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a 4燒機油麼(翻新一臺燒機油的事故奧迪A4)
2023-05-24 06:20:33 1
撐不住了!實在是撐不住了!這臺奧迪A4L竟然200公裡就要燒一升機油,但是大姐還是打算咬咬牙繼續堅持開下去。不巧就在昨天,車子發生了一起剮蹭小事故,報廢了一個大燈一個保險槓,估計是大姐也受夠了天天開機蓋加機油的日子,這次不知怎麼的,心一橫:「小韓吶,反正車子碰了做汽車鈑金油漆要時間,你幫姐一併把發動機大修了吧……(當時我真的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大姐今天可真敞亮,豪橫[贊])。
修車人都知道,坊間最愛燒機油的三劍客:奧迪、寶馬加標誌(包含雪鐵龍)。奧迪燒機油是因為活塞環和積碳、寶馬燒機油是因為氣門油封和積碳、標誌(包含雪鐵龍)是因為活塞環加氣門油封加積碳(居然佔全了奧迪和寶馬的問題[捂臉])。好吧,不扯那麼多了,今天,作為一個修車人的我,就儘量用通俗易通的語言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實事求是的給您分析分析燒機油的原因和治療方案,順帶著把這臺十年的老A4連同事故油漆鈑金和翻新一併做了,就當是汽車知識科普了。
其實有的時候我挺心疼車子的,修理工眼裡的車子每一臺都是有靈魂的,往往很多車主自己並不在意剮了蹭了,甚至有些小事故都不修,但是我看在眼裡,總覺得不是滋味。看看這臺奧迪A4L,保險槓耷拉下半邊,這種情況在我們當地土老闆的車上比比皆是。
這臺奧迪A4L幾年前就燒機油了,做發動機大修大姐覺得成本大,考慮到用車成本,大姐在別家奧迪專修的地方,做了免拆治理燒機油。我們不黑不吹,免拆治理燒機油確實可以緩解燒機油的情況,但是不是從根本上改變發動機的缺陷結構,我個人認為屬於一種保守治療吧。
經過電腦檢測,發動機內還是有故障碼的。這是一個「網紅」故障,也是這款EA888發動機的通病,就是凸輪軸位置傳感器壞了。這玩意壞了,會導致難啟動,有時候還會行駛中熄火。
這是這臺車的銘牌身份證。每次看二手車販子的評車、說車、聊車視頻時,都會說到這個車輛身份證,二手車估價的標準很大一部分來自於這塊不起眼的銘牌。
準備開拆!本身就是事故車,保險槓要更換,大燈要修復,葉子板要做鈑金噴漆,所以先把保險槓拆和大燈拆掉,發動機可以從前面掏出來。
當然了,先必須檢測一下負壓。都知道EA888發動機的一款負壓發動機,1.8T的負壓在-30左右,2.0T的負壓在-100左右,這臺A4L是當年的2.0T標準型,看看他的發動機負壓,我類個去,-10都不到。這種負壓值,廢氣閥能徹底分離油氣才怪呢。
拿掉保險槓,拆掉大燈,一會等保險公司的勘察員過來核對材料,因為奧迪A4L是縱置發動機,我們拆的時候不像大眾那樣,整個發動機總成利用下沉法沉下來,而是拆掉前圍框架和保險槓之後,一段一段掏出來。
頂起來準備鬆掉底下的螺絲。頂起來之後可以看到,底下好多漏油漏防凍液的痕跡,紅色的印子就是防凍液漏下來乾涸掉之後的結晶物。既然發動機維修了,那就把這些細枝末葉的問題一併解決了,給大姐省去不必要的麻煩。
搞汽修的,都要有名偵探柯南的推理邏輯能力。看到紅色結晶物就要想到漏防凍液,想到漏防凍液就要想到這款EA888發動機的幾個漏點,比如水泵、暖風水管、暖水閥……
