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擠壓式水果冰淇淋的製造方法
2023-04-23 05:15:56 1
螺杆擠壓式水果冰淇淋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螺杆擠壓式水果冰淇淋機。目前的水果冰淇淋機,一般通過鋒利的刀片對水果進行加工切碎,極易破壞水果的營養成分且水果冰淇淋機清洗起來非常不方便;由於採用鋒利的刀片,還容易刮傷清費者的手。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在於,所述擠壓粉碎機構包括粗研螺杆、擠壓筒和精研螺杆;導出機構包括擋蓋和套在精研螺杆外的精磨筒;所述的擋蓋通過螺紋與擠壓筒橫向下部的端部連接,並將精磨筒的內端部定位在擠壓筒與擋蓋之間。本實用新型採用螺旋擠壓的方式,研磨效果更佳;因沒有利口利角,清洗起來非常方便快捷,又不會刮傷使用者。
【專利說明】螺杆擠壓式水果冰淇淋機【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設備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螺杆擠壓式水果冰淇淋機。【背景技術】
[0002]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自己動手用新鮮水果、蔬菜製作純天然的果蔬飲品、果泥、水果冰淇淋等。目前的水果冰淇淋機,一般通過鋒利的刀片對水果進行加工切碎,極易破壞水果的營養成分且水果冰淇淋機清洗起來非常不方便;由於採用鋒利的刀片,還容易刮傷清費者的手。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極易清洗且不破壞營養成分的螺杆擠壓式水果冰淇淋機。
[0004]為此,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螺杆擠壓式水果冰淇淋機,包括裝有電機的機座、擠壓粉碎機構及導出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擠壓粉碎機構包括粗研螺杆、擠壓筒和精研螺杆;導出機構包括擋蓋和套在精研螺杆外的精磨筒;
[0005]所述粗研螺杆,包括一定位與傳動轉軸,其位於所述粗研螺杆的前端;至少一條螺旋狀的第一凸筋,其在所述粗研螺杆的外表面上形成;以及與電機輸出軸配合使用的離合器,其位於所述粗研螺杆的後端,用於帶動粗研螺杆轉動;
[0006]所述擠壓筒,包括進料口,其位於擠壓筒的豎向上部;多條螺旋狀的第二凸筋,其在所述擠壓筒的橫向下部內壁上形成,擠壓筒的橫向下部用於容納粗研螺杆;
[0007]所述精研螺杆,包括一開在精研螺杆後端部的凹槽,其用於連接定位與傳動轉軸,由粗研螺杆帶動精研螺杆轉動;至少一條螺旋狀的第三凸筋,其在所述精研螺杆的外表面上形成;
[0008]所述精磨筒,包括開口朝下的出料口,其位於精磨筒的前端;多條錐狀的第四凸筋,其在所述精磨筒的內筒壁上形成,呈周向分布;
[0009]所述的擋蓋通過螺紋與擠壓筒橫向下部的端部連接,並將精磨筒的內端部定位在擠壓筒與擋蓋之間。
[0010]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完善和補充,本實用新型採取以下技術措施:
[0011]所述擠壓筒的橫向下部內壁上的第二凸筋與粗研螺杆上的第一凸筋的間隙值為l-2cm,使經粗研螺杆加工後的食材顆粒大小控制在l-2cm。
[0012]所述精研螺杆的螺距小於粗研螺杆的螺距,通過粗研螺杆進行粗研加工,通過精研螺杆進行精研加工。
[0013]所述粗研螺杆的螺距由後往前逐漸變小,因越往前的加工區域要求其加工得到的食材顆粒越小、越細,符合加工時的實際情況。
[0014]所述精研螺杆的螺距由後往前逐漸變小,因越往前的加工區域要求其加工得到的食材顆粒越小、越細,符合加工時的實際情況。[0015]所述精研螺杆的頭部形成多條弧形凸筋,進一步提高經精研螺杆加工後的食材顆粒細度。
[0016]所述的定位與傳動轉軸上有一定位塊,所述凹槽的形狀與定位與傳動轉軸的外形匹配,實現粗研螺杆與精研螺杆的聯動。
[0017]靠近離合器的粗研螺杆上形成一對其軸向進行定位的定位部,其與離合器之間有一套在粗研螺杆上的限位套,通過限位套對粗研螺杆的轉動進行有效限位。
[0018]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採用螺旋擠壓的方式,通過所述粗研螺杆和精研螺杆設置不同的加工功能段,在不同的位置均能最大效率的擠壓研磨,研磨效果更佳,從而使口感更細膩而又能100%保留營養成分;因沒有利口利角,清洗起來非常方便快捷,又不會刮傷使用者,從而提升了產品的使用滿意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機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
[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分解圖。
[0022]圖4-7為本實用新型擠壓筒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8為本實用新型粗研螺杆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9-10為本實用新型精研螺杆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11-14為本實用新型精磨筒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中,1-擠壓筒,2-粗研螺杆,3-精研螺杆,4-精磨筒,5-擋蓋,6_限位套,7_離合器,8-定位與傳動轉軸,9-定位部,10-裝有電機的機座,11-第一凸筋,12-第二凸筋,13-第三凸筋,14-第四凸筋,15-定位塊,16-弧形凸筋。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8]如圖所示的螺杆擠壓式水果冰淇淋機,其由裝有電機的機座10、擠壓粉碎機構及導出機構組成,所述擠壓粉碎機構由粗研螺杆2、擠壓筒I和精研螺杆3組成,導出機構由擋蓋5和套在精研螺杆外的精磨筒4組成。
