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檢測色胺、色氨酸、酪胺的微流體混合器晶片的製作方法
2023-04-22 19:03:26 1
一種檢測色胺、色氨酸、酪胺的微流體混合器晶片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化學檢測食品安全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檢測色胺、色氨酸、酪胺的微流體混合器晶片。一種檢測色胺、色氨酸、酪胺的微流體混合器晶片,所述的基板一端延伸有針腳,微流複合膜覆蓋於晶片基板上,針基板與晶片基板相粘合;晶片基板一處固定有金手指,金手指與微流複合膜相連通;組塊晶片基板安置有多個晶片基板;組塊晶片基板與組塊晶片槽大小尺寸上相匹配;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對食品添加劑、有毒有害物質檢測操作複雜,且需要花費時間長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容易製備且測試操作簡單方便、靈敏度高、特異性強、響應時間短、可定量檢測食品添加劑、有毒有害物質含量的微流體混合器晶片。
【專利說明】—種檢測色胺、色氨酸、酪胺的微流體混合器晶片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化學檢測食品安全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檢測色胺、色氨酸、酪胺的微流體混合器晶片。
【背景技術】
[0002]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公共衛生問題」。食品安全也是探討在食品加工、存儲、銷售等過程中確保食品衛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隱患,防範食物中毒的一個跨學科領域。
[0003]「民以食為天」,專業研究人們的日常生活關係最密切的飲食問題,其作用不可低估。食品科學與工程研究食品工業生產中所用的加工方法、過程和裝置,她是食品生產工藝和設備的設計基礎,涉及化學、物理、農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化學工程、生化工程、機械工程、人體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環境治理與工程等各門學科。食品科學與工程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引入和運用化工單元操作,並發展形成食品工程單元操作,從而促進食品工業向大規模、連續化和自動化的方向發展。食品科學與工程的發展同化學工程、生物工程緊密相關,它的發展方向是新包裝手段和裝備改善食品包裝技術,提高食品保藏性能和貨架壽命;完善蒸煮技術、無菌包裝技術;研究合理的節能裝置以降低冷凍食品的成本;食品工程單元操作的最優化、自動化及計算機的應用。食品科學與工程雖然是年輕的技術學科,但她在現代社會早已成為經濟發展、文明程度提高的主要標誌。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借鑑基因技術的發展成果,研製出營養更加豐富、味道更加鮮美、保質期更科學的食品。
[0004]因此快速有效的檢測食品中不達標的添加劑以及有毒有害的物質是目前對於整個食品安全業的重要發展課題。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檢測色胺、色氨酸、酪胺的微流體混合器晶片,從而填補目前市場中對於電化學檢測食品添加劑、有毒有害物質的一些弊端。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其上述的技術問題所採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檢測色胺、色氨酸、酪胺的微流體混合器晶片,其主要構造有:針基板、針腳、微流複合膜、金手指、晶片基板、組塊晶片基板、穿孔、混合器基座、組塊晶片槽、混合器擋板、微調螺栓、主調螺栓、晶片基板壓條、晶片基板固定針、樣本拾取器、樣本灌入口、樣本排出口,所述的基板一端延伸有針腳,微流複合膜覆蓋於晶片基板上,針基板與晶片基板相粘合;晶片基板一處固定有金手指,金手指與微流複合膜相連通;組塊晶片基板安置有多個晶片基板;組塊晶片基板與組塊晶片槽大小尺寸上相匹配;
[0007]組塊晶片槽上設有穿孔,穿孔與晶片基板固定針相匹配;晶片基板固定針固定於晶片基板壓條上;
[0008]混合器基座一端處設有混合器擋板,混合器擋板上各設有兩組微調螺栓、主調螺栓;
[0009]樣本拾取器上端開有樣本灌入口,一側開有樣本排出口 ;
[0010]混合器基座與樣本拾取器通過晶片基板壓條相鉸接。