這個位置有機油漏下來,往上看,正上方是剎車真空泵,這款EA888機器的剎車真空泵是出了名的容易漏,我們可以通過更換修理包來修復。
放掉機油,又粘稠又黑,就跟柏油似的。很多車友會說,肯定是假機油,非也!這要是這車燒機油了,少了就往裡添一點,好久沒換機油了,久而久之流出來的就是芝麻糊了。
因為要拆下前圍水箱框架,所以必須鬆開前圍的氣管和空調管路,雖然放到了空調冷媒加回去要增加點成本,但是這樣拆效率最高。大修發動機,講究的除了品質,效率也很重要。
從這個變形的葉子板裸露出來的膩子來看,不是第一次碰這個部位了,原廠葉子板是裸金屬,不可能有膩子,沒辦法,美女一手車都這樣,你懂得。
鬆開所有螺絲之後,拿下水箱框架,這樣發動機總成就一覽無遺了。
確實是美女一手車,你看,鏈條上蓋上的發動機條形碼都還在。雖然年份老了點,但是都是大姐自己一手開下來的,有點小事故小剮蹭,總體來看車身還是非常板正的。拆掉發電機皮帶和輪子,這次大修就給他一起更換了吧。
這漏油嘛,是EA888的優良傳統了,大家不必太在意。其實有的時候你認為是漏油,其實他是擠出來的,因為曲軸箱竄氣太厲害,發動機內部就像一個高壓鍋,裡面的壓力氣體看到有縫隙的地方就往外鑽,帶出來的油氣依附在發動機外表面,再混合了灰塵,就成了這種油泥包漿了。
小哥拆掉進氣歧管,EA888發動機的另一個通病就呼之欲出了。就是進氣歧管對應的進氣門通道內的積碳問題。直噴發動機噴油都是直接往氣缸裡面噴的,所以進氣門得不到汽油的衝刷和清洗,久而就是,積碳依附上去,就跟煤炭似的,所以中國的汽修人把這種現象形象的比喻成「挖煤」[呲牙]
負責拆排氣那一邊的小哥,手腳也非常麻利,利索的拆掉了渦輪增壓器,EA888發動機的精髓有兩個,一個是直噴FSI技術,一個就是渦輪增壓技術。
平時難得一見,今天有緣相見。這個位置就是需要挖煤的地方,裡面黑色的依附在氣門上的都是積碳,這個位置要定期除碳,就算你天天加汽油添加劑,缸內積碳會少,但是這個位置的該積碳還是積碳。這個位置的積碳,可以用三種方法清洗:1、核桃砂清洗,2、乾冰清洗,3、藥水清洗。
拆掉前圍和鏈條蓋板之後,EA888發動機的正時鏈條系統就展現在大家面前了。很明顯,這臺奧迪A4L的鏈條還是沒改改進過的那一批,容易跳齒頂氣門,這臺車能堅持到今天沒有頂氣門,已經是萬幸了。
原廠的螺絲拆的時候滑了幾個,有時候遇到「頑固分子」只能用點「蠻力」,所以這個螺絲不能用了,必須換新的。
就算是螺絲,我們也用原廠的,雖然五金店買的螺絲也可以起到緊固的作用,但是作為奧迪的維修品質,絲毫不能馬虎。其實很多時候,副廠的東西不如拆車的原廠件,每次和陳田的朋友聊天,我都說你給我弄一把拆車的螺絲吧[笑哭](反正他們螺絲不拿來賣,都是拿來扔的)
這個就是報故障的凸輪軸位置傳感器,必須換!小東西也不貴,影響卻很大。
看到這個缸蓋必須再次吐槽機油的問題,一定要按時換機油,按時換!按時換!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拆掉四個火花塞,看火花塞電極的燃燒情況,上面布滿了積碳,明顯就是燒機油的車子才有的現象。火花塞上面都有這麼多積碳,估計燃燒室積碳和活塞環積碳肯定更多。
小哥用他發達的肱二頭肌抬起氣缸蓋,拆掉氣缸蓋之後,就可以看到燃燒室了。不要奢望燃燒室乾乾淨淨,那是不可能的,有積碳是必然的,無非就是積碳的多少罷了。