[0029]所述粗研螺杆2包括:定位與傳動轉軸8,其位於所述粗研螺杆的前端;一條螺旋狀的第一凸筋11,其在所述粗研螺杆的外表面上形成;以及與電機輸出軸配合使用的離合器7,其位於所述粗研螺杆的後端,用於帶動粗研螺杆轉動。靠近離合器的粗研螺杆上形成對其軸向進行定位的定位部9,其與離合器7之間設有套在粗研螺杆上的限位套6。
[0030]所述擠壓筒I包括:進料口,其位於擠壓筒的豎向上部;多條螺旋狀的第二凸筋12,其在所述擠壓筒的橫向下部內壁上形成,擠壓筒的橫向下部用於容納粗研螺杆。
[0031]所述精研螺杆3包括:開在精研螺杆後端部的凹槽,其用於連接定位與傳動轉軸,由粗研螺杆帶動精研螺杆轉動;一條螺旋狀的第三凸筋13,其在所述精研螺杆的外表面上形成。定位與傳動轉軸8上有定位塊15,所述凹槽的形狀與定位與傳動轉軸的外形匹配。
[0032]所述精磨筒4包括:開口朝下的出料口,其位於精磨筒的前端;多條錐狀的第四凸筋14,其在所述精磨筒的內筒壁上形成,呈周向分布。精研螺杆3的頭部形成多條弧形凸筋16。
[0033]所述的擋蓋5通過螺紋與擠壓筒I橫向下部的端部連接,並將精磨筒4的內端部定位在擠壓筒I與擋蓋5之間。
[0034]擠壓筒I的橫向下部內壁上的第二凸筋12與粗研螺杆上的第一凸筋11的間隙值為l-2cm。所述精研螺杆3的螺距小於粗研螺杆2的螺距,粗研螺杆2和精研螺杆3的螺距均由後往前逐漸變小。
[003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在將食料通過擠壓筒上方的進料口放入時,食料落進粗研螺杆和擠壓筒構成的空間中,被粗研螺杆上的第一凸筋同擠壓筒內的第二凸筋進行擠壓並往前推進,當擠壓推進至精研螺杆處時,又通過精研螺杆上的第三凸筋與精磨筒上的第四凸筋進一步研磨並向前推進,最後通過出口排出。這樣,經過粗研和精研兩道研磨,使食物研磨得更徹底,口感更細膩。
[0036]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螺杆擠壓式水果冰淇淋機,包括裝有電機的機座(10)、擠壓粉碎機構及導出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擠壓粉碎機構包括粗研螺杆(2)、擠壓筒(I)和精研螺杆(3);導出機構包括擋蓋(5)和套在精研螺杆外的精磨筒(4); 所述粗研螺杆(2),包括一定位與傳動轉軸(8),其位於所述粗研螺杆的前端;至少一條螺旋狀的第一凸筋(11),其在所述粗研螺杆的外表面上形成;以及與電機輸出軸配合使用的離合器(7),其位於所述粗研螺杆的後端,用於帶動粗研螺杆轉動; 所述擠壓筒(1),包括進料口,其位於擠壓筒的豎向上部;多條螺旋狀的第二凸筋(12),其在所述擠壓筒的橫向下部內壁上形成,擠壓筒的橫向下部用於容納粗研螺杆; 所述精研螺杆(3),包括一開在精研螺杆後端部的凹槽,其用於連接定位與傳動轉軸,由粗研螺杆帶動精研螺杆轉動;至少一條螺旋狀的第三凸筋(13),其在所述精研螺杆的外表面上形成; 所述精磨筒(4),包括開口朝下的出料口,其位於精磨筒的前端;多條錐狀的第四凸筋(14),其在所述精磨筒的內筒壁上形成,呈周向分布; 所述的擋蓋(5)通過螺紋與擠壓筒(I)橫向下部的端部連接,並將精磨筒(4)的內端部定位在擠壓筒(I)與擋蓋(5)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擠壓式水果冰淇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擠壓筒(I)的橫向下部內壁上的第二凸筋(12)與粗研螺杆上的第一凸筋(11)的間隙值為l-2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擠壓式水果冰淇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精研螺杆(3)的螺距小於粗研螺杆(2)的螺距。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擠壓式水果冰淇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粗研螺杆(2)的螺距由後往前逐漸變小。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擠壓式水果冰淇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精研螺杆(3)的螺距由後往前逐漸變小。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擠壓式水果冰淇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精研螺杆(3)的頭部形成多條弧形凸筋(16)。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螺杆擠壓式水果冰淇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定位與傳動轉軸(8)上有一定位塊(15),所述凹槽的形狀與定位與傳動轉軸的外形匹配。
8.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螺杆擠壓式水果冰淇淋機,其特徵在於,靠近離合器的粗研螺杆上形成一對其軸向進行定位的定位部(9),其與離合器(7)之間有一套在粗研螺杆上的限位套(6)。
【文檔編號】A47J19/02GK203676819SQ201420049035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5日
【發明者】陳合林 申請人:浙江愛仕達生活電器有限公司, 浙江愛仕達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