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配電設備轉角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6:15:51
專利名稱:一種配電設備轉角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電力開關設備的技術領域,涉及低壓配電設備的技術,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配電設備轉角裝置。
背景技術:
由於現場空間局限,需要安裝各種類型的轉角櫃,以達到櫃與櫃間的銅排過渡連接。在現有技術中,設置在現場的轉角大多是橫截面為四邊形或「L」字轉折六邊形的結構。其中,四邊形的櫃門除了內嵌門外,基本上導致並櫃的其他兩個門打不開,但四邊形的內嵌門必須做大才可以;而「1/』字六邊形安裝起來既複雜,又佔空間,本來侷促的空間變得更小了。如本說明書附圖中的圖I所示,轉角櫃13由兩組框架結構組成,分別為轉角櫃左室和右室16,兩種框架結構組合完成後,再次與配電櫃15並櫃,右室空間小,不易安裝和並櫃,而且兩種框架結構耗用了大量的材料;轉角櫃前門14互相發生幹涉,打不開;銅排過渡時,過渡銅排5需要避開大框架的邊緣,銅排的使用量加大。這種轉角櫃的穩定性能差,受到各向F應力時,易發生變形。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配電設備轉角裝置,其目的是節省配電現場空間、不影響其他櫃體操作,且穩定性好。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配電設備轉角裝置,應用於低壓配電設備中,所述的低壓配電設備包括配電櫃,所述的轉角裝置設在兩個互相垂直分布的配電櫃之間的轉角處空檔,所述的轉角處的內凹面為轉角裝置的前面,所述的轉角處的外凸面為轉角裝置的後面;所述的轉角裝置設有立柱、過渡銅排;在水平面上,所述的轉角裝置為六邊形的結構,包括分別與兩個所述的配電櫃位於轉角處的邊等長且接觸的兩條邊;以及在轉角裝置的前面連接該兩條邊的一個斜邊;所述的轉角裝置後面的兩條邊分別是所述的兩個配電櫃後面的邊的延伸,其延伸的端部通過一個斜邊連接。所述的轉角裝置設有懸臂梁、母線夾、側橫梁、斜形懸臂梁;所述的立柱與側橫梁、懸臂梁、斜形懸臂梁連接,構成所述的轉角裝置的框架;所述的過渡銅排通過母線夾安裝在轉角裝置上。所述的轉角裝置還包括銅排固定裝置,所述的銅排固定裝置在所述的過渡銅排的位於轉角裝置內的中間位置,將過渡銅排進行固定夾緊。所述的轉角裝置還包括右後門、左後門;所述的右後門、左後門設在所述的轉角裝置的後面;[0014]所述的轉角裝置還包括兩個後上通風門,分別設在所述的右後門、左後門的上方。所述的轉角裝置還包括後封板、前封板;所述的前封板設在所述的轉角裝置的前面;所述的後封板設在所述的轉角裝置的後面。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前後面採用斜邊、整體採用六邊形設計,節省配電現場空間,節省材料成本;便於現場並櫃,不影響其他櫃體操作,且結構穩定、可靠,銅排固定可靠;過渡面的設計,立體感強,外形美觀。本實用新型可以廣泛用於低壓MNS、GGD、GCS、GCK等配電領域。
下面對本說明書各幅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圖I為本說明書背景技術部分所述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的俯視示意圖;·圖3為圖I所示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中標記為I、後封板,2、銅排固定裝置,3、懸臂梁,4、母線夾,5、過渡銅排,6、立柱,7、側橫梁,8、右後門,9、左後門,10、前封板,11、後上通風門,12、斜形懸臂梁,13、轉角櫃,14、前封板,15、配電櫃,16、右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以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如圖2、圖3所表達的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為一種配電設備轉角裝置,應用於低壓配電設備中,特別適用於低壓麗S、GGD、GCS、GCK等配電領域。所述的低壓配電設備包括配電櫃15,所述的轉角裝置設在兩個互相垂直分布的配電櫃15之間的轉角處空檔,所述的轉角處的內凹面為轉角裝置的前面,所述的轉角處的外凸面為轉角裝置的後面;所述的轉角裝置設有立柱6、過渡銅排5。為了解決在本說明書背景技術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術存在的問題並克服其缺陷,實現節省配電現場空間、不影響其他櫃體操作,且穩定性好的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為採用斜線段最短的原理進行現場轉角設計,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配電設備轉角裝置,在水平面上,所述的轉角裝置為六邊形的結構,包括分別與兩個所述的配電櫃15位於轉角處的邊等長且接觸的兩條邊;以及在轉角裝置的前面連接該兩條邊的一個斜邊;所述的轉角裝置後面的兩條邊分別是所述的兩個配電櫃15後面的邊的延伸,其延伸的端部通過一個斜邊連接。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能節省配電現場空間、不影響其他櫃體操作、穩定性能好、銅排固定可靠的配電設備轉角裝置。採用斜邊設計,節省空間,節省材料成本。採用六邊形設計,結構穩定可靠。便於現場並櫃。弧度設計,立體感強,外形美觀。