拿到氣缸蓋之後,果然!活塞頂部厚厚的一層積碳,積碳是怎麼來的呢,這裡給大家科普點用車知識。積碳的來源主要是燃燒汽油和燃燒機油產生的,但是兩者產生的積碳又有區別。那種乾巴巴薄薄的一層是燃燒汽油產生的積碳,那種又厚又硬還溼噠噠的是燃燒機油產生的積碳。兩種積碳都不是好東西,但是燃燒機油產生的積碳危害更大,更頑固。
猶豫年代久遠,車子上的塑料件,尤其是插頭卡頭之類的,都已經老化碎裂,點火線圈插頭是「重災區」,這次大修索性一次性解決了,與其說是大修,不如說是翻新,徹底的翻新。
我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拉缸了!每次拆發動機,我都祈禱著不要拉缸,有幾個故障我都能接受,唯獨拉缸比較麻煩,因為拉缸了就要鏜缸。但是奧迪發動機又偏偏槓上拉缸了。拉缸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還是積碳!顆粒狀的積碳掉落到活塞和汽缸壁之間,摩擦剮蹭氣缸壁,在氣缸壁上拉出條條「傷疤」,這就是拉缸。
先不管拉缸的問題,都到了這一步,趕緊拆吧。趕緊把發動機分解成零部件狀態,好拿去做鏜缸和清洗,鏜缸修復之後,又是一臺好機器。
拆掉油底殼,一如既往的是油泥。這裡再次分享一個用車知識:積碳是積碳,油泥是油泥,雖然都不是好東西,但是卻是兩種東西。燃燒產生的焦化物是積碳,潤滑系統內的膠狀物膠油泥,一個是燃燒的產物,一個是高溫後機油發生化學反應的產物。
直至拆到最後的曲柄連杆機構,這裡又要科普一個汽車小常識,所謂曲柄連杆機構——就是活塞、連杆和曲軸在教科書上的學術名稱,汽校出來的基本都知道。
拆大瓦蓋的時候,心裡非常的忐忑,為什麼呢?我怕拉瓦,其實大小瓦大修都要換新的,拉不拉的我不怕,但是我怕拉傷曲軸,雖然EA888是街車,配件比寶馬奔馳的便宜,但是原廠曲軸也好幾千呢。
看看,這就是拉瓦,就是軸瓦被拉傷的意思。汽修界對發動機損傷的定義分為三個階層:1、拉缸,2、拉瓦,3、抱軸。這輛奧迪A4L頭兩項都佔全了,還好沒佔到第三項。
挨個取出活塞。這活塞原廠就有缺陷,無論有沒有拉傷都要換掉。但是我想還是給大家看看活塞上的情況,告訴大家到底問題出在哪裡。毫無疑問,這車的活塞環肯定有問題。
從這張圖上,至少可以看到三個問題:1、活塞裙部有拉傷,和對應拉缸的地方是一致的。2、活塞環已經被積碳卡滯了,目前來說活塞環上的積碳幾乎沒辦法清理,各種除碳方法包括乾冰清洗只能清洗活塞頂部的積碳,但是不能清洗緊貼這汽缸壁的活塞環上的積碳。如果用活塞環釋放劑或許有點用,但是一個弄不好就會拉缸。3、這個活塞和活塞環是早期有缺陷的版本,必須更換改進版的活塞和活塞環。
鏜缸清洗的師傅把東西拉走,無論多頑固的積碳、油泥只要到了他們那裡經過超聲波清洗,都能給你洗的跟新的一樣。對於清潔能力,超聲波一直是王者,乾冰、核桃砂、泡沫藥水……這些都遠遠達不到超聲波的水平,但是超聲波清洗需要打散發動機,所以平時沒法發揮作用啊。
把髒的發黑的零部件都放進超聲波藥水池子裡。利用超聲波的震動和藥水的溶解,就可以把油泥和積碳清洗乾淨了。
開篇的時候我就說過,這次的作業內容不僅僅是大修,更是一次徹底的翻新。拿掉發動機總成之後,看到變速箱上面有紅色乾涸的防凍液結痂,很明顯是從上面過的水管和暖水閥漏下來的,所以趁機把這些漏水的管子和閥一次性更換,以絕後患。
這個進風口,極有肯定是本次事故撞擊而開裂的,給他報修到事故清單裡面,這樣保險公司賠付多少可以減少點用戶的損失。
