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料粉碎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11:36:43 1
1.本技術涉及骨料粉碎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骨料粉碎裝置。
背景技術:
2.骨料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可含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骨料,儘管骨料的使用壽命很長,但是骨料構築物和建築物在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後,終將由於各種因素而必須拆除,從而產生大量廢棄骨料,廢棄骨料能夠經過粉碎骨粉料分離進行再利用。
3.骨料粉碎裝置內部,通過進料口將骨料倒入粉碎裝置的內部,通過粉碎輥在內部高速旋轉,使骨料在內腔的齒形襯板與刀片之間受到擠壓、撕裂、碰撞,剪切等多種機理作用,從而達到粉碎目的,實現粉碎並細化處理。
4.目前的骨料在進行粉碎的過程中,部分塊狀骨料很容易被粉碎輥打碎通過出料口容易濺出至粉碎箱頂部的蓋板表面,由於骨料質地比較堅硬,蓋板長時間受到骨料的衝擊,容易使蓋板產生變形,對此有待進一步改善。
技術實現要素:
5.本技術的目的在於提供骨料粉碎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在進行粉碎時,塊狀骨料很容易被粉碎輥打碎濺出至粉碎箱頂部的蓋板表面,對蓋板產生變形的問題。
6.本技術提供骨料粉碎裝置,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7.骨料粉碎裝置,包括粉碎箱,所述粉碎箱的內部設置有粉碎輥,所述粉碎輥設置有兩組,所述粉碎箱的底端開設有出料口,所述粉碎箱的頂部開設有進料口,所述粉碎箱的頂端設置有蓋板,所述蓋板的底部設置有第二擋板,所述第二擋板頂部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卡接塊,所述蓋板的內部開設有供應於卡接塊插接的插接槽,所述蓋板頂部的兩端均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滑杆,所述滑槽的內部設置有彈簧,所述卡接塊的內部開設有供應於滑杆插接的插接槽。
8.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的第二擋板,第二擋板與進料口的內側壁相接觸,能夠有效對進行粉碎時濺起來的骨料進行阻擋,進而避免蓋板發生變形。
9.可選的,所述粉碎箱內部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內部的中間位置固定連接有篩網。
10.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通過支撐板對篩網起到固定的作用。
11.可選的,所述粉碎箱外壁一側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水箱。
12.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通過粉碎箱對水箱起到固定的作用。
13.可選的,所述粉碎箱外側壁的中間位置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除塵機,所述除塵機的出風端固定連接有出塵管,所述除塵機的抽風端固定連接有吸塵管,所述出塵管的底端與水箱的內部相連通。
14.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通過出塵管將灰塵輸送至水箱的內部。
15.可選的,所述粉碎箱的內側壁開設有供應於吸塵管插接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內側壁靠近吸塵管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擋板。
16.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通過插接孔對第一擋板起到固定的作用。
17.可選的,所述第一擋板設置有七組,所述第一擋板之間的間隔相等,每組所述第一擋板之間形成有空隙。
18.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對碎石進行阻擋。
19.可選的,所述粉碎箱外壁兩側的頂端均固定連接有支撐塊,所述支撐塊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氣缸,兩組所述氣缸活塞杆的頂端蓋板的底端固定連接。
20.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通過支撐塊對氣缸起到固定的作用。
21.可選的,所述彈簧的一端與滑槽的內側壁固定連接,所述彈簧的另一端與滑杆的外側壁固定連接。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對彈簧起到固定的作用。
22.綜上所述,本技術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3.1.通過設置的第二擋板,第二擋板與進料口的內側壁相接觸,能夠有效對進行粉碎時濺起來的骨料進行阻擋,進而避免蓋板發生變形。通過蓋板、卡接塊、第二擋板、彈簧、滑槽、以及滑杆,通過滑杆與滑槽之間的滑動連接,可實現在滑杆在滑槽的內部進行滑動,通過彈簧與滑杆之間的固定連接,能夠使得彈簧推動滑杆對插接在蓋板內部的卡接塊進行卡接,對第二擋板進行限位,從而防止支撐塊脫離蓋板的內部。
24.2.通過設置有蓋板、氣缸以及支撐塊,通過氣缸與蓋板之間的固定連接,在對氣缸外接電源,能夠實現對蓋板的水平移動,通過蓋板、氣缸、支撐塊之間的配合,能夠實現對粉碎箱的封閉處理,防止粉碎箱在工作過程中,粉碎的骨料濺出來,提高了粉碎箱整體的安全性。
25.3.通過設置有水箱、出塵管、吸塵管、插接孔、第一擋板、第二擋板以及固定板,通過固定板、粉碎箱、除塵機之間的固定連接,實現了對除塵機的固定,通過第一擋板與插接孔之間的固定連接,對粉碎箱內部的碎石進行阻擋,防止碎石進入插接孔的內部,通過外接電源啟動除塵機,通過出塵管、吸塵管、除塵機、水箱之間的配合,在對粉碎箱內部的灰塵進行吸收的同時,通過出塵管能夠將吸塵管內部的灰塵輸送至水箱的內部,實現對粉碎箱內部的除塵處理,防止灰塵對外界造成的環境汙染。
