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具底座定位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2 22:57:01 2
夾具底座定位機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藉助固定座與夾具底座之間的鍵槽連接實現定位的機構,具體是夾具底座定位機構,包括底板與固定座,底板下表面設置有第一鍵與第二槽,固定座上設有相對應的第一槽與第二鍵;固定座上設有沉孔以及分別與第一槽及沉孔連通的內腔,第一槽內設有接觸塊,所述第二鍵設於沉孔內,內腔中設有一槓桿,所述第二鍵、接觸塊分別鉸接在槓桿的端部,其中第二鍵由橡膠製成,沉孔及第一槽的深度方向均垂直於固定座表面。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中鍵槽位置不可調整,導致加工精度要求提高,廢品率上升,成本增加的缺陷,提供了一種通過槓桿實現鍵、槽聯動,安裝方便的夾具底座定位機構。
【專利說明】夾具底座定位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針對夾具、檢具等一類帶底板器具的定位機構,具體是藉助固定座與夾具底座之間的鍵槽連接實現定位的機構。
【背景技術】
[0002]在加工作業過程,常會使用到夾具、檢具等器具,這些器具的有效部件均設在同一底板上。為了保證加工過程中整個器具的穩定性,一般會將底板定位在某一固定座上。
[0003]現有的定位方式,主要是在底板下方設置一定數量的鍵與槽,在固定座相應位置上設置槽或鍵,這樣就能通過鍵槽連接實現固定座與底板之間的穩定定位。
[0004]按照鍵槽的數量,所述的定位方式包括中心單點定位與周向多點定位。中心單點定位,是在底板與固定座的中心位置各設一個相配的鍵和槽,只要這一對鍵槽實現連接,便能達到預期的定位效果,主要適用於面積較小的底板與固定座;對於面積較大的情況,僅用一對鍵槽連接,易出現失穩的現象。周向多點定位(包括兩點),即在周向位置設置多個這樣的鍵槽組合,通過多對的鍵槽連接來達到定位效果,能夠適用於面積較大的底板與固定座。
[0005]然而周向多點定位有著較高的加工精度要求。直接在固定座上固接、開設的鍵、槽,一旦成型,其位置是無法改變的。如果進行多點定位,即要求每對加工定型的鍵槽的位置均能「匹配」,只要其中一對在位置上出現一定偏差,便無法實現定位安裝,之後便需要根據底板重新更換相應的固定座,於是大大提高了固定座的廢品率,增加了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調整鍵槽相對位置,校正鍵槽的位置偏差,從而降低加工精度要求、減少產品廢品率的夾具底座定位機構。
[0007]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夾具底座定位機構,包括底板與固定座,底板下表面設置有第一鍵與第二槽,固定座上設有相對應的第一槽與第二鍵;固定座上設有沉孔以及分別與第一槽及沉孔連通的內腔,第一槽內設有接觸塊,所述第二鍵設於沉孔內,內腔中設有一槓桿,所述第二鍵、接觸塊分別鉸接在槓桿的端部,其中第二鍵是由橡膠製成的鍵體,沉孔及第一槽的深度方向均垂直於固定座表面。
[0008]採用本發明夾具底座定位機構,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將底板安裝在固定座上,先要參照固定座的鍵槽設置,將底板基本擺正,然後將第一鍵對準第一槽插入(本發明對於鍵、槽的命名方式,是以前置次序名稱來表徵鍵與槽的對應關係,第一鍵與第一槽對應,第二鍵與第二槽對應);在插入時,第一鍵會抵靠到接觸塊,隨著第一鍵的深入,接觸塊會逐漸下沉;由於第二鍵與接觸塊通過槓桿連接,第二鍵則會逐漸上升;
由於第二鍵是鉸接在槓桿上,工作人員可以在上升過程中一定程度上擺動第二鍵;第二鍵由橡膠製成,與塑料不同,橡膠可以產生彈性變形;這樣工作人員就可以在第二鍵上升過程中,利用所述的「擺動」及「彈性變形」(如用手向第二鍵頂部施加一定的力,使其向旁側偏移)來校正第二鍵與第二槽之間的位置偏差,直至第二鍵穿入第二槽中;第二鍵進一步穿入第二槽,直到第一鍵完全沉入第一槽中,整個安裝過程結束。
[0009]在安裝過程中,只要先對準第一鍵與第一槽,然後再通過所述第二鍵的擺動及彈性變形,來對第二鍵、槽的位置偏差進行校正,便可以實現安裝定位,這就降低了對鍵、槽的加工精度要求,進而減少了產品廢品率;如果直接將第二鍵鉸接在固定座表面,缺少相應的限位裝置,第二鍵可轉動的範圍過大,一方面會造成穩定性的隱患,另一方面第二鍵會在重力作用下倒放在固定座上,操作人員需要先將第二鍵立起,然後再調準角度將第二鍵穿入第二槽中,這樣的操作相當不便;本發明中的第二鍵與槓桿之間的鉸接,還要受到所述沉孔及內腔的空間約束,當第一鍵下沉,第二鍵上升過程中,第二鍵受沉孔約束,而沉孔深度方向垂直於固定座,這樣第二鍵只能是立直上升,操作人員只要作一下微調便可以將第二鍵穿入第二槽中,操作相對方便;槓桿的設計,使得兩對鍵、槽的連接實現聯動,比起單獨一個一個的匹配安裝要更為方便。
[0010]進一步,第一槽與內腔的連接處固設有一環形凸臺,所述接觸塊與環形凸臺之間設有復位彈簧。
[0011]這樣分離底板與固定座時,接觸塊能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向上復位,受聯動關係影響,第二鍵將向下沉入到沉孔中;這樣便實現了自動復位,不需要人為調整。
