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節能新風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06:48:02 2

本發明涉及空氣處理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節能新風裝置。
背景技術:
空氣調節系統旨在對人的室內活動空間提供可控的、舒適的和健康的空氣環境或者對倉儲、加工過程、設備操作等活動提供特定的空氣環境條件。空氣調節的主要控制包括空氣品質、空氣溫度、空氣溼度和風速等。
空氣品質的控制比較自然而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室外新鮮空氣對室內空氣進行置換或者稀釋,也即吸入室外新風,排出室內廢氣,對於現有的新風裝置中,對於高溼環境下的新風,一般通過冷凝管冷凝新風中的水分,達到新風除溼的目的,而冷凝除溼是新風的溫度大幅下降,一般低於室內所需的適宜溫度,需要使用電加熱或其他加熱方式將冷凝除溼後的新風加熱至適宜的溫度後進入室內,而採用單獨地冷源對新風中的水分進行冷凝再單獨地對除溼後的新風進行加熱,存在高能耗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節能新風裝置,利用壓縮機高壓製冷劑蒸發吸熱的原理對高溼新風進行冷凝除溼,通過壓縮機壓縮製冷劑放出的熱量對冷凝除溼後的低溫新風進行加熱,解決了傳統新風處理方式高能耗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節能新風裝置,包括進風機組、排風機組和外機;
所述進風機組由新風進口端至新風出口端依次排列有進風初效過濾段、蒸發段、第一循環回收段、表冷段、輔助加熱段、冷凝熱回收段、新風風機段、中效過濾段和輔助加溼段;所述蒸發段內安裝有蒸發盤管,所述冷凝熱回收段內安裝有冷凝熱回收盤管;
所述排風機組由排風進口端至排風出口端依次排列有排風初效過濾段、水洗噴淋段、第三循環回收段、氧化消毒段、活性炭過濾段和排風風機段;
所述外機包括壓縮機、連接壓縮機的製冷劑低壓段和製冷劑高壓段,所述製冷劑低壓段設有製冷劑低壓接口,所述製冷劑高壓段設有製冷劑高壓接口;所述冷凝熱回收盤管進口端連接製冷劑高壓接口,所述冷凝熱回收盤管出口端連接蒸發盤管進口端,所述冷凝熱回收盤管出口端與蒸發盤管進口端的連接處設有減壓裝置;所述蒸發盤管出口端連接製冷劑低壓接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涉及一種節能新風裝置,現有技術中利用高壓製冷劑減壓吸熱的原理冷凝溼熱空氣中的水分,所得乾燥空氣溫度低於室溫,要電加熱後進入室內使用,本發明利用壓縮機壓縮製冷劑製得高壓製冷劑時放出的熱量,對低於室溫的乾燥空氣進行加熱,相比而言,一方面避免了電加熱的能源使用支出,另一方面有效減輕了壓縮機散熱壓力,使壓縮機壓縮製冷劑時放出的熱量得到利用,大大降低了能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一種節能新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一種節能新風裝置的具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一種節能新風裝置的外機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一種節能新風裝置對新風處理的焓溼圖;
標號說明:
1、進風機組; 11、新風風機段; 12、進風初效過濾段;
13、第一循環回收段; 131、第一循環回收盤管; 14、蒸發段;141、蒸發盤管; 142、電子減壓閥; 15、第二循環回收段;