[0011]上述的多個晶片基板數量為8-25個。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解決了對食品添加劑、有毒有害物質檢測操作複雜,且需要花費時間長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容易製備且測試操作簡單方便、靈敏度高、特異性強、響應時間短、可定量檢測食品添加劑、有毒有害物質含量的微流體混合器晶片,實現了對食品添加劑、有毒有害物質含量的直接檢測。本實用新型在食品工業和環境保護領域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檢測色胺、色氨酸、酪胺的微流體混合器晶片晶片基板的分離態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檢測色胺、色氨酸、酪胺的微流體混合器晶片晶片基板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檢測色胺、色氨酸、酪胺的微流體混合器晶片組塊晶片基板的不意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檢測色胺、色氨酸、酪胺的微流體混合器晶片組塊晶片組塊晶片基板安置於混合器基座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檢測色胺、色氨酸、酪胺的微流體混合器晶片組塊晶片晶片基板壓條置入組塊晶片基板上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檢測色胺、色氨酸、酪胺的微流體混合器晶片組塊晶片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_針基板,2_針腳,3_微流複合膜,4_金手指,5_晶片基板,6_組塊晶片基板,7-穿孔,8-混合器基座,9-組塊晶片槽,10-混合器擋板,11-微調螺栓,12-主調螺栓,13-晶片基板壓條,14-晶片基板固定針,15-樣本拾取器,16-樣本灌入口,17-樣本排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1-6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0021]實施例:一種檢測色胺、色氨酸、酪胺的微流體混合器晶片,其主要構造有:針基板1、針腳2、微流複合膜3、金手指4、晶片基板5、組塊晶片基板6、穿孔7、混合器基座8、組塊晶片槽9、混合器擋板10、微調螺栓11、主調螺栓12、晶片基板壓條13、晶片基板固定針14、樣本拾取器15、樣本灌入口 16、樣本排出口 17,所述的針基板I 一端延伸有針腳2,微流複合膜3覆蓋於晶片基板5上,針基板I與晶片基板5相粘合;晶片基板5 —處固定有金手指4,金手指4與微流複合膜3相連通;組塊晶片基板6安置有多個晶片基板5 ;組塊晶片基板6與組塊晶片槽9大小尺寸上相匹配;
[0022]組塊晶片槽9上設有穿孔7,穿孔7與晶片基板固定針14相匹配;晶片基板固定針14固定於晶片基板壓條13上;
[0023]混合器基座8 一端處設有混合器擋板10,混合器擋板10上各設有兩組微調螺栓11、主調螺栓12 ;
[0024]樣本拾取器15上端開有樣本灌入口 16,一側開有樣本排出口 17 ;
[0025]混合器基座8與樣本拾取器15通過晶片基板壓條13相鉸接。
[0026]所述的多個晶片基板5數量為8-25個。
[0027]檢測時,將樣本試劑放入樣本灌入口 16,樣本試劑經過樣本拾取器15後進入針基板1,樣本液體由針腳2進入針基板1,經過微流複合膜3微流滲透後,由金手指4輸送數據至組塊晶片槽9,在晶片基板5置入混合器基座8後其位置通過微調螺栓11、主調螺栓12進行調整,樣本試劑經過檢測後又樣本排出口 17排出。
【權利要求】
1.一種檢測色胺、色氨酸、酪胺的微流體混合器晶片,其主要構造有:針基板(I)、針腳(2)、微流複合膜(3)、金手指(4)、晶片基板(5)、組塊晶片基板(6)、穿孔(7)、混合器基座(8)、組塊晶片槽(9)、混合器擋板(10)、微調螺栓(11)、主調螺栓(12)、晶片基板壓條(13)、晶片基板固定針(14)、樣本拾取器(15)、樣本灌入口(16)、樣本排出口(17),其特徵在於:針基板(I) 一端延伸有針腳(2),微流複合膜(3)覆蓋於晶片基板(5)上,針基板(I)與晶片基板(5)相粘合;晶片基板(5) —處固定有金手指(4),金手指(4)與微流複合膜(3)相連通;組塊晶片基板(6)安置有多個晶片基板(5);組塊晶片基板(6)與組塊晶片槽(9)大小尺寸上相匹配; 組塊晶片槽(9)上設有穿孔(7),穿孔(7)與晶片基板固定針(14)相匹配;晶片基板固定針(14)固定於晶片基板壓條(13)上; 混合器基座(8) —端處設有混合器擋板(10),混合器擋板(10)上各設有兩組微調螺栓(11)、主調螺栓(12); 樣本拾取器(15)上端開有樣本灌入口( 16),一側開有樣本排出口( 17); 混合器基座(8 )與樣本拾取器(15)通過晶片基板壓條(13 )相鉸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檢測色胺、色氨酸、酪胺的微流體混合器晶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多個晶片基板(5)數量為8-25個。
【文檔編號】G01N33/02GK203414457SQ201320393681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日
【發明者】徐雲鵬, 燕春暉 申請人:徐雲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