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應用於文件夾的夾體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7:49:36 1
專利名稱:一種應用於文件夾的夾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夾具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一種應用於文件夾的夾體。
背景技術:
文件夾廣泛用於辦公和學習中,在工作中經常使用到,如專利號為 2007200525^.9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名稱為文件夾,該文件夾的夾體在開夾時,需要用人力開夾和保持開夾的狀態,合夾時,一般也會需要人力輔助緩慢的合夾以免夾手;為了增大夾體對文件的夾持力,固定在夾體的轉軸上的扭簧的扭轉力較大,因此在保持其開夾狀態時,只能一隻手把持夾體,另一隻手用於放置整理文件,經常造成文件放置不整齊;合夾時,如果突然放開把持夾體的手,夾體的鉤架突然迴轉,會造成另一隻手受到鉤架的撞擊和夾持而受傷。該文件夾的夾體在開夾時需要人力維持,給整理文件造成不便;合夾時,有造成人手受傷的風險。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應用於文件夾的夾體,該夾體開夾時,無需人手維持;夾體在合夾時,無需用人手去扳動鉤體,避免人手被夾而受傷的風險。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應用於文件夾的夾體,其包括底板、鉤架和扭簧,底板的前端向上延伸並捲曲形成彎曲部,彎曲部圍設形成一個槽道,所述鉤架的前端的兩側的轉軸分別位於槽道內的兩端,所述扭簧分別套接在鉤架的前端的兩側的轉軸上,扭簧的一端固定於轉軸,扭簧的另一端固定於底板;其特徵在於所述轉軸的端部向上彎折形成卡位部,所述彎曲部的前側開有與所述的卡位部相配合的且用於開夾的卡孔,當鉤架隨著轉軸轉動向上翻轉直到轉軸的卡位部旋轉到卡孔處時,卡位部的頂端伸出卡孔且卡位部與卡孔卡接;所述彎曲部的上方活動連接一個用於合夾的且可沿著彎曲部的表面滑動的滑動塊。作為優選,所述彎曲部的上端開有通孔,通孔內設有連接柱,連接柱的上端與滑動塊固定連接,連接柱的中部與通孔間隙配合。作為優選,所述滑動塊設有與連接柱的上端相配合的連接孔,連接柱的上端固定於連接孔。作為優選,所述滑動塊與連接柱一體成型。作為優選,所述連接柱的下端設有限位塊。作為優選,所述連接柱呈倒T字型。作為優選,所述滑動塊的前端向下延伸出與轉軸的卡位部相配合的壓腳,壓腳位於卡孔上方作為優選,所述滑動塊的前端面向前延伸出便於人手按壓的壓塊。作為優選,滑動塊的下端面設有與弧形板相配合的凹槽。[0014]作為優選,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向外伸出引腳,引腳與底板的下端面或彎曲部內側面相抵。作為優選,底板的中部向上凸起,所述扭簧的引腳抵靠在底板的下端面。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前端、上方等,均以附圖1水平放置時為參考。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一種應用於文件夾的夾體,其包括底板、鉤架和扭簧, 底板的前端向上延伸並捲曲形成彎曲部,彎曲部圍設形成一個槽道,所述鉤架的前端的兩側的轉軸分別位於槽道內的兩端,所述扭簧分別套接在鉤架的前端的兩側的轉軸上,扭簧的一端固定於轉軸,扭簧的另一端固定於底板;其特徵在於所述轉軸的端部向上彎折形成卡位部,所述彎曲部的前側開有與所述的卡位部相配合的且用於開夾的卡孔,當鉤架隨著轉軸轉動向上翻轉直到轉軸的卡位部旋轉到卡孔處時,卡位部的頂端伸出卡孔且卡位部與卡孔卡接;所述彎曲部的上方活動連接一個用於合夾的且可沿著彎曲部的表面滑動的滑動塊。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鉤架的轉軸上設計卡位部,以及在彎曲部上設計相應的卡孔,使得鉤架的開夾和合夾兩個過程分別獨立,鉤架開夾後,卡位部卡在卡孔處,鉤架不會在扭簧的扭轉力下迴轉;同時又在卡位部的上方設有滑動塊,滑動塊的壓腳正對著卡位部,在需要合夾時,只需要將滑動塊的壓腳向下壓,壓腳將卡位部壓入卡孔內,鉤架便在扭簧的扭轉力的作用下反向旋轉至合夾。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全實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鉤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底板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滑動塊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柱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扭簧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處於合夾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處於開夾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圖8去掉滑動塊後的另一種視角示意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滑動塊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為1——底板11——安裝孔12——彎曲部121——卡孔122——通孔123——弧形板124-平板2——鉤架21——轉軸211——卡位部3——滑動塊31——連接孔32——壓塊33——壓腳34——凹槽4——連接柱41——限位塊5——扭簧51——引腳。