這些是根據不完全統計,本次大修需要更換的東西。當然了機油、防凍液……等輔料還沒算上去,活塞之類的也沒在其中。所以說,那種幾千塊錢就給你大修的,都是紙糊的工程,一分錢一分貨,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這是發動機的液壓支架,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是發動機的減震器。發動機運轉產生的震動都是經過他的減震和過濾,不然就震動傳遞到駕駛室內,就會覺得真箇車在顫抖。整個發動機總成壓在它上面整整十年了,橡膠都壓扁了、開裂了,打算趁這次大修換新的。
百忙之中跑去鏜缸磨軸的地方拍照取景,這是師傅在更換氣門導管之後,檢查氣門接觸面積。配氣機構在燒機油的事態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我說過,發動機維修不是只換氣門油封和活塞環,這個氣門導管就是其中一個細節。
接下來就是鏜缸修復氣缸。能不鏜缸我也不想鏜缸,但是拉缸了,沒辦法呀。很多車友對鏜缸有著一種偏見,認為鏜缸修復的氣缸品質就很差,其實這是一種很狹隘的想法。只要手藝好,缸套材質好,一樣可以恢復新機時的狀態。在此,有被燒機油困擾的車友,我個人不建議你們去購買二手發動機,這裡面涉及到很多問題,到時候單獨開一期用車知識的文章細說,記住了,能修復自己的機器就儘量修復,不要去換二手發動機。
發動機零部件經超聲波清洗完之後已經非常乾淨了,但是還不能直接使用,殘餘的膠水和汙垢還要自己再清理一遍。有些一次性更換的東西直接扔了不要了,但是大部分構造件還是要處理乾淨用回去的。
汽車配件的水可是很深的,這裡繼續給大家科普點用車知識,什麼原廠件、正廠件、副廠件……這麼多名詞,讓人眼花繚亂,都不知道怎麼選。在我這裡,就只有四種配件:1、原廠件(和4S店在賣的一樣)2、配套件(給奧迪生產線配套生產的供應商)3、定製件(我認為某些結構不合理的,自己改進並定做的配件)4、品牌件(知名汽配廠商品牌,未必是配套企業,但是品質也還不錯的),其他一切配件我都歸類為假冒偽劣,一律不採用。
接下來對主要的配件做一個說明。
活塞我們使用原廠配套的科爾本的,德國那邊是KS,國內合資之後翻譯成科爾本。活塞環使用安慶計程車版本,不要以為計程車的東西都是便宜貨,只有活塞環計程車的品控規格是高於普通車型的,畢竟人家要開一百多萬公裡,材質上肯定好一些的。底下紅色包裝的是防凍液水壺,菲比的。套用剛剛說過的用車知識,活塞和活塞環是配套件,防凍液水壺是知名的品牌件。
這是原廠水泵,屬於汽配配件中的原廠件類目。EA888發動機的水泵故障發生率是比較高的,主要是漏水和節溫器打不帶(水泵自帶節溫器)引起水溫高,所以這個水泵必須是原廠件或者是原廠配套件。
汽缸墊、排氣管墊等密封件和鏈條及蓋板用的是原廠配件,皮帶和發電機輪子則是原廠配套的品牌伊娜的,還有各種水管都是配套廠商的。我們做大修,配件這一關守的死死的,因為汽車配件的品質決定了整個維修的品質。
這臺車的發動機支架墊我們用的是德國貓頭鷹的,就是奧迪的御用配套上,奧迪大部分的車型底盤件都是由他配套提供的。
開始安裝發動機啦。更換掉原來舊的大小瓦,這種東西是一次性的,大修了就直接換掉,我知道有些修理廠大修是不換瓦的,為什麼有的地方能報出很便宜的價格,就是偷工減料唄。
