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導電對接接頭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6:46:51 1
專利名稱:一種導電對接接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導電對接接頭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裝、拆卸方便,更換快捷方便的導電對接接頭。
背景技術:
[0002]電氣、電子行業中導電對接接頭一般包含帶線的公接頭和帶線的母接頭。常見的 導電對接接頭在使用中,將公接頭插入母接頭中,同時使公接頭上的導電體與母接頭上的 導電體導通;這種結構的導電對接接頭,如果長時間公接頭插入母接頭中,容易造成公接頭 拔不出來,有時甚至會將母接頭從固定物上拔出,造成設備損壞;為此迫切需要開發一種安 裝、拆卸方便,更換快捷方便的導電對接接頭。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安裝、拆卸方便,更換快 捷方便的導電對接接頭。[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導電對接接頭,包含座體、 接頭;所述座體,包含下座體、第一導電體、上座體、導入口 ;所述第一導電體設置在上座體 上;所述上座體的中部設置有空腔;所述導入口有2個或多個,成對地設置在所述空腔的圓 周壁上;所述下座體設置在上座體的下表面;所述接頭,包含殼體、第二導電體、接頭蓋、插 入部;所述第二導電體設置在殼體上;所述插入部呈圓柱狀,設置在殼體的下表面的中部; 所述插入部的外圓周上成對的設置有一對凸起;所述凸起繞插入部的旋轉半徑逐漸增大; 所述接頭蓋設置在殼體的上表面;當接頭插入座體時,所述插入部插入空腔,旋轉接頭,使 凸起進入導入口 ;當凸起完全進入導入口時,第一導電體與第二導電體電導通。[0005]優選的,所述導入口為一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弧度與空腔的弧度大致一致;所述 弧形槽的深度沿順時針方向逐漸增大。[0006]優選的,所述第一導電體絕緣固定在上座體上;所述第二導電體絕緣固定在殼體 上。[0007]優選的,所述導入口的上端部設置有傾斜部,以方便凸起進入。[0008]由於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0009]本實用新型方案所述的導電對接接頭使用時,先將接頭插入座體,然後順時針旋 轉接頭,依靠凸起與導入口的相互擠壓使接頭固定在座體上的同時,也使第一導電體與第 二導電體電導通;逆時針方向旋轉接頭,即可將接頭從座體上拔出;本實用想新型方案安 裝、拆卸方便,更換快捷方便,可達到省時、省力、省工效果。
[0010]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0011]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導電對接接頭的剖視圖;[0012]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導電對接接頭的座體的立體圖;[0013]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導電對接接頭的座體的主視圖[0014]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導電對接接頭的座體的剖視圖[0015]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導電對接接頭的接頭的立體圖[0016]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導電對接接頭的接頭的主視圖[0017]附圖7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導電對接接頭的接頭的剖視圖[0018]其中:10、座體;11、下座體;12、第一導電體;13、上座體;14、空腔;15、導入口 ; 16、傾斜部;20、接頭;21、殼體;22、第二導電體;23、接頭蓋;24、插入部;25、凸起。[0019]具體實施方式
[0020]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0021]附圖1-7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導電對接接頭,包含座體10、接頭20 ;所述座體 10,包含下座體11、第一導電體12、上座體13、導入口 15 ;所述第一導電體12絕緣固定在上 座體13上;所述上座體13的中部設置有空腔14 ;所述導入口 15有2個或多個,成對地設 置在所述空腔14的圓周壁上;所述導入口 14為一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弧度與空腔14的 弧度大致一致;所述弧形槽的深度沿順時針方向逐漸增大;所述導入口 15的上端部設置有 傾斜部16以形成導入角,以方便凸起25進入;所述下座體11設置在上座體13的下表面; 所述接頭20,包含殼體21、第二導電體22、接頭蓋23、插入部24 ;所述第二導電體22絕緣 固定在殼體21上;所述插入部24呈圓柱狀,設置在殼體21的下表面的中部;所述插入部 24的外圓周上成對的設置有一對凸起25 ;所述凸起25繞插入部24的旋轉半徑逐漸增大; 所述接頭蓋23設置在殼體21的上表面;當接頭20插入座體10時,所述插入部24插入空 腔14,旋轉接頭20,使凸起25進入導入口 15 ;當凸起25完全進入導入口 15時,第一導電 體12與第二導電體22電導通。所述第一導電體12可以為I個或2個或多個;所述第二導 電體22的個數與第一導電體12對應設置。本實施例中第一導電體12與第二導電體22都 是5個。[0022]本實用新型方案所述的導電對接接頭使用時,先將接頭插入座體,然後順時針旋 轉接頭,依靠凸起與導入口的相互擠壓使接頭固定在座體上的同時,也使第一導電體與第 二導電體電導通;逆時針方向旋轉接頭,即可將接頭從座體上拔出;本實用想新型方案安 裝、拆卸方便,更換快捷方便,可達到省時、省力、省工效果。[0023]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應用範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不構成任何限 制。凡採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範圍之 內。
權利要求1.一種導電對接接頭,包含座體、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座體,包含下座體、第一導 電體、上座體、導入口 ;所述第一導電體設置在上座體上;所述上座體的中部設置有空腔; 所述導入口有2個或多個,成對地設置在所述空腔的圓周壁上;所述下座體設置在上座體 的下表面;所述接頭,包含殼體、第二導電體、接頭蓋、插入部;所述第二導電體設置在殼體 上;所述插入部呈圓柱狀,設置在殼體的下表面的中部;所述插入部的外圓周上成對的設 置有一對凸起;所述凸起繞插入部的旋轉半徑逐漸增大;所述接頭蓋設置在殼體的上表 面;當接頭插入座體時,所述插入部插入空腔,旋轉接頭,使凸起進入導入口 ;當凸起完全 進入導入口時,第一導電體與第二導電體電導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電對接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入口為一弧形槽,所述弧 形槽的弧度與空腔的弧度大致一致;所述弧形槽的深度沿順時針方向逐漸增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電對接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導電體絕緣固定在上 座體上;所述第二導電體絕緣固定在殼體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導電對接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入口的上端部 設置有傾斜部,以方便凸起進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導電對接接頭,包含座體、接頭;所述座體,包含下座體、第一導電體、上座體、導入口;所述第一導電體設置在上座體上;所述上座體的中部設置有空腔;所述導入口有2個或多個,成對地設置在所述空腔的圓周壁上;所述下座體設置在上座體的下表面;所述接頭,包含殼體、第二導電體、接頭蓋、插入部;所述第二導電體設置在殼體上;所述插入部呈圓柱狀,設置在殼體的下表面的中部;所述插入部的外圓周上成對的設置有一對凸起;所述凸起繞插入部的旋轉半徑逐漸增大;所述接頭蓋設置在殼體的上表面;當接頭插入座體時,所述插入部插入空腔,旋轉接頭,使凸起進入導入口,同時第一導電體與第二導電體電導通;本實用新型方案安裝、拆卸方便,更換快捷方便。
文檔編號H01R13/502GK203166257SQ201320014819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1日
發明者孫道明, 許勇 申請人:蘇州立瓷電子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