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吹塑機的合模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04:39:01 2
專利名稱:全自動吹塑機的合模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塑料吹瓶的成型設備,特別涉及一種高效、節能、環保的全電 動吹塑機的合模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吹塑機的合模機構存在著不同的缺陷,如中國專利(申請號 971947063. 0 ;公開號CN1216494A)公開了一種《吹模機的合模裝置》見圖六所示,其合模 裝置主要的零部件包含有前活動模板101,後活動模板103,上下拉杆102,連杆104,固定座 105,電機-蝸輪減速機106,固定架107,後壓模板108,固定調節機構109,曲柄110和吹塑 模具111等。合模裝置的運動方式是安裝在固定座105上的電機-蝸輪減速機106組合 為一動力源,驅動曲柄110旋轉0-180°,使連接在曲柄二端的前後連杆104迴轉伸縮,連杆 104帶動後壓模板108及上下拉杆102連動,使連接在上下拉杆前端的前活動模板前後移 動,同時推拉動後活動模板103與前活動模板101相向運動,即完成合模或開模的動作。此 合模裝置的特點在於合模速度可控性能好,前後活動模板間距可以調節,但是該合模裝置 依然存在有不足之處其一是前活動模板在合模時是受二根上下對角拉杆的拉動合模,模 具受力不是在中心,使合模模具對角受力不均勻,會使製品產生較大的合模線,製品質量下 降;其二是因為吹塑模具在有上下拉杆的前後活動模板二側,對模具的安裝和調試也不方 便,最後是因雙側拉杆的存在,對整機設備實施全自動化方面也不有利,如吹塑製品在生產 的過程中所產生的飛邊問題,不易隨機切除,由於上拉杆所處於外側位,阻礙了輔機排瓶、 輸送;即使採用其它手段,必然要求輔機有較大的運行空間和位置,使生產製品的循環時間 加長,不利於快速、高效的現代制瓶工藝特點。針對上述的情形,本申請人一直致力於改進現有吹塑機的成型設備,尤其在整機 的合模機構上,經過不斷的研究和試驗,終於研究開發出了一種全自動吹塑機的合模機構 的新型結構。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研究開發出一種全自動的電動吹瓶 機的合模機構,該合模機構具有合模和移模的功能,是新型全自動吹瓶機的新穎結構。本實用新型解決現有技術的技術方案是全自動吹塑機的合模機構,該合模機構 包括——合模裝置,包括一可移動的合模箱體,合模箱體的前內上側和後上平面上設 有第一、第二滾動直線導軌,於前內上側的第一滾動直線導軌上設有與其配合的第一滾動 直線滑塊;於第一滾動直線導軌一端的第一滾動直線滑塊上安裝有前合模板後座,前合模 板後座以連杆連接有一連接座,連接座上安裝有前合模板;於第一滾動直線導軌一端的第 一滾動直線滑塊上設有與前合模板後座相向的後合模板,後合模板上安裝有與前合模板相 向並對稱的後合模板連接座,前合模板後座下端的安裝軸孔與安裝在合模箱體內的可調拉 力杆裝置同軸連接;遠離前合模板的合模箱體一端上設有驅動旋轉裝置,包括第一伺服電 機、底部安裝有與合模箱體後上平面的第二滾動直線導軌配合的第二滾動直線滑塊的齒輪減速器安裝座、第一齒輪減速器,所述第一齒輪減速器的輸入軸與第一伺服電機以聯軸器 連接,第一齒輪減速器的輸出軸為空心的雙向輸出軸,雙向輸出軸的上下二端分別連接有 上曲柄軸和下曲柄軸;所述的上曲柄軸以上連杆與後合模板連接座連接,下曲柄軸以下連 杆與可調拉力杆裝置連接;這樣,合模箱體內的各零部件形成一可直線運動的連動體。——移模裝置,包括與合模箱體連接的移模箱體,移模箱體內設有與機座連接固 定的齒輪減速器固定架、水平安裝在齒輪減速器固定架上的第二齒輪減速器、與第二齒輪 減速器的輸入端聯接安裝的第二伺服電機;第二齒輪減速器的輸出端連接有一曲柄,曲柄 的輸出端與連杆後接頭連接,連杆後接頭輸出端連接有中間杆,中間杆輸出端連接有連杆 前接頭,連杆前接頭輸出端與設於合模箱體底部的連杆接頭連接;所述的中間杆與連杆後 接頭之間還設有鎖緊螺母。