更換掉平衡軸的濾網,安裝好平衡軸,平衡軸螺絲按規定力矩擰緊,汽車維修技術這一塊其實也沒什麼奧妙,關鍵就是規範和細心。
使用改進版的活塞和活塞環,記住了,必須是改進版的。有些地方直接舊的活塞洗乾淨,套上一如和原來一模一樣的活塞環就裝回去了,那是上墳燒報紙——糊弄鬼呢。
把活塞環推入氣缸內,檢查開口間隙。第一道活塞環開口間隙0.25MM,第二道是0.3MM,第三道刮片也是0.3MM,這是標準值。
使用專用工具捅入活塞,這個工具和汽車生產線上的安裝活塞工具是同款的,比市面上的抱箍和夾子要好用得多。
連杆小瓦的螺絲,一樣要用扭力扳手按規定力矩擰緊,所謂的汽車維修技術,其實就是一些維修手冊上規定的技術規範罷了。
安裝好清洗乾淨的大油底殼,大油底殼和缸體之間是膠水粘合的,記得把打膠水的面清洗乾淨,所謂的汽車維修技術,也包含了細節的控制和把握。
安裝機油泵並使用扭力扳手擰緊大油底殼螺絲,所有擰緊力矩都參考維修手冊上的要求。很多修理廠門口打著專業維修保養,其實是不是專業,就看有沒有按規定去操作。
安裝好機油泵和機油防濺板,橫置EA888和縱置EA888的缸體部分是一樣的,區別就在大油底殼的形狀不同。
安裝好全新原廠的油底殼,地地道道的原廠配件。相對於三代EA888,我覺得這個鐵油底殼比三代的塑料的要強,至少不容易漏油。
同樣按規定力矩擰緊油底殼螺絲,並安裝好機油油位傳感器。這個傳感器發生故障的概率還是比較高的,很多車機油都開幹了,傳感器也不報警,車主以為機油足夠,繼續開直至拉瓦報軸。
更換平衡軸油封,每次大修這個油封必換,既然大修了,每個細節都要把控到位,浪費錢的工程未必是好工程,但是省錢的工程肯定不是好工程。
更換好側邊蓋,也叫粗分離器,更換全新的水泵皮帶和曲軸位置傳感器(舊的拆下來散架了),雖然這幾樣東西不貴,但是積少成多,大修換的徹底的,總體費用肯定會高一些。
這裡再說一個細節,就是飛輪盤螺絲必須塗抹專用的螺紋膠。經過核查,我找到了和生產線上一樣的螺紋膠,因為奧迪的曲軸後螺絲孔是直通曲軸箱的,如果不打螺紋膠,就會漏油。
安裝好飛輪盤之後,發動機缸體部分就算是搞定了,這個缸體如果能夠好好的保養維護,基本上可以開到車輛報廢了。
之前提到過,發動機液壓支架被壓扁了,趁現在發動機總成還沒上去之前,位置寬敞,直接換了,如果等發動機總成上去了,位置太小就不好施展了。
也正是託了發動機總成還沒上去的福,漏水的暖風水閥也可以輕鬆的進行更換,如果發動機總成在上面,位置礙手礙腳的,換起來非常吃力。
發動機之外的附件搞定之後,就可以把發動機抬上去了,先把缸體抬上去。看看這個鋥光瓦亮的活塞和可以倒映出手指的氣缸壁,如此乾淨的燃燒室你可要好好保持啊,不可以讓積碳佔領這個「私密」部位[呲牙]
發動機缸體上去之後,安裝發動機鋁支架,這次換了新的發動機液壓支架,車子起動之後,必定是穩如泰山。
把強化好的氣缸蓋放上去,奧迪和大眾的氣缸蓋,罩門就在氣門和氣門導管上,或許是出於成本的考慮,大眾和奧迪的氣門導管材質不是頂級配置,和寶馬奔馳相比,還差一個檔次。
使用扭力扳手按固定力矩和轉角擰緊缸蓋螺絲,缸蓋螺絲非常重要,一個沒弄好就容易衝汽缸墊,釀成重大維修事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一個汽車人,得心應手的工具就像古代俠客手中的神兵利器一樣,你要連工具都扣扣索索的捨不得買,你還好意思說自己是修理工?
