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自行車改良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4:01:56 4
專利名稱:滑板自行車改良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行車和滑板車雙重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滑板自行車改 良結構。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現有滑板自行車,在自行車前管1和座管2之間的車架3 處安設有一滑板4,使用者除了可坐於座墊5,實施雙腳踩踏踏板6的騎乘自 行車動作,亦可將一腳站立於滑板4,另一腳做蹬踩地面驅移車體的滑板車操 作動作。
然而現有結構具有下列缺點
1、 為了使滑板4具有較大的空間可供使用者站立,通常將前管l和座管
2之間的距離增長,然而,這樣連帶影響了座墊5與把手7之間的距離,操作 該滑板自行車時,騎乘者的身體和雙手有不協調的現象發生。
2、 在實施滑板車用途運作時,為了減少站立在滑板車4的腳被曲柄8、 踏板6和大齒盤9幹擾,及致蹬踩地面的另腳亦可間歇式站立於滑板4,滑 板4的上方確實具有較大空間,通常業者均將提供曲柄8和大齒盤9安裝的 主軸組件IO,儘量的遠離前管l安裝,甚而經常是位在座墊5正下方,而此, 對於實施自行車運作時,卻極亦造成雙腳踩踏施力不協調、不順暢,甚而造 成重心偏移、不穩的危險性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滑板自行車改良結構, 其有效將滑板車和自行車雙重用途結合為一體,且操作順暢,安全性高。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滑板自行 車改良結構,在自行車前管和座管之間安設有一控制杆,該控制杆的後端安 置在車架預設的轉動軸上,控制杆前端設有主軸組件以供大齒盤、曲柄及踏 板等構件安置定位,且活樞有一活動撐杆,該活動撐杆另端可由一鎖固組件
鎖固與控制,在車架後端安設有一固定撐杆,該固定撐杆恰供控制杆後擺的 支撐定位,在大齒盤一側的車架處安設有一彈性組件,該彈性組件的另端可 牽引於大齒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控制杆前擺時被展開的活動撐杆支撐定
位在滑板,該大齒盤、曲柄及踏板等構件可隨之定位,於是實現了本新型作
自行車用途操作狀態;通過控制杆後擺時,使得大齒盤、曲柄、踏板和活動
撐杆等構件一併後傾收折,位於前管和座管下端之間的滑板,將呈無障礙的
敞開空間,從而又可實現本新型作滑板車用途操作狀態;於是實現有效將滑
板車和自行車雙重用途結合為一體且操作簡易方便的目的;另外,由於本新
型中控制杆的設計並不改變原有把手和座墊間的距離,於是確保了本滑板自 行車操作的順暢性和安全性。
圖1是現有滑板自行車的平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滑板自行車改良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滑板自行車改良結構的側視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控制杆和車架相互定位的立體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在作滑板車用途運動操作時的側視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請參閱圖2、圖3和圖4所示,本新型滑板自行車改良結構,在自 行車前管1和座管2下端之間安設有一控制杆20,該控制杆10且將後端安置 在車架3預設的轉動軸31,前端可做前、後自由擺動運作,其前端安設有主 軸組件IO,供大齒盤9、曲柄8暨踏板6安設定位,及透過一定位耳201、樞 軸202活樞有一活動撐杆30,該活動撐杆30的另端,且可通過一鎖固組件 301在前管1和座管2下端之間的滑板4處進行鎖固與否的控制;在車架3 的後端安設有一固定撐杆40,該固定撐杆40且恰可供後擺的控制杆20支撐 定位。
由於控制杆20的前端安設有主軸組件10及大齒盤9、曲柄8、踏板6等
構件,而後端可以車架3的轉動軸31為轉點進行前、後擺動運作,及該活樞 於控制杆20前端的活動撐杆30,又可在控制杆20前擺時,通過鎖固組件301 鎖固定位於前管1和座管2下端之間的滑板4處,恰對控制杆20前端提供確 實和牢固的支撐作用,則使用者只要簡易、方便的將控制杆20往前擺動,並 將活動撐杆30鎖固於滑板4,自然的,該大齒盤9、曲柄8及踏板6便可確 實、安定的定位,於是直接提供為自行車用途。當然,請配合圖5所示,當 使用者將鎖固組件301鬆脫,並將控制杆20往後擺動使支撐在固定撐杆40 時,由於該大齒盤9、曲柄8、踏板6和活動撐杆30等,均會隨著後傾離開 滑板4位置,則該前管1和座管2之間的滑板4,將立即形成可供腳方便、安 全站立的無障礙空間情形下,自然的,該原本自行車的用途,乃又可簡易、 方便且快速的形成滑板車用途。
利用控制杆20簡易的實施前、後擺動,及活動撐杆30簡易的實施鎖固 與否控制,即可直接轉變滑板自行車用途的情形下,則本新型將完全不需改 變把手7和座墊5之間的標準設定距離,在使用上達到了預期所需的操作簡 便、協調、順暢和安全性效果。
再參閱圖3和圖5所示,本新型在大齒盤9側的車架3處另安設有一彈 性組件50,該彈性組件50且可在控制杆20後擺時,將一端牽引於大齒盤9, 於是大齒盤9隨時具有轉動復歸的作用力,進而,當使用者實施滑板車用途, 將一腳(右腳)站立於滑板4後,該另腳(左腳)除了可實施蹬踩地面動作,亦可 在大齒盤9具轉動復歸力配合下,直接往後對踏板6,做上、下往復踩踏動作, 從而形成另種驅移車體的運作形態,及致滑板自行車可達到更多元和豐富的 使用性。
為了使控制杆20往後擺動時,可順暢的靠持擋止在固定撐杆40上,使 用者可在扳動控制杆20之前先將座杆51簡易取下,繼之,控制杆20後擺定 位後,再將座墊5朝後對應的組裝回座杆51,如此,該控制杆20及大齒盤9、 曲柄8、踏板6等構件,不但可完成預期後擺的目的,同時,該座杆51亦可 防止控制杆20任意前擺,達到使用安全之效。
權利要求1、一種滑板自行車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在自行車前管和座管之間安設有一控制杆,該控制杆的後端安置在車架預設的轉動軸上,控制杆前端設有主軸組件以供大齒盤、曲柄及踏板等構件安置定位,且活樞有一活動撐杆,該活動撐杆另端可由一鎖固組件鎖固與控制,在車架後端安設有一固定撐杆,該固定撐杆恰供控制杆後擺的支撐定位。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滑板自行車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在大齒盤一 側的車架處安設有一彈性組件,該彈性組件的另端可牽引於大齒盤。
專利摘要一種滑板自行車改良結構,在自行車前管和座管之間安設有一控制杆,該控制杆的後端安置在車架預設的轉動軸上,控制杆前端設有主軸組件以供大齒盤、曲柄及踏板等構件安置定位,且活樞有一活動撐杆,該活動撐杆另端可由一鎖固組件鎖固與控制,在車架後端安設有一固定撐杆,該固定撐杆恰供控制杆後擺的支撐定位,在大齒盤一側的車架處安設有一彈性組件,該彈性組件的另端可牽引於大齒盤。本實用新型有效將滑板車和自行車雙重用途結合為一體,且在分別作滑板車用途和自行車用途操作時保障了順暢性和安全性。
文檔編號B62M9/00GK201209008SQ200820092769
公開日2009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21日
發明者廖學湖 申請人:深圳信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