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11:17:46
專利名稱:剛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水連接管件的施工工藝,特別是一種剛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套管捻口的施工工藝按國家標準圖集02S404進行,根據需用量將石棉絨與水泥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勻,然後加水攪合。在攪合時,用水量控制在以混合後用手捏緊在一定高度(約1.0米)自由落體落至地面後能散開為宜,如果水量控制不好直接影響捻口質量(發生滲漏)。其次就是捻口,首先捻口用「舌刀」將油麻捻入套管縫隙內,用榔頭一錘一錘的捻緊,然後降石棉水泥塞入套管縫隙中,用舌刀一層一層的捻緊,捻緊一層、塞一層繼續捻口直至套管捻滿,由於管道是360°,用舌刀捻口時不宜掌握,且有時捻口位置方向不好,不宜操作,經常容易發生不密實現象,造成滲漏,其返工是相當麻煩的,如果捻口養護不好容易開裂,同樣造成滲漏,都影響工程質量,這種方法耗時、耗力且效果不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密封效果好、省時省力的剛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藝。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設計的剛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藝,特徵在於,包括下述步驟
第一步,對套管定位並將套管安裝在定位處,在牆體砌築或牆體夯澆築時將所需裝配的套管定位,並在定位處安裝套管,所安裝的套管的中心線與牆面垂直,定位時,以設計圖紙上的平面坐標和立面坐標以及標高為準;
第二步,安裝外部管道,在安裝前需清除套管內壁以及外部管道內壁的氧化層,上述清理工序後即可安裝外部管道,安裝時,外部管道的中心線與套管的中心線相重疊,然後將外部管道定位;
第三步,在套管與外部管道所形成的空隙內填塞油麻,油麻的填塞厚度為套管長度的O. 3^0. 38,油麻處於套管長度方向的中間,在填塞完成時可根據外部管道的位置,使套管與外部管道之間的空隙均勻;
第四步,將配置好的封堵材料填塞在油麻的兩端,兩端封堵材料的厚度各佔套管長度的1/3,所述封堵材料是由氯化鈣、石膏粉、矽酸鹽水泥和水配置而成;所述封堵材料的配製步驟如下第一步,配製氯化鈣、石膏粉和矽酸鹽水泥的份量,上述材料的重量比依次為O. 3^0. 7 :0. 8^1. 2 8^12 ;第二步,將石膏粉和矽酸鹽水泥攪拌混合;第三步,將氯化鈣與水攪拌稀釋;第四步,將步驟二中的拌合物與步驟三中的氯化鈣水溶液進行攪拌混合,在攪拌過程中加水用以控制拌合物的粘稠度,上述材料攪拌後所形成的拌合物即為封堵材料;
第五步,保溼養護,將粘土與水混合攪拌,攪拌後形成呈發酵麵粉狀態的稀泥,然後將攪拌後的稀泥塗抹在封堵材料外露部分,在塗抹稀泥2 3天後清除已經幹掉的泥塊;第六步,灌水進行試漏檢查。為了使封堵材料達到理想的濃度,上述氯化鈣石膏粉矽酸鹽水泥的重量比為O. 5 I IO0油麻的填塞厚度為套管長度的1/3。為了充分保溼且便於後期清理,粘土與水混合攪拌後的稀泥的塗抹厚度為:T4cm。本發明得到的剛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藝通過採用氯化鈣、石膏粉和矽酸鹽水泥與水配製封堵材料,這種封堵材料配製完成後呈發酵麵粉狀,粘稠度適中,不易在封堵過程中塌落,捻口合格率高,可操作性強,施工周期短。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本實施例提供的剛性防水套管,包括下述步驟第一步,對套管定位並將套管安裝在定位處,在牆體砌築或牆體砼澆築時將所需裝配的套管定位,並在定位處安裝套管,所安裝的套管的中心線與牆面垂直,定位時,以設計圖紙上的平面坐標和立面坐標以及標高為準;第二步,安裝外部管道,在安裝前需清除套管內壁以及外部管道內壁的氧化層,上述清理工序後即可安裝外部管道,安裝時,外部管道的中心線與套管的中心線相重疊,然後將外部管道定位;第三步,在套管與外部管道所形成的空隙內填塞油麻,油麻的填塞厚度為套管長度的1/3,油麻處於套管長度方向的中間,在填塞完成時可根據外部管道的位置,使套管與外部管道之間的空隙均勻;第四步,將配置好的封堵材料填在油麻的兩端,兩端封堵材料的厚度各佔套管長度的1/3,所述封堵材料是由氯化鈣、石膏粉、矽酸鹽水泥和水配置而成;第五步,保溼養護,將粘土與水混合攪拌,攪拌後形成呈發酵麵粉狀態的稀泥,然後將攪拌後的稀泥塗抹在封堵材料外露部分,粘土與水混合攪拌後的稀泥的塗抹厚度為3 4cm,在塗抹稀泥2 3天後清除已經幹掉的泥塊;第六步,灌水進行試漏檢查。上述步驟四中的封堵材料的配製步驟如下