所述合模箱體的底部兩端還固定有第三滾動直線滑塊和伸出板,伸出板的外側固 定有第四滾動直線滑塊;所述的移模箱體設有與第三滾動直線滑塊配合的第三滾動直線導 軌,機座上設有與第四滾動直線滑塊配合的第四滾動直線導軌。本實用新型的合模裝置以第一伺服電機和第一齒輪減速器作為動力源,當安裝 於第一齒輪減速器上的第一伺服電機旋轉時,即可驅動第一齒輪減速器,使安裝在第一齒 輪減速器輸出軸二端的上曲柄軸和下曲柄軸迴轉,從而驅動上連杆和下連杆作相向推拉運 動,使與上連杆連接的後合模板和與下連杆連接的可調拉力杆裝置帶動前合模板連動並相 向移動,則可實現相向運動的開模和合模動作。本實用新型的合模裝置與現有的技術相比, 其特點是前、後合模板均無拉杆合模結構,鎖模力作用在模具的中心,受力分布均勻,有利 於提高塑料製品的質量。由於2模板雙側不存在拉杆,有利於模具的安裝與調試,同時也方 便了吹塑製品從模具中取出和輸送,使生產循環周期時間減少,提高了生產效率。本實用新型的合模機構的新穎結構不僅在合模裝置中充分體現,同樣也在移模裝 置中組予體現,移模裝置同前述的合模裝置的驅動方式類同,均採用一曲柄連杆機構的原 理;第二伺服電機和第二齒輪減速器均安裝在整機的機座中,移模箱體和機座上分別設有 第三滾動直線導軌和第四滾動直線導軌,合模裝置的合模箱體的第三滾動直線滑塊和第四 滾動直線滑塊對應安裝在第三滾動直線導軌和第四滾動直線導軌上,使合模裝置在移模裝 置上水平移動。由於移模裝置的曲柄與第二齒輪減速器輸出軸連接,中間杆的一端與曲柄 連接,另一端與合模裝置的箱體下部連接,在驅動第二齒輪減速器時使曲柄旋轉,從而帶動 中間杆,使合模裝置沿第三、第四滾動直線導軌作往復運動。另外,由於中間杆與連杆前接 頭和連杆後接頭為左右螺紋連接,有利於調節合模裝置的位置尺寸,在調節好合模裝置的 位置後,則用鎖緊螺母鎖緊。此移模裝置的傳動方式與現有的液壓缸相比,具有無油洩漏、 無汙染、無噪聲、可控性能好、動作平穩安全等優點。作為對前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前述的可調拉力杆裝置包括一軸支座、軸支 座上設有2對稱的外花鍵軸、分別套於2外花鍵軸並可相對轉動和滑動的2內花鍵軸、分 別與2內花鍵軸連接的下連接板、下連接板與下連杆之間的連接杆的輸出末端設有的圓螺 母、下連接板連接有套於內花鍵軸上的第一調節螺母、2內花鍵軸分別套有可前後滑動的2 同步齒輪、2同步齒輪之間以固定於前合模板後座下端的中間齒輪嚙合、前合模板後座連接 有分別套於2內花鍵軸上的第二調節螺母。所述的外花鍵軸的二軸端分別設有法蘭軸套 與合模箱體和軸支座以螺釘連接,與合模箱體連接的外花鍵軸的軸端還設有鎖閉螺母。此
4外花鍵軸與軸支座連接的軸端頭可以為四方頭,用於旋轉調節前、後合模板的位置尺寸;當 前、後合模板調節完成後,則可用鎖閉螺母鎖緊。本實用新型的合模機構採用全自動化操作,該機構的合模裝置與現有的技術相 比,其優點是前、後合模板均無拉杆合模結構,鎖模力作用在模具的中心,受力分布均勻,有 利於提高塑料製品的質量;由於2模板雙側不存在拉杆,有利於模具的安裝與調試,同時 也方便了吹塑製品從模具中取出和輸送,使生產循環周期時間減少,提高了生產效率。另 外,該機構上還設有移模裝置,該移模裝置能平穩高效地使合模裝置移動,移模裝置的傳動 方式與現有的液壓缸相比,具有無油洩漏、無汙染、無噪聲、可控性能好、動作平穩安全等優 點o
