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氣壓換擋控制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2 18:29:36 2
一種氣壓換擋控制機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壓換擋控制機構,主要由端蓋(1)、接線板(2)、罩殼(3)、觸點螺釘(4)、彈性片(5)、觸頭(6)、螺母(7)、接杆(8)、側板(9)、支撐蓋板(10)、第一密封圈(11)、第一活塞(12)、第一彈簧片(13)、第一棘塊(14)、棘止滑塊(15)、第一回位彈簧(16)、第一彈簧座(17)、第一缸體(18)、第一銷(19)、第二銷(20)、第二密封圈(21)、第二缸體(22)、第二活塞(23)、第二彈簧片(24)、第二棘塊(25)、第二回位彈簧(26)、第二彈簧座(27)等部件所組成。採用本實用新型可實現液力變速器的動力換擋功能,保證操作員能對其進行遠距離操控。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可靠性高,應用範圍廣。
【專利說明】一種氣壓換擋控制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氣壓換擋控制機構,屬於氣壓機械傳動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液力變速器是石油鑽採機械領域大型作業設備的關鍵傳動裝置,液力變速器採用液力傳動,動力換擋,並由一個方向順序閥實現各擋位的變換,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於換擋操作室遠離液力變速器,為了實現動力換擋功能,並使換擋操作準確、方便,需要設計一種氣壓換擋控制機構來對方向順序閥進行控制。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為了實現石油鑽採機械領域大型作業設備用液力變速器的動力換擋功能,保證操作員能進行遠距離操控,設計了一種可對液力變速器換擋閥進行控制的氣壓換擋控制機構。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0005]本發明一種氣壓換擋控制機構,它主要由端蓋(I)、接線板(2)、罩殼(3)、觸點螺釘⑷、彈性片(5)、觸頭(6)、螺母(7)、拉杆(8)、側板(9)、支撐蓋板(10)、第一密封圈
(11)、第一活塞(12)、第一彈簧片(13)、第一棘塊(14)、棘止滑塊(15)、第一回位彈簧(16)、第一彈簧座(17)、第一缸體(18)、第一銷(19)、第二銷(20)、第二密封圈(21)、第二缸體
(22)、第二活塞(23)、第二彈簧片(24)、第二棘塊(25)、第二回位彈簧(26)、第二彈簧座
(27)等部件所組成。如圖中所示,第一缸體(18)內的右端裝有第一密封圈(11)、第一活塞(12)、第一彈簧片(13)、第一棘塊(14)和第一銷(19),第一密封圈(11)被裝入第一活塞(12)上的槽內,用於氣體密封,第一彈簧片(13)與第一活塞(12)通過螺釘進行連接,第一棘塊(14)與第一活塞(12)通過第一銷(19)進行連接,第一缸體(18)內的左端裝有第一回位彈簧(16)和第一彈簧座(17),第一回位彈簧(16)套在第一彈簧座(17)上;第二缸體(22)內裝有第二銷(20)、第二密封圈(21)、第二活塞(23)、第二彈簧片(24)、第二棘塊
(25)、第二回位彈簧(26)、第二彈簧座(27),第二密封圈(21)被裝入第二活塞(23)上的槽內,用於氣體密封,第二彈簧片(24)與第二活塞(23)通過螺釘進行連接,第二棘塊(25)與第二活塞(23)通過第二銷(20)進行連接,第二缸體(22)內的左端裝有第二回位彈簧
(26)和第二彈簧座(27),第二回位彈簧(26)套在第二彈簧座(27)上;第一缸體(18)和第二缸體(22)的內側面都開有一缺口,兩個缸體之間裝有棘止滑塊(15),棘止滑塊(15)與彈性片(5)通過螺釘連接,棘止滑塊(15)與拉杆⑶通過螺紋連接,棘止滑塊(15)、彈性片
(5)與兩個觸頭(6)之間採用間隙配合,可一起作直線運動,換擋結束後,在彈性片(5)的作用下,一個觸頭(6)始終與觸點螺釘(4)相接觸;在兩個缸體的一端裝有端蓋板(1),另一端裝有支撐蓋板(10),在兩個缸體的一側面裝有側板(9),另一側面裝有接線板(2),接線板⑵是絕緣板,上面裝有16顆螺母(7)、8顆觸點螺釘(4)和罩殼(3) ;8顆觸點螺釘(4)上分別通過電線接有24V電壓並與相應的擋位顯示儀相連接,在實際操作中即可顯示液力變速器所處的擋位。
[0006]本發明可廣泛應用於油田及煤層氣開採裝備用液力變速器,它採用壓縮空氣作為動力來控制液力變速器換擋閥的換擋順序及換擋方向,能對該類液力變速器進行準確、方便、快捷的遠程式動力換擋,本發明結構簡單緊湊,工藝性好,可靠性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0008]圖2為圖1中C-C處剖視圖
