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及其施工工法
2023-04-23 08:55:26 1
一種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及其施工工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及其施工工藝,包括貝雷梁(1)組成的縱橫向受力桁架(2);在橫向貝雷梁(3)上設有吊杆(5),所述吊杆穿過混凝土層結構底模(6)懸掛雙向工字鋼承重平臺(7);所述平臺上方設有鋼管腳手架模板支撐體系(8),所述橫向貝雷梁按間距垂直布置於縱向貝雷梁(9)之上,縱向貝雷梁(9)支承在框架結構或臨時支撐(10)上。本發明施工工法包括:增建層上部預先架設貝雷梁模板支撐體系懸吊系統,下鋪設模板支架操作平臺。本發明不佔用施工場地,適用於鋼筋混凝土或型鋼組合結構的空中連廊、高大中庭及轉換層工程現澆混凝土施工,尤其適用於不與原結構發生受力關係的加建工程,顯現獨特優勢。
【專利說明】—種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及其施工工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築現澆工程的支撐結構和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種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及其施工工法。
【背景技術】
[0002]伴隨著國民經濟發展的日新月異,公路、橋梁也越來越變得四通發達;建築外型也各具特色,鋼筋混凝土結構或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空中連廊、室內高大中庭、轉換層以及造型別致的異性結構日趨增多。傳統的滿堂腳手架支撐體系、鋼管支撐貝雷梁支架支撐體系的缺點,如搭設工期長、構配件使用量大、對基礎承載力要求高、經濟性差,如搭設高度30m及以上等日益顯現,甚至不能使用。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建築施工支撐結構和施工方法,尤其提供一種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及其施工工法,解決了上述行業中傳統施工方法的弊端。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5]一種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包括單層或者多層貝雷梁組成的縱橫向受力桁架;在橫向貝雷梁的下弦杆上設有精軋螺紋鋼吊杆,所述吊杆穿過混凝土層結構底模懸掛垂直雙向承重工字鋼平臺;所述吊杆外可套PVC管;所述平臺上方設有常規鋼管腳手架模板支撐體系。通過調整所述吊杆的長度可以調整所述承重平臺的標高和平整度,從而形成懸吊模板支撐體系。
[0006]所述混凝土層結構底模支撐於所述承重平臺上方。
[0007]所述橫向貝雷梁按設計間距垂直布置於縱向鋼梁之上,利用自身容許應力承受澆築混凝土產生的施工荷載。所述縱向貝雷梁支承在現有框架結構或臨時支撐上,由現有框架結構或臨時支撐將荷載傳遞至基礎。
[0008]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的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9]在待施工樓層即增建層上部預先架設單層或者多層貝雷梁組成的縱橫向受力桁架;在橫向貝雷梁的下弦杆上設有精軋螺紋鋼吊杆,下部鋪設承重工字鋼操作平臺。
[0010]具體包括:預埋件、支撐安裝;貝雷梁組拼、吊裝;裝底模懸吊平臺;調整標高;模板支撐體系安裝;現澆混凝土結構施工及養護;拆除模板支架及懸吊系統;拆除貝雷梁支架。
[0011]所述步驟還包括:
[0012]所述預埋件及工字鋼支撐應按1:1放樣;
[0013]所述預埋件採用兩根工字鋼,上端高出樓板面,下部錨入框架結構以下;
[0014]所述預埋件頂端可焊接鋼板,作為縱向貝雷梁支撐的基座;
[0015]所述支撐使為雙工字鋼,與基座圍焊;
[0016]所述貝雷梁與支撐基座通過U型螺栓連接或焊接。
[0017]所述結構施工時預埋U型鋼筋吊鉤。
[0018]所述縱橫向貝雷梁組拼、吊裝通過銷栓和螺栓安裝,順暢吻合;
[0019]所述貝雷梁吊裝時,若所述單組時採用鋼管臨時固定,防止傾覆;每兩組採用水平撐和豎撐連成整體。