[0012]進一步,所述槓桿包括一個動力臂與複數個阻力臂,其中接觸塊鉸接在動力臂上,第二鍵鉸接在阻力臂上,所述沉孔、第二槽、第二鍵的數量與阻力臂相同。
[0013]固定座與底板的接觸面積較大時,需要多個鍵、槽組合才能連接穩固,為此需要在底板及固定座上設置相應的鍵與槽。由於接觸塊用於與第一鍵接觸,在安裝過程中,是通過第一鍵推動接觸塊來促使第二鍵抬升,即與接觸塊連接的是槓桿的動力臂,與第二鍵連接的應是槓桿的阻力臂。如上所述,第二鍵其位置可以作一定調節,但是接觸塊無相關調節結構,為了降低精度要求,應儘量減少不可調節的機構數量。如果設置兩個動力臂,就必須嚴格控制這兩個動力臂、相應的接觸塊及第一槽的位置偏差,否則也會影響安裝,最終也就提高了加工精度的要求。
[0014]進一步,所述第二鍵其頂部為上窄下寬的楔形或半球形。將第二鍵頂部設置為上窄下寬的楔形或半球形,是為了方便第二鍵穿入到第二槽中。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夾具底座定位機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固定座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夾具底座定位機構實施例2中固定座的俯視意圖;
圖4是與圖3中對應的槓桿的結構示意圖。
[0016]第一鍵1、第一槽2、第二鍵3、第二槽4、沉孔5、固定座6、底板7、動力臂8、阻力臂9、支點10、復位彈簧11、接觸塊12、環形凸臺13、內腔14。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本發明夾具底座定位機構,主要由底板7與固定座6組成,底板7下表面設置有一個第一鍵I與一個第二槽4,固定座6上開設有一個沉孔5、一個第一槽2以及連通兩者的內腔14,沉孔5內設有一個第二鍵3,第一槽2內設有一個接觸塊12,內腔14中設有一個槓桿,第二鍵3與接觸塊12分別連接在槓桿的兩端。其中第一鍵I與第一槽2、第二鍵3與第二槽4的位置及形狀尺寸相對應。
[0018]如圖2所示,第二鍵3與接觸塊12分別通過連接杆鉸接在槓桿上,槓桿通過一個三角形支座定位在內腔14中。第一槽2底部設有一個環形凸臺13,接觸塊12底部與環形凸臺13之間設有一個復位彈簧11,該復位彈簧11套設在與接觸塊12相連的連接杆上。第二鍵3呈半球形,且較窄的一側朝向底板7。沉孔5及第一槽2的深度方向均垂直於固定座6表面。
[0019]槓桿包括一個動力臂8與一個阻力臂9,其中接觸塊12鉸接在動力臂8上,第二鍵3鉸接在阻力臂9上,動力臂8與阻力臂9的長度相等。第二鍵3由橡膠製成,可以是合成橡膠也可以是天然橡膠,在實際選用中,宜選用熱塑性較好的橡膠材料,方便定型,如丁苯橡膠。
[0020]實施例二
如圖3所不,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中的固定座6包括一個第一槽2與三個沉孔5,可以適用於四組鍵、槽連接。
[0021]本實施例夾具底座定位機構中的固定座6還應包括三個第二鍵3、一個接觸塊12,固定座6內的槓桿,由一個動力臂8與三個阻力臂9固接而成(如圖4所示),整個槓桿的支點10為設於動力臂8下方。
[0022]本實施例夾具底座定位機構中的底板7則設有一個第一鍵1,三個第二槽4。
[0023]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動力臂8與阻力臂9的比例,將第二鍵3改為上窄下寬的楔形,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
【權利要求】
1.夾具底座定位機構,包括底板與固定座,底板下表面設置有第一鍵與第二槽,固定座上設有相對應的第一槽與第二鍵;其特徵在於:固定座上設有沉孔以及分別與第一槽及沉孔連通的內腔,第一槽內設有接觸塊,所述第二鍵設於沉孔內,內腔中設有一槓桿,所述第二鍵、接觸塊分別鉸接在槓桿的端部,其中第二鍵是由橡膠製成的鍵體,沉孔及第一槽的深度方向均垂直於固定座表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具底座定位機構,其特徵在於:第一槽與內腔的連接處固設有一環形凸臺,所述接觸塊與環形凸臺之間設有復位彈簧。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夾具底座定位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槓桿包括一個動力臂與複數個阻力臂,其中接觸塊鉸接在動力臂上,第二鍵鉸接在阻力臂上,所述沉孔、第二槽、第二鍵的數量與阻力臂相同。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夾具底座定位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鍵其頂部為上窄下寬的楔形或半球形。
【文檔編號】F16B3/04GK104265739SQ201410540599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4日
【發明者】吳明喜 申請人:重慶金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