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滾輪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2 19:04:46
專利名稱:一種滾輪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巻揚機上的滾輪結構,尤指一種系留球配重小車中央巻揚機
的一種滾輪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系留球進行地面回收和升空,要使用專門設備來實施,對於無機動性要求的 空中系留球來說,回收和升空可在同一臺地面巻揚機設備上進行,但對於要實現機動升空, 必須將系留球從地面轉移到錨泊車系留巻揚機上或將系留球從錨泊車系留巻揚機轉移到 地面配重小車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在配重小車的中央巻揚機上設置了纜繩傳動機 構,該傳動機構將纜繩繞在中央巻揚機的繞線輪和動滑輪上,當傳動機構工作時,在系留球 與中央巻揚機之間的鋼繩不一定總是垂直於地面,有時鋼繩會傾斜,當傾斜到一定角度時, 沒有滾輪保護機構,鋼繩會與機器設備產生摩擦的危險,由於滾輪機構上的滾輪可自由轉 動,當鋼繩傾斜壓在滾輪上時,滾輪受壓轉動,從而防止了鋼繩與滾輪的硬摩擦,保護了鋼 繩,使系留轉換工作能順利進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防止巻揚機纜繩磨損、卡死及扭轉的保護裝置, 同時具有結構簡單的種系留球配重小車中央巻揚機的滾輪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滾輪結構,主要包括有滾
輪架、滾輪、繞線輪、渦輪減速器、軸承座、安裝座、電機及動滑輪,其中,滾輪架、渦輪減速
器、軸承座及電機均安裝於安裝座上;所述的滾輪架上設有滾輪與動滑輪;繞線輪的一端
連接有渦輪減速器,繞線輪的另一端連接於軸承座上。 所述的滾輪呈"井"字形排列。 所述的滾輪可繞自身軸心進行360。旋轉。 所述的滾輪架為"L"型角鋼拼接而成。 所述的動滑輪設置於滾輪架的底部的橫杆上。 採用上述方案後,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本結構可防止巻揚機纜繩磨損、卡死及扭轉,最大限度的降低纜繩的磨損程度, 延長纜繩的使用壽命。 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圖一 ;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圖二 ;[0016]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號說明 1、滾輪架 2、滾輪 3、繞線輪 4、渦輪減速器 5、軸承座 6、安裝座7、固定螺栓8、電機 9、動滑輪 A、纜繩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滾輪架1、滾輪2、繞線輪3、渦輪減速器4、 軸承座5、安裝座6、電機8及動滑輪9,其中,滾輪架1、渦輪減速器4、軸承座5及電機8通 過固定螺栓7連接於安裝座6上;滾輪架1上設有至少4個的滾輪2,並呈"井"字形排列, 當纜繩A(圖中未示出)碰觸於滾輪2時,滾輪可繞自身軸心進行360。旋轉,不會與纜繩A 相互摩擦進而磨損纜繩A,滾輪2通過固定螺栓7與滾輪架1連接;所述的滾輪架1為"L" 型角鋼拼接而成;在滾輪架1的底部橫杆位置上設有動滑輪9,所述的動滑輪9上設有若干 條纜繩道用以放置纜繩A ;另設置於安裝座6上的渦輪減速器4連接於繞線輪3的一端,軸 承座5連接於繞線輪3的另一端;當電機8接電後通過渦輪減速器4帶動繞線輪3進行收 線或放線工作狀態。 如圖4所示,纜繩A通過動滑輪9上設置的纜繩道並列成一排,並且每根纜繩A之 間都留有一定的空隙,這樣可防止因不同位置的纜繩A相互摩擦以及纜繩A自身的橫向移 動導致纜繩A發生扭轉,從而卡死在鋼架上的現象。 以上實施例僅供說明本實用新型之用,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 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各種變換或變化。因 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應該屬於本實用新型的範疇,應由各權利要求限定。
權利要求一種滾輪結構,其特徵在於主要包括有滾輪架、滾輪、繞線輪、渦輪減速器、軸承座、安裝座、電機及動滑輪,其中,滾輪架、渦輪減速器、軸承座及電機均安裝於安裝座上;所述的滾輪架上設有滾輪與動滑輪;繞線輪的一端連接有渦輪減速器,繞線輪的另一端連接於軸承座上。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滾輪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滾輪呈"井"字形排列。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滾輪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滾輪可繞自身軸心進 行360°旋轉。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滾輪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滾輪架為"L"型角鋼拼接 而成。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滾輪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動滑輪設置於滾輪架的底 部的橫杆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滾輪結構,它主要包括有滾輪架、滾輪、繞線輪、渦輪減速器、軸承座、安裝座電機及動滑輪,其中,滾輪架、渦輪減速器、軸承座及電機均安裝於安裝座上;所述的滾輪架上設有滾輪與動滑輪;繞線輪的一端連接有渦輪減速器,繞線輪的另一端連接於軸承座上;當卷揚機在工作時,可防止纜繩磨損、卡死及扭轉的現象,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可最大限度的降低纜繩磨損程度,延長纜繩的使用壽命,結構簡單的功效。
文檔編號B64B1/66GK201534611SQ20092020432
公開日2010年7月28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3日
發明者梁錫武 申請人:深圳市安託山特種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