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粉末分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2 23:09:51 1
專利名稱:一種粉末分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對粉末粒度進行分選,特別是進行初級分選的裝置,這種裝置特別適於用對機械粉碎獲取的超細粉、亞微米級粉末或者是納米級粉末進行初級分選。本發明的裝置可以用於與湍流粉碎裝置或氣流粉碎裝置相配套,在其上端的出料口處可與負壓引風裝置相連。本發明的裝置中包括有倒置的錐臺形的殼體和與倒置錐臺形殼體相聯的正置錐臺形的殼體,位於倒置殼體下端進料口和聯接法蘭,位於倒置錐臺形殼體內的且設於進料口外的隔板,開設於殼體底錐臺側壁上且位於前述隔板上部的回料管口,以及位於正置錐臺形殼體上的出料口和聯接法蘭。
現有的粉末分料裝置其進料口是設於隔板的中心位置,而且進料口為一圓形截面的管狀構件。當粉末在現有裝置下部的進料口外的正壓作用下(一般這種正壓是通過湍流粉碎裝置或氣流粉碎裝置工作時獲得)經進料口進入分料裝置的殼體的內腔,進入裝置後顆粒較大的粉末粒子在其重力和動能的綜合作用下逐漸減速,最終從裝置的上部落下,並經位於裝置殼體隔板上部的回料管重新回到粉碎裝置中繼續進行破碎,而顆粒較小的粉末粒子則從裝置上部端的出料口排出。
現有技術中經分選的粉末顆粒直接進入到裝置中,由於粉末顆粒大的部分動能相對較大,因此粒度較大的顆粒更容易直接從出料口排出,從而造成物料篩分效率低,所分選出的物料粒度極不均勻的不足。根據實際檢測表明,一般由現有技術的分選裝置分選後的粉末,大顆粒約佔到粉末總量的60%以上,這給後面的分選作業帶來很大的困難,同時也給粉末的重新粉碎帶來困難。另外,從裝置上部落下的大顆粒粉末會在回料管外堆集,並難於重新進入粉碎裝置內,進而從另一方面影響裝置的效率。
本發明是提供一種可以克服現有技術不足,能有較高的篩分效率,所分選出的物料粒度較均勻,且不會產生分選出的粉末粒子在回料口處聚集的粉末分料裝置。
本發明是在進料口內壁上設置有傾斜的導流板,使進入分料裝置的殼體內腔中的粉末粒子在導流板的作用下向外旋轉,形成渦流,使進入內腔的粉末粒子運動距離變長,能更為充分地使粒度較大的顆粒減速發生沉降,而且粒度較大的粉末粒子還會在離心力作用下被拋到外側,與殼體的內壁產生碰撞,使其更容易落下進入回料管。
本發明的進料口外的隔板可以是兩對稱布置具有兩維斜度的斜置隔板,隔板位於回料管口位置為最低,其隔板外緣與回料管口相切,隔板在其最低位置的正交位置為最高位置,且位於底錐臺高度的三分之二處。
在本發明中,在正置錐臺形殼體內位於錐臺高度的三分之一處設置有內頂板,內頂板與頂錐臺內壁間有間隙,在內頂板上設有正置錐形體。
本發明的實施例中進料口直徑與進料口內所設置的導流板寬度之比為3~5,而接於兩錐臺形殼體間的圓柱形殼體的高度為錐臺高度的三分之二左右。
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其內頂板上的正置錐形體可採用剛玉材料。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1、由於進入本發明中殼體內腔中的粉末粒子會在導流板的作用下向外旋轉,一方面使進入內腔的粉末粒子運動距離變長,造成大粒度的顆粒能在有限的殼體內充分減速沉降,而且在裝置中加設的圓柱形殼體又強化了這一趨勢,從而保證了大顆粒粉末在其重力作用下重新進入粉碎裝置再粉碎,另一方面,由於粉末顆粒在殼體內腔旋轉,而顆粒較大粉末粒子更容易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與殼體的內壁產生碰撞,使粒度較大的顆粒更容易失去動能,而落下重新經回料管返回到粉碎裝置中去;2、由於本發明中進料口外的隔板的布置會使落在隔板上的大顆粒粉末在其重力作用下發生流動,自然進入到回料管內,避免了現有技術中粉末會在隔板上聚集的不足;3、由於本發明的殼體上部設正置的錐臺形殼體內設置有內頂板,可以使向上運動的粉末顆粒與正置頂錐臺內壁和內頂板再相作用,更加劇了大粒度粉末顆粒的沉落態勢,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分選的效率;4、在本發明的內頂板上設置正置錐形體,又可以使進入到裝置更高高度的大粒度粉末顆粒落到內頂板上所設的正置錐形體上,並在其重力作用下從正置錐形體上表面上「滾落」,並經設於內頂板與殼體內壁的間隙間落到隔板上,從而強化了篩分效果,同時這一部分落下的粉末顆粒是從殼體內腔中心外側落下,而這一區域相對處於負壓區,所以這種運動不會對經進料口進入殼體內腔的粉末產生影響;5、由於多種技術效果的綜合作用,使本發明的篩分效果明顯好於現有技術,實測表明,經本發明篩分後粒度不均勻情況大為改善,經分選後的大顆粒粉末粒子的比例可以不大於粉末總量的5%。
6、當本發明的內頂板上正置錐形體採用剛玉材料時,既可以減小粉末與其之間的磨擦力,又可以提高其磨性,減小落下粉末對它的磨損,使裝置壽命提高。
圖1為本發明的剖視圖,圖2為圖1的A-A位剖面圖,圖3為圖1B-B位剖面圖,圖4為圖1中C-C位剖視圖。