安裝全新原廠火花塞,火花塞用原廠的就可以了,別僑情什麼銥金火花塞……這個金那個金的,故障率低且實用才是王道。
安裝好渦輪增壓器,原先氣門室蓋漏下來的機油把渦輪給汙染了,這次我們的小哥把渦輪刷的雪白,這才是一個修理工應該有的操守。
因為原車機油油道內油泥很多,所以機油冷卻器也換新的。雖然機油冷卻器並不是大修必換項目,結合這臺車的實際情況(油泥太多),你既然都大修了,牛頭都去了,何必抓著個牛尾巴不放,要不了幾個錢。
換掉原廠的密封墊,更換全新的機油冷卻器,準備和水泵對接,這樣一來,冷卻系統的散熱和循環都趨於完美,用個五六年肯定沒啥問題。
全新的機油冷卻器和全新的改進版原廠水泵完美對接。
原車的發動機油泥太多,液壓頂筒外面都裹了一層油泥,為了讓發動機的聲音更加好聽,全部更換原廠全新的液壓頂筒,總共16顆。
安置好進氣凸輪軸,這跟凸輪軸是分排量的,1.8T的和2.0T的上止點信號發生角度不一樣,切不可亂裝。我在懂車帝裡看到過一個案例,一家修理廠把2.0T的凸輪軸裝到1.8T的途觀上,開幾個月就亮故障燈,報爆震的故障,就是因為點火提前角不一樣。
合上氣門室蓋,EA888的發動機,除了分排量,還分帶不帶AVS高低氣門升程版本,看到蓋子邊上那一排孔了嗎,就是安裝AVS調節電機用的。只有奧迪的縱置EA8882.0T版本才帶這個配置,一切橫直版本的EA888以及低配1.8T縱置的EA888都沒有這個裝置。
汽修界都知道EA888的另一個罩門在廢氣閥,學術名叫油氣分離器,原廠的一直在改進的路上,但是從來沒改進完過[笑哭],作為一個汽修人,我們自己下了點功夫研究了一下功課,搞了個專利廢氣閥玩玩,分離得還是比較乾淨的。
奧迪的發電機輪子是帶緩衝和單導向功能的,有點是能夠吸收震動起到緩衝作用,缺點是時間久了容易咬死,這臺車就出現了咬死的問題。按照4S店的標準是要換發電機的,但是其實原廠配套的是有輪子單獨提供的,換個輪子就好了。
都說細節決定品質。EA888發動機的吸盤容易漏油,很多人都說是吸盤漏油,其實是這個吸盤和凸輪軸支撐橋之間的密封圈漏油,原車的已經老化了,換個日本進口的耐油耐高溫的氟膠圈吧。
能換全套改進版鏈條和軌道及張緊器,用的是三代EA888的鏈條套件,屬於原廠改進加強版的,至少開個十年沒多大問題。
奧迪是一個豪華品牌,既然是豪華品牌,修出來的機器當然要對得起這個牌子,抓細節要抓到神經末梢,例如這種老化的插頭,必須更換原廠全新的,不僅僅是為了美觀,更是為了點火可靠,你以為大修就是換套活塞環換到氣門油封這麼簡單?這口飯沒這麼容易吃的!
