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含片及其製備方法

2023-05-24 05:50:51

專利名稱: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含片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變應原疫苗製備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含片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人類對於變應原疾病的認識始於「花粉熱」,1911年科學家noon和freeman首次利用花粉提取液來治療花粉熱,變應原疾病治療由此拉開序幕。我國變應原疾病治療的發展最早為1956年由協和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張慶松教授從美國引進,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發現了中國最重要的秋季型致敏花粉是蒿屬(Artemisia)植物花粉,為發展本國的變應原,實現變應原本土化的道路提供依據。上世紀八十年代由葉世泰、喬秉善牽頭全國數十家醫院完成的中國氣傳致敏花粉調查顯示,許多地區夏秋季空氣中花粉含量最多的為蒿屬花粉。 趙京等在北京地區13 14歲兒童呼吸道過敏性疾病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蒿屬花粉敏感者為5. 7%。此後,在我國各地區對蒿屬花粉過敏開展大量的臨床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如下段志堅《呼和浩特市過敏原分布情況及臨床分析》中顯示呼和浩特市誘導過敏性鼻炎的主要變應原為蒿屬花粉。張克生《呼和浩特地區氣傳與致敏花粉的探討》結果顯示呼和浩特地區的主要致敏花粉為蒿屬花粉。孟和寶力高《呼和浩特市區秋季過敏性鼻炎人群過敏原檢測分析》呼和浩特地區秋季主要過敏原為蒿屬植物,艾蒿花粉,對塵蟎、粉塵蟎過敏者佔一定比例。劉光輝《武漢城區花粉症患者主要致敏花粉的研究》;劉光輝、祝絨飛《武漢地區蒿屬花粉分布及對過敏性鼻炎患者氣道反應性的影響》蒿屬花粉是武漢城區秋季主要致敏花粉之一。楊炯《武昌地區空氣中主要致敏花粉調查》蒿屬花粉為本地區夏秋季主要致敏花粉。董尚雄《湖北省荊門地區氣傳花粉與過敏性哮喘相關性》荊門市主要秋季致敏花粉為蒿屬花粉。張宏譽《北京市氣傳蒿屬花粉濃度調查》北京地區在蒿屬花粉臨床季節內,日平均濃度在100g/m3。趙豔《阿羅格點刺試驗在變應性鼻炎病原診斷中的應用》蒿屬花粉為荊門地區變應性鼻炎常見過敏原。曹綏平《變態反應性疾病201例致敏原分析》陝西省榆林地區主要致敏花粉為蒿屬花粉。西安醫科大學二附院呼吸內科《西安地區氣傳花粉動態的初步調查》西安地區秋季主要致敏花粉為蒿屬花粉。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魏秀蘭《山西省1298例次變應原測定結果分析》:蒿屬花粉為山西地區兒童哮喘變態反應原主要因素。
大同市第三人民醫院變態反應科李國琴《大同地區240例花粉症抗原皮試及臨床分析》大同地區致敏花粉源中蒿屬花粉居首。軍區蘭州總醫院變態反應室張興勇《蘭州地區224例變應性鼻炎皮試結果分析》;《蘭州地區87例花粉症分析》;《空軍某部群發性變態反應性鼻炎調查報告》;蘭州軍區醫院胸內科陳琳《蘭州地區氣傳花粉初步調查》蘭州地區主要致敏花粉為蒿屬花粉。《洛陽市區360例花粉症患者變應原分析》河南科技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變態反應室,洛陽地區秋季誘導花粉症和哮喘症狀的主要致敏花粉為蒿屬花粉。十九冶醫院賀鴻珍《馬鞍山地區100例過敏性鼻炎病人的抗原及脫敏療效觀察》馬鞍山地區過敏性鼻炎致敏原主要吸入物為室內塵土、粉塵蟎、蒿屬花粉囊與多價黴菌。孫娟《氣傳致敏花粉區域性調查現狀》我國八大地區均有蒿屬花粉過敏。·李全文《山東省三市空氣中氣傳及致敏花粉調查》山東省濟南、濰坊和煙臺主要致敏花粉為蒿屬花粉。以上蒿屬花粉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蒿屬花粉過敏廣泛分布我國各個地區,在北方地區蒿屬花粉是過敏性鼻炎和哮喘主要致病因素。蒿屬(Artemisia)植物為1_2年或多年生草本,稀灌木,常具濃烈香氣,多有根狀頸和營養枝。莖多直立,部分叢生狀,有明顯縱稜;植物常被絨毛;葉互生,絕大部分羽毛狀分裂;頭狀花序小,基部常有小苞片;花異性,邊緣花雌性,中央花兩性。蒿屬的花粉特徵具有高度一致性,主要體現在花粉呈球形或近球形,極面觀呈三裂圓形具三孔溝,赤道面觀為圓形或橢圓形。多數種的染色體數目為2n=18,少數種的染色體數目為2n=36。其產於亞洲、歐洲及北美洲的溫帶、寒溫帶及亞熱帶地區。在北美洲和歐洲主要過敏的蒿屬花粉為艾蒿花粉,我國蒿屬花粉包括186種及44個變種,遍布全國,西北、華北、東北及西南省區最多,華東、華中、華南略少,多生於荒坡、曠野及路旁。