝置的底板,因此通用性不佳,使用起來麻煩頗多。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現有假人標定部位固定裝置適用對象特定、通用性差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ー種通用性較好、用途較廣的側碰假人標定頸部腰部多用型固定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側碰假人標定頸部腰部多用型固定裝置,包括基臺和頸部腰部固定臺,頸部腰部固定臺固設於基臺底部,頸部腰部固定臺上設有至少ー組頸部固定孔位、至少ー組腰部固定孔位,以及擺錘連接孔,基臺上設有用於安裝標定用角度傳感器的傳感器安裝孔。頸部固定孔位用於固定待標定假人頸部,腰部固定孔位用以固定待標定假人頸部腰部,由於此側碰假人標定頸部腰部多用型固定裝置同時為假人頸部、腰部預設了固定孔,因此無論假人頸部還是腰部都可以在同一裝置上安裝固定,而無需各自用專門的固定裝置。本實用新型還可針對不同型號規格的假人設置多組頸部及腰部固定孔位以對應不同的規格假人部位安裝接ロ,這樣就無需因假人型號的變化而頻繁切換假人標定部位固定裝置,大大方便並簡化了標定準備工作。作為優選,基臺為臺階形直稜柱體。直稜柱體比較規則,無論是自身加工還是在上面加工其它部件安裝結構都比較容易實行。基臺上設置臺階的目的是便於安裝角度傳感器。作為優選,頸部腰部固定臺為直稜柱體,頂面呈矩形切去四角後的形狀。矩形柱體形狀比較容易加工,同時由於頸部腰部固定臺要連接擺錘,矩形柱體的邊角會因阻擋工具迴旋而對安裝連接稍有妨礙,因此在矩形柱體基礎上加工成切角矩形柱體,兼顧加工方便和部件加載的便利。作為優選,基臺與頸部腰部固定臺為一體成型結構。基臺與頸部腰部固定臺的組合雖然用模塊式拼裝方法也能得到,但一體成型方法エ序較少,加工完成後的結構強度更聞。作為優選,頸部固定孔位、腰部固定孔位均位於頸部腰部固定臺的底部中央區域。居中布局最符合常規的擺錘式試驗裝置的使用習慣,這能使標定試驗過程中待標定假人部位的受カ結構較合理,試驗得出結果最準確。作為優選,ー組腰部固定孔位至少包括ー個腰部管柱孔和兩個腰部固定孔,同一組內各孔位於同一條直線上。由於常用的假人腰部的對外接ロ就是中間一根管柱,兩邊各 一螺紋孔,且三者排列成直線,因此腰部固定孔也對應設置,這樣就可以用螺栓直接將待標定假人腰部固定在頸部腰部固定臺上,而不必再通過其它轉換裝置轉換過渡了。作為優選,一組頸部固定孔位至少包括四個頸部固定孔,同一組內各頸部固定孔的連線呈矩形。同理,常用的假人頸部的對外接ロ是四個呈矩形排列的螺紋孔,因此頸部固定孔也對應設置,可以用螺栓直接將待標定假人頸部固定在頸部腰部固定臺上。作為優選,擺錘連接孔為至少四個,分設於頸部腰部固定臺的兩個相對的側面上。擺錘與頸部腰部固定臺對稱地連接,確保擺錘擺動時頸部腰部固定臺的平穩牢固,取得準確試驗結果。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用性好,一物多用。本實用新型設置了假人頸部和腰部的安裝孔位,既可進行假人頸部的標定試驗,又可進行假人腰部的標定試驗,甚至對多種不同接ロ的假人頸部及假人腰部也適用。簡化假人頸部腰部標定試驗準備工作。由於適用於多個假人部位及多種規格,避免了頻繁切換待標定部位固定裝置的麻煩。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ー種正視圖;圖3為對應圖2的左視圖;圖4為對應圖2的俯視圖;圖5為對應圖2的仰視圖。 圖中,I-基臺,2-頸部腰部固定臺,3-頸部固定孔,4-腰部固定孔,5-擺錘連接孔,6-傳感器安裝孔,7-腰部管柱孔,8-第一凸臺,9-第二凸臺。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說明。實施例I :如圖I、圖2、圖3、圖4及圖5所示,一種側碰假人標定頸部腰部多用型固定裝置,包括基臺I和頸部腰部固定臺2,頸部腰部固定臺2固設於基臺I底部,基臺I與頸部腰部固定臺2為一體成型結構,系用整塊六面體鋼坯切削加工而成。基臺I為臺階形直稜柱體,其頂面形狀為ー個較大矩形與兩個較小矩形拼接後形成的形狀,所述的兩個較小矩形分別以邊邊貼合形式拼接在所述的較大矩形的兩個鄰邊上,從而形成第一凸臺8和第二凸臺9。頸部腰部固定臺2為直稜柱體,頂面呈矩形切去四角後的形狀。頸部腰部固定臺2的底部中央區域設有ー組頸部固定孔位和ー組腰部固定孔位,該組腰部固定孔位至少包括一個居中的腰部管柱孔7和兩個分列於腰部管柱孔7兩側的腰部固定孔4,三孔位於同一條直線上;該組頸部固定孔位包括四個頸部固定孔3,各頸部固定孔3的連線呈矩形。腰部管柱孔7、腰部固定孔4及頸部固定孔3均垂直貫穿基臺I和頸部腰部固定臺2。