具體實施方式
[0037]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見圖1至10,一種應用於文件夾的夾體,其包括底板1、鉤架2和扭簧5,底板1的前端向上延伸並捲曲形成彎曲部12,彎曲部12圍設形成一個槽道,所述鉤架2的前端的兩側的轉軸21分別位於槽道內的兩端,所述扭簧5分別套接在鉤架2的前端的兩側的轉軸21 上,扭簧5的一端固定於轉軸21,扭簧5的另一端固定於底板1或彎曲部12 ;其特徵在於 所述轉軸21的端部向上彎折形成卡位部211,所述彎曲部12的前側開有與所述的卡位部 211相配合的且用於開夾的卡孔121,當鉤架2隨著轉軸21轉動向上翻轉直到轉軸21的卡位部211旋轉到卡孔121處時,卡位部211的頂端伸出卡孔121且卡位部211與卡孔121 卡接;所述彎曲部12的上方活動連接一個用於合夾的且可沿著彎曲部12的表面滑動的滑動塊3。該夾體使用時,將鉤架2的前端相對底板1拉升,鉤架2前端的轉軸21在槽道內正向旋轉,與轉軸21固定連接的扭簧5發生扭轉,當轉軸21的卡位部211移入到卡孔121 處時,轉軸21的卡位部211的頂端伸出卡孔121並阻止鉤架2旋轉,此時為開夾狀態;夾體處於開夾狀態時,無需人力控制,可以將人手解放出來進行文件整理,方便將夾體內的文件整理整齊。整理好文件後,將滑動塊3的前端向下壓,由於滑動塊3與弧形板123活動連接, 滑動塊3的下底面貼著彎曲部12的上端面並向前滑動一段距離,滑動塊3的底面的前端將兩側的轉軸21的卡位部211的前端壓入卡孔121內,轉軸21在扭簧5的扭轉力的作用下, 反向旋轉;轉軸21帶動鉤架2向下翻轉直到夾體處於合夾的狀態。此過程,無需用人手輔助將鉤架2放下,同時也避免了夾手,操作方便安全。其中,所述彎曲部12的上端開有通孔122,通孔122內設有連接柱4,連接柱4的上端與滑動塊3固定連接,連接柱4的中部與通孔122間隙配合(參見附圖3、9)。滑動塊3通過連接柱4滑動連接在彎曲部12的上方,由於連接柱4的中部與通孔 122間隙配合,連接柱4可以在通孔122內前後轉動,進而使得滑動塊3可以沿著彎曲部12 的上端面前後滑動,從而實現滑動塊3推動轉軸21的卡位部211進入卡孔121內的動作。進一步地,所述滑動塊3設有與連接柱4的上端相配合的連接孔31,連接柱4的上端固定於連接孔31 (參見附圖4)。更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柱4的下端設有限位塊41 (參見附圖5)。連接柱4的下端設有限位塊41後,連接柱4下端的尺寸大於弧形板123的通孔 122的尺寸,連接柱4的下端被卡在槽道內,防止連接柱4脫落弧形板123。作為本實施例的一種變形,所述滑動塊3與連接柱4 一體成型(參見附圖10)。即滑動塊3的底面向下延伸出連接柱4,滑動塊3與連接柱4 一體成型使得夾體的零件減少, 降低成本;同時在使用過程中,可以避免滑動塊3與連接柱4之間的連接鬆動。作為本實施例的另一種變形,所述滑動塊3的下端設有卡塊,彎曲部12設有與卡塊配合且用於卡塊移動的槽孔;滑動塊3的下端的卡塊卡在槽孔內,滑動塊3沿著槽道並貼著彎曲部12的上端面滑動,進而可以實現向下壓卡位部211 ;卡塊可以呈倒T型、L型等。再更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柱呈倒T字型。連接柱4為T字型塑膠杆,T字型塑膠杆的尾端分別穿過滑動塊3和弧形板123上的通孔122後加熱變形,從而將滑動塊3鉚接在弧形板123上。
5[0050]作為本實施例的一種變形,連接柱可以呈L型等。其中,所述滑動塊3的前端向下延伸出與轉軸21的卡位部211相配合的壓腳33, 壓腳33位於卡孔121上方,所述滑動塊3的前端面向前延伸出便於人手按壓的壓塊32。在滑動塊3的前端設置壓腳33,壓腳33位於卡孔121上方,即在開夾狀態時,壓腳 33位於卡位部211的上方,只需要壓腳33稍微向下壓卡位部211就可以將卡位部211壓入卡孔121,無需滑動塊3移動較長距離,則在設計連接柱4與彎曲部12的通孔122配合時,彎曲部12的通孔122的尺寸可以設計的相對小點,方便滑動塊3將卡位部211壓入卡孔121內。在滑動塊3的前端面設計一個前凸的壓塊32,當夾體處於開夾狀態時,只需用人手向下按壓塊32,滑動塊3便伴隨連接柱4向前旋轉一定範圍。設計壓塊32方便於人手按壓,同時,人手的按壓處距連接柱4的距離變長,人手按壓時可以省力,可適於小孩使用。進一步地,本實施例中,所述彎曲部12由弧形板和平板組成;平板的下端面與底板1的底面齊平,彎曲部12也可以是橫截面呈開環形的管體,進一步地,所述弧形板123設有至少兩個用於安裝滑動塊3的通孔122,所述滑動塊3與弧形板123至少通過兩個連接柱4活動連接。本實施例中弧形板123設置了兩個用於安裝滑動塊3的通孔122,滑動塊3與弧形板123通過兩個連接柱4活動連接。滑動塊3通過兩個以上的連接柱4與弧形板123活動連接,防止一個連接柱4固定滑動塊3時,滑動塊3可以繞連接柱4旋轉,使得滑動塊3的壓腳33偏離位置而不能起到將轉軸21的卡位部211壓入卡孔121內的作用。作為優選,所述扭簧5的另一端向外伸出引腳51,引腳51與底板1的下端面或彎曲部12內側面相抵(參見附圖6、8)。