我國蒿屬花粉分布最廣,臨床上已證實導致人過敏的花粉包括三種艾蒿花粉(Artemisia argyi Levi, et Vant)、大杆蒿花粉(Artemisiasieversiana Wild)、黃花蒿花粉(Artemisiaannua L)。協和醫院變應製劑室製備的大籽蒿花粉變應原注射液、黃花蒿花粉變應原注射液在國內各地數百家醫院使用了幾十年,有效的抑制了我國蒿屬花粉過敏性鼻炎向過敏性哮喘的轉變,有效的減輕了我國蒿屬花粉過敏性病人哮喘的症狀。2011年北京新華聯協和藥業在蒿屬花粉傳播季節(7月-10月)開展了一項流行病學調查,對疑似蒿屬花粉過敏的病人同時點刺艾蒿花粉變應原點刺液、大籽蒿花粉變應原點刺液、黃花蒿花粉變應原點刺液。此次臨床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在我國,三種蒿屬花粉存在交叉過敏,雖然不同病人對三種蒿屬花粉變應原反應程度存在差異性。在我國還存在不同種類的蒿屬花粉,現尚沒有報導證明其它蒿屬花粉是否致人過敏。按蒿屬花粉分布範圍的廣泛性,我國蒿屬花粉最主要的為黃花蒿花粉、大籽蒿花粉、艾蒿花粉(見《中國氣傳花粉和植物彩色圖譜》)。其它蒿屬花粉相比此三種蒿屬花粉,分布範圍和生長能力相對比較小,再者蒿屬花粉過敏存在交叉免疫原性,黃花蒿花粉、大籽蒿花粉、艾蒿花粉分布廣泛,花粉原料更易於收集,因此這三種蒿屬花粉是製備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的合適的原料選擇。北京協和醫院變應原製劑室生產的大籽蒿花粉變應原注射液和黃花蒿花粉變應原注射液已證明安全有效,歐洲和北美洲的艾蒿花粉變應原注射液已證明安全有效。
近年來,隨著我國沙漠的綠化推進,在內蒙古和陝西一帶,黑沙蒿和白沙蒿生長泛濫。結合我國蒿屬花粉過敏的流行病學,黃花蒿花粉、大籽蒿花粉、艾蒿花粉、黑沙蒿花粉、白沙蒿花粉製備蒿屬花粉變應原聯合疫苗比單一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更有效,五種蒿屬花粉變應原聯合疫苗更合適我國蒿屬花粉過敏患者的需求,相比單一的蒿屬花粉變應原單一疫苗,能保證安全性的同時提高了治療的有效性。目前變應原特異免疫治療的方法主要分為皮下注射給藥免疫治療 和舌下給藥免疫治療。皮下注射給藥免疫治療已有100年的歷史,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經被得到證明。上世紀90年代初,變應原舌下滴劑疫苗誕生,1998年,WHO宣布了變應原舌下滴劑疫苗安全和有效。本世紀初,舌下滴劑變應原疫苗廣泛用於歐洲、南美洲、澳洲、東南亞和中東地區。舌下滴劑變應原疫苗相比皮下注射給藥變應原疫苗,更安全,患者可以自行回家用藥,患者依從性好,易於接受這種治療方式。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病人中,兒童患者佔很大比例,對於兒童群體患者,舌下免疫滴劑變應原疫苗,患者依從性更好,容易接受這種治療方式。然而,舌下滴劑疫苗的一個缺點是,每次滴入的劑量難以控制,給藥量不精確,差異較大,製備變應原疫苗含片相對於舌下滴劑更穩定,能實現均一化給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含片及其製備方法。為了實現本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所述疫苗包含五種致敏蒿屬花粉的變應原,五種致敏蒿屬植物為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 Willd)、黃花蒿(Artemisia annua L.)、艾蒿(Artemisia argyi Levi, et Vant)、黑沙蒿(A.ordosica krasch)和白沙蒿(A. sphaerocep hala krasch)。前述的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五種致敏蒿屬花粉的變應原活性比優選為I I I I I O上述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通過機械(吸塵器)採集或水培法收集五種蒿屬花粉,分別過200 300目篩除去花粉中的灰塵等雜質,並對花粉進行純度檢測,及形態學與分子生物學鑑定。2 )除雜後的花粉連續用丙酮浸泡攪拌脫脂,將脫脂後的固體物自然乾燥。3)取脫脂後的花粉分別以1:10 50 (g mL)的投料比加入50 500mM的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緩衝液中,4°C攪拌4 24h。4)將步驟3)中所得溶液依次經8 u m、0. 8 u m、0. 45 u m和0. 22 u m濾膜過濾。5)將步驟4)中所得濾液用截留分子量5kD的超濾膜衡濾,直至濾出液上清為無色或濾出液的電導率與超濾所用緩衝液一致,即得各變應原疫苗原液。6)用RSAT競爭免疫抑制法測定各疫苗原液的活性,然後按比例混合各疫苗原液,即得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含片,由上述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及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組成。前述的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含片,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1% ~ 20%