[0020]所述吊杆下端懸掛工字鋼,形成底模支撐體系的承重平臺。
[0021]搭設鋼管腳手架模板支撐體系安裝;
[0022]所述混凝土澆築沿外腳手架布設水平地泵管,所述地泵管端部加橡膠軟管,隨澆築混凝土隨拆卸泵管。
[0023]所述懸吊承重平臺安裝及模架支撐體系搭設完成合格後,進入下一道工序。
[0024]為控制混凝土結構澆築質量,在施工過程中對貝雷梁和其他主要結構構件進行變形監測,採用精密水準儀,在縱向貝雷梁支點部位和橫向貝雷梁跨中設置觀測點,觀測其在加載過程中的撓度變化。
[0025]所述監測周期,主要監測時間點順序如下:貝雷梁安裝完成,模板安裝完成,鋼筋綁紮完成,混凝土燒築1/2,混凝土燒築3/4,混凝土燒築完成。
[0026]所述監測監控過程中設置容許值和報警值,容許變形值為計算撓度,報警值為計算撓度的1.1倍值。
[0027]為消除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非彈性變形和檢測其彈性變形值,正確評價該體系的安全度,為梁板模板起拱提供依據,在體系搭設完成後宜對支架進行預壓。
[0028]本發明支撐體系及其工法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1.不影響原有主建築的施工進度,適時插入或平行施工高空連廊、高大中庭及轉化層等,不佔用工期關鍵線路。
[0030]2.施工幾乎不佔用場地,對於施工場地狹小,大型車輛和吊裝設備進出困難時,該技術顯現出獨特的優勢。
[0031]3.因貝雷梁結構簡單,運輸方便,架設快捷,載重量大,互換性好,適應性強的特點,可以利用現場現有塔吊進行吊裝。
[0032]4.貝雷梁只是現場拼裝,無需額外加工,可縮短工期10%?50%。
[0033]5.某種程度上解決了滿堂落地腳手架等模架體系不能使用的問題,比如不與原結構發生受力關係的已有建築加建工程。
[0034]6.費用低,比常規腳手架,工程造價降低20%?30%。
[0035]7.本發明支撐體系及其工法適用於鋼筋混凝土結構或型鋼組合結構的空中連廊、高大中庭及轉換層等房屋建築工程現澆混凝土施工,尤其適用於不與原結構發生受力關係的已有建築加建工程,包括適用於路橋、市政等工程中以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為主要受力杆件的橋梁、道路等現澆工程。
[0036]8.結合以上特點,本發明貝雷梁模板支撐體系克服了現有鋼結構模板支撐體系操作困難、工期長、造價高、材料浪費的缺點,具有操作簡便、工期短、造價相對較低、材料浪費少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38]圖1為本發明工藝流程圖
[0039]圖2-1為本發明預埋件、支撐安裝立面圖
[0040]圖2-2為本發明預埋件、支撐安裝側面圖
[0041]圖3為本發明貝雷支架底模承重平臺立面圖
[0042]圖4-1為本發明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示意圖一
[0043]圖4-2為本發明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示意圖二
[0044]圖中所示:1-貝雷梁,2-縱橫向受力桁架,3-橫向貝雷梁,4-下弦杆,5-精軋螺紋鋼吊杆,6-混凝土層結構底模,7-雙向工字鋼承重平臺,8-鋼管腳手架模板支撐體系,9-縱向貝雷梁,10-框架結構或臨時支撐,11-預埋件,12-支撐基座,13-框架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0045]如圖2-1至圖4-2所示的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是以單層或者多層貝雷梁I組成縱橫向受力桁架2,在橫向貝雷梁3下弦杆4上安裝精軋螺紋鋼吊杆5 ;所述吊杆套PVC管,穿過混凝土層結構底模6懸掛雙向工字鋼承重平臺7,所述平臺上方按常規支設鋼管腳手架模板支撐體系8,通過調整吊杆的長度可以調整所述承重平臺的標高和平整度,從而形成懸吊模板支撐體系。橫向貝雷梁3按設計間距垂直布置於縱向貝雷梁9之上,利用自身容許應力承受澆築混凝土產生的施工荷載。所述縱向貝雷梁支承在現有框架結構或臨時支撐10上,由其將荷載傳遞至基礎。
[0046]如圖1所示的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的工藝流程,具體包括以下步驟和操作要佔-
^ \\\.