[0009]圖中,1.端蓋,2.接線板,3.罩殼,4.觸點螺釘,5.彈性片,6.觸頭,7.螺母,8.拉杆,9.側板,10.支撐蓋板,11.第一 O形圈,12.第一活塞,13.第一彈簧片,14.第一棘塊,15.棘止滑塊,16.第一回位彈簧,17.第一彈簧座,18.第一缸體,19.第一銷,20.第二銷,21.第二 O形圈,22.第二缸體,23.第二活塞,24.第二彈簧片,25.第二棘塊,26.第二回位彈簧,27.第二彈簧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如圖中所不,從A處通入一定的壓縮空氣,推動第一缸體(18)內的第一活塞向左運動,並帶動第一彈簧片(13)和第一棘塊(14) 一起向左運動,第一棘塊(14)在第一彈簧片(13)的作用下從第一缸體(18)側面上的缺口處伸出,並與棘止滑塊(15)上的一個齒接觸,推動棘止滑塊(15)、彈性片(5)、2顆觸頭(6)、拉杆(8) —起向左運動,再由拉杆(8)帶動液力變速器上的換擋閥向特定方向移動,從而實現了液力變速器的換擋,卸掉氣壓後,第一彈簧片(13)、第一棘塊(14)和第一活塞(12)在左端回位彈簧(16)的作用下回到右端,而棘止滑塊(15)、彈性片(5)、2顆觸頭(6)、拉杆(8)仍處於某一位置不動,保證液力變速器上的換擋閥處於某一相應位置而不動,從而使得液力變速器處在某一特定擋位上工作,每通一次氣即實現一次換擋,通七次氣即可實現液力變速器從倒擋到六擋、共8個位擋之間的變換。
`[0011]如圖中所示,從B處通入一定的壓縮空氣,推動第二缸體(22)內的第二活塞(23)向右運動,並帶動第二彈簧片(24)和第二棘塊(25) —起向右運動,第二棘塊(25)在第二彈簧片(24)的作用下從第二缸體(22)側面上的缺口處伸出,並與棘止滑塊(15)上的一個齒接觸,推動棘止滑塊(15)、彈性片(5)、2顆觸頭(6)、拉杆(8) —起向右運動,再由拉杆
(8)帶動液力變速器上的換擋閥向另一方向移動,從而實現液力變速器換擋,卸掉氣壓後,第二彈簧片(24)、第二棘塊(25)、和第二活塞(23)在右端第二回位彈簧(26)的作用下回到左端,棘止滑塊(15)、彈性片(5)、2顆觸頭(6)、拉杆(8)仍處於某一位置不動,保證液力變速器上的換擋閥處於某一相應的位置不動,從而保證液力變速器在某一特定的擋位工作,每通一次氣實現一次換擋,通七次氣即可實現液力變速器從六擋到倒擋、共8個位擋之間的變換。
[0012]每換一次擋,與棘止滑塊(15)和彈性片(5)相連接的2顆觸頭(6)交替與8顆觸點螺釘(4)分別接觸,從而接通擋位顯示器電路,從擋位顯示上即可知道液力變速器所處的擋位,實現了遠程控制。
【權利要求】
1.一種氣壓換擋控制機構,主要由端蓋(I)、接線板(2)、罩殼(3)、觸點螺釘(4)、彈性片(5)、觸頭(6)、螺母(7)、接杆(8)、側板(9)、支撐蓋板(10)、第一 O形圈(11)、第一活塞(12)、第一彈簧片(13)、第一棘塊(14)、棘止滑塊(15)、第一回位彈簧(16)、第一彈簧座(17)、第一缸體(18)、第一銷(19)、第二銷(20)、第二 O形圈(21)、第二缸體(22)、第二活塞(23)、第二彈簧片(24)、第二棘塊(25)、第二回位彈簧(26)、第二彈簧座(27)所構成,其特徵在於:第一缸體(18)內的右端裝有第一密封圈(11)、第一活塞(12)、第一彈簧片(13)、第一棘塊(14)和第一銷(19),第一密封圈(11)被裝入第一活塞(12)上的槽內,用於氣體密封,第一彈簧片(13)與第一活塞(12)通過螺釘進行連接,第一棘塊(14)與第一活塞(12)通過第一銷(19)進行連接,第一缸體(18)內的左端裝有第一回位彈簧(16)和第一彈簧座(17),第一回位彈簧(16)套在第一彈簧座(17)上;第二缸體(22)內裝有第二銷(20)、第二密封圈(21)、第二活塞(23)、第二彈簧片(24)、第二棘塊(25)、第二回位彈簧(26)、第二彈簧座(27),第二密封圈(21)被裝入第二活塞(23)上的槽內,用於氣體密封,第二彈簧片(24)與第二活塞(23)通過螺釘進行連接,第二棘塊(25)與第二活塞(23)通過第二銷(20)進行連接,第二缸體(22)內的左端裝有第二回位彈簧(26)和第二彈簧座(27),第二回位彈簧(26)套在第二彈簧座(27)上;第一缸體(18)和第二缸體(22)的內側面都開有一缺口,兩個缸體之間裝有棘止滑塊(15),棘止滑塊(15)與彈性片(5)通過螺釘連接,棘止滑塊(15)與拉杆⑶通過螺紋連接,棘止滑塊(15)、彈性片(5)與兩個觸頭(6)之間採用間隙配合,可一起作直線運動,換擋結束後,在彈性片(5)的作用下,一個觸頭(6)始終與觸點螺釘(4)相接觸;在兩個缸體的一端裝有端蓋板(I),另一端裝有支撐蓋板(10),在兩個缸體的一側面裝有側板(9),另一側面裝有接線板(2),接線板(2)是絕緣板,上面裝有16顆螺母(7)、8顆觸點螺釘(4)和罩殼(3)。
【文檔編號】F16H61/40GK203548862SQ201320401824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30日
【發明者】邱文剛 申請人:貴州凱星液力傳動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