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綜合配線架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6:09:11 1
一種綜合配線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綜合配線架,屬於光纖配線【技術領域】,包括機架,在所述機架上設置有模塊,在所述機架的下端設置有託盤,在所述託盤的下端設置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內設置有旋轉機構;在所述模塊內設置有插口,在所述插口的上方設置有導光棒,所述導光棒分成前導光棒和後導光棒,所述後導光棒內並列設置有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二通孔內設置有丙部導光棒,在所述丙部導光棒的尾端設置有氣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配線架進行移動或者調整角度,滿足線路改造和變遷等需要;在配線架上模塊後端設置有燈泡,變亮的燈泡的光線照射到後導光棒上,使得後導光棒也變亮,以方便使用者確認連接時的連接狀態,結構簡單,方便實用。
【專利說明】一種綜合配線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光纖配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綜合配線架。
【背景技術】
[0002]配線架廣泛應用於光纖接入網光纜間的光纖熔接、配線、調度、測試中的光通信終端設備,是光信號收發設備之間的信號傳輸,調度與裝換的樞紐,具有光信號的調度,轉接等功能,根據不同的布網方式,人們研製出來各種各樣的光纖配線架,常見的光纖配線架多為單面操作式結構,市場上少量應用的雙面操作光纖配線架也只局限為一面能終端,另一面只做光纖的走線管理.現在在配線架內設置有直列模塊和橫列模塊,在模塊上設置有插口,在模塊的上側壁的兩側設置安置槽,在所述安置槽內設置LED顯示燈,所述LED顯示燈用於使用者確認光纜連接時的連接狀態,但是模塊上側部分很薄,因此供安裝槽設置的空間有限,導致裝LED燈十分不便,且加工次品率高。另外,現在的光線配線架在安裝固定後,位置就確定了,如果再要移動或者調整方向十分麻煩。然而在實際工作環境中,由於線路改造和變迀等原因,往往需要對配線架進行移動或者調整方向。上述問題,亟待解決。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綜合配線架。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一種綜合配線架,包括機架,在所述機架上設置有模塊,所述模塊包括直列模塊和橫列模塊,所述直列模塊和所述橫列模塊分別設置在所述機架的前後面上,所述橫列模塊包括有96芯終端面板排列組成的多層橫列,每層橫列下方配有水平走線槽,所述直列模塊是由多個72芯一體化機框豎直排列組成的,在所述機架內的側面設置有光纜固定板,所述光纜固定板位於所述直列模塊的上端或下端,在所述機架的側面設置有走線環和掛纖輪;在所述機架的下端設置有託盤,在所述託盤的下端設置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設置有腔體,在所述腔體內設置有旋轉機構;在所述模塊內設置有插口,在所述插口內設置有彈針,所述彈針引出所述模塊,在所述插口的上方設置有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通孔內貫穿設置有導光棒,所述導光棒分成前導光棒和後導光棒,所述前導光棒分成甲部導光棒和乙部導光棒,所述前導光棒與所述後導光棒之間設置有間隔,所述甲部導光棒和所述乙部導光棒之間設置有隔板,在所述甲部導光棒和所述乙部導光棒的尾端均設置有凹槽,所述後導光棒內並列設置有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二通孔內設置有丙部導光棒,在所述丙部導光棒的尾端設置有氣囊;在所述模塊的後端設置有支撐座,在所述支撐座上設置有燈泡,所述氣囊靠近所述燈泡。
[0005]為了取得更好的技術效果,進一步的技術改進還包括,所述旋轉機構包括旋轉電機,所述旋轉電機的輸出軸上設置有葉片,所述葉片與所述機架固接在一起,在所述腔體內還設置有控制所述旋轉電機的控制器。這樣設置,在實際環境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配線架進行移動或者調整角度,滿足線路改造和變迀等需要。
[0006]為了取得更好的技術效果,進一步的技術改進還包括,所述燈泡插設於所述模塊中,所述燈泡的插針引出所述模塊。
[0007]為了取得更好的技術效果,進一步的技術改進還包括,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徑大於所述丙部導光棒的直徑。
[0008]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在配線架上的直列模塊和橫列模塊的後端設置有燈泡,可以是LED燈,燈泡通過引出模塊的插針與主板電路連接後通電變亮,變亮的燈泡的光線照射到後導光棒上,使得後導光棒變亮。燈泡發出的熱量使得在後導光棒尾端的氣囊受熱膨脹後擠壓在第二通孔內的丙部導光棒,使得丙部導光棒向前移動,使得丙部導光棒的前端分別進入到前導光棒的凹槽內,進而將後導光棒的光線傳遞給前導光棒,前導光棒也發光,發光的前導光棒在模塊的前端顯示出來,以方便使用者確認連接時的連接狀態,結構實用,操作方便。
[000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實際環境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配線架進行移動或者調整角度,滿足線路改造和變迀等需要;在配線架上的直列模塊和橫列模塊的後端設置有燈泡,燈泡通過引出模塊的插針與主板電路連接後通電變亮,變亮的燈泡的光線照射到後導光棒上,使得後導光棒變亮。燈泡發出的熱量使得在後導光棒尾端的氣囊受熱膨脹後擠壓在第二通孔內的丙部導光棒,使得丙部導光棒向前移動,使得丙部導光棒的前端分別進入到前導光棒的凹槽內,進而將後導光棒的光線傳遞給前導光棒,前導光棒也發光,發光的前導光棒在模塊的前端顯示出來,以方便使用者確認連接時的連接狀態,結構實用,操作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發明光纖總配線架的主視圖。
[0011]圖2是本發明光纖總配線架的側視圖。
[0012]圖3是本發明的模塊的示意圖。
[0013]圖4是本發明的模塊的的剖視圖。
[0014]圖5是本發明的模塊中的氣囊露在外側的示意圖。