其實在標題中就對這次的維修做出了質量標準,那就是修復翻新成小姐姐一手車,如果打開發動機蓋發現電纜護板都是碎裂的,你說是小姐姐一手車誰信?好在兄弟是奧迪專修,各種細枝末節的東西藏了很多,這就派上用場了,把點火電纜護板換掉,看上去肯定能讓小姐姐滿意。
看吧,新的電纜護板配上新的線圈插頭,到時候發動機外觀再洗一下,妥妥的小姐姐一手車。修車一定要注重細節,我常常這樣跟我的小兄弟們說。
發動機前面部分也已經妥善完美的安裝好了。原廠的上下蓋板,原廠的吸盤,一整套伊娜配套的皮帶和輪子,這裡科普一點汽車保養常識,EA888的鏈條系統設計時是按終身免維護設計的,但是早期的張緊器有缺陷,後期換三代的估計可以終身免維護。但是發電機皮帶輪子,建議十萬公裡全套更換。
小哥接駁好線束和管路,發動機的維修工作基本就接近尾聲了。發動機是昨天拆的,今天就大修完成,效率是挺高的。但是這個車還有事故沒處理,明天還要去做汽車鈑金噴漆以及大燈翻新,事情多著呢。
抬上前為框架,因為明天要去做鈑金噴漆,保險槓和中網都要換新的,所以今天只要天上前圍水箱框架,把車子打著就可以了。
汽車保養的過程中,做的最多的就是換機油了,可以說機油是發動機的血液,奧迪這個檔次的,必須使用全合成機油,尤其針對渦輪直噴發動機,不接受任何反駁。如果你相信某汽修連鎖機構的89元、189元全合成保養……我不反對,反正我又有機會為你再拆一次發動機了。
在汽車保養的過程中,油水液都是很重要的,不僅僅是機油的問題,防凍液也很關鍵,如果是機油是發動機的血液,那麼防凍液就是發動機的汗液,是給發動機散熱用的。建議使用乙二醇材質的防凍液,散熱效果好,冰點低,對發動機的腐蝕性小,這些汽車小常識都是你平時用車養車必須知道的。
雖然眼下是冬天,但是明年夏天你還是要開空調的吧,所以冷媒必須加回去。市面上優秀的冷媒品牌很多,但是剛巧手裡有三瓶原廠冷媒,這次就用原廠的吧。
順利起動!發動機走得非常平穩,但是因為前面事故還沒處理,大燈沒裝,保險槓沒裝,所以有幾個故障燈,這都不是事情。
EA888的發動機,你一定要注意他的負壓值,原廠給出的負壓值實在-80至-100之間,這臺奧迪A4L的負壓值是-95左右跳動,證明油氣分離器工作的非常好,油氣分離的非常徹底。
既然是「小姐姐一手車」,這種煞風景的東西肯定是不允許存在的,既然答應了要還小姐姐一臺一手車,那細節上必須把握好,拆減震器準備換這個後減震器緩衝塊。
換上新的後減震器緩衝塊,這東西很多車主都覺得無所謂,壞了就壞了。但是如果是修理工自己的車子,他肯定會第一時間更換,因為這個膠塊除了輔助緩衝之前,還起到防塵的作用,保護減震器新軸不被磨損。
發動機搞完了,底盤也搞了,接下來就是去做汽車鈑金噴漆了,我常常在抖音汽車裡面看到有一種叫做無痕修復的,還有無膩子修復的,可以替代傳統的汽車鈑金噴漆技術,看看啥時候有機會去學習學習[呲牙]
汽車鈑金噴漆就相當於是給車子整形整容了,小姐姐這次事故剮蹭加上這幾年熟悉駕駛技術交的「學費」這次都一次性給她都解決了,我知道小姐姐的心思,之前這麼多剮蹭不做油漆是因為駕駛技術還在青銅階段,修好了肯定還會再次剮蹭,經過時間的洗禮,現在的駕駛技術已經是黃金段位,再也不會發生剮蹭了,所以一次性全做了。