151、第二循環回收盤管; 16、表冷段; 17、輔助加熱段;
18、冷凝熱回收段; 181、冷凝熱回收盤管; 182、冷凝熱回收直行管; 19、中效過濾段; 110、輔助加溼段; 111、一次迴風口;
112、二次迴風口; 2、排風機組; 21、排風初效過濾段;
22、水洗噴淋段; 23、第三循環回收段; 24、氧化消毒段;
25、活性炭過濾段;26、排風風機段; 3、外機; 31、壓縮機;32、製冷劑高壓接口;33、製冷劑低壓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內容、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並配合附圖予以說明。
本發明最關鍵的構思在於:提供一種節能新風裝置,利用高壓製冷劑蒸發吸熱的原理對高溼新風進行冷凝除溼,通過壓縮機壓縮製冷劑放出的熱量對冷凝除溼後的低溫新風進行加熱,使製冷劑壓縮、減壓的過程中產生的能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請參照圖1至圖4,一種節能新風裝置,包括進風機組1、排風機組2和外機3;
所述進風機組1由新風進口端至新風出口端依次排列有進風初效過濾段12、第一循環回收段13、蒸發段14、第二循環回收段15、表冷段16、輔助加熱段17、冷凝熱回收段18、新風風機段11、進風中效過濾段19和輔助加溼段110;所述蒸發段14內安裝有蒸發盤管141,所述冷凝熱回收段18內安裝有冷凝熱回收盤管181;
所述排風機組2由排風進口端至排風出口端依次排列有排風初效過濾段21、水洗噴淋段22、第三循環回收段23、氧化消毒段24、活性炭過濾段25和排風風機段26;
所述外機3包括壓縮機31、連接壓縮機31的製冷劑低壓段和製冷劑高壓段,所述製冷劑低壓段設有製冷劑低壓接口33,所述製冷劑高壓段設有製冷劑高壓接口32;
所述冷凝熱回收盤管181進口端連接製冷劑高壓接口32,所述冷凝熱回收盤管181出口端連接蒸發盤管141進口端,所述冷凝熱回收盤管181出口端與蒸發盤管141進口端的連接處設有減壓裝置;所述蒸發盤管141出口端連接製冷劑低壓接口33。
上述節能新風裝置的使用:室外的高溼新風通過上述新風風機段11抽入,經過進風初效過濾段12的過濾後,進入第一循環回收段13與第一循環回收段13進行熱交換,然後經過蒸發段14,由於蒸發盤管141進口端連接冷凝熱回收盤管181出口端,冷凝熱回收盤管181中的高壓製冷劑在進入蒸發盤管141時通過減壓裝置減壓蒸發吸熱,使蒸發盤管141溫度降低,室外高溼新風中的水分接觸低溫的蒸發盤管141瞬間冷凝,從而達到新風除溼的作用,新風繼續進入第二循環回收段15和表冷段16進行熱交換後,進入輔助加熱段17及冷凝熱回收段18,使新風加溫,由於除溼後的空氣和蒸發盤管141進行了熱交換,空氣溫度低於室內所需溫度,需要加熱至適宜溫度後再進入室內,冷凝熱回收段18中的冷凝熱回收盤管181內通入的是由壓縮機31壓縮後高壓製冷劑,由於壓縮機31壓縮製冷劑放出大量的熱量,因此該段中的製冷劑溫度高,經過除溼過冷後的新風經過該段時與冷凝熱回收盤管181進行熱交換,升至室溫,再經過中效過濾段19進一步過濾以及輔助加溼段110處理後進入室內。
室內廢氣經過排風機組2的排風初效過濾段21,對廢氣進行初步過濾,再經過水洗噴淋段22,去除廢氣中的胺、氮等有害物質,再經過氧化消毒段24、活性炭過濾段25進一步過濾後通過排風風機段26排出室外。
上述節能新風裝置的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涉及一種節能新風裝置,現有技術中利用高壓製冷劑減壓吸熱的原理冷凝溼熱空氣中的水分,所得乾燥空氣溫度低於室溫,要電加熱後進入室內使用,本發明利用壓縮機31壓縮製冷劑製得高壓製冷劑時放出的熱量,對低於室溫的乾燥空氣進行加熱,相比而言,一方面避免了電加熱的能源使用支出,另一方面有效減輕了壓縮機31散熱壓力,使壓縮機31壓縮製冷劑時放出的熱量得到利用,大大降低了能耗。