[0015]圖6是本發明的模塊中的氣囊進入第二通孔後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7]參見圖1至圖6所示,一種綜合配線架,包括機架1,在所述機架I上設置有模塊11,所述模塊11包括直列模塊111和橫列模塊112,所述直列模塊111和所述橫列模塊112分別設置在所述機架I的前後面上,所述橫列模塊111包括有96芯終端面板排列組成的多層橫列,每層橫列下方配有水平走線槽12,所述直列模塊111是由多個72芯一體化機框豎直排列組成的,在所述機架I內的側面設置有光纜固定板13,所述光纜固定板13位於所述直列模塊111的上端或下端,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機架I的側面設置有走線環14和掛纖輪15 ;在所述機架I的下端設置有託盤16,在所述託盤16的下端設置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上設置有腔體20,在所述腔體20內設置有旋轉機構7 ;在所述模塊11內設置有插口 113,在所述插口 113內設置有彈針114,所述彈針114引出所述模塊11,在所述插口 113的上方設置有第一通孔10,在所述第一通孔10內貫穿設置有導光棒3,所述導光棒3分成前導光棒31和後導光棒32,所述前導光棒31與所述後導光棒32之間設置有間隔,所述前導光棒31分成甲部導光棒311和乙部導光棒312,所述甲部導光棒311和所述乙部導光棒312之間設置有隔板33,在所述甲部導光棒311和所述乙部導光棒312的尾端均設置有凹槽300,所述後導光棒32內並列設置有第二通孔320,在所述第二通孔320內設置有丙部導光棒313,在所述丙部導光棒313的尾端設置有氣囊4 ;在所述模塊11的後端設置有支撐座17,在所述支撐座17上設置有燈泡5,所述氣囊4靠近所述燈泡5。
[0018]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旋轉機構7包括旋轉電機71,所述旋轉電機71的輸出軸上設置有葉片72,所述葉片72與所述機架I固接在一起,在所述腔體20內還設置有控制所述旋轉電機71的控制器8。這樣在實際環境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配線架進行移動或者調整角度,滿足線路改造和變迀等需要。
[0019]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燈泡5插設於所述模塊11中,所述燈泡5的插針51引出所述豐旲塊11。
[0020]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二通孔320的直徑大於所述丙部導光棒313的直徑。
[0021]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在配線架上的直列模塊111和橫列模塊112的後端設置有燈泡5,可以是LED燈,燈泡5通過引出模塊11的插針51與主板電路連接後通電變亮,變亮的燈泡5的光線照射到後導光棒32上,使得後導光棒32變亮。燈泡5發出的熱量使得在後導光棒32尾端的氣囊4受熱膨脹後擠壓在第二通孔320內的丙部導光棒313,使得丙部導光棒313向前移動,使得丙部導光棒313的前端分別進入到前導光棒31的凹槽300內,進而將後導光棒32的光線傳遞給前導光棒31,前導光棒31也發光,發光的前導光棒31在模塊11的前端顯示出來,以方便使用者確認連接時的連接狀態,結構實用,操作方便。
[0022]以上列舉的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以上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發明公開的內容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所有變形,均應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綜合配線架,包括機架(I),在所述機架(I)上設置有模塊(11),所述模塊(11)包括直列模塊(111)和橫列模塊(112),所述直列模塊(111)和所述橫列模塊(112)分別設置在所述機架(I)的前後面上,所述橫列模塊(111)包括有96芯終端面板排列組成的多層橫列,每層橫列下方配有水平走線槽(12),所述直列模塊(111)是由多個72芯一體化機框豎直排列組成的,在所述機架(I)內的側面設置有光纜固定板(13),所述光纜固定板(13)位於所述直列模塊(111)的上端或下端,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機架(I)的側面設置有走線環(14)和掛纖輪(15);在所述機架(I)的下端設置有託盤(16),在所述託盤(16)的下端設置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上設置有腔體(20),在所述腔體(20)內設置有旋轉機構(7);在所述模塊(11)內設置有插口(113),在所述插口(113)內設置有彈針(114),所述彈針(114)引出所述模塊(11),在所述插口(113)的上方設置有第一通孔(10),在所述第一通孔(10)內貫穿設置有導光棒(3),所述導光棒(3)分成前導光棒(31)和後導光棒(32),所述前導光棒(31)與所述後導光棒(32)之間設置有間隔,所述前導光棒(31)分成甲部導光棒(311)和乙部導光棒(312),所述甲部導光棒(311)和所述乙部導光棒(312)之間設置有隔板(33),在所述甲部導光棒(311)和所述乙部導光棒(312)的尾端均設置有凹槽(300),所述後導光棒(32)內並列設置有第二通孔(320),在所述第二通孔(320)內設置有丙部導光棒(313),在所述丙部導光棒(313)的尾端設置有氣囊(4);在所述模塊(11)的後端設置有支撐座(17 ),在所述支撐座(17)上設置有燈泡(5 ),所述氣囊(4 )靠近所述燈泡(5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綜合配線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機構(7)包括旋轉電機(71),所述旋轉電機(71)的輸出軸上設置有葉片(72 ),所述葉片(72 )與所述機架(I)固接在一起,在所述腔體(20)內還設置有控制所述旋轉電機(71)的控制器(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綜合配線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燈泡(5)插設於所述模塊(11)中,所述燈泡(5)的插針(51)引出所述模塊(1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綜合配線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通孔(320)的直徑大於所述丙部導光棒(313)的直徑。
【文檔編號】G02B6/44GK104516076SQ201410821550
【公開日】2015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26日
【發明者】鄧奕丁, 高文雄, 林輝宣, 沈金標 申請人:寧波市令通電信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