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進機密封潤滑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20:47:41 2
掘進機密封潤滑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掘進機密封潤滑系統,包括第一迷宮環(1)、第二迷宮環(2)、密封跑道(3)和密封支承環(4),第一迷宮環(1)與密封支承環(4)通過螺栓(12)連接,第二迷宮環(2)與密封跑道(3)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迷宮環(1)與第二迷宮環(2)相配合,密封支承環上設置有密封隔環與密封,密封支承環內的密封和密封隔環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為第三密封(11)、第四密封隔環(8)、第三密封隔環(7)、第二密封(10)、第二密封隔環(6)、第一密封(9)、第一密封隔環(5)。當系統失效時,通過將密封隔環與密封的位置進行調整、位移,來解決密封系統失效時需要更換新的密封與密封隔環的問題,節約資源避免浪費。
【專利說明】掘進機密封潤滑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密封潤滑系統,尤其是掘進機密封潤滑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國內現有的盾構及TBM密封潤滑基本採用密封固定方式,當與密封唇口接觸的軸面磨損後,出現漏油的問題,密封系統將失效,現有技術中當遇到密封系統失效的問題時均是採取更換新的迷宮密封和唇形密封的手段,造成資源浪費。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當遇到密封系統失效的問題時採取的更換新的迷宮密封和唇形密封的手段,造成資源浪費。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手段如下:
本發明掘進機密封潤滑系統,包括第一迷宮環、第二迷宮環、密封跑道和密封支承環,第一迷宮環與密封支承環通過螺栓連接,第二迷宮環與密封跑道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迷宮環與第二迷宮環相配合,密封支承環上設置有密封隔環與密封,所述密封隔環包括第一密封隔環、第二密封隔環、第三密封隔環、第四密封隔環,密封包括第一密封、第二密封、第三密封,密封支承環內的密封和密封隔環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為第三密封、第四密封隔環、第三密封隔環、第二密封、第二密封隔環、第一密封、第一密封隔環。
[0005]做為一種優選方案,密封為唇形密封,密封隔環外邊緣具有開口,第三密封與第二密封唇部開口向左設置,第一密封唇部開口向右設置,第四密封隔環、第三密封隔環與第二密封隔環開口向右設置,第一密封隔環開口向左設置。
[0006]做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密封支承環內的密封和密封隔環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為第四密封隔環、第三密封、第三密封隔環、第二密封、第二密封隔環、第一密封、第一密封隔環。採用這種技術方案當系統失效時,只需要通過移動密封隔環和密封的位置便可以在不更換新的密封隔環和密封的情況下解決系統失效的問題。
[0007]做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密封為唇形密封,密封隔環外邊緣具有開口,第四密封隔環、第三密封隔環、第二密封隔環開口向右設置,第一密封隔環開口向左設置,第三密封、第二密封唇部開口向左設置,第三密封唇部開口向右設置。
[0008]做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密封支承環內的密封和密封隔環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為第四密封隔環、第三密封隔環、第三密封環、第二密封隔環、第二密封、第一密封隔環、第一密封。採用這種技術方案當系統再次失效時,只需要通過移動密封隔環和密封的位置便可以在不更換新的密封隔環和密封的情況下解決系統失效的問題。
[0009]做為本發明另一種優選方案密封為唇形密封,密封隔環外邊緣具有開口,四個密封隔環開口向右設置,第三密封與第二密封唇部開口向左設置,第一密封唇部開口向右設置。
[0010]本發明掘進機密封潤滑系統,操作步驟如下: 先將密封支承環內的密封和密封隔環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為第三密封、第四密封隔環、第三密封隔環、第二密封、第二密封隔環、第一密封、第一密封隔環;第三密封與第二密封唇部開口向左設置,第一密封唇部開口向右設置,第四密封隔環、第三密封隔環與第二密封隔環開口向右設置,第一密封隔環開口向左的位置進行設置,進行初裝;
當密封在初裝位置發生磨損後,將第四密封隔環移動到密封支承環左側,第三密封移到到第三密封隔環與第四密封隔環之間,第四密封隔環與第三密封隔環開口向右設置,第三密封唇部開口向左設置,其餘密封與密封隔環位置保持不變,實現第一次調整;