圖1為本實用新型合模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合模機構及輔機的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合模機構的合模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的K-K向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移模裝置的俯視示意圖。圖6為現有技術合模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表示001-機座,01-擠出機,02-擠出機頭,002-坯管,03-吹針,003-模具, 04-切刀,004-輸送機,05-輔機二次吹氣裝置,06-輔機機械手,07-合模裝置,08-輔機切 邊裝置,09-移模裝置,701-後合模板,702-前合模板,703-連接座,704-連杆,706-前合模 板後座,707-第一滾動直線滑塊,708-第一滾動直線導軌,710-第三滾動直線滑塊,711-合 模箱體,712-第二滾動直線滑塊,713-齒輪減速器安裝座,714-調節螺栓,715-第一齒輪 減速器,717-第一伺服電機,718-上曲柄軸,719-下曲柄軸,720-下連杆,721-上連杆, 722-第二滾動直線導軌,723-後合模板連接座,724-第三滾動直線導軌,725-第四滾動直 線滑塊,726-第四滾動直線導軌,80-可調拉力杆裝置,801-軸支座,802-連接杆,803-第一 調節螺母,804-下連接板,805-內花鍵軸,806-同步齒輪,807-中間齒輪,808-外花鍵軸, 809-第二調節螺母,810-法蘭軸套,811-鎖閉螺母,812-圓螺母,90-移模箱體,901-第二 齒輪減速器,902-第二伺服電機,904-連杆後接頭,905-齒輪減速器固定架,906-鎖緊螺 母,907-曲柄,908-中間杆,909-連杆前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實施例。實施例1本實施例的全自動吹塑機的合模機構,該合模機構主要由合模裝置和移模裝置組 成,其合模裝置和移模裝置的具體結構如下——合模裝置07,如圖3所示,包括一可移動的合模箱體711,合模箱體的前內上 側和後上平面上設有第一、第二滾動直線導軌,於前內上側的第一滾動直線導軌708上設 有與其配合的第一滾動直線滑塊707 ;於第一滾動直線導軌一端的第一滾動直線滑塊上安 裝有前合模板後座706和前合模板702,前合模板後座以連杆704連接有一連接座703,連接座與前合模板連接;於第一滾動直線導軌另一端的第一滾動直線滑塊上設有與前合模 板後座相向的後合模板701,後合模板上安裝有與前合模板相向並對稱的後合模板連接座 723 ;所述前合模板後座下端的安裝軸孔與安裝在合模箱體內的可調拉力杆裝置80同軸連 接;遠離前合模板的合模箱體一端上設有驅動旋轉裝置,包括第一伺服電機717、底部安裝 有與合模箱體後上平面的第二滾動直線導軌722配合的第二滾動直線滑塊712的齒輪減速 器安裝座713、以螺栓固定在齒輪減速器安裝座上的第一齒輪減速器715,所述第一齒輪減 速器的輸入軸與第一伺服電機以聯軸器連接,第一齒輪減速器的輸出軸為空心的雙向輸出 軸,雙向輸出軸的上下二端分別連接有上曲柄軸718和下曲柄軸719,上、下曲柄軸與雙向 輸出軸均配有平鍵,並用螺釘連接使上、下曲柄軸與雙向輸出軸成為一體,使其上、下曲柄 軸相向而對,上、下曲柄軸還配有徑向高載荷軸承。所述的上曲柄軸以上連杆721與後合模 板連接座通過銷軸連接,後合模板連接座通過螺釘與後模板連接,上曲柄軸與後合模板形 成一前後移動的運轉體;下曲柄軸以下連杆720與可調拉力杆裝置連接,下連杆同樣通過 銷軸與可調拉力杆裝置連接,可調拉力杆裝置與前合模板後座下端連接,並形成一可前後 移動整體,從而帶動前合模板作前後移動。齒輪減速器安裝座還設有調節螺栓714與合模 箱體連接,調節螺栓714可前後調節固定齒輪減速器安裝座的位置距離。——移模裝置09,如圖5所示,包括與合模箱體連接的移模箱體90,移模箱體內設 有與機座001連接固定的齒輪減速器固定架905、水平安裝在齒輪減速器固定架上的第二 齒輪減速器901、與第二齒輪減速器的輸入端聯接安裝的第二伺服電機902 ;第二齒輪減速 器的輸出端連接有一曲柄907,曲柄的輸出端以銷軸與連杆後接頭904連接,連杆後接頭輸 出端連接有中間杆908,中間杆輸出端連接有連杆前接頭909,連杆前接頭輸出端以銷軸與 設於合模箱體底部的連接座連接;所述的中間杆與連杆後接頭之間還設有鎖緊螺母906。