甘露醇20%~80%
交聯羥甲基纖維素鈉1% ~ 20%
無水矽膠1% ~ 5%
微晶纖維素1% ~ 20%
硬脂酸鎂1°/。~5%
水合乳糖1%~10%。其中,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甘露醇交聯羥甲基纖維素鈉無水矽膠微晶纖維 素硬脂酸鎂水合乳糖的重量比優選為1:5:1:0. 02:0. 1:0. 05:0. 01。本發明還提供上述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含片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通過機械(吸塵器)採集或水培法收集五種蒿屬花粉,分別過200 300目篩除去花粉中的灰塵等雜質,並對花粉進行純度檢測,及形態學與分子生物學鑑定。2 )除雜後的花粉連續用丙酮浸泡攪拌脫脂,將脫脂後的固體物自然乾燥。3)取脫脂後的花粉分別以1:10 50 (g mL)的投料比加入50 500mM的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緩衝液中,4°C攪拌4 24h。4)將步驟3)中所得溶液依次經8 u m、0. 8 u m、0. 45 u m和0. 22 u m濾膜過濾。5)將步驟4)中所得濾液用截留分子量5kD的超濾膜衡濾,直至濾出液上清為無色或濾出液的電導率與超濾所用緩衝液一致,即得各變應原疫苗原液。6)用RSAT競爭免疫抑制法測定各疫苗原液的活性,然後按比例混合各疫苗原液,即得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7)向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中添加甘露醇後凍幹。8)將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凍幹後的粉末與交聯羥甲基纖維素鈉、無水矽膠、微晶纖維素、硬脂酸鎂及水合乳糖按比例混合後壓片,真空包裝即得。本發明提供的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舌下含片包括三個濃度規格50000AU/片、5000AU/片、500AU/片。在使用過程中包括劑量遞增和維持劑量兩個階段。本發明進一步提供所述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及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舌下含片用於特異性免疫治療蒿屬花粉過敏介導的過敏性疾病中的應用。所述的過敏性疾病包括過敏性皮炎、慢性蕁麻疹、變應性鼻炎和過敏性哮喘等。在本發明中,所述的大籽蒿花粉變應原是從大籽蒿花粉中分離獲得的大籽蒿花粉變應原,所述的黃花蒿花粉變應原是從黃花蒿花粉中分離獲得的黃花蒿花粉變應原,所述的艾蒿花粉變應原是從艾蒿花粉中分離獲得的艾蒿花粉變應原,所述的黑沙蒿花粉變應原是從黑沙蒿花粉中分離獲得的艾蒿花粉變應原,所述的白沙蒿蒿花粉變應原是從白沙蒿花粉中分離獲得的白沙蒿花粉變應原。本發明製備的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舌下含片所選用的五種蒿屬花粉變應原大籽蒿花粉變應原、黃花蒿花粉變應原、艾蒿花粉變應原、黑沙蒿花粉變應原和白沙蒿花粉變應原是我國主要致敏的五種蒿屬花粉變應原,其有效性高於單一的蒿屬花粉變應原。五種蒿屬花粉變應原聯合的疫苗囊括了我國致敏蒿屬花粉的主要變應原。變應原疫苗舌下含片相對變應原疫苗舌下滴劑更便於運輸,貯存穩定,每次給藥劑量相一致,提高了使用的有效性。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實施例用於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範圍。若未特別指明,實施例中所用的技術手段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常規手段,所用原料均為市售商品。實施例1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舌下含片的製備(50000AU/片)分別製備黃花蒿花粉變應原、大籽蒿花粉變應原、艾蒿花粉變應原、黑沙蒿花粉變應原和白沙蒿花粉變應原原液通過機械(吸塵器)採集或水培法收集五種蒿屬花粉,分別過200 300目篩除去花粉中的灰塵等雜質,並對花粉進行純度檢測,及形態學與分子生物學鑑定。