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螺杆擠出機的抽真空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14:16:26 3
專利名稱:雙螺杆擠出機的抽真空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螺杆擠出機的抽真空系統,主要用於對雙螺杆擠出機的料筒進行抽真空,以保證擠出的粒料的質量,屬於化工機械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雙螺杆擠出機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對其料筒內部進行抽真空,防止粒料受到汙染, 以保證擠出的粒料的質量。然而以往的抽真空裝置在運行時需要在雙螺杆擠出機停機後才能進行操作,這樣不僅給工人增加了勞動強度,還增加了工作時間,降低了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不用停機操作,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的雙螺杆擠出機的抽真空系統。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本實用新型雙螺杆擠出機的抽真空系統,包括進氣管、處理罐、排氣管、排液管和過濾罐,所述進氣管的一端與雙螺杆擠出機中的料筒相連通,所述處理罐的側壁開孔並與進氣管的一端相連通,所述處理罐的底部開有排氣口和排液口,所述排液管的頂端固定在處理罐底部的排液口處,所述排氣管一端穿過處理罐底部的排氣口並固定住,排氣管的端頭高於處理罐的底部,所述排氣管的另一端與過濾罐相連通,所述泵與過濾罐的上側壁相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這種雙螺杆擠出機的抽真空系統與雙螺杆擠出機的料筒末端相連通,需要抽真空時,只要打開泵,將料筒中的空氣抽入處理罐中,抽出空氣再通入過濾罐中過濾後才排出, 而空氣中附帶的粉塵和水分則從處理罐的底部排出,這樣便不用將雙螺杆擠出機停機再進行操作,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雙螺杆擠出機的抽真空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處理罐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其中雙螺杆擠出機1、料筒2、進氣管3、處理罐4、排氣管5、排液管6、過濾罐7、 泵8。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螺杆擠出機的抽真空系統,包括進氣管3、 處理罐4、排氣管5、排液管6、過濾罐7和泵8,所述進氣管3的一端與雙螺杆擠出機1中的料筒2相連通,所述處理罐4的側壁開孔並與進氣管3相連通,所述處理罐4的底部開有排氣口和排液口,所述排液管6的頂端固定在處理罐4底部的排液口處,所述排氣管5 —端穿過處理罐4底部的排氣口並固定住,排氣管5的端頭高於處理罐4的底部,這樣便能避免處理罐4中帶粉塵的液體進入排氣管5中,所述排氣管5的另一端與過濾罐7相連通,所述泵 8與過濾罐7的上側壁相連接。 需要抽真空時,只要打開泵8,將料筒2中的空氣抽入處理罐4中,抽出空氣再通入過濾罐7中過濾後才排出,而帶粉塵的液體則從處理罐4底部的排液管6中排出,這樣便避免了將雙螺杆擠出機停機,不僅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還提高了工作效率。
權利要求1. 一種雙螺杆擠出機的抽真空系統,其特徵在於它包括進氣管(3)、處理罐(4)、排氣管(5)、排液管(6)和過濾罐(7),所述進氣管(3)的一端與雙螺杆擠出機(1)中的料筒(2) 相連通,所述處理罐(4)的側壁開孔並與進氣管(3)的一端相連通,所述處理罐(4)的底部開有排氣口和排液口,所述排液管(6)的頂端固定在處理罐(4)底部的排液口處,所述排氣管(5) —端穿過處理罐(4)底部的排氣口並固定住,排氣管(5)的端頭高於處理罐(4)的底部,所述排氣管(5)的另一端與過濾罐(7)相連通,所述泵(8)與過濾罐(7)的上側壁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螺杆擠出機的抽真空系統,其特徵在於它包括進氣管(3)、處理罐(4)、排氣管(5)、排液管(6)和過濾罐(7),所述進氣管(3)的一端與雙螺杆擠出機(1)中的料筒(2)相連通,所述處理罐(4)的側壁開孔並與進氣管(3)的相連通,所述處理罐(4)的底部開有排氣口和排液口,所述排液管(6)的頂端固定在處理罐(4)底部的排液口處,所述排氣管(5)一端穿過處理罐(4)底部的排氣口並固定住,排氣管(5)的端頭高於處理罐(4)的底部,所述排氣管(5)的另一端與過濾罐(7)相連通,所述泵(8)與過濾罐(7)相連接。這種雙螺杆擠出機的抽真空系統不用停機操作,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B29C47/76GK202097944SQ20112020597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8日
發明者李連寶, 趙文千, 趙永千 申請人:江陰市龍山合成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