[0031]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轉角裝置設有懸臂梁3、母線夾4、側橫梁7、斜形懸臂梁12 ;所述的立柱6與側橫梁7、懸臂梁3、斜形懸臂梁12連接,構成所述的轉角裝置的框架;所述的過渡銅排5通過母線夾4安裝在轉角裝置上。將立柱6與懸臂梁3及斜形懸臂梁12進行組裝,立柱6上開滿了以25mm距離為模數的孔,可採用氣動工具直接用直攻螺絲進行連接,安裝牢靠,省時省力,機械性能好;將側橫梁7適當布置在兩側內框,以便加強轉角裝置的強度及穩定性。所述的轉角裝置還包括銅排固定裝置2,所述的銅排固定裝置2在所述的過渡銅排5的位於轉角裝置內的中間位置,將過渡銅排5進行固定夾緊。若過渡銅排5跨度比較大,可用銅排固定裝置2將過渡銅排5進行固定夾緊,保持其穩定性。所述的轉角裝置還包括右後門8、左後門9 ;所述的右後門8、左後門9設在所述的轉角裝置的後面;·所述的轉角裝置還包括兩個後上通風門11,分別設在所述的右後門8、左後門9的上方。所述的轉角裝置還包括後封板I、前封板10 ;所述的前封板10設在所述的轉角裝置的前面;所述的後封板I設在所述的轉角裝置的後面。外圍框架完成後,在櫃後的左右兩側面框上,各安裝上後上通風門11及左後門9、右後門8,再用後封板I、前封板10將轉角裝置櫃封閉。將轉角裝置組裝完成後,可以從圖2所示可知,採用斜線段最短的原理進行現場轉角設計,至少可以節約櫃後的虛線三角區域,此區域可增大消防通道;另外,比圖I所示的左右兩組框架的組合而成的「L」字六邊形轉角櫃節約了許多材料,圖2中過渡銅排I的使用量比原「L」字六邊形轉角櫃較少,前封板3的板材使用量也比原有轉角櫃兩個門的使用量少,前封板3內嵌入轉角裝置後,形成了的弧度,從正面看,增加了轉角的美觀度和立體感,六邊形的各個邊角均以斜邊支撐,受力較均勻,不易發生變形,提高了結構的穩定性;櫃後兩側設計成可以自由打開的左、右後門,便於安裝和檢修。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並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採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於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配電設備轉角裝置,應用於低壓配電設備中,所述的低壓配電設備包括配電櫃(15),所述的轉角裝置設在兩個互相垂直分布的配電櫃(15)之間的轉角處空檔,所述的轉角處的內凹面為轉角裝置的前面,所述的轉角處的外凸面為轉角裝置的後面;所述的轉角裝置設有立柱(6)、過渡銅排(5),其特徵在於 在水平面上,所述的轉角裝置為六邊形的結構,包括 分別與兩個所述的配電櫃(15)位於轉角處的邊等長且接觸的兩條邊;以及在轉角裝置的前面連接該兩條邊的一個斜邊; 所述的轉角裝置後面的兩條邊分別是所述的兩個配電櫃(15)後面的邊的延伸,其延伸的端部通過一個斜邊連接。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配電設備轉角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轉角裝置設有懸臂梁(3)、母線夾(4)、側橫梁(7)、斜形懸臂梁(12);所述的立柱(6)與側橫梁(7)、懸臂梁(3)、斜形懸臂梁(12)連接,構成所述的轉角裝置的框架;所述的過渡銅排(5)通過母線夾(4)安裝在轉角裝置上。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配電設備轉角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轉角裝置還包括銅排固定裝置(2),所述的銅排固定裝置(2)在所述的過渡銅排(5)的位於轉角裝置內的中間位置,將過渡銅排(5)進行固定夾緊。
4.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配電設備轉角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轉角裝置還包括右後門(8)、左後門(9);所述的右後門(8)、左後門(9)設在所述的轉角裝置的後面。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配電設備轉角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轉角裝置還包括兩個後上通風門(11),分別設在所述的右後門(8 )、左後門(9 )的上方。
6.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配電設備轉角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轉角裝置還包括後封板(I)、前封板(10);所述的前封板(10)設在所述的轉角裝置的前面;所述的後封板(I)設在所述的轉角裝置的後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配電設備轉角裝置,在水平面上,所述的轉角裝置為六邊形的結構,包括分別與兩個所述的配電櫃位於轉角處的邊等長且接觸的兩條邊;以及在轉角裝置的前面連接該兩條邊的一個斜邊;所述的轉角裝置後面的兩條邊分別是所述的兩個配電櫃後面的邊的延伸,其延伸的端部通過一個斜邊連接。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前後面採用斜邊、整體採用六邊形設計,節省配電現場空間,節省材料成本;便於現場並櫃,不影響其他櫃體操作,且結構穩定、可靠,銅排固定可靠;過渡面的設計,立體感強,外形美觀。
文檔編號H02B1/26GK202695983SQ20122022074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7日
發明者周建祥 申請人:蕪湖明遠電力設備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