上述節能新風裝置中,所述減壓裝置為電子減壓閥142。
上述節能新風裝置中,所述冷凝熱回收盤管181出口端與蒸發盤管141進口端的連接處還設有乾燥過濾器。
上述節能新風裝置中,所述蒸發盤管141進口端設置在蒸發段14內的上部,所述蒸發盤管141出口端設置在蒸發段14內的下部。
上述節能新風裝置中,所述冷凝熱回收盤管181進口端設置在冷凝熱回收段18內的下部,所述冷凝熱回收盤管181出口端設置在冷凝熱回收段18內的下部。通過盤管進口端和出口端的合理設置,節約各段間管道連接的長度,從而節約裝置成本,減少熱能在各段間的管道中損失,進一步節約能源。
上述節能新風裝置中,所述冷凝熱回收段18內還安裝有冷凝熱回收直行管182和第一電動三通閥,所述第一電動三通閥安裝在冷凝熱回收段18內的下部,所述第一電動三通閥進口端通過管道連接製冷劑高壓接口32,所述第一電動三通閥第一出口端連接冷凝熱回收盤管181進口端,所述冷凝熱回收盤管181出口端連接冷凝熱回收直行管182,所述第一電動三通閥第二出口端連接冷凝熱回收直行管182進口端,所述冷凝熱回收直行管182出口端通過管道連接蒸發盤管141進口端。
在冷凝熱回收段18引入第一電動三通閥,可根據室外新風是否需要加熱相應的調節第一電動三通閥,當新風經過該段需要加熱時,通過第一電動三通閥控制高壓製冷劑進入冷凝熱回收盤管181與新風進行熱交換,當新風經過該段不需要加熱時,通過第一電動三通閥控制高壓製冷劑不經過冷凝熱回收盤管181而直接由冷凝熱回收直行管182排出冷凝熱回收段18,使高壓製冷劑不與新風進行熱交換,使上述節能新風裝置適用於不同環境下的新風處理。
上述節能新風裝置中,所述冷凝熱回收盤管181設有單向二通閥。
上述節能新風裝置中,所述第一循環回收段13包括第一循環回收盤管131,所述第二循環回收段15包括第二循環回收盤管151和第二循環回收直行管,所述第三循環回收段23包括第三循環回收盤管;所述第一循環回收盤管131、第二循環回收盤管151、第二循環回收直行管和第三循環回收盤管內部充有乙二醇液體;所述第三循環回收盤管上設有乙二醇溶液泵。
所述第二循環回收直行管出口端連接第二循環回收盤管151出口端;所述第二循環回收段15內設有第二電動三通閥,所述第二電動三通閥進口端通過管道連接第三循環回收盤管出口端,所述第二電動三通閥第一出口端連接第二循環回收盤管151進口端,所述第二電動三通閥第二出口端連接第二循環回收直行管進口端;
所述第一循環回收盤管131進口端通過管道連接第二循環回收盤管151出口端;
所述第三循環回收盤管進口端通過管道連接第一循環回收盤管131出口端。
通過設置多效循環回收盤管,有效利用排風機組2中廢氣與新風機組中的溫度差,使排風段的熱源得到充分利用,進一步節約能源;在第二循環回收段15內設置第二電動三通閥,通過第二電動三通閥控制乙二醇液體是否在該段與新風進行熱交換,有利於根據不同環境調節新風溫度,使上述節能新風裝置適用於不同環境下的新風處理。
上述節能新風裝置中,所述節能新風系統還包括自動控制系統,所述述自動控制系統包括用於控制各段體工作的中心控制器、連接中心控制器的壓縮機31頻率控制器、溫溼度預設模塊和設置在新風進口端的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第一溼度傳感器、安裝在排風進口端的第二溫度傳感器和第二溼度傳感器、安裝在表冷盤管上的比例電動閥和加溼段開關控制器,所述壓縮機31頻率控制器、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一溼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第二溼度傳感器、第一電動三通閥、第二電動三通閥、比例電動閥和加溼段開關控制器分別連接中心控制器,通過溫溼度預設模塊預設房間內的溫度和溼度,中心控制器根據預設的溫度值和溼度值,以及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一溼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第二溼度傳感器讀取的溫溼度值,自動調節各段體的工作狀態。