第一步,配製氯化鈣、石膏粉和矽酸鹽水泥的份量,上述材料的重量比依次為0.5:1:10 ;第二步,將石膏粉和矽酸鹽水泥攪拌混合;第三步,將氯化鈣與水攪拌稀釋;第四步,將步驟二中的拌合物與步驟三中的氯化鈣水溶液進行攪拌混合,在攪拌過程中加水用以控制拌合物的粘稠度,上述材料攪拌後所形成的拌合物即為封堵材料。在氯化鈣水溶液與石膏粉和矽酸鹽水泥的拌合物攪拌時,材料的溫度會升高,在實際操作中,需工作人員佩戴好橡膠手套,防止對手的灼傷。最後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技術方案,儘管申請人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那些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剛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下述步驟 第一步,對套管定位並將套管安裝在定位處,在牆體砌築或牆體夯澆築時將所需裝配的套管定位,並在定位處安裝套管,所安裝的套管的中心線與牆面垂直,定位時,以設計圖紙上的平面坐標和立面坐標以及標高為準; 第二步,安裝外部管道,在安裝前需清除套管內壁以及外部管道內壁的氧化層,上述清理工序後即可安裝外部管道,安裝時,外部管道的中心線與套管的中心線相重疊,然後將外部管道定位; 第三步,在套管與外部管道所形成的空隙內填塞油麻,油麻的填塞厚度為套管軸向長度的O. 3^0. 38,油麻處於套管軸向長度方向的中間,在填塞完成時可根據外部管道的位置,使套管與外部管道之間的空隙均勻; 第四步,將配置好的封堵材料填塞在油麻的兩端,兩端封堵材料的厚度一致,所述封堵材料是由氯化鈣、石膏粉、矽酸鹽水泥和水配置而成;所述封堵材料的配製步驟如下第I步,配製氯化鈣、石膏粉和矽酸鹽水泥的份量,上述材料的重量比依次為0. 3^0. 7 O.8^1. 2 8^12 ;第2步,將石膏粉和矽酸鹽水泥攪拌混合均勻;第3步,將氯化鈣與水攪拌稀釋;第3步,將步驟2中的拌合物與步驟3中的氯化鈣水溶液進行攪拌混合,在攪拌過程中加水用以控制拌合物的粘稠度,並達到工藝要求的粘稠度;上述材料攪拌後所形成的拌合物即為封堵材料; 第五步,保溼養護,將粘土與水混合攪拌,攪拌後形成呈發酵麵粉狀態的稀泥,然後將攪拌後的稀泥塗抹在封堵材料外露部分,在塗抹稀泥2 3天後清除已經幹掉的泥塊; 第六步,灌水進行試漏檢查。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剛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藝,其特徵在於,油麻的填塞厚度為套管長度的1/3。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剛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藝,其特徵在於,氯化鈣石膏粉矽酸鹽水泥的重量比為O. 5 :1 : 10。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剛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藝,其特徵在於,粘土與水混合攪拌後的稀泥的塗抹厚度為3 4cm。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剛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下述步驟第一步,對套管定位並將套管安裝在定位處;第二步,安裝外部管道,安裝時,外部管道的中心線與套管的中心線相重疊,然後將外部管道定位;第三步,在套管與外部管道所形成的空隙內填塞油麻,油麻的填塞厚度為套管長度的0.3~0.38;第四步,將配置好的封堵材料填在油麻的兩端,兩端封堵材料的厚度一致,所述封堵材料是由氯化鈣、石膏粉、矽酸鹽水泥和水配置而成;第五步,保溼養護;第六步,灌水進行試漏檢查。本發明得到的剛性防水套管的施工工藝通過改良封堵材料的配方,使得封堵材料更易填塞,防漏效果好。
文檔編號F16L5/02GK102900896SQ20121042013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9日
發明者魏志波, 劉明友 申請人:中冶建工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