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輕框旅行箱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7:13:21 1
專利名稱:一種輕框旅行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輕框旅行箱,特別是涉及一種箱體的兩個側片有相 同的輕質框架結構的輕框旅行箱。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世界上的人們交流越來越頻繁,加之交 通的便捷,朝發夕至也加速了人群的流動,人們只要隨身帶少量的東西就能 行走天下,因此旅行箱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攜帶工具。人類為了 帶隨身用品的方便,從最初的使用袋子到後來的包袱。而現代人對自己包裝 隨身用品的包袋有了更多的要求,要求實用、容量大、結實耐用、攜帶方便、 自重輕。所以就有了旅行箱,進而發展成拉杆箱,拉杆箱集人們的需求於一 身,容量大、堅固結實、不需手提,實用性很強。
現有的旅行箱一般內部有一個0.8MM厚的鐵框,成型側片有3.0線徑的 鋼線,尺寸根據旅行箱的大小來定。這類旅行箱的缺點l.由於側片的一圈是 用管條包著鋼線製作,所以重要相對來說比較重。2.由於管條包邊只能是在外 部,所以不能支撐腳座和輪子,箱子的負荷都只能由鐵框承擔。3.由於箱子笨 重,給客運貨運部門如鐵路、公路、航空和海運等增加了運輸載荷,提高了 運輸成本。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輕框旅行箱,特別是提供一種箱體的兩個 側片有相同的輕質框架結構的輕框旅行箱。本實用新型解決了旅行箱沉重而 不方便攜帶的問題,彌補了現有技術箱體受力不勻、運輸成本高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輕框旅行箱,包括箱體和前蓋,箱體是由兩個側片、 圍條、底圍和後片組成的有容納空間的敞口物體,兩個側片、圍條和底圍首尾相接形成一周,後片的四邊分別與兩個側片、圍條和底圍的同側邊相連, 箱體和前蓋通過迴轉樞紐連接並能形成一個封閉的空間,圍條和底圍中都有 加強板,箱體的兩個側片有相同的輕質框架結構。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
其中,如上所述的一種輕框旅行箱,所述的輕框旅行箱有拉杆裝置和滾 輪裝置。
如上所述的一種輕框旅行箱,所述的輕質框架結構包括上支架、腳座和 上連棒,上連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上支架和腳座上,上支架安裝於圍條加強 板,腳座安裝於底圍加強板。
如上所述的一種輕框旅行箱,所述的輕質框架結構包括上支架、下支架、 腳座、輪殼、上連棒、下連棒和側連棒,上連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上支架和 腳座上,下連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下支架和輪殼上,側連棒的兩端分別固定 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上,輕質框架結構整體呈"U"形,上支架和下支架分別安 裝於圍條加強板,腳座和輪殼分別安裝於底圍加強板。
如上所述的一種輕框旅行箱,所述的上支架呈"L"形,所述的下支架呈 "L"形,固定側連棒後,上支架、側連棒和下支架就形成一個寬底短邊的"U"形。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輕框旅行箱,具體做法
1. 先選擇好合適的碳纖棒,然後按照箱包的尺寸截取。
2. 側連棒的兩端分別卡在上支架和下支架的最外端,並用十字圓頭尖尾螺
絲打孔索住側連棒,形成u形。
3. 上連棒的兩端分別卡在上支架的最外端和腳座內殼上,同理,下連棒的
兩端分別卡在下支架的最外端和輪子內殼上。
4. 輪子的內殼和腳座的內殼分別用鉚釘固定在底圍加強板上。
5. 上支架,上連棒,腳座,輪子,下連棒,下支架,側連棒,首尾相連, 被圍布覆蓋,形成箱體的側片。而本實用新型的輕框式拉杆箱又解決了以往拉杆箱自重過大的問題。是 出門旅遊和經常出差人士的最好選擇。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輕框旅行箱,結構輕巧,結實耐用,有滾輪的箱子滾 輪座與輕質框架結構可結合在一起,使箱子的負荷由箱子的整個框架共同承 擔,減少了箱子損壞的可能;由於採用輕質框架結構,箱子分量減輕,這也 減輕了運輸負擔。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輕框旅行箱的輕質框架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輕框旅行箱的另一種輕質框架結構示意圖 其中l是腳座2是上連棒3是上支架 4是側連棒 5是圍條加強板6是下支架7是下連棒8是輪殼9是底圍加強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輕框旅行箱,是一種箱體的兩個側片有相同的輕質 框架結構的輕框旅行箱,包括箱體和前蓋,箱體是由兩個側片、圍條、底圍 和後片組成的有容納空間的敞口物體,兩個側片、圍條和底圍首尾相接形成 一周,後片的四邊分別與兩個側片、圍條和底圍的同側邊相連,箱體和前蓋 通過迴轉樞紐連接並能形成一個封閉的空間,圍條和底圍中都有加強板,箱 體的兩個側片有相同的輕質框架結構。