由於不同地區、不同季節的室外新風的溫度和溼度具有很大差異,通過預設室內所需的溫度,中心控制器會根據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第一溼度傳感器監測到的新風溫溼度與預設值進行比較,智能調節各段體的閥門以及外機3壓縮機31的頻率,從而智能地控制室內溫溼度,在節約能源的基礎上控制進風的溫溼度穩定性,使進風溫度與預設值的誤差<0.5-1℃。
實施例1
請參照圖1至圖4,一種節能新風裝置,包括外機3、進風機組1和排風機組2;
所述進風機組1具有如下結構和作用:
所述進風機組1由新風進口端至新風出口端依次排列有進風初效過濾段12、第一循環回收段13、蒸發段14、第二循環回收段15、表冷段16、輔助加熱段17、冷凝熱回收段18、新風風機段11、進風中效過濾段19和輔助加溼段110;
所述新風風機段11用於將外界新風抽入進風機組1;
所述進風初效過濾段12用於對新風進行初步過濾;
所述表冷段16連接中央空調系統,用於新風溫度的調節;
所述第一循環回收段13、第二循環回收段15、第三循環回收段23相互連通,用於排風機組2和進風機組1中熱量的循環利用;
所述蒸發段14用於新風的降溫除溼,所述冷凝熱回收段18和輔助加熱段17用於新風的加熱;所述進風中效過濾段19用於新風的進一步過濾;所述加溼段用於調節新風的溼度。
所述排風機組2具有如下結構和作用:
所述排風機組2由排風進口端至排風出口端依次排列有排風初效過濾段21、水洗噴淋段22、第三循環回收段23、氧化消毒段24、活性炭過濾段25和排風風機段26;
所述排風初效過濾段21、水洗噴淋段22用於去除廢氣中含有的胺、氮等有害物質;所述氧化消毒段24、活性炭過濾段25和排風風機段26用於廢氣的淨化。
所述外機3具有如下結構和作用:
所述外機3包括壓縮機31、連接壓縮機31的製冷劑低壓段和製冷劑高壓段,所述製冷劑低壓段設有製冷劑低壓接口33,所述製冷劑高壓段設有製冷劑高壓接口32;
1、上述節能新風裝置的具體結構說明:
所述冷凝熱回收段18內安裝有冷凝熱回收盤管181和冷凝熱回收直行管182;
所述冷凝熱回收盤管181進口端設置在冷凝熱回收段18內的下部,所述冷凝熱回收盤管181出口端設置在冷凝熱回收段18內的下部,所述冷凝熱回收段18內的下部設有第一電動三通閥,所述第一電動三通閥進口端通過管道連接製冷劑高壓接口32,所述第一電動三通閥第一出口端連接冷凝熱回收盤管181進口端,所述第一電動三通閥第二出口端連接冷凝熱回收直行管182進口端,所述冷凝熱回收盤管181出口端連接冷凝熱回收直行管182進口端,所述冷凝熱回收盤管181出口端設有單向二通閥;
所述蒸發段14內安裝有蒸發盤管141,所述蒸發盤管141進口端設置在蒸發段14內的上部,所述蒸發盤管141出口端設置在蒸發段14內的下部,所述冷凝熱回收直行管182出口端通過管道連接蒸發盤管141進口端,所述冷凝熱回收直行管182出口端與蒸發盤管141進口端的連接處設有乾燥過濾器和電子減壓閥142,所述蒸發盤管141出口端通過管道連接製冷劑低壓接口33。
所述第一循環回收段13包括第一循環回收盤管131,所述第二循環回收段15包括第二循環回收盤管151和第二循環回收直行管,所述第三循環回收段23包括第三循環回收盤管;所述第一循環回收盤管131、第二循環回收盤管151、第二循環回收直行管和第三循環回收盤管內部充有乙二醇液體;所述第三循環回收盤管上設有乙二醇溶液泵。