[0047]一、施工準備
[0048]1.工法中所有使用材料,如貝雷梁、預埋件、工字鋼、腳手架材料支撐等合格。
[0049]2.埋件需要制孔的,制孔在所有焊縫焊接完畢通過檢驗後進行。
[0050]3.貝雷桁架梁進場後應在樓地面或地面進行預拼裝,預拼裝必須在自由狀態下完成,不得強行固定。預拼裝前必須根據施工圖坐標尺寸,搭設柱間組裝胎進行試裝。試裝時,螺栓要緊固到杆件密貼,連接螺栓數不得低於孔眼總數的50%,其他應插入螺栓杆。試裝留詳細檢查記錄鑑定合格後使用。貝雷架試裝時,所有的孔應能自由穿過螺栓杆。預拼裝檢查合格後,應對該組桁架打上鋼號,標註清楚,做排版記錄。
[0051]二、測量放樣
[0052]1.預埋件及工字鋼支撐按1:1放樣,放樣時注意和貝雷梁之間的連接關係;貝雷梁與框架結構13中豎向、水平向鋼筋關係,若發生衝突,提早制定方案,批准後實施。
[0053]2.測量器材和設備需在檢定有效期內,超出時應重新檢定。
[0054]3.縱橫向貝雷梁軸線位置、標高投測至現有結構上,偏差應符合《工程測量規範》和《北京市工程測量技術規程》最新標準相關條款。
[0055]三、預埋件、支撐安裝
[0056]所述縱向貝雷梁支架結構受力支點設置在框架結構13上,所述預埋件11採用兩根工字鋼,上端高出樓板面10mm以上,下部錨入框架結構13以下100mm以上,如圖2-1的預埋件、支撐平面圖,圖2-2的預埋件、支撐側面圖。
[0057]預埋件11頂端焊接鋼板,作為縱向貝雷梁支撐基座12。所述支撐使用雙工字鋼,與基座圍焊,二級及以上焊縫,焊縫高度不小於8_。所述貝雷梁與支撐基座依據實際是否埋置與混凝土中,可採用U型螺栓連接或焊接。
[0058]當高大中庭、轉換層、空中連廊等高空作業時,為方便承重平臺的拆除,需在結構施工時預埋U型鋼筋,間距按方案設計。
[0059]四、貝雷梁組拼、吊裝
[0060]所述貝雷梁運輸到現場後,在地面預拼,施工過程中可參照《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範》執行,嚴格按照鋼橋安裝的施工技術要求進行操作,過程中不得對標準貝雷架進行動火改造,銷栓和螺栓安裝時,順暢吻合,不強行用力敲擊,每三榀一組拼裝完成,經檢查連接片安裝、各緊固件牢固無誤後方可進行吊裝作業。採用汽車吊或塔吊起吊到支撐架上。
[0061]五、如圖3所示安裝底模懸吊平臺
[0062]所述縱橫向貝雷梁安裝完成後,在所述橫向貝雷梁下弦杆上安裝精軋螺紋鋼吊杆,所述吊杆下端懸掛縱橫向字鋼,間距依據方案設計,形成底模支撐體系的承重平臺。通過調整螺紋鋼的長度可以調整工字鋼的標高和平整度。
[0063]六、如圖4所示模板支撐體系安裝
[0064]所述底模支撐平臺安裝完成後,驗收。通過驗收後,在平臺上按方案設計進行鋼管腳手架模板支撐體系安裝。所述模板支撐體系搭設完成後,按常規程序驗收,如圖4-1、圖4-2所示模板支撐體系圖。
[0065]七、現澆混凝土結構施工及養護
[0066]1.為防止傾倒混凝土時,對模板面產生的荷載過大,混凝土澆築不宜採用泵送或布料機輸送,應沿外腳手架布設水平地泵管,地泵管不應與模板支撐體系連接,在地泵管端部加橡膠軟管,隨澆築混凝土隨拆卸泵管。
[0067]2.混凝土澆築及養護參見施工方案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範》相關條款。
[0068]3.為控制混凝土結構澆築質量,在施工過程中對貝雷梁和其他主要結構構件進行變形監測。
[0069]4.監測方法:採用精密水準儀,在縱向貝雷梁支點部位和橫向貝雷梁跨中設置觀測點,觀測其在加載過程中的撓度變化。
[0070]5.監測周期,主要監測時間點順序如下:貝雷梁安裝完成,模板安裝完成,鋼筋綁紮完成,混凝土燒築1/2,混凝土燒築3/4,混凝土燒築完成。
[0071]6.監測監控過程中設置容許值和報警值,容許變形值為計算撓度,報警值為計算撓度的1.1倍值,當施工過程中監測結果達到報警值,停止施工,分析原因並進行處理。
[0072]八、本層結構施工完成後,若還有下一層結構,按常規做法施工。
[0073]九、拆除模板支架及懸吊系統
[0074]經同條件試塊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後,經項目技術人員核算滿足下步需要時,填寫《混凝土拆模申請單》,批准後拆除模板支撐體系。
[0075]模板支撐體系拆除後,通過調節精軋螺紋鋼鬆動承重平臺。高空作業時,使用倒鏈逐步將承重平臺工字鋼轉運至周圍結構,通過倒運設備傳至地面,完成懸吊承重平臺的拆除。
[0076]十、拆除貝雷梁支架
[0077]鬆開鋼梁間連接構件,若支座處縱向貝雷梁部分埋置與框架結構中,則先將埋置部分切除,然後使用塔吊或汽車吊將貝雷梁吊運至地面。
[0078]本發明效益:
[0079]1.社會效益
