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瓷內、外牆塗料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00:12:46 1
專利名稱:仿瓷內、外牆塗料的製作方法
專利說明
本發明技術領域是以其物理性質所產生的效果為特徵的塗料組合物。
目前市場上的塗料有的粘結強度低、背靠一身白;有的仿瓷塗料,雖白度好,但一旦汙染,難以洗乾淨。中國專利申請號89101954.5公開的內牆塗料及製作方法,它存在白度低、易泛黃、易黴變、易脫落的不足。中國專利申請號92107107.8公開的牆面仿瓷塗料,存在有對光不穩定、易「泛黃」的不足。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白度高、飾面光滑平整、使用壽命長、能防水、防汙、防黴、易於擦洗的仿瓷塗料。
本發明的任務是用如下方式實現的它採用聚乙烯醇、骨料、增白劑、對烷基苯磺酸鈉、正丁醇和矽酸鈉為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為聚乙烯醇1%-6%、骨料50%-72%、增白劑20%-36%、對烷基苯磺酸鈉2%-4%、正丁醇0.1%-0.3%、矽酸鈉0%-5.5%。骨料是重質碳酸鈣或輕質碳酸鈣或重質碳酸鈣和輕質碳酸鈣的混合物。增白劑是群青或紫藥水或群青和紫藥水的混合物。塗料可分底料和面料兩種塗料。塗料的底料的百分比較優配比為聚乙烯醇1%-4%、重質碳酸鈣50%-54%、輕質碳酸鈣15%-18%、群青15%-17%、紫藥水15%-17%、對烷基苯磺酸鈉2%-4%、正丁醇0.1%-0.3%。塗料的面料原料重量百分配比較優配比為聚乙烯醇2%-6%、重質碳酸鈣20%-25%、輕質碳酸鈣30%-35%、群青15%-18%、紫藥水15%-18%、對烷基苯磺酸鈉2%-4%、正丁醇0.1%-0.3%、矽酸鈉4.5%-5.5%。為加強仿瓷內、外牆塗料的表面防汙清洗性能,在塗料塗層面上可塗用聚丙烯酸甲酯和聚丙烯酸乙酯製造的混合乳化液。
本塗料白度高(93.6度)、無毒無味、飾面光滑平整、耐乾擦溼沫、性能穩定、見光不發黃、能耐酸鹼腐蝕,能作內牆、外牆塗料,延長牆體壽命。
實施例採用內牆、外牆的塗料分底料、面料兩種。底料原料重量百分比是聚乙烯醇20%、重質碳酸鈣50%、輕質碳酸鈣16%、群青15%、紫藥水15%、對烷基苯磺酸鈉1.9%、正丁醇0.1%。面料原料重量百分配比為聚乙烯醇2%、重質碳酸鈣24%、輕質碳酸鈣34%、群青15%、紫藥水17%、對烷基苯磺酸鈉4%、正丁醇0.2%、矽酸鈉3.8%。塗料面膠是聚丙烯酸甲酯和聚丙烯酸乙酯1∶1的混合乳化液。
生產工藝是將聚乙烯醇放入熱水中,在蒸汽振動下,使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在水中。又用少量熱水分別將對烷基苯磺酸鈉及群青、紫藥水溶解後,依次放入聚乙烯醇溶液中,再用蒸汽振動拌均勻即成聚乙烯醇溶液。將正丁醇放入上述聚乙烯醇水溶液中攪拌均勻後,再放入骨料,先輕質碳酸鈣,後重質碳酸鈣,攪拌一小時,即可出料。生產底料和面料方法相同,只是原料用量配比不相同。
如作面料時,用上述方法制的面料塗刮在牆壁後,再在塗料面上噴塗矽酸鈉水溶液,幹後即成仿瓷塗料,為了更易於清洗(抹)牆體塗料面上汙物,可再在塗料面上噴塗聚丙酸甲酯與聚丙酸乙酯的乳化液。
水的用量根據所希望製成的仿瓷塗料稠度而定,如製成膏狀產品,水的用量是其它原料總量的25%-40%。
權利要求
1.一種仿瓷內、外牆塗料,其特徵在於採用聚乙烯醇、骨料、增白劑、對烷基苯磺酸鈉、正丁醇和矽酸鈉為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為聚乙烯醇1%-6%、骨料50%-72%、增白劑20%-36%、對烷基苯磺酸鈉2%--4%、正丁醇0.1%--0.3%、矽酸鈉0%--5.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塗料,其特徵在於骨料是重質碳酸鈣或輕質碳酸鈣或重質碳酸鈣和輕質碳酸鈣的混合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塗料,其特徵在於增白劑是群青或紫藥水或群青和紫藥水的混合物。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塗料,其特徵在於塗料可分底料和面料兩種塗料。
5.根據權利要求1和2和3和4所述塗料,其特徵在於塗料的底料的百分比較優配比為聚乙烯醇1%-4%、重質碳酸鈣50%-54%、輕質碳酸鈣15%-18%、群青15%-17%、紫藥水15%-17%、對烷基苯磺酸鈉2%-4%、正丁醇0.1%-0.3%。
6.根據權利要求1和2和3和4所述塗料,其特徵在於塗料的面料原料重量百分配比較優配比為聚乙烯基醇2%-6%、重質碳酸鈣20%-25%、輕質碳酸鈣30%-35%、群青15%-18%、紫藥水15%-18%、對烷基苯磺酸鈉2%-4%、正丁醇0.1%-0.3%、矽酸鈉4.5%-5.5%。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塗料,其特徵在於塗料塗層面上可塗用聚丙烯酸甲酯和聚丙烯酸乙酯製造的混合乳化液。
全文摘要
一種仿瓷內、外牆塗料,採用聚乙烯醇、骨料、增白劑、對烷基酸鈉、正丁醇和矽酸鈉為原料,分別投入適量的水中溶解後混合製成。本塗料白度高、無毒無味、飾面光滑平整、耐乾擦溼抹,性能穩定,見光不發黃,能耐酸、鹼腐蝕,能作內牆、外牆塗料,延長牆體壽命。
文檔編號C09D129/04GK1079761SQ9311146
公開日1993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1993年6月26日 優先權日1993年6月26日
發明者潘中和 申請人:潘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