在扭簧5的另一端設置引腳51,引腳51依靠扭簧5的扭轉力抵靠在底板1的下端面或彎曲部12的內側面,由於扭轉力較大,從而方便的將扭簧5的另一端固定,無需依靠外部的固定零件或裝置。進一步地,所述底板1的兩端分別設有安裝孔11 (參見附圖3)。通過安裝孔11,夾體可以固定在文件夾上。進一步地,所述底板1的中部向上凸起,所述扭簧5的引腳51抵靠在底板1的下端面。底板1可由衝壓成型形成底板1的中部向上凸起,底板1的中部與底板1的左側邊、右側邊以及後側邊形成一個空間,該空間可以容納扭簧5的引腳51以及底板1上衝壓成型的安裝孔11,防止扭簧5的引腳51凸出於底板1的側邊的下端面,底板1的左側邊、右側邊、後側邊以及彎曲部12的平板124的下端面均在同一平面上,夾體可以平穩的固定在文件夾上。進一步地,所述滑動塊3的下端面設有與弧形板123相配合的凹槽34。設置凹槽34,滑動塊3的下端面可以貼合在弧形板123的上端面,增加接觸面積, 有利於滑動塊3穩定的滑動連接在弧形板123上。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應用於文件夾的夾體,其包括底板、鉤架和扭簧,底板的前端向上延伸並捲曲形成彎曲部,彎曲部圍設形成一個槽道,所述鉤架的前端的兩側的轉軸分別位於槽道內的兩端,所述扭簧分別套接在鉤架的前端的兩側的轉軸上,扭簧的一端固定於轉軸,扭簧的另一端固定於底板;其特徵在於所述轉軸的端部向上彎折形成卡位部,所述彎曲部的前側開有與所述的卡位部相配合的且用於開夾的卡孔,當鉤架隨著轉軸轉動向上翻轉直到轉軸的卡位部旋轉到卡孔處時,卡位部的頂端伸出卡孔且卡位部與卡孔卡接;所述彎曲部的上方活動連接一個用於合夾的且可沿著彎曲部的表面滑動的滑動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於文件夾的夾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彎曲部的上端開有通孔,通孔內設有連接柱,連接柱的上端與滑動塊固定連接,連接柱的中部與通孔間隙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應用於文件夾的夾體,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動塊設有與連接柱的上端相配合的連接孔,連接柱的上端固定於連接孔。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應用於文件夾的夾體,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動塊與連接柱一體成型。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種應用於文件夾的夾體,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柱的下端設有限位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應用於文件夾的夾體,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柱呈倒T字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於文件夾的夾體,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動塊的前端向下延伸出與轉軸的卡位部相配合的壓腳,壓腳位於卡孔上方。
8.根據權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種應用於文件夾的夾體,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動塊的前端面向前延伸出便於人手按壓的壓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應用於文件夾的夾體,其特徵在於滑動塊的下端面設有與弧形板相配合的凹槽。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於文件夾的夾體,其特徵在於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向外伸出引腳,引腳與底板的下端面或彎曲部內側面相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於文件夾的夾體,其包括底板、鉤架和扭簧,底板的前端向上延伸並捲曲形成彎曲部,彎曲部圍設形成一個槽道,所述鉤架的前端的兩側的轉軸分別位於槽道內的兩端,所述扭簧分別套接在鉤架的前端的兩側的轉軸上,扭簧的一端固定於轉軸,扭簧的另一端固定於底板;其特徵在於所述轉軸的端部向上彎折形成卡位部,所述彎曲部的前側開有與所述的卡位部相配合的且用於開夾的卡孔,當鉤架隨著轉軸轉動向上翻轉直到轉軸的卡位部旋轉到卡孔處時,卡位部的頂端伸出卡孔且卡位部與卡孔卡接;所述彎曲部的上方活動連接一個用於合夾的且可沿著彎曲部的表面轉動的滑動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且開夾合夾操作方便,安全實用。
文檔編號B42F9/00GK202242449SQ20112031734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9日
發明者梁明福 申請人:梁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