[0080]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能較好的應用於鋼筋混凝土結構或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空中連廊、室內高大中庭、轉換層等部位施工,彌補了傳統滿堂腳手架支撐體系,如搭設工期長、構配件使用量大、對基礎承載力要求高、經濟性差,如搭設高度30m及以上、甚至不能使用等缺點,具有操作簡便、施工快捷、節約場地等優點。
[0081]2.經濟效益
[0082]因貝雷梁結構簡單,運輸方便,架設快捷,載重量大,互換性好,適應性強的特點,無傳統滿堂腳手架支撐體系的搭設工期長、構配件使用量大的缺點,且只承擔周轉材料租賃和少量人工費用,因此可縮短工期和大大降低成本。
【權利要求】
1.一種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其特徵是:包括單層或者多層貝雷梁 (I)組成的縱橫向受力桁架(2);在橫向貝雷梁(3)的下弦杆(4)上設有精軋螺紋鋼吊杆(5),所述吊杆穿過混凝土層結構底模(6)懸掛有雙向工字鋼承重平臺(7);所述承重平臺(7)上方設有鋼管腳手架模板支撐體系(8),形成懸吊模板支撐體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其特徵是:所述橫向貝雷梁(3)間距垂直布置於縱向貝雷梁(9)之上,所述縱向貝雷梁(9)支承在框架結構或臨時支撐(10)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其特徵是:所述混凝土層結構底模(6)支撐於所述承重平臺(7)上方。
4.根據權利要求1-3之一的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的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驟:在待施工樓層上部預先架設由單層或多層貝雷梁組成的縱橫向受力桁架(2),下部鋪設雙向工字鋼承重平臺(7); 具體包括:預埋件(U)、支撐(12)安裝;貝雷梁⑴組拼、吊裝;裝底模懸吊平臺(6);調整標高;鋼管腳手架模板支撐體系(8)安裝;現澆混凝土結構施工及養護;拆除模板支架及懸吊系統;拆除貝雷梁支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的施工工法,所述步驟還包括: 所述預埋件(11)及工字鋼支撐(12)按1:1放樣; 所述預埋件(11)採用工字鋼,上端高出樓板面,下部錨入框架結構(13)以下; 所述縱橫向貝雷梁(3)組拼、吊裝通過銷栓和螺栓安裝,順暢吻合;在所述橫向貝雷梁(3)的下弦杆(4)上安裝螺紋鋼吊杆(5),所述吊杆下端懸掛工字鋼,形成雙向工字鋼承重平臺⑵; 搭設鋼管腳手架模板支撐體系(8)。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的施工工法,所述預埋件(11)頂端焊接鋼板,作為縱向貝雷梁(9)支撐基座(12);所述縱向貝雷梁(9)與支撐基座通過螺栓連接或焊接。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的施工工法,所述貝雷梁吊裝時,若所述單組時採用鋼管臨時固定,防止傾覆;每兩組採用水平撐和豎撐連成整體。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的施工工法,所述步驟還包括:在施工過程中,採用精密水準儀對貝雷梁和其他主要結構構件進行變形監測,在縱向貝雷梁支點部位和橫向貝雷梁跨中設置觀測點,觀測其在加載過程中的撓度變化。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的施工工法,所述監測周期,主要監測時間點順序如下:貝雷梁安裝完成;模板安裝完成;鋼筋綁紮完成;混凝土澆築1/2 ;混凝土燒築3/4 ;混凝土燒築完成; 所述監測監控過程中設置容許值和報警值,容許變形值為計算撓度,報警值為計算撓度的1.1倍值。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貝雷梁懸吊模板支撐體系的施工工法,所述步驟還包括:在所述體系搭設完成後對支架進行預壓。
【文檔編號】E04G13/06GK104141383SQ201410337666
【公開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6日
【發明者】王連明, 李建民, 蘭春輝, 甄玉臣 申請人:北京萬興建築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