所述第二循環回收盤管151進口端設置在第二循環回收段15內的上部,所述第二循環回收盤管151出口端設置在第二循環回收段15內的下部,所述第二循環回收直行管進口端設置在第二循環回收段15內的上部,所述第二循環回收直行管出口端連接第二循環回收盤管151出口端;所述第二循環回收盤管151出口端設有單向閥,所述第二循環回收段15內的上部設有第二電動三通閥,所述第二電動三通閥進口端通過管道連接第三循環回收盤管出口端,所述第二電動三通閥第一出口端連接第二循環回收盤管151進口端,所述第二電動三通閥第二出口端連接第二循環回收直行管進口端;
所述第一循環回收盤管131進口端設置在第一循環回收段13內的下部,所述第一循環回收盤管131進口端通過管道連接第二循環回收盤管151出口端;所述第一循環回收盤管131出口端設置在第一循環回收段13內的上部;
所述第三循環回收盤管出口端設置在第三循環回收段23內的下部,所述第三循環回收盤管進口端通過管道連接第一循環回收盤管131出口端;
所述表冷段16包括安裝在表冷段16內的表冷盤管,所述表冷盤管連接於中央空調系統,起到調節新風溫度的作用;
所述進風機組1的安裝高度低於排風機組2;所述進風機組1的新風出口端通過管道連接房間的上部,所述房間的上部連接新風出口處設置高效過濾器,所述排風機組2的排風進口端通過管道連接房間的下部。
本發明還包括自動控制系統,所述自動控制系統包括用於控制各段體工作的中心控制器、連接中心控制器的壓縮機31頻率控制器、溫溼度預設模塊和設置在新風進口端的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第一溼度傳感器、安裝在排風進口端的第二溫度傳感器和第二溼度傳感器、安裝在表冷盤管上的比例電動閥和加溼段開關控制器,所述壓縮機31頻率控制器、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一溼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第二溼度傳感器、第一電動三通閥、第二電動三通閥、噴淋段電動三通閥、外機3電動三通閥、比例電動閥和加溼段開關控制器分別連接中心控制器,通過溫溼度預設模塊預設房間內的溫度和溼度,中心控制器根據預設的溫度值和溼度值,以及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一溼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第二溼度傳感器讀取的溫溼度值,自動調節各段體的工作狀態。
2、上述節能新風裝置在不同新風環境下的使用:
由於不同地區、不同季節的室外新風的溫度和溼度具有很大差異,通過預設室內所需的溫度,中心控制器會根據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第一溼度傳感器監測到的新風溫溼度與預設值進行比較,智能調節各段體的閥門以及外機3壓縮機31的頻率;
1)以冬季低溫低溼的室外新風為例:
假設室外新風的溫溼度低於預設值,因此中心控制器控制外機3的壓縮機31關閉,從而蒸發段14不工作;由於表冷段16中的表冷盤管連接中央空調系統,通過中央空調系統對表冷段16加溫結合輔助加熱段17中電加熱等其他加熱方式對新風進行加溫,中心控制器相應地控制第一電動三通閥、第二電動三通閥以及比例電動閥以控制熱交換效率以達到預設溫度,並通過中心控制器控制加溼段對新風進行加溼,以達到適宜的溼度;
2)以夏季高溫高溼的室外新風為例:
假設室外新風的溫溼度低於預設值,因此中心控制器根據新風段設置的溫度傳感器和溼度傳感器監測到的溫溼度與預設值的差值調節外機3壓縮機31的頻率,從而通過蒸發段14對新風進行除溼,除溼過程,新風溫度大幅降低,再通過中心控制器相應地控制第一電動三通閥、第二電動三通閥以及比例電動閥以控制熱交換效率,從而達到適宜的溫度,此時中心控制器控制加溼段關閉,無需對新風進行加溼。
3)以室外新風溫度為36℃的情況為例:(請參照圖4)