頸部腰部固定臺2的兩個相對側面上分別設有四個擺錘連接孔5。基臺I側面上設有四個用於安裝標定用角度傳感器的傳感器安裝孔6,分設於不同臺階側面上,四個傳感器安裝孔分別為左駕型側碰、右駕型側碰、正碰及後碰試驗預留,任何一孔分別與其它三孔在空間成90°、180°、270°夾角。實施例2 頸部腰部固定臺2的底部中央區域設有兩組頸部固定孔位和兩組腰部固定孔位。每組腰部固定孔位包括ー個腰部管柱孔7和兩個腰部固定孔4,同一組內各孔位於同一條直線上,兩組腰部固定孔位共用同一腰部管柱孔7,ー組內的孔間距與另ー組內的孔間距不同;兩組腰部固定孔位ー組適用於模擬成年女性的SID-IIs假人,另ー組適用於模擬成年男性的ES-2型假人,每組頸部固定孔位包括四個頸部固定孔3,同一組內各頸部固定孔3的連線呈矩形,兩組頸部固定孔位構成的兩個矩形大小不同,但具有共同的中心,兩組頸部固定孔位分別適用於模擬成年女性的SID-IIs假人及模擬成年男性的ES-2型假人。其餘同實施例I。進行標定試驗前,先將本側碰假人標定頸部腰部多用型固定裝置通過螺栓與擺錘連接孔的配合連接在擺錘上,然後安裝固定待標定假人部位,固定時,要找準與待標定假人部位對應的孔位,例如,要標定假人腰部,就將假人腰部的管柱和螺紋接ロ分別對應腰部管柱孔7和腰部固定孔4,分別用螺栓貫串鎖緊。更換待另種待標定假人部位或更換同種部位的另ー規格吋,無需將本側碰假人標定頸部腰部多用型固定裝置換下,只需拆下已裝的待標定假人部位,把要換上的新的待標定假人部位按對應的孔位裝上固定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側碰假人標定頸部腰部多用型固定裝置,其特徵是包括基臺(I)和頸部腰部固定臺(2),頸部腰部固定臺(2)固設於基臺(I)底部,頸部腰部固定臺(2)上設有至少ー組頸部固定孔位、至少ー組腰部固定孔位,以及擺錘連接孔(5),基臺(I)上設有用於安裝標定用角度傳感器的傳感器安裝孔(6)。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側碰假人標定頸部腰部多用型固定裝置,其特徵是基臺(I)為臺階形直稜柱體。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側碰假人標定頸部腰部多用型固定裝置,其特徵是頸部腰部固定臺(2)為直稜柱體,頂面呈矩形切去四角後的形狀。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側碰假人標定頸部腰部多用型固定裝置,其特徵是基臺(I)與頸部腰部固定臺(2)為一體成型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側碰假人標定頸部腰部多用型固定裝置,其特徵是頸部固定孔位、腰部固定孔位均位於頸部腰部固定臺(2)的底部中央區域。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側碰假人標定頸部腰部多用型固定裝置,其特徵是ー組腰部固定孔位至少包括ー個腰部管柱孔(7)和兩個腰部固定孔(4),同一組內各孔位於同一條直線上。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側碰假人標定頸部腰部多用型固定裝置,其特徵是一組頸部固定孔位至少包括四個頸部固定孔(3),同一組內各頸部固定孔(3)的連線呈矩形。
8.根據權利要求I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側碰假人標定頸部腰部多用型固定裝置,其特徵是擺錘連接孔(5)為至少四個,分設於頸部腰部固定臺(2)的兩個相對的側面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側碰假人標定頸部腰部多用型固定裝置,包括基臺和頸部腰部固定臺,頸部腰部固定臺固設於基臺底部,頸部腰部固定臺上設有至少一組頸部固定孔位、至少一組腰部固定孔位,以及擺錘連接孔,基臺上設有用於安裝標定用角度傳感器的傳感器安裝孔。本實用新型既可進行假人頸部標定試驗,又可進行假人腰部標定試驗,還可對多個規格的上述兩個假人部位進行標定試驗。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通用性較好、用途較廣的側碰假人標定頸部腰部多用型固定裝置。
文檔編號G01M7/08GK202453166SQ20112052460
公開日2012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5日
發明者劉衛國, 張毅, 趙福全, 韓剛, 魏亞明 申請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