所述合模箱體的底部兩端還固定有第三滾動直線滑塊710和伸出板,伸出板的外 側固定有第四滾動直線滑塊725 ;所述的移模箱體設有與第三滾動直線滑塊配合的第三滾 動直線導軌724,機座上設有與第四滾動直線滑塊配合的第四滾動直線導軌726。本實施例的合模裝置以第一伺服電機和第一齒輪減速器作為動力源,當安裝於第 一齒輪減速器上的第一伺服電機旋轉時,即可驅動第一齒輪減速器,使安裝在第一齒輪減 速器輸出軸二端的上曲柄軸和下曲柄軸迴轉,從而驅動上連杆和下連杆作相向推拉運動, 使與上連杆連接的後合模板和與下連杆連接的可調拉力杆裝置帶動前合模板連動並相向 移動,則可實現相向運動的開模和合模動作。移模裝置同前述的合模裝置的驅動方式類同,均採用一曲柄連杆機構的原理;第 二伺服電機和第二齒輪減速器均安裝在整機的機座中,移模箱體和機座上分別設有第三滾 動直線導軌和第四滾動直線導軌,合模裝置的合模箱體的第三滾動直線滑塊和第四滾動直 線滑塊對應安裝在第三滾動直線導軌和第四滾動直線導軌上,使合模裝置在移模裝置上作 水平移動。由於移模裝置的曲柄與第二齒輪減速器輸出軸連接,中間杆的一端與曲柄連接, 另一端與合模裝置的箱體下部連接,在驅動第二齒輪減速器時使曲柄旋轉,從而帶動中間 杆,使合模裝置沿第三、第四滾動直線導軌作往復運動。另外,由於中間杆與連杆前接頭和 連杆後接頭為左右螺紋連接,有利於調節合模裝置的位置尺寸,在調節好合模裝置的位置 後,則用鎖緊螺母鎖緊。如圖4所示,可調拉力杆裝置80包括一軸支座801、軸支座上設有2對稱的外花鍵軸808、分別套於2外花鍵軸並可相對轉動和滑動的2內花鍵軸805、分別與2內花鍵軸 連接的下連接板804、下連接板與下連杆之間的連接杆802、連接杆的輸出末端設有的圓螺 母812、下連接板連接有套於內花鍵軸上的第一調節螺母803、2內花鍵軸分別套有可前後 滑動的2同步齒輪806、2同步齒輪之間以固定於前合模板後座下端的中間齒輪807嚙合、 前合模板後座連接有分別套於2內花鍵軸上的第二調節螺母809。所述的外花鍵軸的二軸 端分別設有法蘭軸套810與合模箱體和軸支座以螺釘連接,與合模箱體連接的外花鍵軸的 軸端還設有鎖閉螺母811。此外花鍵軸與軸支座連接的軸端頭可以為四方頭,用於旋轉調節 前、後合模板的位置尺寸;當前、後合模板調節完成後,則可用鎖閉螺母鎖緊。本實施例的合模機構應用在全自動吹塑機上,其吹塑機的基本流程為擠出機01 把加熱好的塑料擠入擠出機頭02,由擠出機頭02按塑料製品要求擠出胚管002並進入模具 003中間,此時驅動第一伺服電機使前合模板702和後合模板701合模,合模後快速用切刀 04切斷坯管002,然後通過移模裝置移動合模裝置,使其到預設的吹針03位置,吹針03下 插入坯管中吹氣,使其坯管膨脹形成與模具內腔壁完全相貼,開模後由於吹針頭同半成品 製品依然相連,移動合模機構到回復到原擠出機頭02的位置,此時由輔機夾持半成品,吹 針頭脫離半成品,半成品送入輔機二次吹氣裝置05吹氣冷卻,冷卻後的半成品經輔機切邊 裝置08切除餘料,成品由輔機機械手06夾取,送入輸送機004中輸送,並按此流程循環,則 實現了全自動吹塑工藝流程。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作任何 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 