眼睛是人類心靈的窗戶,那大燈就是汽車心靈的窗戶。這次事故,右邊的大燈燈面有損傷,但是現在的保險公司賠付標準大家都懂得,早已經不是幾年前了,斷個燈腳就能賠大燈總成,只能按照修復的標準來給你搞。也好,順帶著兩邊的大燈面罩都換了,還她一對明眸。
剝離舊的大燈面罩,清潔裡面的透鏡。之所以叫汽車維修技術而不叫汽車換件技術,就是因為我們還是有很大程度的維修成分在裡面的。就像這個大燈修復,就是屬於維修範疇。雖然沒換新大燈,但是效果也是差不多的。
合上新的面罩之後,一盞炯炯有神的汽車大眼睛就修復了,是不是很像我們的眼科手術啊,做個雷射就把你的近視眼給治了。
哈哈,歷時兩天,經過汽車鈑金噴漆和大燈修復之後,誰敢說不是小姐姐一手車呢?外觀的翻新加上發動機的重塑,真正做到了內外兼修。
打開大燈看看夠不夠亮。哎呀,亮瞎我的鈦合金狗眼。翻新後的大燈透光度非常好,一改之前昏沉的蠟燭燈,絕對可以照亮回家的路。
先到市區道路跑一圈,不能大腳油門。之前在店裡怠速屬於冷磨合,現在溫柔地開幾公裡屬於熱磨合,當然了,各地的修理工對於磨合的概念大家都不統一,反正我是這麼幹的。
磨合之後,就準備真刀真槍的檢驗發動機大修的成色了,必須去高速。看看這臺發動機在高速上的表現是什麼樣的。
又到了這個熟悉的高速路口,是騾子是馬拿出來溜溜。我跑高速是為了檢驗車子,其實跑高速還有很多好處,這裡繼續科普點用車知識,定期跑跑高速,可以有效減少積碳,當然了,跑高速不是萬能的,只是相對於長期市區停停開開的車子來說,積碳會少一些。
往麗水方向開,因為這邊限速120,對於這款奧迪A4L,120的時候發動機轉速也才2000多一點,不屬於高轉速範疇,所以大家不必擔心磨合期不能高轉速的問題。
怎麼樣,我沒說錯吧,100碼2000不到,120碼最多就是2000出頭點,所以大家大可以不必擔心大修後直接拉高速的問題,其實磨合期我們要控制的是發動機轉速,而不是車速。
這一路上,油門輕盈,動力澎湃,絕對是妥了。但是你們要問我,你確定修好了嗎?確定不燒機油了嗎?這個只有等待時間的檢驗,但是按照經驗和慣例,我覺得肯定是好了,因為我修了這麼多臺了呀!
試車的結果我非常滿意,準備下高速了,明天可以放心的把車交給小姐姐了。
回來後記得加一瓶汽油添加劑,直噴發動機一定要使用汽油添加劑,為什麼?因為積碳呀,汽車對於積碳就像我們對於呼吸,是不能避免的,我們只能去儘量減少積碳。
經過檢查,無任何漏油、漏氣、漏水,做到大修的標準三不漏。無任何故障碼,數據流也正常,完美交車。
支撐起汽修這個行業的,其實是汽車文化。我們的汽車消費起步的晚,但是發展的猛,我記得我大學時大概是2000年之後,忽然從自行車時代就快步進入了汽車時代,直至今日,我們已經是世界第一汽車大國,隨著車輛保有量的增加,汽車文化也在慢慢的醞釀之中,人都是念舊的,哪天在開慣了新車之後忽然想回味一下翻新好的老車的味道,他不香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