假設第一溫度傳感器監測到的溫度為36℃,第二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溫度為23-25℃,此時,中心控制器控制第一電動三通閥第一出口端開啟,控制第一電動三通閥第二出口端關閉,從而使冷凝熱回收盤管181接通製冷劑高壓接口32,中心控制器控制第二電動三通閥第一出口端開啟,控制第二電動三通閥第二出口端關閉,從而使第二循環回收盤管151中的乙二醇進入循環流動狀態;此時,經過進風初效過濾段12的初效過濾器過濾後進入第一循環回收段13,通過與第一循環回收盤管131熱交換,新風溫度降至26℃,此時第一循環回收盤管131進口端的溫度為17-23℃,經過熱交換後,第一循環回收盤管131出口端的溫度為24-28℃;
經過第一循環回收段13後的新風流經蒸發段14,該段中是由冷凝熱回收段18通過來的高壓製冷劑,在進入蒸發盤管141前通過電子減壓閥142減壓,蒸發吸熱,從而使新風經過該段時,其中的水分在蒸發盤管141外壁冷凝,從而達到新風除溼的目的,冷凝水順著盤管流至蒸發段14底部的蓄水池,經過蒸發段14除溼後的新風溫度降至12℃;
經過蒸發段14除溼後的新風繼續流經第二循環回收段15,此時第二循環回收盤管151進口端的溫度在21-23℃,經過熱交換後,第二循環回收盤管151出口端的溫度降至17-21℃,而新風經過該段後溫度升至17℃;
經過第二循環回收段15後的新風繼續流至表冷段16,表冷段16由中心控制器控制比例電動閥,以控制表冷段16的溫度,從而與相應的新風進行熱交換,以達到適宜的新風溫度;
經過表冷段16後的新風繼續流經輔助加熱段17及冷凝熱回收段18,冷凝熱回收盤管181中接入由壓縮機31壓縮後的高壓製冷劑,由於製冷劑壓縮放熱,具有較高溫度,進入冷凝熱回收盤管181中與該段的新風進行熱交換,對經過除溼的過冷新風進行加熱,以達到房間適宜的溫度,為滿足部分房間需要的溫度需求,輔助加熱段17中採用電加熱或其他加熱方式對新風進行輔助加熱,進一步控制新風溫度;
經過加熱後的新風繼續流經進風中效過濾段19以及其他段體後進入房間;
由房間排出的廢氣進入排風機組2,依次通過初效過濾段和水洗噴淋段22,假設經過水洗噴淋段22後的廢氣溫度在18-21℃;
經過水洗噴淋段22後的廢氣繼續流經第三循環回收段23,與第三循環回收盤管進行熱交換後溫度升至25-29℃,該段中的第三循環回收盤管進口端的溫度為24-28℃,第三循環回收盤管出口端的溫度為21-23℃;
經過第三循環回收盤管後的廢氣繼續經過氧化消毒段24、活性炭過濾段25等其他段體後排至室外。
實施例2
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在蒸發段14底部設置蓄水池,在水洗噴淋段22進水端設置噴淋段電動三通閥,所述噴淋段電動三通閥連接中心控制器,所述噴淋段電動三通閥第一進口端連接自來水源,所述噴淋段電動三通閥第二進口端通過管道連接蒸發段14底部的蓄水池,所述噴淋段電動三通閥出口端連接噴淋管,所述噴淋管設有水洗噴淋泵,所述蓄水池設有液位傳感器,所述液位傳感器包括高水位液位傳感器和低水位液位傳感器,所述液位傳感器連接中心控制器,所述蓄水池底部與所述管道相連處設有由中心控制器控制的閥門;
當蓄水池中水位沒過高水位液位傳感器時,中心控制器控制閥門打開,同時,中心控制器控制關閉噴淋段電動三通閥第一進口端,開啟噴淋段電動三通閥第二進口端,從而連通蓄水池和噴淋管,由蓄水池向噴淋管供水,有效利用蒸發段14收集的冷凝水;當蓄水池中水位低於低水位液位傳感器時,中心控制器控制閥門關閉,同時,中心控制器控制關閉噴淋段電動三通閥第二進口端,開啟噴淋段電動三通閥第一進口端,從而由自來水管向噴淋管供水,實現了水洗噴淋段22供水以及蒸發段14冷凝水處理的自動化,不但解決了蒸發段14冷凝水處理的問題,還節省了水洗噴淋所需的水源。
實施例3