除雜後的花粉連續用丙酮浸泡攪拌脫脂,將脫脂後的固體物自然乾燥。稱取脫脂後的五種蒿屬花粉花粉各IOOg以投料比1:25 (g :mL)加入50mM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緩衝液中,4°C攪拌24h。將所得溶液用8 ii m濾膜過濾,再將濾液依次經0. 8 y m、0. 45 u m、 0. 22 y m濾膜過濾。所得濾液用截留分子量5kD的超濾膜衡濾,直至濾出液上清為無色或濾出液的電導與超濾用緩衝液一致,即得各變應原疫苗原液。用RSAT競爭免疫抑制法測定各疫苗原液的活性。按活性比1:1:1:1:1混合後添加4%甘露醇凍幹,凍幹後的粉末(即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凍乾粉),每克含有蒿屬花粉變應原100,0000AU。按以下配方將原輔料混合
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凍乾粉 835.65g交聯羥甲基纖維素鈉139.28g
無水矽肢2.1%
微晶纖維素13.93g
硬脂酸鎂6.96g
水合乳糖1.39g以上原輔料混合後,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後,採用直接壓片法制的蒿屬花粉變應原舌下含片疫苗10000片,每片0.1g (含蒿屬花粉變應原50000AU)。實施例2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舌下含片的製備(5000AU/片)按照實施例1中描述的方法製備黃花蒿花粉變應原、大籽蒿花粉變應原、艾蒿花粉變應原、黑沙蒿花粉變應原和白沙蒿花粉變應原原液,按活性比1:1:1:1:1混合後添加4%甘露醇凍幹,凍幹後的粉末(即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凍乾粉),每克含有蒿屬花粉變應原100000AU。按以下配方將原輔料混合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凍乾粉835.65g
交聯羥甲基纖維素鈉139.28g
無水矽膠2.79g
微晶纖維素13.93g
硬脂酸鎂6.96g 水合乳糖1.39g以上原輔料混合後,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後,採用直接壓片法制的蒿屬花粉變應原舌下含片疫苗10000片,每片0.1g (含蒿屬花粉變應原5000AU)。實施例3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舌下含片的製備(500AU/片)按照實施例1中描述的方法製備黃花蒿花粉變應原、大籽蒿花粉變應原、艾蒿花粉變應原、黑沙蒿花粉變應原和白沙蒿花粉變應原原液,按活性比1:1:1:1:1混合後添加4%甘露醇凍幹,凍幹後的粉末(即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凍乾粉),每克含有蒿屬花粉變應原10000AU。按以下配方將原輔料混合
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凍乾粉 835.65g交聯羥甲基纖維素鈉139.28g
無水桂膠2.79g
微晶纖維素13.93g
硬脂酸鎂6.96g
水合乳糖1.39g以上原輔料混合後,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後,採用直接壓片法制的蒿屬花粉變應原舌下含片疫苗10000片,每片0.1g (含蒿屬花粉變應原500AU)。實施例4五種蒿屬花粉變應原藥效學中的協同作用1.1動物致敏參考HsiueTR等人,Int Arch Allergy Immuol 1997; 112 (3) : 295-302 中描述的方法,將20mg大籽蒿花粉變應原、黃花蒿花粉變應原、艾蒿花粉變應原、黑沙蒿花粉變應原、白沙蒿花粉變應原混合溶液吸附到1%A1 (OH)3凝膠上,給豚鼠皮下注射0. 5ml,另將20mg五種蒿屬花粉變應原溶於0. 1%A1 (OH)3凝膠上,給同一豚鼠腹腔注射0.5ml。每間隔10天重複致敏I次,共3次。1. 2給藥方式試驗組共分為8組正常組、對照組、五種蒿屬花粉混合變應原給藥組、大籽蒿花粉變應原給藥組、黃花蒿花粉變應原給藥組、艾蒿花粉變應原給藥組、黑沙蒿花粉變應原給藥組、白沙蒿花粉變應原給藥組。正常組在試驗期間不給藥,對照組為變應原溶媒。五種蒿屬花粉混合變應原酪氨酸佐劑疫苗的規格(實施例3):1000AU/ml (4號)、100AU/ml (3號)、10AU/ml (2 號)、lAU/ml (I 號)。酪氨酸佐劑大籽蒿花粉變應原疫苗、酪氨酸佐劑黃花蒿花粉變應原疫苗、酪氨酸佐劑艾蒿花粉變應原疫苗、酪氨酸佐劑黑沙蒿花粉變應原疫苗、酪氨酸白沙蒿花粉變應原疫苗規格1000AU/ml (4 號)、100AU/ml (3 號)、10AU/ml (2 號)、lAU/ml (I 號)。每組清潔級致敏豚鼠10隻。用量每組豚鼠皮下注射,每周注射一次,總共給藥時間為6個月。I號藥第I