圖中1為上法蘭,2為出料口,3為正置錐臺形的殼體部分,4為正置錐體,5為內頂板,6為倒置錐臺形殼體部分,7為隔板,8為回料管開口,9為下法蘭,10為下開口,11為進料口,12為導流板,13為螺栓,14為螺母,15為下殼體聯接法蘭,16為上殼體聯接法蘭,17為內頂板固定螺栓,18為頂板與殼體間的間隙。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解說如圖1示,本發明由倒置的錐臺形殼體6和正置的錐臺形殼體3構成,兩者間通過法蘭15、16及固定螺栓13、固定螺母14固定。在殼體6的側壁上開有回料口8,殼體6的下部有下開口10,其外設有下法蘭9。在殼體3的上部有出料口2,其外設有上法蘭1。在殼體6的內部傾斜設置有對稱布置的兩對隔板7,參見圖2,隔板7外緣與回料管相切,並且隔板7在回料口8的位置處為最低位置,隔板7在其最低位置的正交位置(即圖3上的E點和F點)為最高位置,參見圖3,該位置處於底錐臺高度的三分之二處,由此形成二維斜面的隔板。在隔板7中間設置有管狀的進料口11。進料口11的內壁上設置有導流板12。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導流板12的寬度為進料口直徑的0.3左右。發明人認為,導流板的寬度不應過寬,過寬將影響物料進入進料口內,一般進料口直徑與導流板寬度之比在3~5之間。在正置錐臺形殼體內腔內用內頂板固定螺栓17固定有內頂板5,在內頂板5上設置有正置錐形體4,內頂板5以及正置錐形體5與正置殼體壁間有供物料落下的間隙18,在本發明中,內置的內頂板位於錐臺高度的三分之一處,參見圖4。為提高內頂板上的正置錐形體的耐磨性,正置錐形體可採用剛玉材料。
本發明的裝置在使用中,被粉碎的物料在正壓的作用下經進料口11進入倒置的錐臺形殼體內腔內,於此同時,在進料口內所設的導流板12的作用下進入腔內的物料流發生旋轉,同時直徑較大的粉末顆粒被拋向外側,以至與殼壁碰撞後落到隔板7上,其它的粉末在其動能和從進料口送入的正氣壓作用下繼續上升,直至與內頂板5相作用,其中的較大粒度的粉末繼續落到隔板7上,而粒度較小的粉末則會繼續在氣流的作用下,從設於內頂板與正置錐臺形殼體內壁間的間隙18通過,再經出料口2排出,即使在這一過程中,混於物料流中的粒度較大的部分仍會繼續下落,至錐形體4上再從其上滑落回隔板7上。落到隔板7上的粉末會在自重的作用下滑向回料口8,並經回料口8重新返回粉碎裝置內再繼續粉碎。由於隔板帶有兩維斜度,再加上粉末與剛玉制的正置錐形體間磨擦力極小,因此不會發生物料堆集的問題。因為本發明內頂板上的採用了剛玉材料,因此非常耐磨。
本發明在實際應用中發現,當工藝所要求分選的粉末粒度為500目時,粒度大於500目的粉末量小於5~10%。而用現有技術進行分選時,粒度大於500目的粉末量為粉末量的60%以上應當指出,本裝置在作業時,如對進料口10送入的正壓和設於出料口2處的負壓進行優選調整,會得到最佳的分選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粉末分料裝置,包括一倒置的錐臺形和與倒置錐臺形相聯的正置錐臺形的殼體,位於倒置錐臺形殼體下端的進料口處和位於正置錐臺形殼體上端出料口,設於進料口處的聯接法蘭和位於出料口處的聯接法蘭,設於倒置錐臺形殼體內腔內的隔板,開設於倒置錐臺殼體側壁上且位於隔板上部的回料管口,其特徵是在倒置錐臺與正置錐臺形殼體之間聯接有一段圓柱形殼體部分,在進料口的內壁上設置有傾斜的導流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分料裝置,其特徵是進料口外的隔板為兩對稱布置具有二維斜度的斜置隔板,隔板位於回料管口處的位置最低,其隔板外緣與回料管相切,隔板在其最低位置的正交位置處為最高位置,且位於倒置錐臺高度的三分之二處。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末分料裝置,其特徵是在正置錐臺形殼體內位於頂錐臺高度的三分之一處設置有內頂板,內頂板與正置錐形臺殼體內壁間有間隙,在內頂板上設有正置錐形體。
4.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粉末分料裝置,其特徵是進料口直徑與進料口內所設置的導流板寬度之比為3~5,接於兩錐臺形殼體間的圓柱形殼體的高度為錐臺高度的三分之二。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粉末分料裝置,其特徵是內頂板上的正置錐形體為剛玉材料。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特別適於用對機械粉碎獲取的超細粉、亞微米級粉末或者是納米級粉末進行初級分選的裝置。本發明是在進料口內壁上設置有傾斜的導流板,使進入分料裝置的殼體內腔中的粉末粒子在導流板的作用下向外旋轉,形成渦流,使進入內腔的粉末粒子運動距離變長,能更充分地使粒度較大的顆粒減速發生沉降,而且粒度較大的粉末粒子還會在離心力作用下被拋到外側,與殼體的內壁產生碰撞,使其更容易落下進入回料管。
文檔編號B07B7/00GK1358578SQ00134940
公開日2002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00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00年12月10日
發明者潘維亞 申請人:甘肅雷諾換熱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