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攜式石油地質取樣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6:24: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地質採集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攜式石油地質取樣器。
背景技術:
在石油開發過程中,需要對地質進行取樣採集分析,在這個過程中不僅直接影響到能否迅速摘清本井地下地層、構造及含油、氣情況,而且還關係到對整個構造的地質情況的認識,含油、氣遠景的評價和油田開發方案的設計等重要問題。因此,地質採集工作在整個油、氣同勘探與開發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節。傳統的使用地質採集工具體積較大而且使用起來非常笨重,在取樣過程中需要進行多個地點進行取樣分析而且野外地形複雜,為此傳統的設備不能滿足新狀態下對石油地質取樣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結構簡單、可攜式石油地質取樣器。
為解決此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取以下方案:一種可攜式石油地質取樣器,包括把手、支撐杆、主體、振動杆、圓筒、鑽頭構成;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杆包括支撐杆A和支撐杆B,所述把手通過支撐杆A和支撐杆B與主體連接;所述主體包括蓄電池和振動電機兩部分,所述蓄電池的上端設置有充電孔;所述振動電機包括振動電機A和振動電機B;所述振動杆包括上振動杆和下振動杆,所述上振動杆包括上振動杆A和上振動杆B,所述下振動杆包括下振動杆A和下振動杆B,所述圓筒包括圓筒A和圓筒B,所述鑽頭包括鑽頭A和鑽頭B;所述振動電機A和上振動杆A相互連接,所述上振動杆A通過圓筒A與下振動杆A連接,所述下振動杆A與鑽頭A連接;所述振動電機B和上振動杆B相互連接,所述上振動杆B通過圓筒B與下振動杆B連接,所述下振動杆B與鑽頭B連接。
進一步改進的是:所述圓筒內設置有內螺紋絲。
進一步改進的是:所述把手上設置有開關,開關通過導線分別於蓄電池和振動電機相互連接。
進一步改進的是:所述上振動杆和下振動杆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螺紋結構。
通過採用前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便於攜帶;在使用時由於上振動杆和下振動杆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螺紋結構,所以通過螺紋把上振動杆與振動電機連接,然後通過圓筒與下振動杆和鑽頭連接,安裝起來非常方便,在對地質進行取樣時即可手持把手,按動開關,即可啟動振動電機,振動電機在振動作用下,使得鑽頭往地下進行鑽探深入,便於採集地質樣本,本裝置採用了兩個鑽探裝置,便於在有限的時間內開採到更多的樣本,而且也利於對樣本之間進行分析,以便定位出更準確的石油儲存與存量深度等信息;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具有效率高、節約空間、安裝方便等特點,具有廣闊的經濟價值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各種結構部件都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而且掌握使用的技術,取材方便,在市場上可容易地購得。
參考圖1—圖2公開的一種可攜式石油地質取樣器, 一種可攜式石油地質取樣器,包括把手1、支撐杆、主體、振動杆、圓筒、鑽頭構成;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杆包括支撐杆A13和支撐杆B14,所述把手1通過支撐杆A13和支撐杆B14與主體連接;所述主體包括蓄電池2和振動電機兩部分,所述蓄電池2的上端設置有充電孔16;所述振動電機包括振動電機A12和振動電機B3;所述振動杆包括上振動杆和下振動杆,所述上振動杆包括上振動杆A11和上振動杆B4,所述下振動杆包括下振動杆A9和下振動杆B6,所述圓筒包括圓筒A10和圓筒B5,所述鑽頭包括鑽頭A8和鑽頭B7;所述振動電機A12和上振動杆A11相互連接,所述上振動杆A11通過圓筒A10與下振動杆A9連接,所述下振動杆A9與鑽頭A8連接;所述振動電機B3和上振動杆B4相互連接,所述上振動杆B4通過圓筒B5與下振動杆B6連接,所述下振動杆B6與鑽頭B7連接。
所述圓筒內設置有內螺紋絲。
所述把手1上設置有開關15,開關15通過導線分別於蓄電池2和振動電機相互連接。
所述上振動杆和下振動杆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螺紋結構。
通過採用前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便於攜帶;在使用時由於上振動杆和下振動杆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螺紋結構,所以通過螺紋把上振動杆與振動電機連接,然後通過圓筒與下振動杆和鑽頭連接,安裝起來非常方便,在對地質進行取樣時即可手持把手,按動開關,即可啟動振動電機,振動電機在振動作用下,使得鑽頭往地下進行鑽探深入,便於採集地質樣本,本裝置採用了兩個鑽探裝置,便於在有限的時間內開採到更多的樣本,而且也利於對樣本之間進行分析,以便定位出更準確的石油儲存與存量深度等信息;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具有效率高、節約空間、安裝方便等特點,具有廣闊的經濟價值等特點。
以上所記載,僅為利用本創作技術內容的實施例,任何熟悉本項技藝者運用本創作所做的修飾、變化,皆屬本創作主張的專利範圍,而不限於實施例所揭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