4周,每周分別注射 O.1ml、0· 2ml、0. 4ml、0. 8ml。2號藥5 8周,每周分別注射O. lml、0. 2ml、0.4ml、0.8ml。3號藥第9 12周,每周分別注射O.1mUO. 2ml,O. 4ml,O. 8ml。4號藥第13 16周,每周分別注射O. 1ml、 O.2ml、0. 4ml、0. 8ml。從第17周開始,每周注射4號藥Iml,至試驗結束。1. 3藥效學評價在給藥結束後,每組豚鼠分別在不同位置皮下注射O. 5mll00AU/ml大籽蒿花粉變應原水溶液、黃花蒿花粉變應原水溶液、艾蒿花粉變應原水溶液、黑沙蒿花粉變應原水溶液、白沙蒿花粉變應原水溶液。測量每隻豚鼠不同注射部位產生的風團和紅斑的直徑(長軸直徑和短軸直徑的平均值),計算每組豚鼠每種花粉變應原風團和紅斑直徑的算術平均數。結果見表I。表I五種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協同藥效學評價
組別風團和紅斑直徑(mm)
大抒蒿花粉黃花蒿花粉艾蒿花粉黑沙蒿花粉白沙蒿花粉
正常組31363334
對照組3235343335
給藥 I 組1315141316
給藥 2 組1526272524
給藥 3 組2512252624
給藥 4 組232414.4V
給藥 5 經2425261422
給藥 6 組_26_26_24_21_IJ_注給藥I組為酪氨酸佐劑五種蒿屬花粉變應原混合疫苗;給藥2組為酪氨酸佐劑大籽蒿花粉變應原疫大籽蒿花粉疫苗;給藥3組為酪氨酸佐劑黃花蒿花粉變應原疫苗;給藥4組酪氨酸佐劑艾蒿花粉變應原疫苗;給藥5組酪氨酸佐劑黑沙蒿花粉變應原疫苗;給藥6組酪氨酸佐劑白沙蒿花粉變應原疫苗。
從表I可知單一酪氨酸佐劑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能夠有效地降低對應蒿屬花粉過敏程度,同時也可以降低其他四種蒿屬花粉過敏程度,但是單一酪氨酸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相對五種蒿屬花粉混合變應原疫苗,其對其它四種蒿屬花粉過敏的治療的有效程度不如五種蒿屬花粉變應原混合酪氨酸疫苗(P < 0.01)。通過此實驗的結果證明了五種蒿屬花粉變應原存在交叉性,但也存在差異性,五種蒿屬花粉變應原聯合疫苗的有效性高於單一的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實施例5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舌下含片活性的檢測蒿屬花粉變應原舌下滴劑疫苗活性檢測使用UniCAP採用RAST競爭性抑制實驗的方法。將50000AU/片、5000AU/片、500AU/片各取10片,用生理鹽水溶解,3個規格的成品和內部參考品分別用生理鹽水稀釋為10' 10_2、10_3、10_4、10_5共5個濃度,然後和100 μ I等量血清混合,37°C孵育60min,然後對艾蒿花粉變應原immunoCAP上機檢測,計算抑制率, 以稀釋度1/10的對數值為橫坐標,百分抑制率為縱坐標,計算50%抑制率時的稀釋度。通過50%抑制率的稀釋度與內部參考品相比,計算出活性(AU)。結果見表2。表2三批樣品活性值
_活性(AU/片)_
抵號_ 500005000500
201006001560005100550
201007001520005250^20
201008001_50100_5050_510_實施例6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舌下含片穩定性的考察本實驗通過三批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舌下含片在2_8°C放置,3月、6月、9月、12月、18月活性的變化,考察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舌下含片的穩定性(表3-表5)。表3201006001批穩定性實驗數據
活性(AU/片)
時間__500005000500
3 月520005480550
O )51000^OO心、
9 月505005150518
12 月490004990495
IS_40000_4^0U_47、表4201007001批穩定性實驗數據
權利要求
1.一種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其特徵在於,所述疫苗包含五種致敏蒿屬花粉的變應原, 五種致敏蒿屬植物為大籽蒿(Artemisiasieversiana Willd)、黃花蒿(Artemisia annua L.)、艾蒿(Artemisia argyiLevl. et Vant)、黑沙蒿(A. ordosica krasch)和白沙蒿(A. sphaerocephala krasch)。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疫苗,其特徵在於,五種致敏蒿屬花粉的變應原活性比為1:1:1:1:1ο