附圖說明
26.圖1為本技術的主視剖視結構示意圖;
27.圖2為本技術的蓋板剖視結構示意圖;
28.圖3為本技術的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29.圖4為本技術的插接孔放大結構示意圖。
30.圖中:1、粉碎箱;2、粉碎輥;3、篩網;4、出料口;5、水箱;6、支撐板;7、出塵管;8、吸塵管;9、插接孔;10、第一擋板;11、進料口;12、蓋板;13、氣缸;14、支撐塊;15、彈簧;16、滑槽;17、滑杆;18、第二擋板;19、卡接塊;20、除塵機;21、固定板。
具體實施方式
31.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技術保護的範圍。
32.以下結合附圖1-4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33.本技術公開骨料粉碎裝置。請參照圖1和圖2,骨料粉碎裝置,包括粉碎箱1,粉碎箱1的內部設置有粉碎輥2,粉碎輥2設置有兩組,粉碎箱1的底端開設有出料口4,粉碎箱1的頂部開設有進料口11,通過進料口11將骨料倒入粉碎箱1的內部,能夠通過外接電源帶動粉碎輥2進行轉動,對骨料進行粉碎處理,並通過出料口4進行排出,粉碎箱1外壁兩側的頂端均固定連接有支撐塊14,支撐塊14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氣缸13,兩組氣缸13的活塞杆均固定連接有蓋板12,蓋板12發生變形,蓋板12的底部設置有第二擋板18,第二擋板18與進料口11的內側壁相接觸,第二擋板18蓋板12為鋁合金材質,具有高強度的硬度,能夠有效的對進行粉碎時濺起來的骨料進行阻擋,有效避免蓋板12發生形變。
34.通過支撐塊14對氣缸13進行支撐的同時,通過氣缸13對蓋板12進行推動的同時,帶動第二擋板18進行移動,第二擋板18頂部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卡接塊19,蓋板12的內部開設有供應於卡接塊19插接的插接槽,通過蓋板12與第二擋板18之間的可拆卸,能夠使得第二擋板18的底部在長時間受到濺起骨料的衝擊時發生損壞後,對第二擋板18進行更換。粉碎箱1內部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板6,支撐板6內部的中間位置固定連接有篩網3,能夠通過篩網3與支撐板6在對骨料進行支撐的同時,對骨料進行篩選。
35.請參照圖1、圖3和圖4,粉碎箱1外壁一側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水箱5,水箱5設置有透氣孔,粉碎箱1外側壁的中間位置固定連接有固定板21,固定板2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除塵機20,能夠通過固定板21對除塵機20起到固定的作用,除塵機20的出風端固定連接有出塵管7,除塵機20的抽風端固定連接有吸塵管8,出塵管7的底端與水箱5的內部相連通,粉碎箱1的內側壁開設有供應於吸塵管8插接的插接孔9,插接孔9內側壁靠近吸塵管8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擋板10,第一擋板10設置有七組,第一擋板10之間的間隔相等,每組第一擋板10之間形成有空隙,通過第一擋板10與插接孔9之間的固定連接,對粉碎箱1內部的碎石進行阻擋,防止碎石進入插接孔9的內部,通過外接電源啟動除塵機20,通過出塵管7、吸塵管8、除塵機20、水箱5之間的配合,在對粉碎箱1內部的灰塵進行吸收的同時,通過出塵管7能夠將吸塵管8內部的灰塵輸送至水箱5的內部,實現對粉碎箱1內部的除塵處理,防止灰塵對外界造成的環境汙染。
36.請參照圖1和圖2,蓋板12頂部的兩端均開設有滑槽16,滑槽16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滑杆17,滑槽16在使用時能夠為滑杆17提高滑動的作用,滑槽16的內部設置有彈簧15,卡接塊19的內部開設有供應於滑杆17插接的插接槽,彈簧15的一端與滑槽16的內側壁固定連接,彈簧15的另一端與滑杆17的外側壁固定連接,通過彈簧15與滑杆17之間的固定連接,能夠通過彈簧15推動滑杆17在滑槽16的內部進行滑動,使得滑杆17與卡接塊19進行卡接,實現對第二擋板18的限位。
37.本技術的骨料粉碎裝置的實施原理為:
38.首先,在對骨料進行粉碎時,外接電源啟動氣缸13,使得氣缸13推動蓋板12整體進行上升,直至第二擋板18離開粉碎箱1的內部,隨後將需要進行粉碎的骨料從進料口11倒入粉碎箱1的內部,隨後再次對氣缸13接電,帶動蓋板12下降的同時,使得支撐塊14完全進入
粉碎箱1的內部,隨後通過電機轉動粉碎輥2,對粉碎箱1內部的骨料進行粉碎處理,隨後滿足粉碎後尺寸的骨料通過篩網3,進入粉碎箱1的底部,隨後通過出料口4倒出,沒有滿足粉碎尺寸的骨料在被篩網3頂部擋住的同時繼續被粉碎輥2進行粉碎,直至能夠通過篩網3的內部,從出料口4進行出料。
39.其次,在支撐塊14需要進行更換時,手動向蓋板12的兩端撥動滑杆17,使得滑杆17在壓縮彈簧15的同時,在滑槽16的內部進行滑動,直至滑杆17離開卡接塊19的內部,即可完成對支撐塊14的拆卸。
40.最後,在對粉碎箱1的內部進行吸塵時,外接電源啟動除塵機20,通過吸塵管8對粉碎箱1的內部,進行吸塵,從而通過出塵管7將灰塵輸送至水箱5的內部,即可完成對粉碎箱1內部灰塵的處理,以免灰塵進入外界,對環境造成影響。
41.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技術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技術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技術。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術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技術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