當密封再次發生磨損後,將第一密封隔環移動到設置在密封支承環左側的第四密封隔環右側,第一密封隔環開口向右設置,其餘密封隔環與密封向右位移開口方向保持不變,實現第二次調整。
[0011]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優點是當系統失效時,只需要通過將密封隔環與密封的位置進行調整、位移,來解決掘進機密封系統失效時需要更換新的密封與密封隔環的問題,節約資源,避免浪費。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初裝部面圖。
[0013]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調整剖面圖。
[0014]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調整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實施例1
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掘進機密封潤滑系統,包括第一迷宮環1、第二迷宮環2、密封跑道3和密封支承環4,第一迷宮環I與密封支承環4通過螺栓12連接,第二迷宮環2與密封跑道3通過螺栓連接,密封跑道的三個通道分別為第一通道EP2,第二齒輪油,第三是空腔。所述第一迷宮環I與第二迷宮環2相配合,密封支承環上設置有具有開口的密封隔環與唇形密封,所述具有開口的密封隔環與唇形密封通過第一迷宮軸向壓緊在密封支承環上,所述密封隔環包括第一密封隔環5、第二密封隔環6、第三密封隔環7、第四密封隔環8,密封包括第一密封9、第二密封10、第三密封11。
[0016]掘進機密封潤滑系統初裝時,先將密封支承環內的密封和密封隔環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為第三密封11、第四密封隔環8、第三密封隔環7、第二密封10、第二密封隔環6、第一密封9、第一密封隔環5 ;第三密封11與第二密封10唇部開口向左設置,第一密封9唇部開口向右設置,第四密封隔環8、第三密封隔環7與第二密封隔環6開口向右設置,第一密封隔環5開口向左的位置進行設置,進行初裝。
[0017]當密封在初裝位置發生磨損後,將第四密封隔環8移動到密封支承環4左側,第三密封11移到到第三密封隔環7與第四密封隔環8之間,第四密封隔環8與第三密封隔環7開口向右設置,第三密封11唇部開口向左設置,其餘密封與密封隔環位置保持不變,此時密封支承環內的密封和密封隔環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為第四密封隔環8、第三密封11、第三密封隔環7、第二密封10、第二密封隔環6、第一密封9、第一密封隔環5,所述密封為唇形密封,密封隔環外邊緣具有開口,第四密封隔環8、第三密封隔環7、第二密封隔環6開口向右設置,第一密封隔環5開口向左設置,第三密封11、第二密封10唇部開口向左設置,第三密封9唇部開口向右設置,完成第一次調整。
[0018]實施例2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掘進機密封潤滑系統,包括第一迷宮環1、第二迷宮環2、密封跑道3和密封支承環4,第一迷宮環I與密封支承環4通過螺栓12連接,第二迷宮環2與密封跑道3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迷宮環I與第二迷宮環2相配合,密封支承環上設置有隔環外邊緣具有開口密封隔環與唇形密封,所述密封隔環包括第一密封隔環5、第二密封隔環6、第三密封隔環7、第四密封隔環8,密封包括第一密封9、第二密封10、第三密封11。
[0019]掘進機密封潤滑系統初裝時,先將密封支承環內的密封和密封隔環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為第三密封11、第四密封隔環8、第三密封隔環7、第二密封10、第二密封隔環6、第一密封9、第一密封隔環5 ;第三密封11與第二密封10唇部開口向左設置,第一密封9唇部開口向右設置,第四密封隔環8、第三密封隔環7與第二密封隔環6開口向右設置,第一密封隔環5開口向左的位置進行設置,進行初裝。
[0020]當密封在初裝位置發生磨損後,將第四密封隔環8移動到密封支承環4左側,第三密封11移到到第三密封隔環7與第四密封隔環8之間,第四密封隔環8與第三密封隔環7開口向右設置,第三密封11唇部開口向左設置,其餘密封與密封隔環位置保持不變,此時密封支承環內的密封和密封隔環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為第四密封隔環8、第三密封11、第三密封隔環7、第二密封10、第二密封隔環6、第一密封9、第一密封隔環5,所述密封為唇形密封,密封隔環外邊緣具有開口,第四密封隔環8、第三密封隔環7、第二密封隔環6開口向右設置,第一密封隔環5開口向左設置,第三密封11、第二密封10唇部開口向左設置,第三密封9唇部開口向右設置,完成第一次調整。
[0021]當密封再次發生磨損後,將第一密封隔環5移動到設置在密封支承環4左側的第四密封隔環8右側,第一密封隔環5開口向右設置,其餘密封隔環與密封向右位移開口方向保持不變,此時密封支承環內的密封和密封隔環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為第四密封隔環、第三密封隔環、第三密封環、第二密封隔環、第二密封、第一密封隔環、第一密封,密封為唇形密封,密封隔環外邊緣具有開口,四個密封隔環開口向右設置,第三密封與第二密封唇部開口向左設置,第一密封唇部開口向右設置,完成第二次調整。
