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對頭李宗仁(蔣介石與李宗仁大戰時)
2023-05-24 15:14:25 4
在上世紀20年代,蔣介石為了達到一己獨裁的目的,四處挑起戰爭,在取得北伐戰爭的勝利後,又把矛頭指向了曾經的盟友們,相繼挑起了蔣桂戰爭、蔣馮戰爭、蔣閻馮大戰,民不聊生。
有意思的是,在蔣介石與李宗仁、白崇禧大戰時,毛主席還興致勃勃地寫了一首詞,就是著名的《清平樂·蔣桂戰爭》。
《清平樂·蔣桂戰爭》
風雲突變,軍閥重開戰。
灑向人間都是怨,一枕黃粱再現。
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
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在毛主席的詩詞中,專門寫軍閥混戰的,這可能是唯一的一首,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要了解這首詞的歷史意義,首先要了解一下當時的歷史情況。
蔣桂戰爭發生的時間是1929年3月,就在兩個月前,即1929年1月,為了打破國民黨軍對井岡山的圍剿,毛主席、朱老總率領紅四軍主力離開井岡山,向贛南進軍。
對於這個行動,紅軍中有不少人都產生了悲觀的想法,認為這是「逃跑主義」,紅軍根本不是蔣介石的對手,早晚會被老蔣吃掉。
在這種情況下,突然爆發了蔣桂大戰,無疑在客觀上緩解了紅軍的壓力,因此,毛主席還是非常高興的,並欣然寫下了這首詞。
當然,毛主席寫這首詞的目的,絕不只是記述這次戰爭,而是有著更深層的目的,不妨從這首詞的意思來解釋。
這首詞分上下兩闋,上闋寫的是蔣桂戰爭,下闋則是寫紅軍,從一反一正兩個方向,既體現出了蔣桂戰爭的不得人心,又展現了紅軍的光明前景,讓人精神振奮。
先來看上闋,「風雲突變,軍閥重開戰」,這句的意思是說,北伐戰爭剛剛結束不久,老百姓原本盼著能安定地生活,沒想到卻「風雲突變」,又開始打仗了。
「灑向人間都是怨」,寫出了軍閥混戰的不得人心,除了滿足那幾個軍閥頭子的野心之外,對於人間都是「怨」。
當然,這樣的軍閥混戰也是沒有好結果的,最終只能是「黃粱一夢」!
然後,毛主席筆鋒一轉,又轉向了紅軍,那段時間,毛主席和朱老總率領紅四軍先後佔領了福建長汀、龍巖、上杭,一路所向披靡,攻無不克,體現了紅軍超強的戰鬥力。
更重要的是,紅軍不光是打仗厲害,在土地改革等方面,更是深受老百姓擁護,「收拾金甌一片」這句,寫出了紅軍在軍閥混戰後恢復生產的能力,「分田分地真忙」這句,更是寫出了老百姓在紅軍的領導下翻身做主人的喜悅。
最後這兩句,可以說是點睛之筆,寥寥12個字,營造出了一種熱火朝天的勝利景象,有極強的畫面感,讓人心馳神往!
毛主席後來曾說,這首詞是他「在馬背上哼成的」,我們都可以想像出來這個畫面:毛主席騎在馬背上,隨著馬的一顛一簸,毛主席在嘴裡輕吟淺唱,最終「哼」出了這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其實,這也充分體現出了毛主席的不同凡響,在緊張忙碌的行軍打仗期間,也有閒情逸緻吟詩作賦,更能在「狗咬狗」的軍閥混戰中,看到中國革命未來的光明前景,這種舉重若輕、高瞻遠矚的能力,無人能出其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