根據實施例1所述的節能新風裝置,所述製冷劑高壓段為盤繞於外機3側壁內部的製冷劑高壓盤管,通過安裝在外機3內部的散熱風機對製冷劑高壓盤管進行散熱,所述外機3還包括設置於製冷劑高壓盤管上部的冷卻噴淋管,所述冷卻噴淋管進水端設置外機3電動三通閥,所述外機3電動三通閥連接中心控制器,所述外機3電動三通閥第一進口端連接自來水源,所述外機3電動三通閥第二進口端通過管道連接蒸發段14底部的蓄水池,所述外機3電動三通閥出口端連接冷卻噴淋管,所述冷卻噴淋管設有冷卻噴淋泵,所述蓄水池設有液位傳感器,所述液位傳感器包括高水位液位傳感器和低水位液位傳感器,所述液位傳感器連接中心控制器,所述蓄水池底部與所述管道相連處設有由中心控制器控制的閥門;
當蓄水池中水位沒過高水位液位傳感器時,中央控制器控制閥門打開,同時,中心控制器控制關閉外機3電動三通閥第一進口端,開啟外機3電動三通閥第二進口端,從而連通蓄水池和冷卻噴淋管,由蓄水池向冷卻噴淋管供水,有效利用蒸發段14收集的冷凝水;當蓄水池中水位低於低水位液位傳感器時,中心控制器控制閥門關閉,同時,中心控制器控制關閉外機3電動三通閥第二進口端,開啟外機3電動三通閥第一進口端,從而由自來水管向冷卻噴淋管供水,實現了外機3冷卻噴淋管供水以及蒸發段14冷凝水處理的自動化,不但解決了蒸發段14冷凝水處理的問題,還節省了外機3水冷所需的水源。
實施例4
根據實施例1所述的一種節能新風裝置,在蒸發段14後增設一次迴風口111,在冷凝熱回收段18後增設二次迴風口112;相應的,在排風風機段26後段增設二次迴風系統,所述二次迴風系統包括連接在排風風機段26後的迴風管,所述迴風管包括迴風主管、由迴風主管分枝的一次排風管和二次迴風管,所述一次迴風管連接一次迴風口111,所述二次迴風管連接二次迴風口112;所述一次迴風管、二次迴風管與迴風主管的分流處設置有分流閥,所述一次迴風管分流的風流量為迴風主管風流量的30%,所述二次迴風管分流的風流量為迴風主管風流量的70%;
所述水洗噴淋段22內的底部設有循環水箱,所述循環水箱沿廢氣進入方向排列連接有多個噴淋管,所述噴淋管延伸至水洗噴淋段22內的上部,所述噴淋管連接有噴淋水泵,所述噴淋管上設有多個霧化噴頭。
所述水洗噴淋段22內還設有儲藥箱,所述儲藥箱中裝有酸性溶液,所述儲藥箱通過進料管連接循環水箱,所述進料管設有止水閥,所述循環水箱中設有用於控制止水閥開啟或關閉的酸度控制器。
由於室內溫溼度達到預設的適宜程度,通過排風機組2排出的廢氣的溫溼度與室內適宜的溫溼度較接近,通過二次迴風,有效利用室內溫溼度,減少室外新風的進入量,或實現室內空氣的循環,降低由於室外新風的溫溼度與預設溫溼度的差值過大而導致的能源浪費,相應地改進排風機組2,通過水洗噴淋段22的改進充分去除廢氣中的胺、氮等有害物質,以達到迴風利用的要求。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節能新風裝置,現有技術中利用高壓製冷劑減壓吸熱的原理冷凝溼熱空氣中的水分,所得乾燥空氣溫度低於室溫,要電加熱後進入室內使用,本發明利用壓縮機壓縮製冷劑製得高壓製冷劑時放出的熱量,對低於室溫的乾燥空氣進行加熱,相比而言,一方面避免了電加熱的能源使用支出,另一方面有效減輕了壓縮機散熱壓力,使壓縮機壓縮製冷劑時放出的熱量得到利用,大大降低了能耗。由於不同地區、不同季節的室外新風的溫度和溼度具有很大差異,通過預設室內所需的溫度,中心控制器會根據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第一溼度傳感器監測到的新風溫溼度與預設值進行比較,智能調節各段體的閥門以及外機壓縮機的頻率,從而智能地控制室內溫溼度,在節約能源的基礎上控制進風的溫溼度穩定性,使進風溫度與預設值的誤差<0.5-1℃。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同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