[0022]以上所述的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掘進機密封潤滑系統,包括第一迷宮環(I)、第二迷宮環(2)、密封跑道(3)和密封支承環(4),第一迷宮環(I)與密封支承環(4)通過螺栓(12)連接,第二迷宮環(2)與密封跑道(3)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迷宮環(I)與第二迷宮環(2)相配合,密封支承環上設置有密封隔環與密封,所述密封隔環包括第一密封隔環(5)、第二密封隔環(6)、第三密封隔環(7)、第四密封隔環(8),密封包括第一密封(9)、第二密封(10)、第三密封(11),其特徵在於:密封支承環內的密封和密封隔環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為第三密封(11)、第四密封隔環(8)、第三密封隔環(7)、第二密封(10)、第二密封隔環(6)、第一密封(9)、第一密封隔環(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掘進機密封潤滑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為唇形密封,密封隔環外邊緣具有開口,第三密封(11)與第二密封(10)唇部開口向左設置,第一密封(9)唇部開口向右設置,第四密封隔環(8)、第三密封隔環(7)與第二密封隔環(6)開口向右設置,第一密封隔環(5)開口向左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掘進機密封潤滑系統,其特徵在於:密封支承環內的密封和密封隔環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為第四密封隔環(8)、第三密封(11)、第三密封隔環(7)、第二密封(10)、第二密封隔環(6)、第一密封(9)、第一密封隔環(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掘進機密封潤滑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為唇形密封,密封隔環外邊緣具有開口,第四密封隔環(8)、第三密封隔環(7)、第二密封隔環(6)開口向右設置,第一密封隔環(5)開口向左設置,第三密封(11)、第二密封(10)唇部開口向左設置,第三密封(9)唇部開口向右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掘進機密封潤滑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支承環內的密封和密封隔環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為第四密封隔環(8)、第三密封隔環(5)、第三密封環(11)、第二密封隔環(7)、第二密封(10)、第一密封隔環(6)、第一密封(9)。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掘進機密封潤滑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為唇形密封,密封隔環外邊緣具有開口,四個密封隔環開口向右設置,第三密封(11)與第二密封(10)唇部開口向左設置,第一密封(9)唇部開口向右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2或4或6所述的掘進機密封潤滑系統,其特徵在於操作步驟如下: (a)將密封支承環內的密封和密封隔環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為第三密封(11)、第四密封隔環(8)、第三密封隔環(7)、第二密封(10)、第二密封隔環(6)、第一密封(9)、第一密封隔環(5);第三密封(11)與第二密封(10)唇部開口向左設置,第一密封(9)唇部開口向右設置,第四密封隔環(8)、第三密封隔環(7)與第二密封隔環(6)開口向右設置,第一密封隔環(5)開口向左的位置進行設置,進行初裝; (b)當密封在初裝位置發生磨損後,將第四密封隔環(8)移動到密封支承環(4)左側,第三密封(11)移到到第三密封隔環(7)與第四密封隔環(8)之間,第四密封隔環(8)與第三密封隔環(7)開口向右設置,第三密封(11)唇部開口向左設置,其餘密封與密封隔環位置保持不變,實現第一次調整; (c)當密封再次發生磨損後,將第一密封隔環(5)移動到設置在密封支承環左側的第四密封隔環(8)右側,第一密封隔環(5)開口向右設置,其餘密封隔環與密封向右位移開口方向保持不變,實現第二次調整。
【文檔編號】F16J15/447GK103807446SQ201410058159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1日
【發明者】李建斌, 張寧川, 胡靜萍, 張玉峰, 李普慶 申請人: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