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全自動吹塑機的合模機構,其特徵在於該合模機構包括——合模裝置(07),包括一可移動的合模箱體(711),合模箱體的前內上側和後上平面上設有第一、第二滾動直線導軌,於前內上側的第一滾動直線導軌(708)上設有與其配合的第一滾動直線滑塊(707);於第一滾動直線導軌一端的第一滾動直線滑塊上安裝有前合模板後座(706),前合模板後座以連杆(704)連接有一連接座(703),連接座上安裝有前合模板(702);於第一滾動直線導軌一端的第一滾動直線滑塊上設有與前合模板相向的後合模板(701),後合模板上安裝有與前合模板相向並對稱的後合模板連接座(723);所述前合模板後座下端的安裝軸孔與安裝在合模箱體內的可調拉力杆裝置(80)同軸連接;遠離前合模板的合模箱體一端上設有驅動旋轉裝置,包括第一伺服電機(717)、底部安裝有與合模箱體後上平面的第二滾動直線導軌(722)配合的第二滾動直線滑塊(712)的齒輪減速器安裝座(713)、第一齒輪減速器(715),所述第一齒輪減速器的輸入軸與第一伺服電機以聯軸器連接,第一齒輪減速器的輸出軸為空心的雙向輸出軸,雙向輸出軸的上下二端分別連接有上曲柄軸(718)和下曲柄軸(719);所述的上曲柄軸以上連杆(721)與後合模板連接座連接,下曲柄軸以下連杆(720)與可調拉力杆裝置連接;——移模裝置(09),包括與合模箱體連接的移模箱體(90),移模箱體內設有與機座(001)連接固定的齒輪減速器固定架(905)、水平安裝在齒輪減速器固定架上的第二齒輪減速器(901)、與第二齒輪減速器的輸入端聯接安裝的第二伺服電機(902);第二齒輪減速器的輸出端連接有一曲柄(907),曲柄的輸出端與連杆後接頭(904)連接,連杆後接頭輸出端連接有中間杆(908),中間杆輸出端連接有連杆前接頭(909),連杆前接頭輸出端與設於合模箱體底部的連杆接頭連接;所述的中間杆與連杆後接頭之間還設有鎖緊螺母(906);所述合模箱體的底部兩端還固定有第三滾動直線滑塊和伸出板,伸出板的外側固定有第四滾動直線滑塊;所述的移模箱體設有與第三滾動直線滑塊配合的第三滾動直線導軌,機座上設有與第四滾動直線滑塊配合的第四滾動直線導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模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可調拉力杆裝置包括一軸支 座(801)、軸支座上設有2對稱的外花鍵軸(808)、分別套於2外花鍵軸並可相對轉動和滑 動的2內花鍵軸(805)、分別與2內花鍵軸連接的下連接板(804)、下連接板與下連杆之間 的連接杆(802)、連接杆的輸出末端設有的圓螺母(812)、下連接板連接有套於內花鍵軸上 的第一調節螺母(803)、2內花鍵軸分別套有可前後滑動的2同步齒輪(806)、2同步齒輪之 間以固定於前合模板後座下端的中間齒輪(807)嚙合、前合模板後座連接有分別套於2內 花鍵軸上的第二調節螺母(809);所述的外花鍵軸的二軸端分別設有法蘭軸套(810)與合 模箱體和軸支座以螺釘連接,與合模箱體連接的外花鍵軸的軸端還設有鎖閉螺母(81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一種全自動吹塑機的合模機構,該合模機構主要由合模裝置和移模裝置組成,合模裝置和移模裝置均利用滾動直線導軌和滾動直線滑塊的配合,採用曲柄連杆機構的原理,分別使合模裝置達到開模或合模的目的和移模裝置移動合模裝置的目的;該機構的合模裝置優點是前、後合模板均無拉杆合模結構,鎖模力作用在模具的中心,受力分布均勻,有利於提高塑料製品的質量;由於2模板雙側不存在拉杆,有利於模具的安裝與調試,也方便了吹塑製品從模具中取出和輸送,生產周期少,提高了生產效率。另外,該機構上的移模裝置能平穩高效地使合模裝置移動;合模裝置和移模裝置的傳動方式具有無油洩漏、無汙染、無噪聲、可控性能好、動作平穩安全等優點。
文檔編號B29C49/56GK201604291SQ200920236518
公開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28日
發明者譚銘揚 申請人:譚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