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輪車用減震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01:34:56 1
專利名稱:兩輪車用減震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兩輪車用減震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兩輪車的減震受力的方向都是縱向受力,由於縱向受力使身體相對於車輛向下的力和地面相對於車輛向上的力相互疊加使車輛的穩定性變差,舒適度下降,導致兩輪車減震效果不好。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將兩輪車所承受的縱向力分解為部分橫向的力使減震效果更好的兩輪車用減震裝置。所述目的是通過如下方案實現的:一種兩輪車用減震裝置,其組成包括:減震器,所述減震器與水平方向成10-80°夾角安裝,所述減震器連接連杆機構。所述的兩輪車用減震裝置,所述連杆機構連接後搖臂總成,所述連杆機構連接所述減震器,所述減震器另一端連接發動機吊裝點或兩輪車的車架。所述的兩輪車用減震裝置,所述連杆機構連接後搖臂總成或直杆連杆機構。所述的兩輪車用減震 裝置,所述後搖臂總成通過活動轉軸連接直杆,所述直杆另一端固定連接減力杆,所述減力杆另一端通過活動轉軸連接兩輪車車架,所述減力杆通過活動轉軸連接減震器,所述減震器另一端連接所述兩輪車車架,所述兩輪車車架通過活動轉軸連接所述後搖臂總成。所述的兩輪車用減震裝置,所述直杆連杆機構包括斜杆,所述斜杆一端連接後搖臂總成,所述斜杆另一端連接擺杆和減振器,所述擺杆另一端連接兩輪車車架,所述減振器連接發動機吊裝點。所述的兩輪車用減震裝置,所述減震器包括減震杆,所述減震杆連接彈簧,所述減震杆一端連接所述發動機吊裝點或兩輪車車架,所述減震杆另一端連接減力杆或擺杆。所述的兩輪車用減震裝置,所述減震器與所述連杆機構安裝在兩輪車的一側或兩輪車的兩側。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減震器為斜向安裝與連杆機構配合使用,將車體本身承受的重力進行分解,使車輛承受的縱向力分解為一部分橫向力,提高了車輛的操控性,使減震效果更好,增加了車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將質量較大的零部件集中安放在一起,提高了車輛的集中化程度,並提高了車輛的操控性。本實用新型適用範圍廣,既可以用於摩託車也可以用於自行車,還可以用於電動
本坐
寸O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帶有擺杆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帶有直杆連杆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闡述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實施例一一種兩輪車用減震裝置,如附圖1、附圖2所示,其組成包括:減震器,所述減震器與水平方向成10-80°夾角安裝,所述減震器連接連杆機構。所述的兩輪車用減震裝置,所述連杆機構連接後搖臂總成1,減震裝置安裝在兩輪車的一側。減震器斜向安裝、減震效果比現有的縱向安裝的減震器的減震效果好。實施例二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於,如附圖1所示,所述的兩輪車用減震裝置,所述連杆機構連接後搖臂總成,所述連杆機構連接所述減震器,所述減震器另一端連接發動機吊裝點2。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二的不同之處在於,如附圖2所示,所述的兩輪車用減震裝置,所述後搖臂總成通過活動轉軸4連接直杆5,所述直杆另一端固定連接減力杆6,所述減力杆另一端通過活動轉軸連接兩輪車車架,所述減力杆通過活動轉軸連接減震器,所述減震器另一端連接所述兩輪車車架,所述兩輪車車架通過活動轉軸連接所述後搖臂總成。直杆和減力杆之間是固定連接,直杆和減力杆之間相對不轉動;後搖臂總成和直杆之間是活動連接,直杆和兩輪車車架之間相對轉動。實施例四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二的不同之處在於,如附圖2所示,所述的兩輪車用減震裝置,所述直杆連杆機構包括斜杆7,所述斜杆一端連接後搖臂總成,所述斜杆另一端連接擺杆8和減振器,所述擺杆另一端連接兩輪車車架,所述減振器連接發動機吊裝點。實施例五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於,如附圖1、附圖2所示,所述的兩輪車用減震裝置,所述減震器包括減震杆9,所述減震杆連接彈簧10,所述減震杆一端連接所述發動機吊裝點或兩輪車的車架,所述減震杆另一端連接減力杆或擺杆。實施例六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於,如附圖1、附圖2所示,所述減震器與水平方向成10或20或30或40或50或60或70或80°夾角安裝。實施例七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於,所述的兩輪車用減震裝置,所述減震器安裝在兩輪車的兩側。實施例八[0037]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於,所述的兩輪車用減震裝置,所述連杆機構連接直杆連杆機構。實施例九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二的不同之處在於,如附圖2所示,所述的兩輪車用減震裝置,所述減震器另一端連接所述兩輪車車架3。本實施方式只是對本專利的示例性說明而並不限定它的保護範圍,本領域人員還可以對其進行局部改變,只要沒有超出本專利的精神實質,都視為對本專利的等同替換,都在本專利的保護範圍 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兩輪車用減震裝置,其組成包括:減震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減震器與水平方向成10-80°夾角安裝,所述減震器連接連杆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輪車用減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杆機構連接後搖臂總成,所述連杆機構連接所述減震器,所述減震器另一端連接發動機吊裝點或兩輪車的車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輪車用減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杆機構連接後搖臂總成或直杆連杆機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兩輪車用減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後搖臂總成通過活動轉軸連接直杆,所述直杆另一端固定連接減力杆,所述減力杆另一端通過活動轉軸連接兩輪車車架,所述減力杆通過活動轉軸連接減震器,所述減震器另一端連接所述兩輪車車架,所述兩輪車車架通過活動轉軸連接所述後搖臂總成。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兩輪車用減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直杆連杆機構包括斜杆,所述斜杆一端連接後搖臂總成,所述斜杆另一端連接擺杆和減振器,所述擺杆另一端連接兩輪車車架,所述減振器連接發動機吊裝點。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兩輪車用減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減震器包括減震杆,所述減震杆連接彈簧,所述減震杆一端連接所述發動機吊裝點或兩輪車車架,所述減震杆另一端連接減力杆或擺杆。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輪車用減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減震器與所述連杆機構安裝在兩輪車的一側 或兩輪車的兩側。
專利摘要兩輪車用減震裝置。現有的兩輪車的減震受力的方向都是縱向受力,由於縱向受力使身體的重量全部都作用於彈簧上致使彈簧的承重力加大,導致兩輪車減震效果不好,減震彈簧壽命短。一種兩輪車用減震裝置,其組成包括一種兩輪車用減震裝置,其組成包括減震器,所述減震器與水平方向成10-80°夾角安裝,所述減震器連接連杆機構。本實用新型用於兩輪車減震效果優於現有的兩輪車。
文檔編號B62K3/02GK203094299SQ201320129640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1日
發明者張玉宏 申請人:張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