其中,所述的輕框旅行箱有拉杆裝置和滾輪裝置。
如圖2所示,所述的輕質框架結構包括上支架3、腳座1和上連棒2,上 連棒2的兩端分別固定在上支架3和腳座1上,上支架3安裝於圍條加強板5, 腳座1安裝於底圍加強板9。如圖1所示,所述的輕質框架結構包括上支架3、下支架6、腳座l、輪 殼8、上連棒2、下連棒7和側連棒4,上連棒2的兩端分別固定在上支架3 和腳座上1,下連棒7的兩端分別固定在下支架6和輪殼8上,側連棒4的兩 端分別固定在上支架3和下支架6上,輕質框架結構整體呈"U"形,上支架 3和下支架6分別安裝於圍條加強板5,腳座1和輪殼8分別安裝於底圍加強 板9。
所述的上支架3呈"L"形,所述的下支架6呈"L"形,固定側連棒4 後,上支架3、側連棒4和下支架6就形成一個寬底短邊的"U"形。
經試驗證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輕框旅行箱確實解決了旅行箱沉重而不 方便攜帶的問題,彌補了現有技術箱體受力不勻、運輸成本高的不足。
權利要求1.一種輕框旅行箱,包括箱體和前蓋,箱體是由兩個側片、圍條、底圍和後片組成的有容納空間的敞口物體,兩個側片、圍條和底圍首尾相接形成一周,後片的四邊分別與兩個側片、圍條和底圍的同側邊相連,箱體和前蓋通過迴轉樞紐連接並能形成一個封閉的空間,圍條和底圍中都有加強板,其特徵是箱體的兩個側片有相同的輕質框架結構。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輕框旅行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輕框旅行箱有 拉杆裝置和滾輪裝置。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輕框旅行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輕質框架結構 包括上支架、腳座和上連棒,上連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上支架和腳座上, 上支架安裝於圍條加強板,腳座安裝於底圍加強板。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輕框旅行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輕質框架結構包括上支架、下支架、腳座、輪殼、上連棒、下連棒和側連棒,上連棒的 兩端分別固定在上支架和腳座上,下連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下支架和輪殼上,側連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上,輕質框架結構整體呈"U" 形,上支架和下支架分別安裝於圍條加強板,腳座和輪殼分別安裝於底圍 加強板。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輕框旅行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支架呈"L" 形,所述的下支架呈"L"形,固定側連棒後,上支架、側連棒和下支架 就形成一個寬底短邊的"U"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輕框旅行箱,特別是涉及一種箱體的兩個側片有相同的輕質框架結構的輕框旅行箱,包括箱體和前蓋,箱體是由兩個側片、圍條、底圍和後片組成的有容納空間的敞口物體,兩個側片、圍條和底圍首尾相接形成一周,後片的四邊分別與兩個側片、圍條和底圍的同側邊相連,箱體和前蓋通過迴轉樞紐連接並能形成一個封閉的空間,圍條和底圍中都有加強板,箱體的兩個側片有相同的輕質框架結構。本實用新型解決了旅行箱沉重而不方便攜帶的問題,彌補了現有技術箱體受力不勻、運輸成本高的不足。
文檔編號A45C13/00GK201341535SQ20092006715
公開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20日
發明者林敬姬 申請人:奧林匹亞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