3.權利要求1或2所述疫苗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1)採集五種蒿屬花粉,分別過200 300目篩除去花粉中的雜質;2)除雜後的花粉用丙酮浸泡,攪拌脫脂,乾燥;3)將脫脂後的花粉分別以1:10 50(g mL)的投料比加入50 500mM的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緩衝液中,4°C攪拌4 24h ;4)將步驟3)中所得溶液依次經8μ m、0. 8 μ m、0. 45 μ m和0. 22 μ m濾膜過濾;5)將步驟4)中所得濾液用截留分子量5kD的超濾膜衡濾,直至濾出液上清為無色或濾出液的電導率與超濾所用緩衝液一致,即得各變應原疫苗原液;6)用RSAT競爭免疫抑制法測定各疫苗原液的活性,然後按比例混合各疫苗原液,即得。
4.一種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含片,其特徵在於,由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及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組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含片,其特徵在於,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1%~20%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甘露醇交聯羥甲基纖維素鈉無水矽膠20% ~ 80%1%~20%1% ~ 5%..甜 5T 來系I % ~ 20%硬脂酸鎂1%~5%水合乳糖1%~10%。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含片,其特徵在於,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甘露醇 交聯羥甲基纖維素鈉無水矽膠微晶纖維素硬脂酸鎂水合乳糖的重量比為 1:5:1:0. 02:0. 1:0. 05:0. 01。
7.權利要求5或6所述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含片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1)採集五種蒿屬花粉,分別過200 300目篩除去花粉中的雜質;2)除雜後的花粉用丙酮浸泡,攪拌脫脂,乾燥;3)將脫脂後的花粉分別以1:10 50(g mL)的投料比加入50 500mM的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緩衝液中,4°C攪拌4 24h ;4)將步驟3)中所得溶液依次經8μ m、O. 8 μ m、O. 45 μ m和O. 22 μ m濾膜過濾;5)將步驟4)中所得濾液用截留分子量5kD的超濾膜衡濾,直至濾出液上清為無色或濾出液的電導率與超濾所用緩衝液一致,即得各變應原疫苗原液;6)用RSAT競爭免疫抑制法測定各疫苗原液的活性,然後按比例混合各疫苗原液,即得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7)向 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中添加甘露醇後凍幹;8)將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凍幹後的粉末與交聯羥甲基纖維素鈉、無水矽膠、微晶纖維素、硬脂酸鎂及水合乳糖按比例混合後壓片製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含片及其製備方法,所述含片是將五種致敏蒿屬花粉的變應原與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混合後製備而成。五種致敏蒿屬植物為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 Willd)、黃花蒿(Artemisia annua L.)、艾蒿(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黑沙蒿(A.ordosica krasch)和白沙蒿(A.sphaerocep hala krasch)。本發明的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囊括了中國主要致敏的五種蒿屬花粉的變應原,相比單一蒿屬花粉變應原疫苗更有效,且舌下含片相對舌下滴劑更穩定,給藥劑量更準確。
文檔編號A61P37/08GK102988979SQ20121054152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3日
發明者白彩明, 姜敏, 裴瀟竹, 湯承祁, 牛佔坡, 馬博晨 申請人:北京新華聯協和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